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西北中低山区维管植物资源多功能利用调查

2015-09-09蔡永茂蒲凌奎姚永刚陈峻崎王俊丽

河北林业科技 2015年3期
关键词:隶属于八达岭药用植物

蔡永茂,王 前,蒲凌奎,姚永刚,陈峻崎,王俊丽

(1.北京市八达岭林场,北京 102112;2.北京市林业碳汇工作办公室,北京 100013;3.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北京 100081)

植物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可再生资源,能提供人们生活所需的各种物资,在生产和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改善、美化环境方面也成效显著,根据用途可将其分为药用、食用、材用、芳香、鞣料、油料、纤维等类别[1-2]。植物资源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状况是制约其开发利用程度和林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将植物资源进行分类统计,能准确评价一个地区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及前景。本文对八达岭林场现有的植物资源进行统计和归类,为今后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同时对林场植物保护与利用提出建议。

1 研究区概况

调查区域位于北京八达岭林场,是北京西北部中低山区的典型代表,北纬 40°15′~40°22′,东经 115°55′~116°03′,总面积2940hm2,地处燕山脉和太行山山脉汇合处,海拔399~1238m,森林覆盖率达57%。林场属大陆季风性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10.8℃,年均降水量454mm,集中在7~9月份,年均相对湿度为56.2%;土壤主要是以震旦纪花岗岩、石灰岩等母质上发育的山地褐色土,主要有典型褐土、碳酸盐褐土及淋溶褐土[3]。林区属华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是北京地区森林垂直谱系分布比较完整和典型的地区之一[4]。

2 调查方法

2.1 野外实地踏查

在北京市二类森林资源清查的基础上,以八达岭林场植物群落为调查对象,利用样线普查、特殊地区采用样圆方法重点调查等方法进行实地踏查,详细记录各个物种的名称、生境、分布、数量等情况,拍照并采集植物标本。调查时间为2009年春至2014年秋。

2.1.1室样线法

分别在八达岭山区的阳坡、阴坡的坡顶、坡中和沟谷典型群落中设置样线,沿样线一侧的1m范围内进行调查,样线长度为80m,共设置样线25条。

2.1.2 样圆法

选择具有典型性的群落面积统计植物种类,确定调查样圆中心后并逐步向外围扩大,记录新发现的植物种类,直到基本不再增加新种类为止。乔木和大型灌木层样圆的调查半径为7m(面积154m2),灌木层样圆调查半径为3.5m(面积38.5m2),草本层样圆调查半径1.5m(面积7.1m2)。本次共设置乔木和大型灌木层样圆33个,灌木样圆56个,草本样圆66个。

2.2 植物资源利用分析

查阅《中国植物志》、《北京植物志》及相关文献资料[5-8],建立八达岭林场重点保护及珍稀濒危植物名录,并从药用、观赏、食用、蜜源等方面进行资源植物分类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维管植物统计

北京市八达岭林场自然环境优越,植物资源丰富。据调查和有关资料统计,共有维管植物95科324属575种,分别占北京维管植物科、属、种总数的55.9%、35.3%和26.9%[9-10]。其中蕨类植物8科10属18种;裸子植物3科6属10种;双子叶植物74科253属457种;单子叶植物10科55属90种(表1)。

表1 八达岭林场植物分类统计与比较

3.2 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八达岭林场有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2种,隶属于14科20属,种数占林场植物总种数的3.8%,其中一级保护植物 1种,为无梗五加 Acanthopanax sessiflorus(Rupr.et Maxim.)Seem.,二级保护植物共21种[9](表2)。

表2 八达岭林场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3.3 珍稀濒危植物

八达岭林场分布有珍稀濒危植物共6种,隶属于5科6属,占林场植物总种数的1.0%,占北京珍稀濒危植物总种数(38种)的15.8%,其中近危4种,易危2种[10,11](表 3)。

表3 八达岭林场珍稀濒危植物名录

3.4 资源植物分类

八达岭林场维管植物依据其资源用途,可分为药用植物、观赏植物、食用植物、蜜源植物、芳香植物等11个类型。其中药用植物最多,占当地维管植物总数的52.7%,此外观赏植物、食用植物、材用植物、油脂植物和纤维植物数量也较多(图1)。

