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布置:不妨费点“口舌”
2019-06-11俞红
俞红
口头作业是学生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口头作业完成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身知识的效率高低。目前小学语文口头作业的布置和落实存在很多问题。本文结合案例分析从观念先导、创新设计、反馈评价等方面给出了具体策略,旨在给学生一个轻松愉悦的语文学习氛围,使得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得到培养,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一、问题的提出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很多老师有这样的体会,布置的诸如朗读、背诵、复述之类的口头作业总有不少孩子不放在心上,他们完成作业只限于书面作业,很少有学生在课余或回家后保质保量完成口头作业。这种不重视口头作业的现象,在小学生中较为普遍。
小学生一定量的口头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学习内容,有助于学生记忆知识,同时,思维能力也能得到提高,从而全面提升语文素养。可是在当下,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口头作业仅仅流于形式,其作用并没得到有效的发挥。
二、现状分析
1.作业布置简单,流于形式
细心的老师都会发现,很多老师在布置口头作业的时候,总是会一布置就完事。对于学生重视的态度,完成的水平全然不知。在检查作业的时候,往往只重视书面作业的检查,口头作业会被老师们有意无意地弱化了。于是,时间长了,学生就会觉得口头作业可以不用完成,或者可以不用认真完成。这样一来,口头作业就走进了尴尬境地:有布置无检查。
2.口头作业布置缺乏趣味性
可能缘于应试的考虑,教师喜欢布置基于教材的学习要求,如预习时读课文,上完课文复述故事等等。学生对这样的口头作业缺乏兴趣,没有主动完成的主观意愿,即使完成,也是草草了事,敷衍应付。
3.反馈评价缺落实
教師对于口头作业没有形成一系列的评价与奖励的策略,对于学生完成口头作业的情况,无法进行精准的评价,对学生口头作业做不到及时反馈,致使口头作业难以发挥效果。
三、具体策略
(一)观念先导明行动
1.明确学生的作业任务
首先,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必须多读多说,才能将它学好。要使学生意识到:口头作业是和书面作业同等重要的作业形式,给学生一定的压力,思想上引起重视后,才有认真完成的可能。
开学报道第一天,明确语文学习习惯,特别是对预习要求作说明。临放学的时候,全班再一次强调。
师:今天要请同学们回家预习第一篇课文,谁来说一说我们的“预习四步曲”?(生说,但漏了“读课文传群”)
师:你说的是“预习三步曲”了,谁还有补充呢?(学生补充)这才是我们的“预习四步曲”。(教师出示 “预习四步曲”,即:(1)标上自然段的序号;(2)圈一圈生字,划一划新词;(3)遇到困难做好标注,尝试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解决;(4)朗读课文遍数不做要求,一个目标:把课文读通读顺,把自己读得最好的一遍录音后传班级群。
学生郑重地点头,信心满满。
师:关于朗读课文传班级群,希望大家互相听,你觉得谁读得最正确、流利,谁的朗读有进步,可以及时点评,明天课上我们来交流。
然而,很多的时候,教师在布置学生读书的时候,只是简单的一句话:“预习好课文,读好课文。”这样一来,学生就很难达到教师所预设的效果。而预习朗读课文,是重要的一项任务,首先要让学生在思想上重视起来,然后提出更为明确的朗读要求,并且,在家长的协助下,将课文朗读传到群里。这样一来,不再有遍数要求,根据自己的朗读基础,只要读通读顺即可,有了反馈、分享的平台,又没有一刀切的统一规定,学生不再排斥,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种习惯。
2.调动家长的参评意识
从表面上是看,口头作业看似只是布置给学生的一项学习任务,有的时候,也能够成为学生和家长共同讨论的话题。家长们或许因为口头作业的原因,就会与孩子一起探讨最近的学习内容,或许家长还可与孩子一起交流思想,享受学习的快乐。
我们学校地处远郊,一些家长忙于工作,或文化素质不高,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家庭作业要么无暇顾之,要么放任自流,他们大多认为孩子的学习是教师的事,对口头家庭作业更是漠不关心。因此,改变家长观念尤为重要。我们需要利用家长会、单独交流等途径,引导家长也参与进孩子的学习,与孩子一起成长。这样一来,有家长参与的口头作业的评价才会真正得到有效落实。
(二)创新设计增趣味
1.表达形式妙趣横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笔者以为:如果学生将书面作业当成负担的时候,便会对口头作业产生抵触情绪,兴趣便会荡然无存。因此,趣味性便成了教师布置口头作业的关键。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被新颖灵活、富有情趣的作业所吸引,口头作业的效果就会非常明显。具体为低年级读拼音认字、看图说话、说见闻等,中年级朗读背诵、讲故事、说心里话等,高年级说课外读物收获、做采访等多种形式,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班级学情等,选择有创新的形式。
(1)拼音生字认一认。虽然拼音和识字是低年级语文的重点,平均班额40人的课堂,无法保证每一个学生充分认读识记。回家读读拼音认认字能及时巩固学校所学知识,加深印象,得到父母的一声鼓励,一句表扬,会提高学习的兴趣。
