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新集体》教学设计
2015-09-07孟秀芳
孟秀芳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明白创建优秀的班集体是每位同学的责任和义务。引导学生逐渐形成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的价值观。通过对班徽的展示,激发学生对新集体的热爱和期望;通过真实的事例,使学生能正确认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能做到以集体的利益为重。使学生能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了解创建优秀班集体的方法。
教学重点:对新集体的期望。
教学难点:在为班级建设中学会如何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这是本课“知、情、行”中“行”的环节,在本课起引导作用。
教学方法:研讨法、调查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课前准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推举出一至二个班徽在全班交流。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
师:歌曲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我们都是社会中的一员,人离不开社会,只有集体才能把我们每个人的智慧凝聚成强大的合力,从而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个人的价值,只有在集体的胜利中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创设,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激发学生对歌词的体会,明确本课教学内容;归纳学生发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二、学习研讨
1.展示班徽,统一目标
师:请同学们将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班集体形象通过班徽的形式表现出来,与同学交流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通过班徽的设计,激发学生对新班集体的热爱和期望,概括出本班同学共同的期望。作为大家的奋斗目标,希望同学们都能积极设计,自己动手制作作品。)
2.问卷调查,特点分析
师:请针对结果谈自己的认识,总结出优秀班集体中师生关系的特点。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创建优秀班集体需要的条件,激发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创建优秀班集体的热情。)
三、拓展延伸
1.理念升华,指导实践
师:结合自己的优势,请同学们谈谈能为班集体的建设做什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特长来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希望学生努力为班集体建设献计献策,明白自己是班级建设中是不可缺少的一分子,进一步明确创建优秀班集体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
2.结合事例,提高认识
师:回忆自己六年的小学生活,谈谈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冲突的事,你是如何解决两难问题的?
教师结合亲身经历,引导教育学生在班集体建设中协调好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当二者产生矛盾时,能够从大局出发,以集体利益为重,兼顾个人利益,集体的利益永远高于一切。
3.归纳总结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集体。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起到了紧扣主题的作用,加深了对课程的挖掘,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四、作业
这一周,我能为班级做的一件事是……
通过这一实践活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勇于为新集体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总结
希望同学们齐心协力、奋力拼搏,在团结协作精神的推动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打造出优秀的班集体。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合作才能够创造奇迹。(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团结就是力量》)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烘托了课堂气氛,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理解,升华了学生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略)
教学反思:
在学习《创建新集体》一课时,我首先设计了欣赏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让学生在欣赏歌曲中悟出个人只是集体中的一员,只有集体才能使个人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在思想上认识到创建新集体的重要。接下来让学生将自己心目中班集体的形象用班徽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每位同学都认真构思、积极踊跃地上台展示自己所设计的班徽,如有的同学设计的班徽中间是数字1,代表我们是一班及永争第一的劲头,周围由七个数字2组成的火,代表我们的同学对学习有火一般的热情。同时七个2又代表我们是二中七年级的学生。还有的同学设计的班徽是在一个地球上破土而生的小嫩芽,周围是无数颗黑色的种子。这棵小芽代表同学们如同正在生长的小苗,要想长成参天大树,就得靠不懈的努力。这一颗颗黑色的种子,代表我们聚集在七年一班这个团结的集体。有了优秀班集体的目标更加激发了同学们的创建热情,大家争先恐后地讨论着创建班集体的打算,由此水道渠成地达到了本课预期的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虽获得了一些经验,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如初一学生上课积极性虽然很高,很有热情,但是自制能力不够强,有时在课堂上一旦放手给学生,50来个学生那股踊跃劲一旦被激发起来,就会出现课堂失控。再如初一这个阶段以学生参与为主,注重对学生思想品行的教育与引导,使情感态度价值观两个目标落实了,但知识目标有时就显得淡化了。有些同学课堂表现很好,能积极参与,大胆发言,但在答题时,总答不到点子上,考分不高。这些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反思以得到弥补。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离不开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不断反思便会出现新的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不断地学习,使自己较好地适应新课程教学所带来的挑战。
(责任编辑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