图1 八达岭林场维管植物资源相对比例

3.4.1 药用植物

药用植物是指含有药用成分,具有医疗用途,可以作为药物开发利用的一类植物。八达岭林场共有303种药用植物,隶属于79科207属,占林场植物总种数的52.7%,其中全草入药的植物最多,为125种,其次是根入药的植物,为92种(表4)。

3.4.2 观赏植物

经实地调查,八达岭林场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共计84科141属183种,占林场植物总种数的31.8%,其中观赏乔木18种,观赏灌木33种,观赏藤本18种,1~2a生观赏草本23种,多年生观赏草本76种,地被植物15种(表5)。

表4 八达岭林场药用植物药用部位分类统计

表5 八达岭林场观赏植物生活型分类统计

3.4.3 用材植物

八达岭林场有用材植物46种,隶属于18科29属,它们大多是林场植物群落中的建群种或优势种,比较重要的科有松科、榆科和杨柳科,较常见的种有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华山松(Pinus armandii)、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等。

3.4.4 食用植物

食用植物是指能为人们所食用的一类植物,包括野菜植物和野果植物。八达岭林场有野菜植物18种,隶属于13科 17属,常见的有地肤(Kochia scoparia)、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薄荷(Mentha haplocalyx)、苣荬菜(Sonchus arvensis)、野韭(Allium ramosum)等;野果植物有 27种,隶属于12科19属,常见的有华山松(Pinus armandii)、胡桃(Juglans regia)、榛子(Corylus heterophylla)、桑(Morus alba)、山葡萄(Vitis amurensis)等。

3.4.5 蜜源植物

蜜源植物是指有花植物中能为蜜蜂提供花粉、花蜜、蜜露的植物。八达岭林场有蜜源植物10种,隶属于6科10属,常见的有旱柳(Salix matsudana)、杭子梢(Campylotropis macrocarpa)、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酸枣(Ziziphus jujuba Mill.var.spinosa)、荆条(Vitex negundo L.var.heterophylla)等。

3.4.6 油脂植物

油脂植物是指植物体内含有油脂的一类植物。油脂是人类食物的主要营养物质之一,也是工业的重要原料,可直接用于制造蜡烛、肥皂、润滑剂、油漆等。八达岭林场有油脂植物43种,隶属于28科39属,常见的有山杏(Armeniaca sibirica)、刺苞南蛇藤(Celastrus flagellaris)、大麻(Cannabis sativa)、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苍耳(Xanthium sibiricum)等。

3.4.7 芳香植物

芳香植物是指植物体器官中含有芳香油的一类植物。八达岭林场有芳香植物14种,隶属于6科11属,常见的有暴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 var.amurensis)、砂引草(Messerschmidia sibirica)、香青兰(Dracocephalum moldavica)、藿香(Agastache rugosa)、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等。

3.4.8 色素植物

色素植物是指植物体内含有丰富的天然色素,可用于提取各种食品、饮料添加剂以及用做染料的一些植物。植物色素是新陈代谢过程中的产物,有些存在于茎叶内,有些存在于花和果实,也有些存在于根中,它们是天然色素的主要来源。八达岭林场有色素植物6种,隶属于6科6属,常见的有坚桦(Betula chinensis)、黄栌(Cotinus coggygria)、圆叶鼠李(Rhamnus globosa)、茜草(Rubia cordifolia)、荩草(Arthraxon hispidus)等。

3.4.9 鞣料植物

鞣料植物是指植物体内含有丰富鞣质的一类植物。八达岭林场有鞣料植物17种,隶属于6科14属,常见的有委陵菜(Potentilla chinensis)、三裂绣线菊(Spiraea trilobata)、景天三七(Sedum aizoon)、虎榛子(Ostryopsis davidiana)、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等。

