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图书馆流通服务模式探析
2015-09-08王滢
王滢
(长春师范大学图书馆,吉林长春130032)
基于物联网的图书馆流通服务模式探析
王滢
(长春师范大学图书馆,吉林长春130032)
物联网是信息产业的第三次革命,它为图书馆的流通服务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目前物联网的一些技术已经被图书馆所利用,但仍处于初级阶段。本文对基于物联网的图书馆流通服务进行深层次的探析,提出了在物联网条件下的图书馆流通服务模式的转变,并阐述了新的服务内容。
物联网;图书馆;流通服务
1 物联网的概念
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首先提出物联网这个概念,是由MIT Auto-ID中心的Ashton教授在研究RFID时最早提出来的。物联网的英文名:Internet of Things(IOT),也称为Web of Things。2005年,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国际电信联盟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简单来说,物联网的理念在于物体之间的通信,以及相互之间的在线互动。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2 物联网在图书馆流通服务中的应用
2.1 物联网的技术框架在图书馆流通服务中的作用
从物联网的技术构架上来看可以分三层: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感知层是由各种传感器以及传感器网构成,包括各类型的传感器、二维码、RFID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GPS等感知终端。感知层的作用相当于人的视觉、触觉、嗅觉等感官系统,它是物联网识别物体,采集信息的源泉。在图书馆流通服务中,这个技术主要作用于对读者身份和图书信息的存储与识别,记录读者的借阅信息。
网络层是由各种私有网络、互联网、通信网络等组成,相当于人的神经中枢和大脑,负责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在图书馆的服务中是负责将感知层采集的信息进行传送到局域网等网络层上的。
应用层就是物联网与终端设备和读者的界面,与行业需求相结合,从而实现各个领域相关联的智能服务。在图书馆的流通服务中这个层面主要对网络层所传送的信息进行智能化处理提供智能化的服务。
2.2 在图书馆流通服务中应用的物联网技术
当前,主要应用在图书馆流通中的物联网技术有4种。(1)RFID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也称为电子标签,是利用电磁波的反射能量进行通信的一种技术。(2)二维码:是用特定几何图形按照一定规律在平面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是所有信息数据的一把钥匙。(3)传感器:是一种物理装置,或生物器官,它能够探测感受外界的信号、物理条件或化学组成,并将探知的信息传递给其他装置或器官。(4)无线通信技术:是指通过无线电波信号传递信息的技术。
3 基于物联网的图书馆流通服务模式的转变
3.1 由被动服务转为主动服务
在物联网的情况下,图书馆流通服务的主体不再是图书馆员,变成了图书馆里的每一本图书。每本书上都贴着一个电子标签,这种电子标签与原来的条形码相比可同时储存多个信息,并且容量大,所存储的电子信息还可以被反复修改。在图书上还遍布着传感器节点,使图书馆和读者能够实时的获取每本书的信息,例如图书的题目、内容、MARC数据等。这样遍布的传感器使每本图书都被赋予了知觉、听觉等感觉,通过传感器、传感网和图书馆管理系统连接自动提供更为全面和详细的图书状态信息。这时每本图书就不再是被动利用的对象,而是一个具有鲜活生命的个体。当读者需要查询某一特定图书的时候,书中的传感器节点能够对读者寻找的过程进行引导,读者只需要手持具有阅读器功能的终端设备,图书就会指引读者找到自己的具体位置。物联网的应用可以实现读者和图书的直接交流。
3.2 由单项服务转为网状服务
在传统的图书流通服务中各要素之间是单向服务的,图书馆只向读者提供很少的反馈信息。图书座位被利用的对象也只向图书馆和用户反馈有限的信息。而在物联网技术条件下,这些要素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网状关系。图书和图书管理系统都是具有计算能力的感知节点,互相之间可以进行信息的传递与交换,通过这种信息交换,加强了图书与管理系统的联系,使图书管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一一对应了起来。然后,读者可以通过持有的“智能一卡通”等设备进入到图书馆覆盖的物联网系统中,不仅可以和图书管理系统进行及时的信息交换,同时读者的“智能一卡通”还可以和图书上的传感节点建立联系,直接进行通信。由此,图书馆流通服务可以产生一些新的服务项目。
3.2.1 读者自助借还服务
目前很多图书馆在图书自动管理系统中已经应用了RFID技术,实现了读者自助借还服务。应用物联网技术在大流通的环境下,借阅室里不再需要馆员去帮助读者扫描图书条码,读者可以自己完成整个借阅活动。其基本原理如前文所述,每本书都贴有一个电子标签,在标签里存储着与图书有关的基本信息,当图书进入到自动识别区域时,读写器就会自动向电子标签发送通信请求,电子标签中的线圈将信息反馈给阅读器,这样就简单地完成信息识别和交换,能够自助的完成图书的借还工作。即把借书卡插入读卡器,然后将要借的图书在扫描器上扫一下,就完成了借书过程。在每本图书的标签上,每被借走一次都会有一次自动生成的记录,还书过程中只需将书投入还书口,相关的传送设备就会自动把书送还到书库,这样就完成了还书过程。
