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日本电影战的中国左翼电影运动
2015-09-09吴海勇
吴海勇
[摘 要]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大肆拍摄美化侵华战争、丑化中国的影片,对中国发起了电影战。这对于左翼电影运动的发动,以及该运动前两波浪潮的抗日影像与此后国防电影的拍摄,均具有重要的激发意义。
[关键词电影战;左翼电影;应对
[中图分类号] J9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5)08-0019-04
“电影战”一词初见于全面抗战后,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放映大量所谓的“国策电影”,以配合其军事入侵。这是日本侵华战争中实施的“文化战”、“宣传战”对电影领域的扩张。[1]事实上,日本早于九一八事变前后,就对中国发起了旨在美化侵华战争、诋毁中华民族的电影宣传战。中国电影界及时发现了日本军国主义这一动向,左翼电影运动对此作出了针对性的回应。
反帝反封建,是左翼文化运动的本质内涵。这其中的反帝,是激发这场新兴电影运动的催化剂。1930年初,鲁迅译出日本左翼电影评论家岩崎昶所著《电影和资本主义》一书的“作为宣传、煽动手段的电影”部分,另取题名为《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并作《译者附记》,笔触直指“欧美帝国主义者”利用电影进行文化侵略的实质。
1931年,九一八事变震动全国,面对民国肇建以来前所未有的丧土失地,中国民情骚动。电影作为近代科技催生的第八艺术,对社会民众具有强大的宣传教育功能,电影从业者负有不可推卸的职责,这在1920年代末中国社会已成共识。九一八事变消息传到上海后,摄制抗日影片的呼声很快成为中国电影界的时代最强音。《影戏生活》杂志一时间收到600多封读者来信,一致要求各影片公司摄制抗日影片。[2]
与此同时,日本早就开始摄制辱华影片。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不断向中国派遣记者和摄影师,反映齐齐哈尔攻略战、辽锦攻略战,以及占领齐齐哈尔和辽宁锦州后的“辉煌战果”的纪录片,在日本接连不断地上映;大阪每日新闻社还摄制了一部带有故事性情节的电影,名为《守卫满蒙》,形象地强化了满洲是日本国防第一线的思想灌输,大涨了日本国民的好战气焰。[3]
随后发生的一·二八淞沪抗战,更是刺激中国电影人危境奋起,前所未有地投身到抗战影片的拍摄中去。当年上海的电影公司几乎都派出摄制组拍摄淞沪抗战的新闻纪录片。联华、明星公司分别推出了鼓动抗战的动画片《血钱》、《民族痛史》。值得关注的是,联华公司还赶制了抗日故事片《共赴国难》,同年8月公映,实现了相关影片零的突破。
然而,日本对华实施电影战的动向变本加厉。据《电影与文艺》刊文揭露:“日影界排华,全国总动员,摄反宣传影片,两年共计七千余种,迷惑世界众听”,并重点介绍了:(1)《空闲少佐》,根据被中国军队击落的日本空军小队长事迹摄制的影片;(2)《肉弹三勇士》,根据一·二八淞沪抗战时期日军三工兵怀抱爆破筒,为日军开路阵亡的战事创作,由于题材抢眼,引起日本各电影制片厂竞摄,据说截至3月12日,该题材已摄制157部之多;(3)《护祖国》,该片的摄制动用了日本海、陆、空三军,出场人员多达两万余人。此文在该刊第二期连载,又罗陈了铁道省赞助拍摄的《辽西之一扫》、《义勇军之末路》、《破邪行》、《皇军之威容》等镇压东北义勇军的电影,文部省赞助拍摄的《北满之落花》、《大和樱花遍满洲》等宣扬侵华影片,还有陆军省在满洲筹建大规模声片公司的消息等(《全国总动员摄反宣传影片》)。[4]最后,作者辛茹作了相关统计:“日本内务省上周发表满洲,上海事变关系之影片数如次”:1931年1月至9月20日止,影片种数为1378种,1931年9月21日至1932年8月31日止,影片种数为6221种。[5]两数据相加,果真是超过七千之数。
