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社区群众的“贴心人”

2015-09-10王锐

上海人大月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贴心人居委工作站

王锐

她原是一名来自生产第一线的普通纺织女工,在1996年产业结构大调整中,通过报考由上海市人事局统一聘用,担任了曹杨街道杏梅园居委会党总支书记。在近20年的社区工作中,她先后荣获“中国‘小巷总理’之星”、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劳动模范、世博先锋行动优秀共产党员、普陀区十佳居委干部、普陀区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她就是曾连任四届普陀区人大代表,现为上海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的朱爱琴。作为一名来自社区的人大代表,朱爱琴始终把服务社区群众、维护社区和谐稳定作为自己履职的根本任务,默默耕耘、无私奉献,被杏梅园的居民亲切地称为“我们的亲人”。

作为一名扎根社区的人大代表,她坚持学习,努力提升政治素养和理论业务水平;她注重实践,不断增强履职能力和水平;她深入选区,面对面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数年如一日,朱爱琴认真履行着“人民代表为人民”的神圣职责。

提出高质量的代表建议

自从当选人大代表以来,朱爱琴认真参加一年一度的人代会,把审议“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看作是履行职责的重要环节。为了在人代会期间更好地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她利用工作之便走访选区内的选民,听取选民的意见,并将选区内的热点、难点问题以书面意见形式提交大会。她认真参加市、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的视察活动,增强对区域政治、经济情况的了解。她认真阅读“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及辅助材料,做到心中有数、建言针对、献策到位。

朱爱琴高度重视自己在人大闭会期间的履职发挥。近几年来,她先后就社区综合治理、区域建设发展、市政建设管理等问题向政府有关部门提交了20多件书面意见,推动解决了众多与群众利益切身相关的难点问题,真正做到把服务选民作为履职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为选民排忧解难中体现自身的作用和价值。她针对社区某处老公房楼道都没有安装照明路灯的现状,提代表书面意见,建议为老公房楼道打造“灯光工程”。在电力和物业公司的协调,小区的楼道照明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后来,这种由物业和电力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覆盖了整个社区,惠及了更多的老公房居民。针对某菜场路口人流较多、交通情况复杂的情况,她多次实地调研,征求路人意见,最后她以书面意见形式反映了有关情况,并提出了可操作性的改进建议。在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的支持下,此地增设了红绿灯,保障了附近居民的行路安全。另外,她提出的改造小区附近“露天垃圾场”、拆除违章建筑等书面意见,都得到了政府职能部门的积极采纳。通过改扩建和联合执法,垃圾场不见了,绿地多出来了,小区环境优美了,社区面貌焕然一新,大大改善了周边居民的居住环境。

拓展联系选民的载体

近年来,朱爱琴又以社区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工作站为新的载体,在提升履职效能上开展了新的探索。她说:“选民工作站设立后为代表履职提供了新的平台,便于我能够随时倾听选民诉求,服务群众需要。”她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如在工作站成立当日,就有群众建议在小区内增加技防设施,安装摄像头。还有居民提出小区内“扰民树”影响到居民采光、通风、晾晒等问题。经过实地勘察核对了有关情况后,她立即联系街道和物业,并向有关部门反映了居民们的“烦心事”。在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协调下,经过多方努力,这些“烦心事”得到了妥善解决:小区内加装了16只摄像头,物业公司也加强了安保措施,大大降低了小区的安全隐患;在广泛征求居民意见的基础上,有关职能部门对小区内30棵“扰民树”进行了修剪,并补种绿化15棵,使“扰民树”变成了“景观树”。她借助这股“东风”,通过人大代表工作站,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的沟通,推动了部分高大茂密行道树的修剪工作,不仅有效改善了居民的采光条件,还避让了树旁的高压电线,杜绝了安全隐患。这些工作成效扩大了工作站的影响,连附近社区的居民也来工作站向朱爱琴反映他们的诉求。

