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梗塞的中医辨证疗法

2015-09-10曹元成

家庭医药 2015年8期
关键词:口舌不语舌质

曹元成

脑梗塞属中医中风的范畴,中风根据病情轻重和病位的深浅沿用《金匮要略》的分类方法,辨属中经络还是中脏腑。脑梗塞发病过程中一般无神志改变,表现为不经昏仆而突然发生口眼涡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属中风中经络。中医辨证根据1993年卫生部制定发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中风中经络的辨证方法,分为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风痰淤血、痹阻脉络证;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气虚血淤证;阴虚风动证等5型。在脑梗塞急性期以前3型更为常见。

1.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偏身麻木,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黄,脉弦有力。

治法:镇肝熄风,滋阴潜阳。

镇肝汤:怀牛膝、黄芩、白芍、玄参各15克,代赭石、龙骨、牡蛎、生地各30克,夏枯草、钩藤、茵陈、草决明各20克,菊花、桑叶、丹皮、天冬、川楝子各12克,龟板10克,甘草6克,水煎服。天麻丸、泻肝丸口服。

2.风痰淤血、痹阻脉络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治法:祛风,养血活血,化痰通络。

祛风化痰汤:秦艽、羌活、独活、防风、丝瓜络、当归、川芎、白术、茯苓、黄芩、半夏、南星各12克,寄生、熟地各20克,黄芪、鸡血藤各30克,白芍、地龙各15克,全蝎、甘草各6克,水煎服。通络丸、珍珠丸口服。

3.痰热腑实、风痰上扰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腹胀,便干便秘,头晕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或暗淡,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编者注:本文提到的舌强言蹇,是中医术语,意思是舌体伸缩不利索,不能说话。

治法:化痰通腑。

化痰通络汤:胆南星、竹沥、茯苓、桃仁、红花、菊花、陈皮、半夏、赤芍各12克,丹参、鸡血藤各30克,钩藤、全瓜蒌各20克,夏枯草15克,甘草、生大黄各6克,水煎服。蛇胆丸、抗衰丸口服。

4.气虚血淤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既白,气短乏力,口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细缓或细弦。

治法:益气活血。

益气养血汤:黄芪60克,党参30克,白术、茯苓、当归、川芎、赤芍、地龙各15克,桃仁、桂枝、红花、桑枝、菖蒲、远志、泽泻、防已各12克,薏仁20克,穿山甲、甘草各6克,水蛭10克,水煎服。活血丸、参茯丸口服。

5.阴虚风动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烦躁失眠,眩晕耳鸣,手足心热,舌质红绛或暗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细弦数。

治法:滋阴熄风。

滋阴熄风汤:阿胶10克,地黄、鸡血藤各30克,元参、牛膝、木瓜、五味子地龙各15克,麦冬、天冬、黄精、龟板、鳖甲、玉竹各12克,白芍20克,炙甘草10克,蜈蚣6克,水煎服。知柏丸、消淤丸口服。

>>相关链接

老人咬舌警惕脑梗塞

从小到大,我们常听老人说“咬舌头就是馋肉了”,其实不然。上了年纪的人常咬舌头,就要及时检查是否患上了腔隙性脑梗死。该病发病比较隐蔽,常出现漏诊和误诊。在临床上,不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往往都是因为出现了头痛、头晕、短暂性手臂发麻、口齿不利或失语等症状,而去医院检查后才被确诊的。还有一些人则是在体检或因患其他疾病做脑CT或MRI检查时才发现自己患此病。虽然大多数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症状都较轻,而且多为一过性的,也不容易留下明显的后遗症,但它却向患者发出了一个危险信号——你已经患有脑血管疾病了,若不尽早防治,将会给你的生命带来威胁。因此,老年人一旦出现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爱咬舌头、精细动作差等情况就要及时就医。

腔隙性脑梗死的前期症状中就有爱咬舌头、精细动作差等轻微症状,很容易被忽视。这种病会让大脑局部微血管发生梗死,脑组织缺血、坏死,从而使舌头失去灵活运动的能力。该病是一种发病率高又较特殊的脑梗死,经常发生在患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的老年人身上。

猜你喜欢

口舌不语舌质
猫不语
通过检查畜禽口腔诊断疾病
作业布置:不妨费点“口舌”
老农捡田
时光不语静待花开
冠心病患者舌质变化与冠脉SYNTAX积分的相关性研究
100例湿热蕴结型大肠癌术后患者舌象参数与中医症候相关性研究 ※
此情不语 知多少
叶底藏花花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