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研究
2015-09-10郭炳煜
郭炳煜
新课改指出,数学教学应当跟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统一,创设适宜的实际生活情境,以使学生积极地思考、探讨、论证,让学生在学会教材内容以及解题方法的过程中,实现学以致用,通过自身学习的数学知识处理一些实际生活问题。为此,先是对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了解和把握,对学生生活实际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究,以实现跟数学教学的统一,且更加深入地启发学生懂得发现生活实际中的数字,感受数学也就是生活,在生活实际中融入数学知识的学习。
一、激发学生的实际生活感受
任何一名学生都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也非常独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更加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教师不但应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实际生活素材,尤为关键的是激发学生异样的生活感受,如此可以使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提升,确保数学教学跟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进而让学生进行自主化的数学学习,如此也便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认识年、月、日的时候,要求学生开动脑筋想想生活实际中关于年月日的物或者是事。如此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记忆深处,进而启发学生回想实际生活,学生纷纷发言,一些学生说报刊的日期跟年月日有关,一些学生说自己的出生日跟年月日有关等。教师这样设计教学模式,实现了数学教学跟学生生活实际的统一,让学生在自己的脑海中持续地闪现跟教学知识有关的各种情景,进而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學习数学知识。
二、科学有效地改编教材,使教学知识变得生活化
新课改提出,需要选用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具备探究价值的教学知识,让学生自主地思考、观察、想象,论证。教材知识通常都是单调、乏味、抽象的,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需要跟生活实际联系,由生活实际中探究教材内容的原型,实现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教师在把握新课改中教材编写目的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固有基础知识,科学、有效地改编教材,结合教学的要求优化重组教材内容,应探究生活实际中的教学素材,赋予教学知识生活性,启发学生善于发现生活实际中的数学内容,感受到生活和数学的紧密联系性,进而实现学生学习效率与学习兴趣的提升。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认知图形的时候,呈现实际生活情境图:老王盖了一所新房,然而缺少地板砖,他正在为铺什么样子的地板砖而伤脑筋,同学们,你们谁可以给他一点帮助,为他挑选合适的地板砖呢?教师如此灵活地改编教学知识,使抽象的几何图形变成了学生认识和了解的地板砖图形,从而有利于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数学学习。
三、联系实际生活导入新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学课堂的导入环节十分关键。因此,教师应当立足于学生异样的认识特性、思维模式、兴趣爱好、性格特征,以学生异样的认识基础与生活经验作为视角,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实际生活素材,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再通过多姿多彩的方式为学生演示,进而大大地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小数除法知识的时候,教师能够根据商店或超市一些商品的价格导入教学课堂:某个超市5.50元钱可以买到5支圆珠笔,那么你知道一支圆珠笔的价格是多少吗?这样,一些学生还没有进行计算就可以将问题的答案说出来。教师以此作为前提条件教授学生小数除法的知识,学生的学习就变得简单了。教师在设计关于学生认知的实际生活问题的时候,能够引导学生明确自己身边充满了数学知识,进而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四、回归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形象—抽象—形象,其中,形象至抽象的过程是理解,而抽象至形象是应用。教师不但应将生活素材引入,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尤为关键的是应当回归生活实际,启发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处理一些实际生活问题,如此不但能够使学生切实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给学生创造应用数学知识的机会,以使学生懂得应用学习和掌握的数学内容处理实际生活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应用能力。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图形面积知识之后,可要求学生对自己住的房子的建筑面积进行计算,也可要求学生计算自己家庭中课桌、电视柜,沙发等占据了多少面积进行计算。如此问题跟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和意义,从而有利于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新课标的要求就是生活化教学,这也是广大的数学教育工作者们持续追求的目标。除此之外,也恰是实施生活化的数学教学,使本来单调、乏味的数学内容变得形象、生机勃勃,最终使小学数学教学开出灿烂的花朵。
参考文献:
[1]王丽华.浅谈小学数学课学生交流能力的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2]王彬.浅析小学数学课程评价的多元化处理[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3]李卓.论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