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兵团精神”的时代价值

2015-09-10安巧珍王爱兰

理论导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时代价值中国梦

安巧珍 王爱兰

摘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60年来,各项事业之所以取得重大成就,是一代代兵团人实践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的结果。“兵团精神”是对祖国历史上屯垦戍边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是兵团固守边防、维护稳定的精神动力;是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宝库的思想资源;是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

关键词:“兵团精神”;时代价值;屯垦戍边;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5)03-0077-0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国梦与坚定理想信念研究——弘扬与传承兵团精神”资助项目(14JD710066)。

作者简介:安巧珍(1974-),女,河北临漳人,河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法政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王爱兰(1971-),女,河北唐山人,河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兵团精神”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6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形成的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是社会主义建设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她包含了热爱祖国的高度政治觉悟,蕴含了无私奉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现了艰苦创业的崇高思想境界,彰显了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风貌。她不仅对兵团事业和兵团实践有着重要的精神指引作用,而且推动了民族精神在新疆的实践和丰富。她与新中国的历史同步发展,不仅增强了新疆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而且丰富了我们党的精神宝库,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在深化改革开放的今天,“兵团精神”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精神凝聚和价值指引作用,是新时期共产党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和支撑。

一、“兵团精神”是屯垦戍边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马克思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任何特定的民族精神,“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兵团精神是兵团屯垦戍边实践的精神凝练和思想提升,是对历史上屯垦戍边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新疆的屯垦戍边事业源远流长,从西汉屯田戍边开始,历经多个朝代,相袭至今已有2100年的历史。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1954年10月7日正式成立以来,忠诚地履行着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赋予的屯垦戍边使命,为建设新疆、保卫边疆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新疆经济建设、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巩固的重要力量。正如国务院新闻办最近印发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与发展》白皮书所说:“兵团各项事业取得重大成就,是一代代兵团人实践‘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的结果。”

张骞出使西域后,公元前105年,汉朝细君公主远嫁乌孙莫猎骄靡时,在乌孙国的眩雷(现在的伊犁河谷)就开始了屯田。后来,汉朝驻军又屯田于轮台、渠犁(今轮台、库尔勒)两地。在以后的西汉统治中,沿袭了这种屯田治理方式,其屯田地区涉及今天的天山南北、塔克拉玛干和古尔班通古特两大沙漠边缘。西域屯田的繁荣时期在唐朝,屯田人数达5万人,屯田面积333万公顷。到了清朝时期,新疆屯田又空前发展。1840-1850年,是新疆屯田的第二次高潮,先后垦荒83万公顷。1864年新疆战乱后,屯田事业遭到毁灭性破坏。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后,新疆的屯田事业迎来了第三次高潮。仅1905年全疆就新垦荒地64万公顷,至1911年,耕地增至703万公顷。屯垦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新疆的经济复苏,巩固了边防。1912-1928年杨增新统治新疆时屯田面积进一步扩大,基本能解决全疆军民衣食问题。但是在1928-1944年,新疆的屯垦事业遭到破坏。直到新疆和平解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才迎来了屯田事业的大发展。

纵观新疆的屯田历史,不难发现,当一个朝代在面临外部重大威胁,而本身又国力强大的时候,往往特别重视屯田事业,此时的屯田事业也发展较快,西汉、唐朝、清朝就是如此。他们在立国之初都普遍面临着来自于北疆、西北疆的重大威胁,而这些王朝自身又拥有强大的国力,这就为他们解决这些威胁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所以,这三个王朝都能把对西域的统一和长久统治作为当务之急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解决。而在所有的措施中,最重要和最有成效的就是屯田戍边。三个王朝通过屯田戍边,不仅解决了当地军民的衣食补给问题,克服了西域远离中原、内地补给难以及时到达的困难,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屯田人员的存在,改变着西域的民族构成,增强了西域的军事力量,使西域常年保持着一支不但未给当地增加负担反而能够抵御外敌、巩固王朝统治的军事力量。

