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新型科研组织模式发展
2015-09-10张园
张园
【摘要】首批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已逐步迈入稳定发展阶段,其采用的首席科学家制已不能充分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和协同创新发展战略实际需要。文章从分析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的科研组织模式着眼,采用协同化、集约化科研组织模式,实现新型科研组织形式与传统及现有形式的有机融合,为新型科研组织模式提供科研保障。
【关键词】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 科研组织模式 协同化 集约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作出战略部署,同时强调要大力推进协同创新,为实施高校协同创新计划指明了发展方向。2013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就科技工作发展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大力加强协同创新,用协同创新思维促进国家发展。2013年4月,首批14家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经过层层选拔,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以“国家队”的身份推进协同创新,面向“国家亟需、世界一流”,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重要支撑力量。作为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试验田,深入研究其科研组织形式,对我国科研组织模式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目前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的发展形势
“2011计划”是“211工程、985工程”的延续,是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支撑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有效途径。它的总体目标在于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相关行业领域和地方重点发展规划,建立一批各具特色、充满活力、奋力争先的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通过转变创新方式,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阵营。目前首批产生的14家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运行已近2年,在育人能力、科研实力、师资水平、学科建设和服务地方等方面取得实质性效果,逐步迈入新的发展阶段。部分地方政府对中心委以重任,给予重大协同创新任务以及政策资金支持,将中心建设纳入本省创新驱动战略实施过程中。
据初步统计,截止2013年,高校已制定政策近300余项,新出台的规章制度1500余个。可见,高校通过“2011计划”的实施,在团队建设、学科建设、科研组织形式、科技成果转化、资源配置以及国际合作等诸多方面,都制订和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资源分散、重复投入的状况,有效汇聚了一批创新要素和资源。已有近50%的大型骨干企业,中科院60%的研究所以及全国其他科研院所,实质性参与到协同创新体的组建中,国有大型企业已承诺或正在落实的新增资源超过200亿元。
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的科研组织模式分析。纵观目前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采取的科研组织模式,主要是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即PI制)。比如,在首批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中,天津大学牵头成立的“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实施以任务牵引、目标导向以及首席科学家为核心的独立性、紧密型科研组织形式,建立了若干以大项目为牵引的学术特区,以专职科研队伍为支撑,实现了“前沿—基础—技术—工程化—产业化—前沿”的“全链条式”科学研究;苏州大学牵头成立的“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采用大师+团队的科研组织模式,委托在相关领域内的领军人物按国际惯例领衔组建团队。河南农业大学牵头成立的“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实行“科学咨询委员会—首席科学家—分中心主任—创新团队”的科研组织管理模式。浙江工业大学牵头成立的“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按研究任务需要组建科研团队,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各团队成员可以交叉、跨方向组织科研项目,采取双向选择、自由组合的方式进行。南京工业大学牵头成立的“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则以重大科技任务和基础研究方向为牵引,由PI领衔,根据任务组建团队,引导政府、企业、高校各方力量参与科研合作和协同沟通,集聚科研、财务等职能部门,着力构建新型科研服务体系,使不同学科研究人员为了某个共同研究目标,集聚在中心这一稳定的新型科研管理组织中,协同攻关,破解难题。