3.4.10 纤维植物

纤维植物是指植物体内含有大量纤维组织的一类植物,可用于制作绳索、包装用品、编织用品、纺织用品、纸张等。八达岭林场有纤维植物37种,隶属于19科31属,常见的有大麻(Cannabis sativa)、葎草(Humulus scandens)、蝎子草(Girardinia suborbiculata)、狭叶荨麻(Urtica angustifolia)、萝藦(Metaplexis japonica)等。

3.4.11 水保植物

水保植物是指具有保育水土资源,促进土地利用,涵养水源等功能的一类植物。八达岭林场有水保植物24种,隶属于9科22属,常见的有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歪头菜(Vicia unijuga)、雀儿舌头(Leptopus chinensis)、蚂蚱腿子(Myripnois dioica)等。

4 讨论

4.1 保护措施研究

八达岭林场重点保护和珍稀濒危植物的致危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种群数量少,分布面积小,野生群落濒临消失,代表种有深裂山葡萄、软枣猕猴桃等;二是多为著名中药材原料或稀有观赏植物,遭到人们肆意采挖,植株数量急剧减少,代表种有草麻黄、无梗五加、党参、有斑百合等;三是随着游人的逐年增多和开发区域的拓展,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生长受到较大冲击,面临消失的风险。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以下针对性的保护建议:①建立植物档案。通过实地调查,确定生境、分布、数量、生长状况,设置观测点,定期观测生长周期、群落特点、病虫害发生等,积累一手资料,为制定保护方案提供依据;②建立良种库。采集良种,进行科学实验,研究良种选优、种子萌发、生长条件、组织培养、引种驯化等,为后续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持;③建立保护小区。对特别珍稀的植物,应建立保护小区,除科学研究外,禁止一切人为活动,使其在自然的状态下繁衍生息,扩大种群规模。

4.2 开发利用建议

八达岭林场是生态公益型林场,以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生态旅游为主,因此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应紧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结合本文建立的植物资源库,在植物的开发利用方面,提出以下建议:①挖掘优良乡土树种,调整林分结构。八达岭林场以油松、侧柏等人工纯林居多,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较差,森林健康等级较低,应重点筛选用材、观赏、水保等方面的优良树种,繁育幼苗,进行补植补种,将人工纯林改造成混交林,提高森林健康等级;②挖掘特色观赏植物,改善森林旅游环境。八达岭林场部分辖区已进行森林旅游开发,有秋季赏红为主的红叶岭景区,森林文化教育为主的青龙谷景区,芳香植物观赏为主的丁香谷景区,应筛选彩叶、芳香、食用等方面的优良品种,用于园林造景设计,以改善旅游环境,提高景区美景度;③挖掘珍稀药用植物,建立药用植物良种圃。药用植物极具开发潜力,林场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应加强科研投入,筛选具有特殊药用价值、市场紧缺的品种,为后续开发利用打下基础。

[1]廖浩斌,赖焕武,赵晨,等.广东佛山维管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J].亚热带植物科学,2011,40(1):45-48.

[2]李胜强,崔杰,等.广州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微管植物资源调查[J].广东林业科技,2013,29(3):37-42.

[3]高志亮,余新晓,陈国亮,等.北京市八达岭林场森林健康评价研究[J].林业资源管理,2008,(4):77-82.

[4]李景文,姜英淑,张志翔,等.北京森林植物多样性分布与保护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5]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北京植物志:第1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6]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北京植物志:第2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7]陈维川.北京蒲洼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5.

[8]崔国发,邢韶华,赵勃.北京山地植物和植被保护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9]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市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J].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2008,8:89-91.

[10]汪松,解焱.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一卷·红色名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1]傅立国.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第一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隶属于八达岭药用植物
首发集团八达岭分公司“田迎技师创新工作室”荣获交通运输“优秀文化品牌”称号
CRISPR/Cas9技术在药用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和展望
药用植物保育研究团队
北京知名品牌“八达岭”牌皮鞋的发展历史回顾
亚组1. 密花翠雀花亚组 Subsect. Densiflora
八达岭上望中国
药用植物资源与育种团队
打造大运河文化带的“八达岭”
美国两栖突击车在泰国湾巡逻
寻找家里的药用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