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的本体性缺失及对策研究
2015-09-05闻超
闻超
随着语文中非、假、伪等问题的出现,语文教育在现实发展中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在教学内容上,脱离语文文本、忽视语言文字、淡化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养成等问题逐渐出现;在教学方式上,拓展性教学、跨领域学习、离开文本讲语文、花式语文活动等现象也普遍发生,这对语文教学的本质和语文教学前景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而面对语文教学发展的现状,教育界出现了一场关于“真语文教学”的大讨论,许多教育学者就语文教学的现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也为语文教学的发展指示了一定的方向。曹明海教授就针对此,提出了要以语用为目标的真语文观的思想;孙绍振老师提出了拒绝豪华包装,强调文本细读的观点;王旭明先生也强调让语文回到起点;吴忠豪老师则提出了关于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的理论。这些理论都立足于当前语文教学发展出现的问题,提倡语文教学要紧紧围绕语文的本质,回归语文教学语言文字的本色,重视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正确组织语文课堂活动,真正实现语文教学中知识的认知和能力的养成。
语文课堂教学的本体性主要是指语文教学要以语文本体性内容为教学根本,重视语文知识的认知、关注语文方法的学习、强调语文素养的生成,以学生为主体,立足语文教学的本质,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目标。那么,接下来我们就针对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改进策略。
一、语文课堂中本体性缺失的现状
(一)非本体性语文内容的盛行
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非本体性语文内容占据了很大的位置。那么何为本体性语文教学内容,何为非本体性语文教学内容呢?吴忠豪先生这样定义:所谓本体性教学内容指的是反映语文课程本质特征的、区别于其他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策略(方法)和语文技能;非本体性语文教学内容则包括情感、态度、审美、价值观教育、多元文化的学习、创新精神的培养等。而现行的语文课中存在的非本体性语文教学现状则在很大程度上集中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过度讲解上,在这种模糊性教学中忽视了语文知识、语文方法,忽视了语言文字的本质内容。下面是某位教师《散步》一文的教案设计。
1、回想文章的画面,理解文章的主旨。
2、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事情发生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最终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2)分析人物的形象特点,说一说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3、拓展分析,理解“我说‘走大路”和“母亲说‘还是走小路吧”的心情,感受“孝敬”和“慈爱”的情感。
由上我们可以看到,这篇《散步》的设计,主要围绕“爱”的主题,品读祖孙三代之间的情感。情感的确不可忽视,但绝不能代替文本学习的全部。文中祖孙三代之间的语言对话、人物的动作描写、景物描述以及文章的结构布局等都被忽视了。教学展现的内容都只是围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没有体现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等本体性的内容。
下面是特级教师于永正《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中的一个片段实录。
师:史铁生把家里的东西都破坏了,母亲为什么没有制止儿子,反而躲出去了?透过这个“躲”字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出了母亲非常了解儿子。
师:“了解”的“了”字,如果换另一个字就更准确了。
生:换成“理”字——母亲很理解儿子。
师:说得好!母亲理解儿子!面对此情,母亲会怎么想?
生:母亲会想,儿子双腿瘫痪了,随他一点,他需要发泄。
师:保留“泄”字,“发”字换一换。
生:宣泄,儿子需要宣泄。
师:好,这就叫用词准确。如果没有宣泄,他可能会疯。母爱是什么?母爱是理解!泰戈尔就曾说过:“爱是理解的别名。”没有理解就没有爱。
由此可见,于永正老师的课堂就紧紧围绕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以语文文字的品味和感悟为核心,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通过阅读、品味、理解,帮助学生形成语文能力,真正实现了语文的本体性教学,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典范。
(二)泛人文化日益严重
语文学科是一门集人文性和工具性为一体的学科,然而现行的语文教学却在很大程度上过度重视人文,为人文而人文,忽略了语文文本的立足点。人文主义的核心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在方法上强调直觉和体验,在人格上重视情、意发展,新课标也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品读和体验,然而许多语文课在重视个性化解读的时候却造成了对人文的过度强调和对文本的脱离。
比如一位老师在进行《雨霖铃》的教学时,就忽略了对于文本中的语言以及文本中所描绘的阔大的意象的体悟,却围绕着文章的“伤离别”,让学生去反复体会其情感变化,这就背离了语文教学重视人文体验的初衷,忽视了文本语言、意象、诗境对于读者的启发。
由此可见,这样的教学设计在追求人文的过程中忽视了对于文本、对于学生、对于教学规律的尊重,是不符合本体性教学特征的。
(三)超越文本的课堂活动泛滥
