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想象疗法结合头针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恢复的影响
2015-09-03尤阳孟庆芳
尤阳 孟庆芳
·临床研究·
运动想象疗法结合头针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恢复的影响
尤阳 孟庆芳
目的 探讨运动想象疗法结合头针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7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同时采用头针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运动想象疗法结合头针疗法进行治疗。两组连续治疗2个疗程,在治疗前后分别通过Berg平衡量表(BBS),Barthel(BI)指数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前BBS评分和B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BBS评分和BI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动想象疗法结合头针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的恢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平衡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偏瘫病人常见的功能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着患者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因此,帮助患者恢复平衡功能十分重要。运动想象疗法最早应用于体育领域的竞技活动,能明显提高特异的运动技能[1],近年来逐渐应用于脑卒中的康复治疗,取得了较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我们2012-05—2014-05采用运动想象疗法结合头皮针治疗脑卒中后平衡障碍患者,疗效尚可。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05—2014-05在济南军区青岛第二疗养院全军康复中心住院的脑卒中后平衡障碍者70例。病例纳入标准:①所有入选病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死或脑出血诊断标准[2],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②病程在6个月内,年龄40~75岁。③患者意识清楚,无认知功能障碍和失语,可执行一般指令;且维持静态站立位至少持续1 min。④运动想象问卷(Kinesthetic and visual imagery questionnaire,KVIQ)进行运动想象功能评定[3],其得分均≥25分。⑤偏侧下肢瘫痪(下肢肌力≥3级)。⑥所有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有严重肢体本体感觉及触觉减退或消失、认知障碍、感觉性失语的患者以及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1∶1的比例,将7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病情比较(表1),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病情比较(n)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对症治疗,控制血压、血糖等危险因素;定时翻身,拍背,预防肺、泌尿系统感染及褥疮的发生;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
2.1 运动想象疗法 保持房间安静,用5 min引导患者进行全身放松,嘱患者将注意力集中在躯体上,先向患者解释清楚需要想象的动作,以平衡功能训练的要求与操作为模板,根据治疗师语言和手势指令(如坐位、坐位站起、站立、单腿直立、原地踏步、转圈等),详细说明做各个动作时需要运动的肢体部分,讲明运动的感觉,让患者尽最大努力体会、想象,引导患者按照指导语,开始假想设定的环境,尝试对指令动作尽可能的形成一个清楚而又生动的想象画面,利用全部的感觉进行训练,最后5 min让患者把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身体和周围环境,让其体会身体的感觉。2次/d(开始在治疗师指导下进行训练,待患者熟悉后可自行练习),每周训练6 d,2周为1个疗程。
2.2 头针疗法 取穴:头针双侧运动区、平衡区、感觉区。常规消毒后,用0.35 mm×40 mm华佗牌一次性针灸针,运用接力法,将针与头皮呈30°夹角刺入头皮下,当针达帽状腱膜下层时,使针与头皮平行继续捻转刺入约40 mm后,以200次/min速度继续捻转运针2~3 min,接通G6805-Ⅱ型电针仪,通以连续波,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30 min/次,1次/d,6次/周,2周为1个疗程。
对照组仅采用头针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头针结合运动想象疗法进行治疗。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均进行平衡功能的评价,平衡功能的评价采用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共14项,每项按5个等级记分(0~4分),最高累计分为56分,得分越高反映平衡功能越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分法。采用ADL疗效评定标准[4],显效:疗效指数≥20%;有效:疗效指数≥12%;无效:疗效指数<12%;恶化:疗效指数<-12%。疗效指数=(治疗后ADL评分-治疗前ADL评分)/治疗前ADL评分×100%。
3.2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治疗结果
3.3.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BS及BI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BBS评分和B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BBS评分和BI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表2)。
3.3.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表3) 由表3可知,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4 讨论
存活的脑卒中患者中约50%~70%遗留有不同程度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5],其中因平衡功能障碍增加患者跌倒的发生概率,容易造成新的外伤;并且平衡功能又是患者重新获得步行能力、完成日常生活中各种活动的基础之一,因此,尽快恢复平衡能力对于脑卒中患者改善运动功能、减少残疾至关重要。
近年来,运动想象疗法已成为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技术之一,既往研究也揭示了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的效果,证实运动想象可影响实际运动[6],并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7]。运动想象是指通过大脑有意识地模拟、训练某一动作而不伴有明显的身体或肢体活动,并能激活与实际运动所激活的脑部区域类似的相应区域的功能性神经活动,强化和完善中枢神经系统已储存的与实际运动同样的运动“流程图”,从而达到提高运动功能的目的。研究显示,尽管脑损伤患者存在身体功能障碍,但运动流程图可能保存完整或部分存在。治疗时,在以平衡功能训练的要求与操作为模板的指导语引导下进行练习,能使康复训练内容得到重复和强化,并可充分调动患者主动参与康复训练的积极性。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会,人体的经气通过经脉、经别等联系集中于头面部。头针刺激区是大脑皮质功能定位对应的头皮区,可以治疗由该部大脑皮质受损所致的疾病。脑卒中为脑源性疾病,病位在脑,针刺头皮刺激区,可直达病所,疏通经络,重镇失衡。现代研究表明,头针疗法可以改善微循环、扩张脑血管调节生化代谢、缓解免疫损伤及增强中枢外周传导功能等直接或间接途径调整和改善卒中患者机能状态[8]。
本研究结果表明,运动想象疗法结合头针治疗后BBS、BI评分均明显提高,疗效优于单纯头针治疗,提示两者配合应用,相辅相成,具有协同作用,可以较好地促进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恢复。
表2 两组患者BBS评分、BI评分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1]梁文锐,龙耀斌,张启富.运动想象结合爬行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功能的影响[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29(1):74-75.
[2]刘丽,尹姣,黄菲,等.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想象能力的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4):792-793.
[3]胡永新,王强,孟萍萍,等.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0,32(4):73-76.
[4]王金海,杜小正,赵敏,等.头穴透刺对缺血性中风病患者平衡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3,25(2):40-42.
[5]高春华,徐乐义,黄杰,等.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及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19(8):725-727.
[6]冉茂胜,叶建军,马东兵,等.运动想象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上肢瘫痪的效果及脑功能MRI的改变[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3,26(2):102-104.
[7]章惠英,金娜,章雅青,等.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恢复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3(5):538-542.
[8]王静.头针疗法结合作业疗法对脑梗死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22):39-40.
2014-12-02)
1005-619X(2015)07-0700-02
10.13517/j.cnki.ccm.2015.07.011
266071 济南军区青岛第二疗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