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贸流通业现代化水平区际差异性及流通现代化路径分析

2015-09-08苑连霞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石家庄051132

商业经济研究 2015年17期
关键词:区际流通业商贸

■ 苑连霞 郭 玮(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 石家庄 051132)

商贸流通业现代化水平区际差异性及流通现代化路径分析

■ 苑连霞 郭 玮(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 石家庄 051132)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商贸流通业现代化水平的区际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商贸流通业现代化水平的区际差异性非常明显。商贸流通现代化水平最高区域分布在东部沿海少数省区,中西部地区流通现代化水平普遍不高。最后,提出了流通现代化发展的路径。

商贸流通业 现代化 区际差异性

目前,商贸流通业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纽带,在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显著提升。对于全国而言,商贸流通业已成为先导性产业和基础性产业。与此同时,我国商贸流通业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较多缺陷,特别是以基础要素为主要依赖的传统增长模式是制约我国流通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瓶颈。当前,国内流通业的现代化水平依然处于低位,这显然制约了生产和消费环节的通畅性,不利于经济整体发展。

因此,我国商贸流通业实现现代化的任务非常严峻。而要实现商贸流通业现代化发展,前提有必要对该行业的现代化程度进行分析。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阶段也不尽相同。因此,本文就我国商贸流通业现代化水平的区际差异性进行定量分析,并提出流通现代化的路径。

指标选取及数据采集

商贸流通业现代化水平评价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多层面系统,影响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的要素较多。为了深入探究我国商贸流通业现代化水平区际差异性,本文选取2013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截面数据来衡量商贸流通业水平,其中西藏自治区因数据缺失而不计入样本。具体指标包括商贸流通业增加值(x1)、商贸流通业从业人数(x2)、流通业流动资产周转率(x3)、流通业总资产周转率(x4)、流通销售净利润率(x5)、零售集中度(x6)、批发集中度(x7)、连锁零售企业的销售额(x8)、人均零售企业个数(x9)、人均批发企业个数(x10)、区域经济贡献率(x11)、区域人均GDP水平(x12)、区域上网率(x13)、区域人均移动电话普及率(x14)。

其中,商贸流通业增加值、商贸流通业从业人数用来衡量商贸流通业流通规模;流通业流动资产周转率、流通业总资产周转率用来衡量商贸流通业流通效率;零售集中度、批发集中度用来衡量商贸流通业的组织化程度;连锁零售企业的销售额、人均零售企业个数、人均批发企业个数用来衡量商贸流通业的流通结构;区域经济贡献率采用商贸流通业增加值占区域GDP的比重来衡量,反映商贸流通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程度;区域人均GDP水平采用商贸流通业发展所在省区市的人均GDP来衡量,反映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经济基础;区域上网率、区域人均移动电话普及率反映区域流通环境的信息化程度。

以上30个省区市14个指标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和国研网统计数据库,部分指标数据通过查阅相应省份的统计年鉴得到。

实证分析

本文采用SPSS软件,对我国商贸流通业现代化水平区际差异性进行因子分析。因子分析之前,需要进行检验,分析该数据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本文采用KMO检验方法对数据进行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679,大于0.5,表明该系列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因此,可采用因子分析对我国商贸流通业现代化水平进行地区归类。各个因子的特征值及方差贡献率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共提取四个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依次分别达到44.728%、17.593、15.125%和8.732,四大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6.179%,能够解释85%以上成分的信息。然后,根据正交旋转因子载荷矩阵(见表2),可以发现:

第一主成分在商贸流通业增加值(x1)、商贸流通业从业人数(x2)、人均零售企业个数(x9)、人均批发企业个数(x10)、区域经济贡献率(x11)、区域人均GDP水平(x12)这6个指标上的因子载荷相对较高,因此我们可将该主成分命名为商贸流通业规模因子。第二主成分在流通业流动资产周转率(x3)、流通业总资产周转率(x4)、流通销售净利润率(x5)、连锁零售企业的销售额(x8)这4个指标上的因子载荷相对较高,因此我们可将该主成分命名为商贸流通业效益因子。第三主成分在零售集中度(x6)、批发集中度(x7)这2个指标上的因子载荷相对较高,因此我们可将该主成分命名为商贸流通业组织化程度因子。第四主成分在区域上网率(x13)、区域人均移动电话普及率(x14)这2个指标上的因子载荷相对较高,因此我们可将该主成分命名为商贸流通环境的信息化程度因子。

