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心选择合作学习的材料

2015-09-10张乐之

新课程·小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金桂小组讨论桂花

张乐之

范例:

“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引导与管理”操作案例。

案例类型:

学生合作学习。

叙述:

民主开放,协作探索的小组合作是生本课堂的重要形式之一,学生欢迎这种学习方式,这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而在小组合作遍地開花,一片繁荣的背后,各种问题凸显出来:课堂上的混乱,讨论中心的离题千里,不注重倾听,组内矛盾,效率低下等,每每看到我们班的学生在经过激烈的小组讨论后,所呈现的成果却是或重复或单调,或过于简单。我思考其中的原因,恐怕不都是学生的原因。反思自己,是不是为小组合作而小组合作了?如何更高效地运用小组合作?从合作材料的选择入手。

操作案例:

小组合作的内容要有所选择。并非所有题目都适合小组讨论,对于那些简单地浅显的,答案较唯一的,或者难度过于高的,不适合该学段的提问就不适合作为小组讨论的材料。既造成了课堂效率的低下又在无形中降低了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在一学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以下问题或可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材料:

1.头脑风暴类的问题。这类问题不一定很难,但能够体现“人多力量大”,以数量取胜,比如在《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课中,可组织学生讨论在没有火的时候,人类会遭遇到哪些困难,以此来表现普罗米修斯盗火之举对人类意义的重大,以较低的难度活跃了课堂

气氛。

2.有一定难度的教学难点重点,需要学生经过反复推敲商量的问题。在《桂花雨》一文中,母亲的话“外地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揭示了整篇文章的主旨,而学生却很难理解,可提出讨论话题:“外地的桂花再香”是否仅仅说桂花,“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是否仅说的是家乡的金桂,其中还有什么含义?如此一来,帮助学生在讨论中分步走,有计划地深入理解。

3.多形式问题。在学习古诗中,如《望洞庭》《江雪》,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让人陶醉,有的小组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成一桌“一人作画,一人配乐,一人朗诵,一人解说”的艺术大餐,激发了组内每个成员的特长,每个人都以自己最喜欢的形式学到了这两首古诗的精髓。

4.需要学生大胆质疑,提出不同观点的问题。如《维生素C的故事》中,很多学生对哥伦布抛弃船员的举动抱有否定态度,也有一部分持支持态度,我没有立即妄下断言,而是组织小组内进行小小辩论,然后再请代表分为正反两方发表意见,双方互不相让,情绪激动,反而理越辩越明。

5.需要学生联系实际与自身情况回答的问题。如,在《虎门销烟》这篇课文中,学生了解了当年的鸦片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怎样的灾难,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后,再引导学生联系今天的现实进行讨论:现在毒品死灰复燃,我们该如何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这类问题往往可以有意想不到的好答案,可见我们的学生视野广阔。

6.学生前置性学习收集资料的交流。如,《但愿人长久》的前置性作业中,我们布置学生课前收集苏轼的生平资料及其作品,由于关于苏轼的文学常识介绍并不属于本课的教学重点,课堂上我们只是请个别学生大致说一说,而没发言的学生也认真准备了丰富的资料内容,苦于没有展示的机会,影响了下次自主学习收集资料的积极性,这时教师可以安排一个简短简洁的小组合作,如同桌讨论,以鼓励同学交流,丰富课外知识。

7.以读代讲的平台。《秋天》是一首诗歌,全文内容浅显,语言优美,朗朗上口,是学生练习朗诵的好材料。可指导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朗诵练习,一组有一组的风格,一组有一组的特色,是一次愉快又高效的合作尝试。

8.带着问题走进课文的机会。在《老师!你好!》中,可引导学生带着“有人说,老师是天底下最崇高的职业,那么,你对此是怎么看的呢?”这样的问题走进课文,结合自己的实际,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分析评价:

小组合作是一种集思广益的学习方法,能够综合培养学生倾听与表达,分析与综合,吸收他人见解又保留自己独立观点的能力,在关键问题的深入处理上,相比较于过去的师本,学生更容易主动吸收,积极探索,但是那块供学生耕耘的田地要教师事先挑选、整理。选择怎样的土壤让学生付出劳动,收获成果,这也是我积极探索的地方。

本文浅见仅作反思。

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金桂小组讨论桂花
一捧金桂在人间
做桂花糕
金桂飘香
探究金桂栽植及养护技术
桂花蒸
打桂花
厘清小组讨论的两种取向
“金桂,你等等我!”
如何提升初中社会课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语文学习小组讨论的纠偏与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