3.2.2 图书馆对图书的跟踪管理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图书的丢失率,图书馆可以应用定位技术时刻跟踪每本图书的动向。利用芯片和传感器的功能,通过传感节点感受图书的物理位置和周围环境。当图书超期时,图书管理系统会自动提醒馆员,馆员可以依据定位技术去获取图书所在地的信息。读者的基本信息会存储在借书卡里,当读者持卡离开图书馆,图书馆在特定的情况下可以应用定位技术追踪到用户的位置。借书卡的信息也是与读者的身份证信息相连接的,在用户按时将图书送还的情况下,图书馆是无权获取用户的个人隐私的,也不可以去追踪用户,当图书即将到期的时候,图书会自动向用户的移动设备上发送到期提醒,在一定时间内都没有得到反馈信息的情况下,按照物联网的协议、公共安全部门的允许才可以追踪定位,讨回自己的馆藏文献以及获得赔偿。
3.2.3 读者之间进行流通服务
应用物联网技术,读者不用像传统图书馆一样等到图书归还再去借阅,读者可以直接与当前阅读此书的人联系,在馆外进行自助的图书交接。具体过程是,图书馆的每位注册读者都会有一个可以插入借阅卡作为阅读器的终端设备,并且在该设备上嵌入物联网系统。读者A登录图书馆系统可以看到关于要借图书的借阅信息,它的具体位置,当前哪位读者正在使用以及他的联系方式。如果读者A急需这本图书,则可与读者B进行联系。协议达成后,读者A只需要用终端设备扫描图书,图书的借阅信息即可转到他的借阅卡中,同时读者B的借阅历史中也会自动显示该书已归还的状态。这样的自助式流通方式即可以节省读者的时间,也减少了图书馆员的工作程序。
3.3 由浅层信息服务转变为深度智能化信息服务
传统图书馆对图书的信息存储有限,并且不能及时更新,对读者的信息也仅限于姓名、借阅信息等基本信息。因此导致图书馆流通服务也只能提供最基本的浅层信息服务,既不能使图书馆得到充分的利用,又不能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图书馆可以利用物联网及时智能的分析用户的信息需求,提供新书推荐、个人推荐等个性化服务。
在物联网技术的条件下,读者不再需要主动去找自己感兴趣的图书,他们只需要下载图书馆开发的APP,注册后便可以拥有自己的云端小型图书馆,在这里可以阅读下载图书馆的数字信息资源以及预约、借阅纸质图书。APP上的信息与读者在借阅卡上的信息相同,当读者借阅信息发生改变时,终端设备会自动保存记录。由于纸质图书上遍布着传感器,在一次次的借阅后产生庞大的数据,在数据分析技术日益成熟的条件下,图书馆中的管理系统会对数据进行智能的过滤分析、归类等。图书馆可以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得出读者的个人喜好数据百分比。对于高校图书馆的读者,图书馆则可以按照读者学科专业和借阅历史进行相应的图书推荐;对于公共图书馆,则可以根据读者的年龄、职业等提供相应的推荐服务。图书馆利用无线通信技术,通过物联网协议将推送内容发送到读者的图书馆APP上,读者就可以利用自己的手机登终端设备接收了。这样读者就可以时刻体验着图书馆的主动服务,再也不用担心自己对图书馆藏书的一无所知。
3.4 由狭义服务对象转变为广义的服务对象
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下,图书馆流通部门的服务对象不仅是传统的读者,而且还包括图书馆的采访部门。采访部门的主要工作是信息资源建设,它是图书馆的工作基础,只有信息资源丰富合理,才能是读者更好地利用图书馆。目前,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首先,馆藏文献不能满足读者需求。图书馆在订购新书的时候,没有做好读者调查,导致需求失衡。其次,图书不能按需求量来购买。一些热门图书因为复本量过少,读者借不到。一些冷门的图书却在角落里布满尘埃,无人问津。这样的情况主要还是对读者的需求信息了解不及时,造成了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的后果。物联网的产生使读者在无形中成为了信息资源建设中的一员。图书馆里有读者的“智能一卡通”提取所有读者的借阅信息,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分析,得出读者喜爱书籍的类别,按照数量依次排列,采访部门便可以依据流通量、需求量去购买相应图书。这样既减少了资源浪费,又节约了采购资金,更为读者提供了必需的文献信息。
4 物联网技术在图书馆流通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4.1 技术标准问题
虽然物联网的概念早就产生了,但是物联网技术是近几年才得到发展的。当前,我国物联网的使用还是分行业和领域的,甚至同一行的不同公司也不同,物联网技术使用较为分散。发生这一现象主要因为我国的物联网技术还不够成熟,还未形成统一的标准。不同厂家生产的设备。其频段和界面都不同。不同行业也都采取的是定制的方式,具有独立性,不可复制性。因而不能在其他领域拓展,导致资源无法实现共享,这将会在各个图书馆之间形成文献传递和信息交流的障碍。对此我国应该按照应用范围全面、划分明确的原则,建立标准统一的物联网体系,政府也要设置专门的物联网管理部门去协调、控制各种可能发生的问题,还要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去统一标准。