现在语文教学中有很多人主张拓展教学,加之现代化教学媒体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逐渐融合,许多教师出现过度依赖多媒体课件、多媒体音乐和视频等的情况,甚至完全以图片展示替代学生的语言描述和画面想象、以课件替代板书、以音频替代朗读体验等,这都导致了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味的缺失。这种语文味缺失、本体性教学内容不突出的课堂必然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生成和语文素养的优化,也不利于语文教学的整体发展。
比如我们在学习课文《荷塘月色》的时候,许多老师就选取了荷塘的一些美景美图,让学生“走入其中”,细细感受荷塘月色的静谧和美好,感受作者心境的变化。但事实上,这种所谓的画面展示却破坏了文章整体的美感,破坏了学生的自我体验,也抛弃了通过语言品读、感悟、描述进行文意理解和文境体味的过程。
二、语文课堂中本体性教学缺失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教育改革和教学技术的冲击
一方面,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语文教学提出了更新的要求,而许多教师对课程标准中提倡的新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误读。许多教师将新课标定义成一种求新求异的东西,而忽视了对于语言文字核心的坚守和重视,从而造成了当前许多语文教师打着语文教育课改以及素质教育的旗号,大搞花样创新,在课堂中增加了大量的课堂活动,比如表演情景剧、歌剧等,其实这种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是可以存在的,但是许多教师一味的追求新意、追求不同,却忽视了文本的定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个性化的解读与感知,这必定是脱离语文本体、忽视语文知识和语文方法的。
另一方面,随着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语文教师的课堂也涌入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随之也产生了许多问题。比如,有些教师充分利用教学课件的特点,用多媒体课件替代板书,影响了学生对于文字字形构成等的认知和学习;教师用多媒体音频为学生提供范读,却在很大程度上于无形中为学生设置了一个阅读的框架,从而束缚了学生的自我感受力和创造力;教师也会用多媒体图片来替代文本中展示的画面,干扰了学生对于画面感受的生成和想象。
(二)内部原因:教师专业素质的考验
语文教师是语文课的指导者,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语文课堂中本体的教学质量。
首先是语文教师本体性专业知识。与语文课堂中的本体性教学内容相匹配,语文教师也有自己的本体性专业知识,教师只有完善了自身的本体性语文知识,才能够对语文课堂中的本体性教学内容进行正确的选择和组织。语文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应该包含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对语文方法的理解以及对于语文元素的敏感度。我认为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应该包括对于字、词、句、段、篇章的布局认知,对于语体、语象、语义的层次感知;对于语文方法的理解则是对于语文中阅读方法、写作方法、表达方式等的整体把握;而对于语文元素的敏感度主要应该体现在语文教师对于文化语境的感受能力上。
其次是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包含文本解读能力和课堂实践能力。文本解读能力,从文本自身来讲,是指教师能够准确地把握文本的多层次内容,明确文本的立意,准确把握文本重点和文本细节;从授课的角度来讲,主要指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通过观照文本,并与文本中的人、事、景、物进行心灵对话,确立教学过程,实现知识的学习以及能力的生成。课堂实践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可以准确把握学生特点,进行学情分析,选择恰当的教学活动组织教学内容;同时又通过教学环节的设置循序渐进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另外还有语文教师的理念。语文教师一定要准确把握课标的方向,关注语文教学前沿发展问题,关注到语文教学本体性的内容和要求,这些都影响着语文课堂本体性的教学。
三、实现语文课堂本体性教学的策略
(一)立足语文知识,重视文本定位
1.明确文体构成的“语体形态”。
文本的“语体形态”是由语言组合而形成的句群、语段到篇章结构及其整体营构的秩序与节奏形态。这就强调我们在进行文本解读和课堂授课时要以语言文字的运用为核心,关注字词句段的文本内容,体会语言深意。如一位教师在讲授《陶罐和铁罐》的童话中:
师:老师把“傲慢”标成红色,那么“傲慢”是什么意思?
生:骄傲。
师:通过“傲慢”,我们能知道说话人当时的神态,还能理解说话人当时的心情。这个词还能让我们读出傲慢的语气。谁来试一试?(学生尝试)
师:傲慢是表现人物神态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通常在对话时的旁白中,请你找到旁白后再画出其他表现铁罐神态动作的关键词。
生:同桌合作划出表现铁罐神态、动作的词语。
师:用同样的方法,再找出描写陶罐神态、动作的词语。
在这个设计中,教师从描写人物神态或动作的关键词入手,想象和还原当时说话人的神态,理解其心情,感受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从而有感情地朗读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对话。字词是“言”最基本的单位,是文中的关键字眼,有着传神入化、意蕴丰厚的表达效果,让学生随文品读并迁移运用,从而领悟言语运用的奥妙。
2.深入文本展现的“语象世界”
文本的“语象世界”主要指作品用语言构建出的气象与画面、意象与境界、形采与神韵,它是多种客观再现因素,也就是情与景、意与象、人与物相互交织而形成的充满生气的艺术图像和审美空间。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于文本的画面和场景的感悟,并描述、表达情景和意象的内蕴。
