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道提升改造工程中的景观文化设计探索

2015-09-04厦门路桥景观艺术有限公司吴成成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5年9期
关键词:国道绿化公路

文|厦门路桥景观艺术有限公司 吴成成

随着时代和经济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传统的公路景观提升方法,如修路、修桥、道路整治、绿化提升、放置景石等已越来越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道路景观需求。新的时代背景,对公路景观提升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简约生态环保、地域人文特色、文化艺术内涵将成为未来公路景观提升的新趋势。

图1 福建与浙江交界处

根据《关于交通运输部印发G108和G205国道改造示范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对G205国道沿线的省市交界点、特殊绿化点、附属设施、班站、隧道、桥梁、停车休息区、综合服务区等共58个节点进行绿化、美化、文化的提升设计。

1 G205国道景观文化提升建设前沿线基本概况

1.1 国道205线基本情况。

G205线全国总里程2927公里,途经8个省份。G205线在福建省境内里程最长,共计635公里(其中南平段278.37公里、三明段166.21公里、龙岩段190.36公里),途经11个县(区),为福建省南北走向的重要通道(图1)

1.2 存在问题。

⑴节点绿化人工痕迹重。原有绿化更多考虑能够使公路沿线增绿,而没有把周边自然环境、公路的线型和植物四季景观的配置相结合。⑵路域和行业文化不突出。缺乏地区文化的深入研究,现有公路沿线以植物景观为主,文化景观节点少,少数文化景观节点粗糙,地域文化特色不突出,行业精神,路域文化发展受到影响。⑶人本服务设施不健全。公路服务功能较为单一,缺少景观节点、停车休息区、综合服务区、紧急停车带等公路沿线服务设施和出行信息服务体系,公路班站建筑风格不一,外观未统一标识,整体服务水平与与形势发展不适应。

2 G205国道景观文化提升的设计理念

2.1 设计原则

⑴以人为本:完善公路服务设施,充分考虑行车舒适、安全和实际情况。⑵生态自然:绿化以自然生态为主,适地适树、充分展示公路沿线自然生态景观。⑶低碳环保:适当选用低碳材料,将废弃物品进行回收利用,应用到文化雕塑设计上。⑷美观经济: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文化小品设计简约不简单,着力体现地域文化和公路精神。

2.2 立意与设计思想

以“美丽福建、生态公路”为主题,坚持“以人为本、生态自然、低碳环保、美观经济”的原则,结合沿线南平、三明、龙岩三地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逐段打造出“双溪醉山涧”、“君子墨竹乡”、“红土客家谣”三个分主题,并结合主题要求,充分结合地方特色和公路文化,通过雕塑、石刻、书法、置石等,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公路精神融合于省界、市界、停车休息区、特殊绿化点、桥铭牌、隧道口等公路设施之中,充分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和公路精神,将G205福建段打造成凸显地域特色和公路行业特色的公路景观轴线,使其成为一张浸润八闽风韵的福建公路文化名片。

3 G205国道福建段景观文化提升的艺术解析

根据沿线景观节点的位置、规模、功能定位进行归纳分析,在设计内容上区分主次,使整条景观轴线既统一又有变化。

3.1 省界

G205国道福建段北接浙江省,南邻广东省,省界节点作为门户,景观地位重要,除了基本的绿化提升,更进行了重点文化提升设计。文化提升的表现形式为大型文化主题界碑,结合铭刻文字,高12m,材质为石材,放置于交界处的绿地内,极具文化气息和视觉冲击力,塑造和提升福建公路的形象。

闽浙交界界碑设计:交界处的绿地建设成小型停车休息区,界碑以入闽门户作为设计依据,体现G205线福建段一路丹山秀水的风景特色,融入武夷山玉女峰的优美形态(图1)。闽粤交界界碑设计:界碑取材于福建龙岩地区红色文化,将红旗飘扬的形态与福建闽字山门进行艺术结合。

3.2 市界

沿线有南平市与三明市、三明市与龙岩市两个交界处,为重要景观节点,文化提升的表现形式为市界雕塑。设计构思为“一块石表两区”,以不同颜色的石材进行雕琢后再拼接(图2)。文化主题分别为:南平——丹山碧水、武夷仙凡, 三明——丹霞地貌、竹子文化龙岩文化主题:土楼人家、红色文化。