伴随科技事业的发展、高等教育发展的转型和经济社会需求的变化,PI制广泛存在于几乎所有科研项目之中。在这种以研究团队为基本单位的管理模式下,PI具有相对独立的人事权和财务权,吸引和凝聚了一批拔尖创新人才,有效提高了科研效率,直接降低了来自于行政方面的干扰。但过于分散、自由的探索,使科研项目跨学科性不强以及研究方向趋同等弊端逐渐显现,PI制已很难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科技攻关。国家“十二五规划”也强调了要“着力解决关系国家未来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推进重大科学技术突破”。因此,必须进一步强化科研组织模式的协同化、集约化。
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科研组织形式创新的迫切性。科研组织模式改革是科研发展方式转变的重中之重。作为以建成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内能够代表高校乃至国家科技创新能力为终极目标的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应成为重大协同创新任务的组织者、科技创新成果的策源地、拔尖创新人才的聚集地、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者和服务国家战略的排头兵。许多科研问题往往都是以重大问题为导向,而且跨学科的性质也不断凸显,需要多组织多学科之间的协同合作。因此,加快建立以创新团队为基础的充满活力、可持续发展和各具特色的新型协同化、集约化科研组织势在必行。
人才是科研组织的基本单元。增强对海内外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打造协同创新的领军人物与创新团队,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作为创新人才的汇集地,要勇于创新评聘机制、考核机制和薪酬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
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科研组织形式创新的可行性。“2011计划”从本质属性上来看属于管理创新,强调通过建立完善灵活的体制机制,激发创新活力,聚集创新要素。目前高校科研管理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作为先行先试的改革特区,其内部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已逐渐完善,具备科研组织形式创新的外部条件。同时由于教育部、财政部对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实施目标管理和阶段性评估,每四年一个周期,对于成效显著、评估优秀的中心,可进入下一周期的实施,对于评估不合格的中心,国家将要求其整改或予以撤除。在这样的压力下,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自身便具备改革创新的动力,能够在科研改革浪潮中率先推进科研组织形式创新,为高校科研组织模式改革探索出一条可借鉴的道路。
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新型科研组织模式探索
科研组织模式创新应在吸纳传统科研组织形式优势的同时,结合科技发展需要,实现新型科研组织形式与现有形式的有机融合。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采用的PI制,在此基础之上,根据协同创新任务的大小和所面临科学问题的复杂程度,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科技前沿,构建协同化、集约化的新型科研组织模式,联合攻关,协同实施,更有利于重大协同创新成果的产出,形成优势互补、人才互动的良性循环。重大协同创新任务项目既可以由一个研究团队在PI的带领下开展,也可以由若干个PI共同推举的首席科学家带领下形成研究团队,交叉、跨方向组织项目。二者有机结合,各取优点,科研活动也能够更为有意义。
协同化、集约化科研组织模式分析。当前我国高校科研组织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有组织的模式,网络模式和自由探索模式。这三种模式,具有各自不同的优缺点。比如,有组织的模式拥有统一的组织章程领导以及标准化的组织流程,科研工作开展效率较高,但却影响了科研的创新度。网络模式引入外包和众包的思想,强调知识共享的网络平台,但由于对外部资源的依赖性过强,导致自主创新成分不够。自由探索模式的研究环境相对轻松,但由此又产生了组织运行效率较低以及成果产出不确定性的问题。
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应当通过比较不同科研组织模式的优劣势,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创新,从而使协同化、集约化的科研组织模式更加科学合理。在运行过程中,一方面,借鉴现代管理学思想和开放性创新理念,打破传统组织边界的概念,建立深度长效联络机制,在更为广阔的空间中实现与各协同创新体间更高层次,更为复杂的合作,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另一方面,加强组织内部建设,结合国家重大需求、瞄准未来科技发展方向,以打造高水平精英科研组织团队为核心目标,集中整合人才、平台、资金等有限资源,冲击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夯实未来竞争基础,实现科研组织学术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