1944-1949年,新疆的屯垦事业遭到毁灭性打击,北疆屯垦全遭破坏,南疆屯垦陷入瘫痪。新疆和平解放、新中国的成立,为新疆的屯垦戍边事业送来了曙光,指引了方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成立,与历史上的屯垦历史有着许多相似的条件和状况。外敌压境的威胁是其外在压力,守护祖国边防是其肩负的政治使命,内部经济发展滞后是其内在动力,自己动手、开荒屯田是其承担的经济责任。更为重要的是,这種以国家利益为重、守土守边的爱国热情,服务大局、牺牲自我的奉献精神,乐于贫困、勇于开拓的奋斗精神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传承下来,并且经过兵团人的艰苦实践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这就是新时期的“兵团精神”。

二、“兵团精神”是兵团固守边防、维护稳定的精神动力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维护新疆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兵团的屯垦戍边事业是在“兵团精神”的推动激励下发展壮大的,“兵团精神”把来自五湖四海的兵团人凝聚在一起,为守护边境、维护稳定奉献着青春和终身,她构筑了兵团人屯垦戍边、维护稳定的强大心理堡垒。

在“兵团精神”的感召下,兵团人守护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构筑着一道永不移动的国防屏障。兵团人生活在祖国的边防前线,神圣的使命使他们没有理由选择离开。军人可以听从军令转业离开,老百姓可为追求幸福四海为家,唯独兵团人,虽然没有 “军”字,但却有军人严格的纪律性和组织性,他们听从内心对祖国无限忠诚的指引,一代又一代生活在贫瘠的土地上,生活在敌人的枪口下。兵团人放牧着的每一群牛羊,无异于共和国的千军万马;兵团人耕种的每一寸土地,无异于共和国的千山万水。他们种的是“政治田”,在荒滩荒坡上种庄稼,即使颗粒无收也要种下去,因为这是自己的土地;他们放的是“主权牧”,养的牛羊在零下四五十摄氏度的低温下一批批冻死,还要继续养、继续放,因为这是自己的主权。为了守住“争议区”,他们“以民对军”,手拉手、肩并肩与对方“扛膀子”,保护着牛羊继续前进。他们知道,只要牛羊还在这里奔跑、庄稼还在这里生长,他们还在这里生活,这里的边境线就不会移动,这里就是祖国的领土。“兵团精神”是几代兵团人情感愿望的凝结,体现着兵团人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鼓舞和激励着世代兵团人以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利益,扎根边疆、屯垦戍边,为新疆发展和祖国繁荣默默地牺牲和无私地奉献。

在“兵团精神”激励下的兵团屯垦戍边事业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与赞扬。毛泽东把兵团看作是生产队、工作队和战斗队,所谓战斗队就是要求兵团在祖国需要的时候,随时拿起战斗的武器,捍卫祖国。1962年,在中印自卫反击战中,兵团全力以赴,担负了部队的后勤运输任务;“塔伊事件”发生时,兵团奔赴出事点设立边防哨卡、检查站和巡逻点,日夜守候;事件发生后,他们留下执行“三代”任务,得到了毛主席的称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了情况能打仗,我看有希望。”1981年邓小平在做出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战略决策时特别强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就是现在的农垦部队,是稳定新疆的核心。”邓小平充分肯定“兵团是新疆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安定团结的重要力量和巩固边防的重要力量”。在处理乌鲁木齐“5·19”事件、平息巴仁乡反革命暴乱和伊宁“2·5”骚乱中,兵团都发挥了其他军事组织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给恐怖分子以沉重的打击。江泽民指出:“无论过去和现在,国内外敌对势力总想在分裂新疆上打主意。建国以来,敌对势力对新疆的渗透、分裂、颠覆活动,从来没有停止过。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国际国内大小气候的变化,国内外分裂主义势力互相勾结,加紧进行妄图把新疆从祖国分裂出去的阴谋活动,成为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危险。”半个多世纪以来,新疆发生的边境事件和暴乱达上百次,一次次事件的平息再次证明了兵团维护新疆稳定的中流砥柱作用。胡锦涛指出,成立和发展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中央治国安邦的战略决策和重要举措。习近平到兵团视察时强调指出,“兵团要成为安边固疆的稳定器”,新时期要进一步发扬“兵团精神”,建设美好新疆。这是新中国历代领导人对兵团在固守边防、维护稳定方面的肯定性评价,也是对“兵团精神”在守护祖国边防、保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的精神凝聚和社会指引作用的赞美性评价。

