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四风”问题思想根源探析
2015-09-10陈义静
陈义静
【摘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查摆、剖析、纠正“四风”问题,引起全党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文章从四个方面回答了党内存在“四风”问题的深刻思想根源,即腐朽的封建主义思想根深蒂固;文化市场的混乱导致一些人精神世界衰落;国际共运受挫带来的不利影响;对外开放中的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侵入。
【关键词】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 享乐主义 奢靡之风 思想根源
【中图分类号】C913.9 【文献标识码】A
在不断深入并取得实效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查摆、剖析、纠正影响党与群众关系的“四风”问题成为重要内容。一些关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理论工作者,积极探讨了“四风”问题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笔者则从深层次探讨产生“四风”问题的深刻思想原因。
“四风”问题,伴随着党的诞生就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以各种形式存在着。伴随着党的发展壮大以及处于不同历史时期所完成的不同历史任务,面对不同的社会环境和国内国际形势,“四风”问题在党内存在的严重程度不断发生变化,尤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其已经成为密切党与群众关系的障碍,影响到了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对此,除了极少数既得利益者和麻木不仁的人不以为然,社会绝大多数人都期待和关注这些问题的解决。有些党员干部忧心忡忡;有的群众义愤填膺;有些人叹息世态炎凉,感到无可奈何;也有些人陷入困惑。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党内产生并不断发展的“四风”问题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腐朽的封建主义思想根深蒂固
邓小平认为,一直以来,我们对于肃清腐朽的封建主义思想影响的残余影响这个任务的重要性估计不足,没有能够完成肃清封建主义思想影响的任务。封建思想糟粕不仅使得官僚主义、家长制、独断专行、享乐主义根深蒂固,而且禁锢了一些领导干部的头脑,助长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混日子、保帽子”①等不良风气,与之对应的是经济收入上的不劳而获,表现在生活上就是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盛行。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沿袭几千年的封建地主阶级思想以及保守落后的小农意识,尚有根深蒂固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存在于民众之中,也渗透到党内。分析“四风”背后的思想原因,均与腐朽的封建主义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封建主义高高在上的等级观念和及时行乐的思想受到了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严厉批判,特别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人民民主专政的确立以及马克思主义和毛泽東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确立,滞留在人们头脑里的封建等级观念和特权思想受到很大的抑制。但是,等级观念和特权思想从来就没有彻底消失也不可能在阶级社会中消失掉,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还有顽强的表现。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本应进一步削弱等级观念和特权思想,但由于“一手软、一手硬”的工作偏差,以及诸多客观原因,封建主义的等级观念和特权思想依然严重影响着人们。
腐朽的地主阶级“及时行乐”的人生观是奢靡之风的诱因。在封建主义制度得以巩固以后,大地主阶级开始走向没落和腐朽,他们的全部思想集中在加紧对农民的盘剥,积敛大量财富,追求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生活。由于精神世界的空虚,他们把享受视为人生的最大快乐,主张“及时享乐”。这种享乐主义人生观,不仅使地主阶级统治走向腐朽,也是整个封建社会精神世界衰落。“及时享乐”的人生观同封建主义其他腐朽思想一样顽固影响至今,毒害着人们的灵魂。
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特有的革命精神著称于世,这种革命精神突出表现在为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艰苦奋斗精神。这种艰苦奋斗精神是成就大事业和与群众同甘共苦的思想动力,也是抵制剥削阶级腐朽思想侵蚀、防止腐败的精神支柱。然而改革开放以后,工作上的失误,使封建主义“及时行乐”思想的影响加剧,成为诸多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的一种重要思想根源。20世纪80年代,在批判左倾错误的禁欲主义和贫穷才是社会主义的论调中,出现了不切合实际的“高消费,会花钱”的倡导,把人们的思想引上注重生活内容追求的错误道路,“及时行乐”首先在一些暴发户中传播开来,并逐渐成为一些党员干部自安自乐的生活哲理。近年来,社会上嫖娼、赌博、“傍大款”②等不良风气渐长,“金钱万能”等错误的价值观念日益增多,为一些党员干部出现作风问题提供了土壤,并成为一些党员干部走向腐败的传染病源。这种变味的所谓丰富多彩的生活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又逐步蔓延,对社会健康向上的风气造成了巨大冲击,以致发展为利用公款大吃大喝,在工作中讲排场、摆阔气,甚至利用公款寻求刺激、追求低级趣味等现象。
