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2015-09-10黄昭龙
黄昭龙
摘 要:数学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学生整体素质的高低,关系到教学效果的高低,数学作为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教师教学的重点,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影响了学生的智力开发和能力的培养,从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不足入手,提出了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途径
长期的应试教育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很多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教学方式老套、学习内容单一、教师成为课堂的主体,最终导致我国小学生数学能力下降,尤其是计算能力的下降,限制了教学的发展,因此为了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本文提出了一些方法和策略,增加了课堂实践活动,小学数学计算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增加实践活动,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使之更加贴近实际生活,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有利于小学生的智力开发,能力的培养。
一、小学生在数学计算中存在的不足
小学数学中的计算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学生整体数学成绩的高低,关系到教学效果的高低,数学中的计算能力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也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教学枯燥、教学方式古板,长此以往,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1.教学方法不正确
数学作为三大主科之一,小学数学的成败,关系到学生的成绩好坏,影响学生的能力高低,但是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在数学计算能力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习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和指导,对于基本知识点通过机械的讲解,灌输式的教育模式等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所谓的创新也只是通过讲解、记忆等方式对重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毫无新意,长此以往,这种教学方式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视觉疲劳,从而导致课堂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学生学习数学计算能力的提高缓慢,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复习效率。
2.计算的基本功较差
小学计算的基本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20以内的加减法和乘除法等基本功,有的学生掌握得不牢固,口算不熟,这样就给今后的计算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会使计算的准确率下降。
3.粗心大意的习惯、书写不规范
书写不规范看似不像重大的错误,但是对计算带来的影响不容小看,很多学生由于书写不规范造成很大的错误,尤其是在抄写数字的时候,很容易就看错数字,导致计算结果也是错误的。目前,很多学生都有马虎的现象,尤其是在做计算题的时候,审题时不认真,做题时也没有正确地理解题目的含义,做完一道题的时候没有仔细检查。如果学生在做完题时能够稍微检查一下就会发现其中的错误,那么就会避免很大的失误。例如,在计算“19-16”时,抄写得数到算式后面时抄成了验算的结果“19”。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所以应该养成良好的检查的习惯。
4.思维定式的干扰
很多学生在做相同的数学题的时候,很容易通过以前的经验来做题,往往不认真读完题目就做题,这样就会导致错误率上升,其实每一道题都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不能够一概而论,所以思维定式对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有着很大的影响。例如,在初学带分数减法时,分数部分不够减,要从整数部分借“1”,有些学生受整数减法法则的干扰不分题目中被减数的分母是几,一律借“1”当“10”。
如:5■-1■=4■-1■=3■=3■
5.不理解如何计算
这个也是十分容易造成计算错误的因素之一,很多学生认真读题,但是不能够正确掌握计算方法,这就导致学生在读懂题之后根本无法做题,所以掌握一些理论的依据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不懂理论,只是大量地做题也无法举一反三,遇到不同的题还是无法算出,这样就会导致正确率下降。
二、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
1.以兴趣激发计算能力
对于计算的学习需要逻辑严密,关联度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对相关知识点的讲解,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教学,主要目的就是要增加实际生活中计算知识的运用能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对数学计算题的灵活运用,对于小学生的教学,应该充分了解小学生心理特点,设置一些趣味问题,这样才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计算的兴趣,计算练习可通过游戏:竞赛、抢答、开火车、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玩扑克牌等游戏类的题目激发兴趣。这样不仅会提高学生快速计算的水平,还会使学生记忆牢固。
2.教会学生正确的掌握计算方法
算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教师想要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在课堂中增加实践活动,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即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这样教师才能够根据每个学生接受能力的大小来制订一些题目。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各个环节来让学生理解解题方法,例如,运用实物操作法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使学生理解较为难的数学句子。还有对比法。很多的问题都要通过对比来建立思路。尤其是在计算乘数的时候,对比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以12×13为例,口算的思维过程是:先算12×10=120,再算12×3=36,最后算120+36=156。也可以先算3×12=36,再算10×12=120,最后算36+120=156。
3.培養良好的计算习惯,形成计算能力
小学生在做计算题时很容易养成粗心大意的不良习惯,很多学生是经常模仿老师的算法,所以,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思维严谨,运用正确的计算方法,做好表率作用。书写规范对学生计算产生的作用很大,如果学生能够规范地书写,能够有效地避免学生因为漏写而导致各种错误。尤其是在运算符号上,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书写,不要涂改,保持书写规范。
4.教师应该合理地设计练习
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分清主次与轻重。所以在进行授课之前就要复习一下相关的资料,在授课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好课后辅导学生的工作,一旦发现学生计算出现问题就要将其消灭在萌芽之中。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应该注重练习题的质量而非练习题的数量,为学生选择、多设计一些种多样的练习,如单项练习、对比练习、综合练习等,这样才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汤兴锋.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研究[J].新课程学习:上,2011(04).
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