4.2 成本问题
物联网主要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在感知层中需要应用很多设备,这些设备的造价昂贵。因此一些中小型的图书馆没有足够的资金去购买这些设备。同时,图书馆对技术的开发也需要人力物力的投资。在通信技术方面,无线网络的覆盖、蜂窝通信技术的使用都需要大量资金,这对图书馆来说是一笔很大的数目,资金匮乏会成为物联网在图书馆应用的障碍。对此,图书馆应该向政府部门申请更多的资金,用于购买设备、高薪聘请计算机专业人才。还可以和一些企业合作,为其做参考咨询方面的有偿服务,由此获得一些盈利。
4.3 信息安全问题
通过物联网技术能够实现读者与图书馆、图书馆与图书、读者与图书的无缝连接,为读者提供了方便。但是其弊端也是非常明显的,当一切都存在于一个大型的网络之中,无线传感网络对信息安全问题带来了威胁,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会为读者造成一定的损害。对于信息安全方面的问题,主要就是对技术进行不断地改进、完善,减少物联网系统的漏洞。另外所有应用物联网的图书馆都要签订网络协议,保证不会窃取、攻击其他系统。
5 结语
计算机技术的升级使图书馆流通服务的发展从传统的人工性逐步发展为智能化。从读者的信息需求以及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角度出发,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现代图书馆是我国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由此提出基于物联网的图书馆流通服务模式的转变,提出了图书馆在图书馆定位、满足读者信息需求等方面出现的新的服务方式。未来图书馆在云计算等先关技术的协同下,会实现图书馆流通服务的智能化。同时,我们也坚信,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图书馆流通服务会出现更多的创新服务模式。
[1]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EB/OL].http:∥labs.chinamobile.com/mblog/104257_29504?f-layenxoaencysxyant,2010-01-02.
[2]孔晓波.物联网概念和演进路径[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9,(12):12-14.
[3]宗平.物联网概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4]金志敏.“第三代图书馆”:RFID智能图书馆[J].图书馆学刊,2012,(3):122-125.
[5]杨雄标.RFID在文献流通与管理中的应用与思考[J].图书馆论坛,2012,(1):59-60.
[6]孙继林.数字图书馆应用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10.
[7]王冰.RFID技术与图书馆服务创新[J].图书馆论坛,2007,27(2):89-91.
[8]邵莉娟,叶宏信.物联网:影响图书馆的第四代技术[J].图书与情报,2010,(2):90-92.
(本文责任编辑:马卓)
Analysis of the Circulation Service Pattern of Library Based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Wang Ying
(Libraty,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32,China)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s the third revolution in the information industry,which has brought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the library circulation service.At present some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has been used by the library,but it is still in a primary stage.Therefore,the paper put forward the library circulation service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at a deeper level,propos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 of the library circulation service mode transformation and expounded the new content.
internet of things;libraty;circulation service
10.3969/j.issn.1008-0821.2015.03.03 2
G252
A
1008-0821(2015)03-0175-03
2014-09-10
王滢(1982-),女,馆员,研究方向:图书流通管理,图书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