表2 正交旋转因子载荷矩阵

表1 因子分析特征值及方差贡献率

表3 30个省市区商贸流通业现代化水平得分及排名

图1 30个省市区商贸流通业现代化水平得分分布示意图

图2 30个省市区商贸流通业现代化水平的四分位图

由4个公共主成分的得分矩阵,可计算各个因子得分,并根据综合得分计算公式:

可得到最终30个省区市商贸流通业现代化水平的综合得分值(见表3所示)。这里,λi为对应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

由于主成分F1的方差贡献率最高,因此绘制了关于综合得分与F1得分的省区得分分布图,见图1。显然,30个省区市的得分分布基本在直线y=1.502x+ 0.021附近,这也进一步说明了F与F1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与前面F1的方差贡献率最高是相呼应的。

根据表3的30个省区市的商贸流通业现代化水平综合得分,本文绘制了四分位分布图,如图2所示。由图2可以清晰地看到,商贸流通现代化水平最高区域分布在东部沿海的北京、天津、江苏、浙江、上海5个省市;中等水平主要分布在渤海湾、东南沿海一带以及湖南、重庆两省市;中等偏下水平主要分布在东北、中原地区和西部新疆、青海、甘肃三个地区;现代化水平最低的区域主要在西部地区第二阶梯。由此可见,我国商贸流通业现代化水平的区际差异性非常明显。

我国商贸流通业现代化发展的路径

通过以上对2013年我国各省区市商贸流通业现代化水平的比较实证可以发现,当前国内商贸流通业现代化水平的区际差异性非常明显。结合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特点,以及现代化水平的区际差异性,本文提出流通现代化发展的路径:

(一) 积极提升商贸流通业组织化水平

针对我国中西部地区以及东部部分省区市商贸流通企业仍以中小企业为主导,大型企业稀少的特征,国务院以及各级政府应不断转变职能,加强政府服务,为流通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一个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从而提高流通企业的硬实力。

(二)加快转变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式

在商贸流通业转型提升的过程中,要素资源的转变是尤为重要的。未来,应从当前整体依赖于大量劳动力、资本、土地等传统资源的发展方式,逐步探索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土地、资本利用效率,促进各地区流通业集约发展。通过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仅可以加速商贸流通业可见的现代化水平,还可以通过降低成本和减少约束,从侧面提升现代化水平。

(三)提升流通业信息化水平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电子商务的大范围应用,为商贸流通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我国各地区商贸流通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条件,提高企业信息技术利用率,增强内部管理和外部销售的信息化。对于流通信息化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首先应加强流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并积极开发电子商务平台。

(四)培养多元化流通业态

东部地区流通业态多样性程度较高,应在现状基础上积极从偏向超市业态转变为购物中心、专业店、仓储式会员店等多业态平衡发展,并拓展电商功能。中西部地区应积极引进连锁零售等新型业态,降低流通成本,实现流通规模化发展,提升流通效率。

(五)构建区域长效机制

积极探索新型体制机制,打破省区市之间商贸流通业发展的行政垄断壁垒,争取从分割式发展向区域协调发展。中央政府部门也应与地方政府部门加强协作,高效配合发展,形成合力。

1.王斌.试论商业业态模式创新与我国流通现代化变革[J].商业时代,2014(25)

2.刘徐方.我国城乡商贸流通体系一体化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4(3)

3.洪涛.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的路径选择[J].中国流通经济,2012(12)

4.Feder G. On Exports and Economic Growth[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83(12)

F724

A

猜你喜欢

区际流通业商贸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视域下区际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研究
论区际刑事司法协助中证据之取得与评价
我国区际法律冲突解决机制研究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