文化市场的混乱导致一些人精神世界衰落
一些缺乏鲜明阶级性和人民性的文艺作品淡化了人们的政治感情。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要求提高,文学艺术也随之繁荣起来,文艺战线出现了许多好作品,为人们确立科学的理想信念、道德观念,弘扬正气、鞭笞邪恶,鼓舞人们奋发向上等都输入了正能量。但是,也有一些文艺工作者,缺乏对党的文艺工作的责任感,在文学艺术创作中,不能坚持为社会主义和为人民服务的方向,不能做到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在他们的文艺作品中,不能反映党的正确领导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能正确处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和领导者的作用,不能正确处理歌颂与暴露的关系问题,不能正确处理普及与提高的问题等,淡化了人们的政治感情,致使一些人包括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淡漠、出现信仰危机。
一些渗透资产阶级腐朽生活方式的书刊音像影视作品诱导了一些人思想沉沦、生活堕落。若干年来,文苑内良莠并垅,一些渗透资产阶级腐朽生活方式的文艺作品干扰了我国文化市场,宣扬淫秽、凶杀、暴力的影视作品毒害着群众,充满腐朽、庸俗、颓废的书刊腐蚀着读者,致使一些人包括党员干部思想沉沦、生活堕落,甚至走向犯罪。在影响人们思想、情感、道德的变化中,文学艺术这种意识形态有特殊的功能和作用,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诱惑力,人们可以通过生动的、形象的、直接的、触及灵魂的表现形式接受文艺作品中的思想内涵,使自己的思想、情感、态度、行为尽力与之符合,或效仿追求。
一些人为了赚钱生产低俗的精神产品,使健康向上的作品受到排挤和冷落。生产格调低下、色情淫秽的作品,生产者是知晓其危害性以及所要承担的法律风险,之所以一意孤行,目的就是为了赚钱。不管是低俗产品的创作者、翻译者,还是低俗产品的出版者、制作者,凡是从事低俗产品的生产者,都说明他们缺乏社会责任感。低俗的精神产品往往容易为一些意志不坚定、思想不健康的人所接受,满足空虚的精神需求,也必然会排挤健康向上的精神产品对人们正确思想道德的培养。
一些反映和描述现代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思想、观念的著作的盲目引进,扭曲了一些人的心态,使之对西方资本主义的盲目崇拜。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泛滥,一些反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各类著作大量进入我国,对人们尤其不能辨别是非的青年人产生很大影响,一些人接受甚至推崇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赞同甚至宣扬“第三次浪潮”、东西方“趋同论”、西方国家是“福利国家”、“个人之上”等错误思想理论观点,造成严重的思想混乱。由于对市场经济的误读、误导,很多人误认为市场经济就应该物欲横流,人就必须自私自利、放荡不羁,甚至有个别专家声称腐败是市场经济的润滑剂,理直气壮为腐化堕落摇旗吶喊,极力宣扬中国最大的进步就是以金钱面前人人平等代替了特权的不公,有钱就有一切,有权就有一切,为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官僚主义提供依据。
国际共运受挫带来的不利影响
20世纪50年代以后,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机会主义派别活动猖獗,大肆宣扬民主社会主义,主张政治、经济、思想多元化,鼓吹“全民国家”、“全民党”,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逐步陷入低潮,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跌入低谷。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在国际社会、在中国产生的影响是恶劣的、深刻的。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是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结果。对此,中国共产党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并展开了坚决的斗争,尽管如此,产生的影响不可低估。西方“和平演變”战略在苏联和东欧得手以后,下一个目标就是中国,其认为“中国共产主义是致命的危险”,要“用和平的方法使中国得到自由”,并把希望寄托在中国共产党的第三代或第四代身上。1991年,尼克松在他的著作中说:“中国成为全球性重量级国家是不可避免的”,“今天,中国已经到了演变的紧要时刻”,“中国经济全球化、信息革命以及国际思想交流和人员交往的增加,打破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对中国的控制”,“美国继续卷入中国的经济,就能在帮助私营经济逐渐消蚀国营经济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他们是这样设计的,也是这样做的,对中国展开资本主义化渗透。国内一些资产阶级自由化分子也积极配合,发表文章、发表演说攻击共产党,企图诋毁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制造思想混乱。同时,积极宣传资产阶级腐朽的人生观、价值观毒害人们的灵魂,促使一些党员干部走向腐败,然后又以此为借口蛊惑人心,否定中国共产党;借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之机,否定公有制,鼓吹私有化,动摇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信念。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引起一些党员包括党的干部产生模糊认识和思想观念的混乱,使他们对社会主义的前途丧失信心,在悲观失望中把共产主义目标抛在脑海之外,目标的糊涂和消极的情绪推动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逆向变化,加之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中出现的“金钱拜物教”的社会心理趋向的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他们对党及社会主义的认识,改变了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也改变了对自己已有的无私奉献精神的认识,从而产生并不断强化了自私自利的心理。特别是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比如分配不公、食品安全、社会差别、环境恶化、政府和社会诚信的双重缺失等等,如果不能理性对待这些问题,也会使一些党员干部在共产主义信仰问题上产生动摇。这样,党内出现不正之风或者腐败现象就是不正常的“正常现象”了。