在探索中,朱爱琴深入调研,加强研究分析,及时梳理归纳选民意见,并以代表书面意见的形式积极反映问题,努力使工作站成为代表联系选民的桥梁和纽带。她在市人代会期间提出的“关于优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室类别划分的建议”和“关于加强桃浦地区非法载客三轮车查处力度的建议”等书面意见,都来源于选民在工作站向她反映的一些问题。这些“接地气”的书面意见得到了市、区有关职能部门的重视,及时予以答复,并落实了改进举措。

市区代表结对联系是市人大推出的一项新举措,朱爱琴也积极响应。今年年初,她和结对的4位区人大代表共同开展专题调研,实地查看某交易市场周边交通拥堵及乱停车等情况。在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她牵头提出了改善该市场周边交通和治安情况的意见建议。

做选民满意的社区工作者

这些年来,朱爱琴始终把服务群众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记自己是人民选出的代表,在“串百家门,知百家情,暖百家心,解百家愁”中努力做一名让选民满意的社区工作者。

“找角色,沉下心,迈开步,走进门”这12个字是朱爱琴多年来工作中最深的体会。找角色,是指要找准代表工作定位,实现凝聚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宗旨。沉下心,就是要摆正心态,甘于琐碎,坚持不懈,认真履行代表职责,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去赢得选民的信任和支持。迈开步,就是要经常联系社区和人民群众,变被动等待为主动发现,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见。走进门,就是要定期走访选民,在排摸特殊家庭、特困家庭的基础上,掌握情况,把工作做细做实。

朱爱琴所在的杏梅园居委管辖四个小区,共有居民楼组67幢,现有户数1467户,居民人口4100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909人。结合实际工作,朱爱琴在联系社区、联系人民群众中创设了一套妙招。早在1999年,为了实现长效管理,她就设立了居委会、物业公司、业委会为主体的“三位一体”管理模式。经过多年的实践,又提升为居委会、物业公司、业委会、社区单位、社区警所为主体的“五位一体”模式,并实施“五个一”项目,即每日一小时的卫生巡视制、每周一次小区工作例会、每月一次小区问题分析会、每季一次小区管理情况汇报会,年底一年工作回顾和总结。在她的带领下,小区还组建了“百灵鸟”志愿者服务队,现已成为“百灵鸟”驿站,共有总队1支,分队7支,近300名志愿者,开展了离休老干部参与爱心助学等一系列活动。2014年,她又创建了“居民情 杏梅谊”微信群,成员包括街道联络员、居委干部、社区民警、居民代表等40余人,她希望以后能把这个交流平台进一步扩大,让更多人能参与进来。在2014年的“夕阳圆梦”活动中,她一方面积极发挥社区党员、志愿者的作用,为老人征梦、圆梦,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作为人大代表的优势,与上海市市级机关党工委、上海市测绘院、曹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曹杨二中附属学校、区绿化市容局等多家单位形成共建,使社会多元主体广泛参与,最终实现了404个老人梦想。不定期为老人提供丰富的社区生活,如医疗服务、为老人理发、文化节等,既拉近了邻里关系,又营造了文化氛围。

回顾这些年的人大代表历程,朱爱琴默默耕耘在社区,无私奉献为选民,十几年如一日。杏梅园居委先后获得过全国和谐邻里示范单位、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居委、上海市劳模集体、上海市居委会自治家园示范点等52项荣誉称号。每当看到居民们阖家欢乐、邻里间相亲相爱,老人们安享晚年,孩子们快乐成长,朱爱琴就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和快乐。她动情地说:“我是人民选出来的,要努力向社区群众交上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猜你喜欢

贴心人居委工作站
戴尔Precision 5750移动工作站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关于口罩的诗
二○一九年发行工作先进单位
VIGIL AUNTIES
社区“自我造血”唤回“邻里情”
身边的环保大学堂
基层政工人员要做员工的“贴心人”
做农民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