3.3 综合服务区和停车休息区

随着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公路交通安全问题也日益显著,研究表明在公路交通安全中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驾驶疲劳。汽车驾驶员经过一定时间的行车,需要进行适当的休息。G205福建段全线共635公里,途径多个地市,却没有正规的国道服务区,往来的司乘经过一定时间的旅行,找不到一个正规、安全、舒适的休息点,行车安全风险大大增加,也使得道路使用者们对国道的总体印象大打折扣。针对这种现状,很有必要进行国道服务区的建设。在南平、三明、龙岩三地市各设置规划一个综合服务区和多个规模较小的停车休息区,设有停车、休息、加油等服务设施,利用闲置且自然风光较好的地块,增加文化内容,设置文化景观雕塑小品,体现地域文化,如茶文化、月亮的故事(图3)、雕版文化等,力求打造适应现代化公路发展需求的新型国道综合服务区。

3.4 特殊绿化点和桥梁

全线有多个特殊绿化点和大小桥梁数十座,但缺少景观文化内涵,识别性弱,难以给道路使用者留下深刻印象。特殊绿化点增设雕塑小品,融入公路文化和地域文化进行设计,选择重要节点的桥梁,在桥头的空地设置桥铭牌,其文化主题均取材于地域特色,如剪纸文化、红色文化(图4)、光饼文化(图5)等,力求识别性强、造型简洁、富有文化内涵。设计的亮点在于开创性地将低碳材料引入到国道的景观雕塑设计当中,对废弃物进行再生利用,作为文化景观雕塑的材料(图6)。运用低碳材料的景观雕塑能够降低材料成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并具有美学、创新和文化意义,能够在全社会推广低碳观念,启发和激励人们使用低碳材料、实现低碳排放、致力于营造一个全新的生态友好的环境。

3.5 隧道口翻新

图2 南平与三明交界处

图3 月亮的故事

图4 红色文化

图5 光饼文化

图6 低碳材料

图7 书院文化隧道口设计

全线三处隧道口均为砌石端墙,顶部只有简单的隧道铭牌,整体外观陈旧,视觉效果较差,缺少文化特色。针对这个问题,在不破坏隧道口端墙现有结构的前提下,结合地域文化特色设计,如书院文化(图7)、土楼文化等,风格力求美观简洁,施工上则遵循低碳环保、经久耐用、安全易维护的原则,具体的工艺有铭牌翻新、彩绘涂装、艺术造型装饰等。通过隧道洞口端墙景观提升,使隧道口重焕光彩,更具文化艺术气息,也增加行车安全性。

3.6 公路系统班站(公路管理站)标志标识设计

视觉形象设计是指将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共通性意念,通过图形文化方式表现出来,以求人们免去因文化、地域、语言等问题导致的交流障碍,使品牌信息通过视觉图形达到有效输出,企业和组织机构通过系统的视觉形象设计,可以达到塑造形象,推广和发展品牌的效果。

“公路系统班站标志标识设计”是指对公路系统班站(公路管理站)进行视觉形象上的统一,以文字、图形、符号、颜色、形态等构成视觉图像系统的设计。

经过勘察,发现全线数十个班站无明确统一的标志标识形象,班站和公路分局难以辨别和寻找,标识识别性弱,外观陈旧甚至破损,视觉效果较差。难以塑造较好的公路系统整体形象。

针对以上问题,设计出针对公路班站的一套完整的标志标识系统,包括公路路徽的标准坐标、文字的组合规范、标准用色(红、橙、白),规定了主色与铺助色的使用规范。通过标志标识系统,结合公路班站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改造工艺,对沿线公路班站进行系统全面的视觉形象提升改造。以鲜明的色彩和简洁的徽标文字组合,营造统一的对外形象,达到迅速传递视觉信息的作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助于加深人们对城市和地域的认识,在道路使用者中树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

4 结语

国道公路系统是面向社会的一面窗口,对于国道的景观文化提升,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握住特有的地域特色,采用科学的设计方法,才能提升国道公路系统的总体形象。总的来说,国道公路系统景观文化的提升,能够塑造公路的文化氛围和环境形象,提升公路系统的总体形象,有助于城市的综合发展,更能在大众眼里树立良好的公路系统建设形象,从而带动城市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国道绿化公路
我国建成第三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插电混动车跑318国道到底什么感觉 魏牌摩卡DHT-PHEV
国道路面施工平整度的控制方法探讨
“十四五”浙江将再投8000亿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朱屺瞻《绿化都市》
公路断想
中国科学技术馆之屋顶绿化
公路造价控制中的预结算审核
建国以来我国历次大规模绿化历程及成效
电子月票卡在205国道唐山段的选型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