正如时人许美埙指出的那样,这是日本电影走向法西斯化的鲜明例证。[6]日本的相关摄制为其侵华战争作美化宣传,对内具有鼓动侵略的功效,对外则是混淆视听,有意误导国际舆论。为此,反击日本侵华宣传之于左翼电影运动任务愈显紧迫。
囿于南京政府的对日政策,国民党中宣部6月间发布了禁止拍摄抗日影片的“通告”,连战争与革命题材亦在禁摄之内,[7]这使得进步电影人摄制反日影像困难陡增。
尽管阻力重重,左翼电影还是将反日主张投射到大银幕。在1935年底“国防电影”的口号兴起之前,以捣毁艺华事件为分水岭,左翼电影运动呈现出两个波峰,有关影片与抗战影像情节如下:
1.《三个摩登女性》。穿插:男女主人公投身淞沪抗战,有了第一次相遇;周淑贞要张榆接触社会底层,二人走过战争瓦砾。
2.《挣扎》。结局:冯根发出狱,适逢淞沪抗战,遂参加义勇军,他谨记“杀敌人的枪,不应该拿来报复私仇”,放过了自己的仇人,最后战斗而死。
3.《春蚕》。结局:蚕茧丰收,却因上海战事(实即淞沪抗战)只能到无锡贱卖。
4.《小玩意》。穿插+结局:珠儿在淞沪抗战期间参加救护工作牺牲,叶大嫂受不了丧女之痛而精神失常;翌年1月28日,新年爆竹让叶大嫂旧病复发,误以为战争又起。
5.《晨曦》。主场戏:边陲村民自己反击敌人的进攻。
6.《民族生存》。主场戏+结局:一群九一八东北难民在上海的凄惨遭遇;好不容易找到住处,当夜淞沪战争爆发,他们不再逃避,奔赴前线。
7.《中国海的怒潮》。主场戏+结局:演绎江浙渔民抵抗日本的海洋入侵;渔民全部壮烈牺牲。
8.《烈焰》。结局:一·二八之夜,闸北熊熊战火燃烧,在阿桂的号召下,人们随着救火车冲向前线。
9.《华山艳史》。结局:陈北峰看到“沈阳失陷”的新闻,义无反顾参加义勇军,壮烈牺牲。
10.《同仇》。结局:平津危急,李志超毅然率部队出征,抱子持刀前往复仇的小芬也禁不住举手送别。
11.《大路》。主场戏+结局:金哥等热血青年加紧修筑军用公路,以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公路修好,金哥等在敌机轰炸中不幸牺牲。
12.《肉搏》。主场戏+结局:史震球、冯飞鹏受老师牺牲在东北的消息感召,尽释前嫌,参加学生义勇军;冯飞鹏壮烈牺牲,临死叮嘱史震球要抗战到底。
13.《逃亡》。主场戏+结局:敌人入侵塞北,边民逃亡;难民不再逃亡,他们参加义勇军,回转前线。
14.《生之哀歌》。穿插:林梦鸥在医院遇见了在淞沪抗战中伤了右腕的乔杰。
15.《风云儿女》。穿插+结局:阿凤与母系东北难民,上海产业又毁于一·二八大火;质夫因受铁血团朋友谋炸奸商案的牵连被捕入狱;质夫出狱后参加古北口抗战英勇牺牲,遗札促使白华幡然猛醒;白华走上抗敌的最前线,与阿凤相遇;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插曲《铁蹄下的歌女》。
16.《热血忠魂》。主场戏+结局:杭州某校学生纷起奔赴抗战前线,不惧艰险努力募捐;学生追悼为民族牺牲的英雄,决心继续民族英雄的忠魂热血。
17.《人之初》。结局:淞沪抗战爆发,黄家父子为保家产努力游说抗日军队退出上海,张荣根父子参加义勇军(遭删剪)。
18.《乡愁》。主场戏+结局:在帝国主义的侵略下,中国边陲某地女教师杨瑛携母逃难上海,生活艰难;杨瑛出狱,敌人又在上海燃起战火,难民不再逃避,投入了救亡的战斗。
19.《自由神》。结局:一·二八战争期间,陈行素在逃难中与儿子失散,她忍痛投入到抚育战争孤儿的工作中去。
20.《桃花扇》。结局:帝国主义出兵济南,北伐受阻,方与民策马奔赴前线。
21.《时势英雄》。结局:赵德雄孤注一掷派人携款北上采购,因强敌入侵,顿陷绝境。
22.《劫后桃花》。主场戏+结局:日本在青岛战胜德国,祝公馆被查封,成为日本军人俱乐部;青岛主权回归中国,祝公馆摘下日本军人俱乐部的牌子。
上述22部左翼影片,采用以敌人指称日军,以边境遭侵、沪上战争等含混方式指代九一八事变、一·二八淞沪抗战等手法,应付“电检”机关,虽遭部分删剪,但均得以公映。大银幕展示的抗战影像,除了九一八事变、淞沪抗战之外,还涉及长城抗战、济南惨案、日本强占青岛等历史以至海洋冲突、铁血团谋炸奸商等等;除了一些穿插,还不乏主场戏的演绎,以结局主人公参加抗战、奔赴前线来振起全片,更是常见的艺术手法。如此内容虽加隐晦,当时观众自能心领神会,其影响意义不容低估。