(2)朗读背诵试一试。朗读对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起着很大的作用,语文教师应该有效运用。背诵,是一种古老的语言学习方法,也是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之一,它能陶冶情操,励志磨心,能增强理解,改善记忆,对培养语感,提高表达很有帮助,是读书的一项基本功。经常布置这样的口头作业,让学生和父母一起朗读,把自己满意的声音上传群或喜马拉雅等,能大大提高学生阅读素养。
(3)课外读物读一读。教师要有计划地鼓励学生去阅读各种课外读物,如儿童文学、科幻、历史、诗歌、名著等。创设平台,让学生口头说一说自己的阅读收获,通过分享,既是对本人的锻炼,又能激励其他人多读书,读好书。好的课堂教学应有效融合课内与课外,引导学生大量阅读。
二年级学《大禹治水》课文后,让学生讲“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给爸爸妈妈听,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对课文内容做补充。学生饶有兴致地去读课外书,然后开开心心地完成口头作业,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五年级学完《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推荐阅读《昆虫记》一书,定期开展阅读分享活动,讲昆虫世界里的奇闻异事,说自己的阅读收获。
除此之外,还有口头作文,讲喜欢的人,讲有趣的事;向家长说心里话,向同伴采访;课前演讲、播报新闻等。
2.内容设计融入生活
语文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新课改倡导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赋予口头作业充足的实用性后,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知识,也会更加喜爱语文,热爱生活。
五年级《变色龙》上完第一课时,设计这样一项口头作业:仔细观察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小动物(可以是自己家的宠物,也可以周末去动物园),模仿课文中描写变色龙外形的一段,向爸爸妈妈说一说最喜欢的动物的外形,请父母把评语发群里。学生在这样的口头作业中既巩固了课文,练习有顺序地介绍动物外形,又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
(三)评价反馈要落实
如果不能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其学习兴趣就会慢慢消失。因此,评价要及时有效。反馈时要关注以下三点:
1.评价标准要落实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是对绝大多数家长来说,他们没有经过专门的教育教学培训,请他们参与督查,难免有困难。可以尝试建立口头家庭作业的标准,这样一来,便于家长检查孩子的口头作业,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家长评价的难度。
例如:课外阅读:(1)每天课外阅读至少半小时;(2)和家长分享交流阅读感受。时间上予以保证,在孩子疏忽时及时提醒督促;认真倾听孩子读后的想法(最好开展亲子阅读)
2.评价主体要多元
除了教师评价,还有自评、同伴互评以及家长评价,这里,对教师评价和同伴互评做具体说明。
教师在评价时,关注的重点对象是:学习自觉性不够的学生,家长评价能力缺乏的学生。可以利用课前五分钟,课间、课外阅读时间,进行必要的检查反馈。尤其是内向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很少举手,表达锻炼的机会不多,容易造成口语表达能力欠缺。另外,由于家长的原因而对孩子口头家庭作业缺乏监督与评价,及时将检查情况向家长反馈,委婉指出家长做得不妥之处,商讨教育方法,真正实现家庭、学校的相互配合,形成合力。
同伴互评时设立组长负责制,按照座位四人一组,以小组为单位,每周轮流当组长,规定好检查内容,量化标准,要求各小组长认真负责,确保作业检查落到实处,同时进行指导督促完成评价。
3.评价理念要发展
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会出现不一样的表现。有的学生能及时完成,而且效果很好,有的学生完成速度很慢,但是质量很高。对学生在学习中的优点,教师需要捕捉,加以表扬,奖励给孩子一颗★,在全班表扬,并且在家长交流群里公布,提高家长们配合的积极性,拉近教师和家长的距离。
笔者刚接手新班级。鹏,是五年级的男生,基础薄弱,考试不及格,周末布置写作文,他没写,说不会。于是,想到用口头作业的形式代替,先降低难度,让他有成就感。笔者给他一本优秀作文,请他朗读,教他用手机讯飞输入法直接变成文字,让他录音后把转换的文字发给笔者。他很高兴,愿意帮老师这个忙。连续几次,他读了好几本作文,再让他说一说想写的作文,还有难度吗?他信心满满:“很简单。”笔者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他的进步,给他个大奖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其家长打一个表扬电话(打开扬声器),报一次喜,让他和同学一起听听父母高兴的声音,分享进步的喜悦。渐渐地,鹏开始重视起作业来,特别是口头作文、背诵、朗读作业,都开开心心地完成了,完成的质量越来越高,语文学习成绩也有显著提升。
语文“口头作业”着眼于学生言語素质,在学生可持续发展方面起着书面作业不可替代的作用。只要教师真正重视起来,要求明确,创新增趣,评价落实,学生就会愿意并积极地完成口头作业,从而提高语文学习能力,语文素养才能得到有效提高。
(南京市摄山星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