对外开放中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涌入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富国之路。但是,在对外开放中不可避免的随着先进的科学技术等的引进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也会趁机涌入,加之“一手软,一手硬”的工作失误和推行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宣扬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必然对一些缺乏正确政治意识、缺乏辨别是非能力的人产生影响,滋生唯利是图心理、寄生心理和追求低级趣味的心理 ,这是一些党员包括党的干部搞不正之风、搞腐败的重要思想根源。
毛泽东曾经指出“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宗派主义是资产阶级的东西,我们党内存在这三个东西,这个账要挂在资产阶级身上。”③资产阶级唯利是图心理的渗入,强化了一些党员包括党的干部的自私心理。唯利是图是一切资产阶级的共同心理。他们把追求剩余价值视为人生的价值和乐趣。在他们眼里,有钱就有了名,有钱就有了势力,有钱就有了一切,赚钱可以不择手段,甚至可以冒着违法犯罪的一切危险。
在我国对外开放与资本主义国家交往过程中,本意是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和体现现代精神文明的先进的思想道德观念,这都是无可厚非的,但必须是有警惕的、有选择性的、富有批判性的。但是,一些缺乏辨别是非能力或崇拜西方世界右倾思想的人,良莠不分,全盘学习西方,被西方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冲击着思想防线,他们的想法和做法恰好符合了西方资本主义一些政治家想方设法对中国进行渗透的意图,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在中国的营销市场就这样形成了。
资产阶级寄生性的影响,诱发了人们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的心理。寄生性即不劳而获,靠剥削他人过日子。因此,一切剥削阶级都天然地具有寄生性,这是他们与劳动人民的本质区别。资产阶级无论在他们原始资本积累阶段还是成为行业的垄断者,寄生的心理或手段,即靠剥削工人的血汗是少不了的。在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过程中,资产阶级固有的不劳而获的寄生地心理对我国的影响是深刻的、潜移默化的。一些人从西方资产阶级那里学会了“寄生”对自己发财致富的决定意义,也影响到许多人,一切非法非道德获得的利益,寄生心理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其本质就是党内一些人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利满足个人私欲,也是资产阶级寄生心理作怪,只是形式或手段区别于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盘剥,达到的目的是一样的。
资产阶级追求低级趣味的心理导致一些人腐化堕落。剥削阶级的寄生心理决定他们必然产生低级趣味的阴暗心理。在资产阶级的思想观念中,卖淫嫖娼概念的贬义已经完全消失,性生活的紊乱现象已经不再居于家庭生活中的补充地位,而被他们视为正常的社会生活。宣传性解放,是为了满足不断需要刺激的精神要求,连同吸毒、酗酒、赌博等社会毒素也被视为人性的要求,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内容。这些与社会进步精神文明对立的陈腐之象,改革开放以后开始在我国一些富有者中衍生,更为一些所谓的学者借所谓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大肆宣传,一些利益熏心者通过各种渠道引进“黄”的音像制品,毒害了大量的青少年,也使得一些党员包括党的干部涉足其中不能自拔。总之,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涌入,不仅表现在意识形态领域中造成的思想意识混乱,还表现在对我国社会文化生活造成的深刻影响。
从“四风”问题的思想根源探析我们可以看出,“四风”问题不仅是党风建设的问题,还是党风制度建设的问题,更是伴随着党的建设科学化进程和国家制度建设的科学化进程,因此要始终如一地坚持纠正。
(作者为河北联合大学后勤第一集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本文系2014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党内滋生腐败现象原因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4020602)
【注释】
①周荣,闫文涛:“‘四风’问题:根源、危害及解决对策”,《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3年第5期,第40页。
②范鸿涛:“浅谈‘四风’问题的存在根源与制度建设”,《政法论坛》,2014年第7期,第153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76页。
责编 /丰家卫(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