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多方面促进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

2015-09-07张超

黑河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针对性德育工作美的

张超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工作实践表明,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孤立的、单一的,而是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共同组成德育工作整体的。因此,心理教育必须放在德育工作的整体思路中,结合德育整体化的大背景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才能使心理教育的效能发挥得更好。我在工作中结合相关文件精心设计主题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我校一贯十分重视德育工作,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努力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一、以美育为抓手,培育学生美好心灵

第一,抓好艺术教育,陶冶学生情操。通过体育、艺术等美的活动,引导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享受美、体验美,发展个性,健康成长。

第二,开展实践活动,拓宽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空间。精心设计志愿者活动、学雷锋活动、捐款扶贫(救灾)活动、读书育人活动等,把美育融入学生活动的方方面面,渗透到德育的各个环节,使学生获得自信,增强责任感。

第三,教师在课内外都应注意以美的心灵、美的语言、美的行为熏陶和感染学生。

二、以心育为基础,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第一,强化心理育人的理念。学校通过心理学习和实践探索,让教师理解心理育人的重要性,确立和强化教师心理育人的新理念,并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家访等措施,把心育工作拓展到家庭,使心理育人在学校、家庭中都处于重要的地位。

第二,推广和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我始终把心育摆到重要的位置,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方式调试学生心理,纠正心理偏差,努力实践“心的关怀”。

三、以小事实事为切入点,强化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一,继续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学年实施方案》。以“我做合格小公民”为主题,全面实施“中国小公民建设计划”。我根据实际,开展各种生动形象、易于操作、富有实效的自我体验、换位体验、模拟体验等教育活动,引导少年儿童争做家里的好孩子、学校的好学生、社会的好少年、大自然的好朋友。

第二,继续组织开展各类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继续深化“手拉手”和“一帮一”活动,加强家长学校等德育载体的作用,开展国防教育、双拥共建、不进营业性的“三厅两室”网吧等活动。在青少年中普及法律知识和科技知识,利用传统节日和纪念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青少年在具体的活动中亲自参与、亲自感悟,收到较好的效果。

第三,各校根据校情和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实施德育活动,强化德育的针对性。以挖掘闪光点,肯定学生成绩为主,严禁告状式家访,多角度、多形式地做好思想工作。

四、以课题研究为手段,增加德育的科研含量

第一,组织实验的研讨、交流、总结活动。

第二,进一步扩大和推广该项实验。

第三,根据形势的变化,又启动了新的研究项目。

以上举措有效强化了我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批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脱颖而出,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五、明确心理教育工作目标,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活动

“因为集体有了我”主要是培养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集体的主人,培养他们为集体工作的能力,就要为每一名学生选择一个或几个为集体服务的岗位,让他们在做中体验、学习和提高。我校在班级管理中给更多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让更多学生在为集体服务中懂得负责。轮换制的实施为更多学生提供了具体负责的岗位,给了学生展现个人才华的机会,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同时其组织规划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认识自我,超越自我”是指每年新生一入校,我校就请专家为他们做测试,然后把结果反馈给本人和家长,帮助他们了解自己,有针对性地树立新的目标,引导学生清楚知道小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黄金时期,从而自觉抓紧大好时光来充实完善自己。

在学校生活开始时,可以通过班集体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包括近期、中期、远期的目标,引导学生开始学会负责。在主题班会上,请优秀的毕业生与学生座谈,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小学时代,还应请家长和孩子交流怎样树立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追求。任课教师和班主任通过教学活动和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

六、加强心理疏导和评价,不断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我面向全体学生,给他们提供一次次倾诉的机会,解决他们心理上的种种困惑与障碍,帮助他们逐渐学会适应新环境,在各种活动中树立自信心,学会与人交往,培养他们的进取精神,体验成功的乐趣。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时刻注意不能生硬地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而应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学会正确面对眼前的处境,依靠多种力量解决难题,做到助人与自助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通过一系列德育实践,我提出要培养学生十种良好行为习惯,同时,我认识到要进一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不断研究摸索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让学生在对自我了解、信任、悦纳、控制、调解、完善、发展、调适、设计和满足中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良好人格,而不是单纯地强制学生去接受教育要求或提出超越学生年龄阶段的要求,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寓于养成教育之中,方能提高其实效性。

(责任编辑 冯 璐)

猜你喜欢

针对性德育工作美的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好美的雾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