比如刘成章先生的《安塞腰鼓》。《安塞腰鼓》是一篇具有诗意美的散文,作者刘成章运用诗性语言,通过对艺术的体验和感悟,展现了生命的力量和人生的价值,并以铿锵磅礴的语言、张扬激荡的句式、瑰丽奇伟的想象、急促强烈的节奏,展现了气势雄伟的独特民族文化,展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激越澎湃的活力。而究其根本是因为文章中使用了大量的诗性化语言,通过安塞腰鼓的响声以及安塞腰鼓震撼人心的舞姿共同构建成了一幅幅场景与画面,并将声音化无形为有形,将画面化有形为无形,于动静结合和虚实相生之间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浩大的语象世界。
3、把握文本内在的“语义体系”
文本的“语义体系”即指作品的情感与理思、精神与境界、灵魂与风骨、思想与生命,也就是作品的深层意蕴,它是文本所蕴含的情思和义理的总和。我们在进行文本解读的时候,一定要在对文本的语体和语象理解的基础上,把握好文章的意义内涵,
比如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在文章中作家通过富有特性的语言描述,在富有灵动性的语言表达中,表现了深深的思乡情绪,这种乡情主要是通过雨声的描写流淌而出的,借冷雨抒情;但另一方面这种乡情也表现在他在文中化用的诗词里面,中国古典诗词的意趣在被赋予生命的冷雨中表现得更淋漓尽致,体现了一种深厚的文化语境。
(二)关注语文方法,夯实语文素养
1.学习阅读方法
阅读是对文本的再创造,是读者获得个性体验的基础,也是进行阅读生发的过程。那么,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学习哪些阅读方法呢?除了在学习过程中关注的诵读、默读、大声朗读等不同的阅读方式之外,我们还应该关注阅读的感动性、陶冶性和生活性特点。比如诵读活动,余映潮老师曾说:“没有朗读的课只是‘课,它不是美的语文课。”真语文的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通过朗读表达意味、体会情感。
比如在教学《将进酒》时,就要将“读”运用得淋漓尽致,让学生充分地进行个人体验,并在自我诵读中产生对文本个性化的理解,读出诗意、读出个性,还要读出情感,在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的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鉴赏素养。
2.领悟写作方法
写作是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重要过程,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内化和升华。那么,在写作方法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写作的素材积累,提升观察和发现能力,同时要重视想象能力的提升,把握写作的内容,关注写作的程序,并实现写作方法的有效理解。
比如我们前文提及的《安塞腰鼓》,在被文章诗性语言震撼的同时,也要关注到作者写作时的手法运用及变化。描写鼓声和舞姿时,作者十分巧妙地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一开篇写后生们在腰鼓表演前后的状态变化,突出那种强有力的生命活力;在文章最后腰鼓表演结束时,静悄悄的一切给人们内心留存的久久不能平息的震撼,都十分恰当地表现了安塞腰鼓的生命力量。
3.感受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是写作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他们增加了写作内容的内涵,使得内容的丰富性、生动性和情感性得到更进一步的升华。表达方式有很多,包含了写作顺序、抒情方式、修辞方法等方方面面,因而关于表达方式的教学也是十分重要的。
(三)提升语文能力,强化语文生成
1.关注阅读能力,重视个性化体验
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能力,它影响了学生对语文内容的接收、认知和理解程度。而阅读能力不仅体现在学生可以通过认知和识别,对文本内容产生整体的理解,也包括对于文本的意义及内蕴的深入感知,产生个性化的解读和认知。我们以《醉花阴》的学习为例进行阐述:
第一步,学生自由朗读,在整体感知《醉花阴》这首词的基础上,进行读得“缓慢低沉、气徐声凝”的阅读指导,并和学生一起总结出“忧伤、愁苦”的感情基调。第二步,以“从哪里读出的忧伤和愁苦”为问题进行语言品味,静读兼思考,联想并想象。抓住“永”“又”“比”等词反复揣摩,结合天气、时间、地点等因素推敲体会,品味“浓云、西风、黄花”等意象,并让学生在教师轻吟诗词的情景下闭眼想象李清照描绘的相思图。
2.培养写作能力,促进生成和内化
学生的写作体现了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它以综合训练的形式强化着学生的思想认识,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增强着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仿写、练笔等形式发挥学生的创作能力,提升学习内容的内化能力和创造价值。
比如我们在学习《春》这篇散文的时候,就要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积累中关于景物以及描写方面的内容,在授课的过程中,也要引导学生使用课文中所呈现的写作方法和写作角度,结合学习积累,呈现自己眼中的春天之景。
3.发展口语交际,加强语言运用
听说读写的能力表现了一个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水平,而口语交际主要强调以切实可行的形式,组织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去,在交流和对话中形成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
比如有一位老师在进行初中课文《老王》的讲授中,描述老王的形象时,老师抓住了“我常坐老王的三轮车。他蹬,我坐。”这一句,引导学生去体会并描述老王蹬车的状态,通过学生自己的积累,从蹬车的场景、动作以及蹬车的艰难等方面去描述老王工作的艰辛,描绘老王的形象,感受老王的品质。
为此,立足于语文课堂本体性的教学发展,我们就要正确面对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发现并解决语文课堂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探究回归语文课堂教学本体性的策略,立足文本、以学定教,达成高效的教学目标。
[作者通联: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