协同化、集约化科研组织模式构成及规模。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采取的协同化、集约化科研组织模式,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复合型组织形式,包括研究组、研究团队两个基本研究单元(具体架构形式,详见图1)。中心根据承担重大协同创新任务的实际需要,形成研究组与研究团队、研究团队与研究团队的科研架构形式,从而有利于产出重大成果。这种科研组织形式,从团队形成基础来看,成员之间必须具备共同的愿景与科研目标,能够有效沟通合作,在知识技能上具有互补性,同时拥有很强组织协调能力的科研领军人物;从管理模式上来看,依然采用现行的PI制进行科研项目的组织管理,鼓励、吸引承担科技重大专项、行业重大计划、地方重点任务以及企业重点研发项目等的高水平人才来联合攻关,建功立业,PI全面负责重大协同创新任务的进度、经费、人员调配、物资领取、奖金分配等工作,按项目进度完成各项任务,其他人员则具体执行;从人员构成来看,主要包括首席科学家、PI、骨干研究人员、一般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学术秘书以及博士后、研究生为主的流动人员,PI岗位设置可以分为团队PI和独立PI两类,其中独立PI包括项目PI和青年PI;从组织规模上来看,中心按照国际化标准为PI提供配置,一般达到中型团队规模,约有12~18名固定人员,优先满足协同创新中心发展需求,为高层次人才生活提供便利与保障。
图1: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科研组织模式
推行新型科研组织形式所需的保障
科研组织形式的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孤立的活动,还需要完成包括关于观念、理论、组织、制度和管理等一系列内容的变革。依托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平台,通过资源整合,以灵活的体制机制和新的科研组织模式,吸引凝聚一批业内领军人物及其团队,以承担面向国家重大项目为目标,不断产生重大协同创新成果。
构建改革特区。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应结合国家重大需求、瞄准科技创新热点,有机整合协同创新体的科研资源,冲击重大创新成果。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是先行先试、改革创新、科教协同发展的实体化运行单位,拥有相对独立的财务管理权、岗位设置权和资源配置权,依靠政策、制度、组织、改革和服务,实现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其特区性质具体表现在经费使用、人员聘用、科研申请等方面。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一方面,应强化面向创新型经济发展的组织体系及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科研创新团队力量,组织承担重大项目,力争建成培养具有多学科背景、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区、能够产出重大协同创新成果的学术研究特区以及高校综合改革先试先行的管理创新特区;另一方面,积极探索与外部协同单位之间的科研组织模式,建立科技管理协同机制,打破协同体之间的体制壁垒,搭建有利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资源共享,便于他们交流合作的跨组织科研平台,建立健全利益共享机制。
强化管理建设。提高管理队伍服务水平,提供高效科研保障,是实施新型科研组织模式的重要保障。完善的科研保障体系体现在科研管理队伍的国际化、专业化、职业化,科研管理手段的信息化、现代化和科研后勤服务的人性化、个性化、效率性等方面,而尤其以管理队伍建设为核心。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的科研管理应强调学习型、研究型的管理队伍建设,强化过程管理,通过打造一支专业化的科研管理队伍,建立一套完整的协调监督管理体系,从而对科研项目发挥统筹、调控和协调作用。高校作为牵头单位,对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承担主体责任。应强化顶层设计,提供科研制度保障,改变传统直线职能型的科研组织结构,建立协同化、集约化的任务矩阵型科研组织模式,以项目和任务统一调配科技资源,面向科学前沿、行业产业、区域发展和文化传承,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
打造创新团队。建设一支高水平、多元化、结构合理的创新团队,打破以往的小规模科研队伍,逐步完善专兼职结合,固定流动岗位兼有的科学人事管理机制。创新既有科研评价机制、考核机制和薪酬机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形成足够量的流动科研编制和流动管理体制,保证创新团队既有高层次的科研领军人才,又有充足的科研辅助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建立高效能人事管理信息服务系统,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文化,为高水平、多元化、结构合理的创新团队建设提供保障。
具体而言,一是优化学术评价机制,改变单一的学科评价指标,科学分解学术评价指标体系,纳入对跨学科研究、应用研究、社会服务等评价指标体系的考虑,在职务评聘、岗位聘任、专业技术岗位等评审工作中运用,有效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
二是建设混合型薪酬体系,强化与科研、财务等学校部门之间的互动,拓宽人员经费来源,制定年薪制、宽带薪酬、传统薪酬等不同模式,实现人员的分类管理。改变人员经费构成模式,将现有人员经费全部由学校承担的单一模式改为由国家或省级部门拨款、学校拨款、科研经费中用于人员薪酬的部分各占三分之一的构成模式。
三是建设管理信息服务系统。引入信息化手段,依托学校数据中心,整合现有资源,升级打造现代管理信息服务系统,为研究团队提供科研辅助、行政秘书的招聘、录用及管理的“一站式”服务,并加入创新团队人力资源分析、科研经费管理、学术评价和人才培训项目等功能。
四是孕育现代科研文化氛围,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关怀青年科学家成长、吸纳多元背景人才等方式,营造一个能够有效激发校内外各种科研力量积极性,校内外各种科研资源活力的创新文化氛围。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协同创新部)
责编/于岩(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