“兵团精神”是兵团人进入新时期,面对新情况继续执行屯垦戍边、维护社会稳定的精神源泉和不竭动力。当前,兵团的人员构成、面对的客观环境都发生了变化,要使兵团的屯垦戍边事业继续存在和发挥作用,必须进一步发扬和传承“兵团精神”。第一代兵团人大都是转业军人,经历过战争的洗礼,有着革命军人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对祖国无限忠诚,对党中央和军队的决定坚决服从,能够不畏艰险、奋勇向前、死而后已。新时期,兵团的人员构成发生了变化,有支边青壮年、内地知识分子和新职工,这些人大都来自内陆,甚至来自大城市,受过一定的教育,享受过新中国的幸福生活,他们能否像老一代军垦人那样甘于清贫、无私奉献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市场经济的大潮已经从沿海刮到了西北这片贫瘠的土地上,这支特殊的组织还能否毅然决然地站在祖国的边防前哨守护我们的西大门,还能否在祖国需要时放下锄头拿起武器听从祖国的召唤是另一重要课题。同时,虽然兵团的人员构成和面对的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变化,但是兵团所面临的战略安全环境却一点没有减弱,反而越发紧张和重要了。面对这些时代命题,兵团人用行动做出了回答:他们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没有变,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依然浓厚,能够摆脱丰厚的物质诱惑,甘于清贫,岿然矗立在边境线的关卡哨所;他们不仅艰苦奋斗,而且开拓创新,面对挑战,主动擔起了战斗队的任务,发挥了铜墙铁壁的作用;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兵团精神”的时代内涵,彰显了“兵团精神”的独特魅力。“兵团精神”已经成为兵团人心中维护新疆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的心理堡垒。

三、“兵团精神”是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宝库的思想资源

“兵团精神”不仅是几代兵团人在相同的社会实践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而且是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精神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兵团精神”从发展新疆经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把中国军队的革命精神与新时代的创业精神结合起来,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兵团精神”是民族精神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所树立的丰碑中的一个。如果说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自我意识,是一个民族价值观念、共同理想和思维方式的集中反映,那么,“兵团精神”则是中华民族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带有我们民族特点、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气质的意志和品质,是一种崇高的爱国情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最易在祖国利益和人民利益遭受威胁的时候得以彰显。“兵团精神”就是在边疆急需开发、边境急需守固、民族急需团结的特定时候产生的。新疆和平解放后,承受着巨大的经济、政治、社会和军事压力。面对着无边荒漠和茫茫戈壁,面对着新疆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渴望,面对着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的严重威胁,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而“兵团精神”就是在这种浓厚的爱国热情的感召下孕育的。