1935年,随着《八一宣言》的发表,建立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主要任务,“文委”转而倡导“国防文学”,左翼电影力量随即转向国防电影运动。这是左翼电影运动在历史新阶段的延续,尽管“电检”制度依旧,较之以往,抗战影像还是得到明显增强:
1.《迷途的羔羊》。穿插:儿戏“长城之战”。
2.《狼山喋血记》。主场戏:象征手法,狼村打狼故事。
3.《壮志凌云》。主场戏:边省太平村抗敌故事。
4.《联华交响曲》。(2)春闺梦断。主场戏:象征手法,二女反抗战争狂人;(3)陌生人。主场戏:村民因窝藏日本间谍以致家破人亡;(5)月夜小景。穿插:强盗从老人口中得知家已毁于一·二八战火,母亲也死在炮火中;(7)疯人狂想曲。主场戏:经历战争的农夫神经失常,在疯人院高呼“打回去”。(8)小五义。主场戏:象征手法,五个小孩反抗恶邻。
5.《压岁钱》。穿插:儿童齐唱《救亡之歌》,引得路人踯躅街头。
6.《夜半歌声》。穿插:《黄河之恋》“不愿做亡国奴!”“掀翻鬼子的船,不让他们渡黄河”;《热血》“谁愿意做奴隶,谁愿意做马牛?”“敌人的毒焰”等歌词。
7.《十字街头》。穿插:刘大哥在抗战前线战斗的消息;插曲《思故乡》“我不忘记最可爱的故乡,我不忘记我故乡三千万的奴隶”,“我要用武器打倒仇敌,我要回去,回到我可爱的故乡”等词曲及东三省地图等相关镜头(均遭删剪)。
8.《青年进行曲》。主场戏:华北某大学生沈元中在监视奸商秘密囤积粮食时,遭枪击身亡,临死前勉励王伯麟等同学继续救国除奸;“匪军”大举进攻华北要塞,伯麟正欲效死疆场,却发现父亲正命妾弟宝生卖粮与敌,遂击毙宝生,投奔义勇军;主题歌《青年进行曲》犹如时代战歌:“前进,中国的青年!挺战!中国的青年!”“我们要一以当十,百以当千;我们没有退后,只有向前”。
9.《马路天使》。穿插:小云、小红姐妹因东北沦陷流落上海;陈少平书写结拜盟誓记不起“难”字怎么写,从而引出了“半个天津”、“半个上海”、“半个汉口”的提示,最后从报纸“国难当头”的报道查出“难”字;插曲《天涯歌女》“家乡呀北望,泪呀泪沾襟”暗藏家国之痛。
10.《摇钱树》。穿插:吴一清为抗战失去一腿,家居苦闷。
11.《王老五》。主场戏:一·二八战争爆发,王老五拒不为汉奸工头焚烧棚户区、投掷炸弹,并追击工贼,被工贼开枪打伤,含冤而死(遭删剪)。
12.《夜奔》。主场戏:华北事变,冀东沦为日伪势力范围,冯德成等与卖国奸商斗智斗勇,冯最终为国牺牲。
上述12部进步影片有5部是以抗战故事为主场戏,比例高出前阶段,还不包括集锦式电影《联华交响曲》的多个构成。该集锦影片组成的8部小影片竟有5部含有抗战影像,且有4部以此为主场戏结构全片,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国防电影运动对抗战内容的加强。
以敌匪指称日军的隐晦手法仍在国防影片中加以沿用,较前阶段更多了以象征手法结构全片的影片,用歌曲来宣扬抗战也较前为多。更值得称道的是,《壮志凌云》等反映边疆抗战、华北危机的文艺片,在写实呈现与传达抗日的紧迫性方面有了新的进展;在叙事方面,情感线与主场戏有的仍交织演进,但像前阶段影片对阶级矛盾展示在此基本上消隐,似有意彰显抗战主题。但结局振起的手法在国防影片中并不普遍。
除了摄制国防影片,中国电影人还同日本输入中国的影片打起了舆论交手战。一·二八淞沪战争后,日本继续强化它的电影国策:一是加强了对所谓“满洲国”的电影进口审查。对于中国影片的输入加强“电检”,《联华交响曲》在东北开映时《小五义》完全被剪去,《壮志凌云》被改换片名,内容也遭删改。[8]二是着手建设东北电影业,摄制宣扬满洲国的影片。一边挖掘“满洲国”的演艺人才,[9]一边成立满洲电影会社,摄制影片强迫观看,并征求反共剧本。[10]三是厉行电影外交,实践电影政治化、电影宣传化、电影军事化,见缝插针地在世界制造影响。日本将电影战上升至国家外交的高度,美国出品的《九一八满洲之夜》得到日本帮助,外景到东三省摄取,有辱华情节穿插其间,在世界各国放映,影响恶劣,该片日译为《我们光荣的收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