任何民族精神都是在特定的时间条件下产生的,与特定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紧密相连,作为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精神支柱和发展动力,总是和特定的历史任务相联系。“兵团精神”就是在解放战争取得胜利,占全国六分之一疆土的新疆尚未解放的条件下孕育的。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疆的经济条件非常落后,兵团人一方面白手起家发展新疆的农业和工业,一方面种“政治田”、放“主权牧”,用“扛膀子”“以民对兵”的方式守护着新疆的边境线;平时是牧民、农民和工人,战时是士兵,一手拿镐,一手拿枪,沉重地打击着“三股势力”对新疆的各种挑衅。“兵团精神”之所以形成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与这里存在两千多年的屯垦历史和屯垦文化息息相关,可以说是对新疆屯垦文化中强烈的爱国主义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是对这一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的积淀和累积。“兵团精神”是与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一脉相承的思想意识,是在兵团的延续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断丰富、日趋成熟的精神,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血脉相连,是民族文化传统不断积淀和升华的产物。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成就伟大的事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形成了一系列宝贵的精神财富。人民军队英勇杀敌、不怕牺牲、不畏艰险、一切听从国家号召的革命情怀缔造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一系列革命精神,开创了我们党精神宝库的先河。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又形成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形成了抗洪精神、航天精神、奥运精神等等,进一步丰富了我党的精神宝库。“兵团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一个具有独特历史地位和特殊历史作用的精神,是我党精神宝库里一枚独具特色的瑰宝。“兵团精神”本身既继承前人,又承接未来。说她继承前人,是因为“兵团精神”是人民軍队革命精神的凝结,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传承和延续,是南泥湾精神在新疆的展现;说她承接未来,是因为“兵团精神”本身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精神的体现,是以热爱祖国、服务人民、辛勤劳动、遵纪守法、艰苦奋斗为荣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渊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根本的一致性。说她是中国共产党精神宝库的瑰宝,还在于“兵团精神”是在党中央的亲切关照和直接领导下形成的。毛泽东的集体转业令是兵团成立的尚方宝剑;邓小平决定恢复兵团的决策是促使“兵团精神”再造辉煌的中国金印;江泽民两次视察兵团,胡锦涛三次亲临兵团,习近平提出要发扬“兵团精神”,建设美丽新疆的指示是兵团事业的精神指引。没有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就没有兵团事业的顺利发展,就没有“兵团精神”。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为本,重视新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动员全国力量支援新疆、建设新疆,始终把新疆放在治国安邦的重要战略地位上。当前,兵团人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兵团在国家战略安全中的重要地位,“兵团精神”也在用自己不朽的魅力诠释着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用自己独特的创新成果丰富着共产党的精神宝库。

四、“兵团精神”是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

中华民族经过百年救亡,正在走向百年复兴。在新的伟大征程中,正在朝着一个伟大的目标迈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富裕。”“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容的“兵团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积淀和展现,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支撑。

艰苦创业是“兵团精神”的主要内容,是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建国65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6年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实力世界第二,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这是否意味着不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呢?是否意味着实现中国梦走的是康庄大道呢?当然不是。我国虽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在国内,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国际上: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但局部战争依然不断,新疆依然需要内地的支援,新疆所承受的境外压力依然很大,“三股势力”的活动依然猖獗。这表明,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需要时刻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群众路线。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坚持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的“兵团精神”,

(下转第98页)

经验总结和理论深化。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参考文献:

[1]林尚立.政党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实践与现实战略[J].政治学研究,2012,(3).

[2]袁锋.自主性与适应性视角下的政党自我净化能力分析[J].理论与改革,2013,(6).

[3]覃爱玲.改革开放时期的整党整风[J].南风窗,2013,(7).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刘功润.现代化:执政党的不懈追求[EB/OL].[2012-10-09]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dangjianpeoplecomcn/n/2012/0918/c117092-19039126html.

[6]何云峰.群众路线与优良作风的辩证统一[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3,(11).

[7]王爱云.国外学者论群众路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11-08.

[8]姜微.作风建设必须突出问题导向[EB/OL].[2014-02-19]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2/19/c_119399109html.

[9]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实施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2-05.

[10]杨新红.社会转型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J].湖南社会科学,2011,(1).

[11]王新民.制度笼子越扎越紧,坚决维护制度严肃性和权威性[EB/OL].[2014-10-22]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14/10/22/012219180shtml.

[12]习近平.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M].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

[13]钟其.当前干群关系调查报告——基于浙江省的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2010,(5).

【责任编辑:闫生金】

猜你喜欢

时代价值中国梦
“全面从严治党”理论体系重点问题研究综述
抗大思想文化建设的时代价值探析
法治中国视域下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