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从张纯如说起
2015-09-01张锦满
张锦满,香港资深传媒人及香港高尔夫传媒协会主席,现为香港新报、信报、信报财经月刊、资本杂志、摩登家庭、新视线、Asia Times Online等多个媒体撰写旅游、高尔夫球、艺术及文化的专栏,同时在网上电台Ourradio担任主持。
陆川在2009年推出《南京!南京!》,重提七十二年前我们不愿回顾的悲惨史实,叫我们不禁要反问自己一句,中国为什么如此不济?影片开首有简单交代一句,又残又弱又累的国民党守军已无力抵抗,弃械逃亡,而想奋力抗战的少数军人,则孤掌难鸣。陆川重演该个场面,怎样也有警惕意义,我们中国人不要让这样的浩劫再发生。
七十二年前1937年发生的南京30万人大屠杀,只是世界历史上多次大屠杀事件之一,西方世界一般人都不熟悉,想不到改变这个情况的是华裔女郎张纯如(Iris Chang)。
张纯如于1968年3月28日在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出生。她在1968至1989年间随研究物理和微生物的父母在伊利诺斯大学校园成长,而于1989年在伊利诺斯大学取得新闻学学士学位。
1990年,她在《芝加哥论坛报》担任记者。1991年,她获得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写作硕士,继后她和电气工程师布莱特·道格拉斯博士结婚,并迁居三藩市湾区。
1994年,加州史维会(世界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在五万人口的小镇Cupertino(在Santa Clara县内,近San Jose)举行纪念南京大屠杀活动,张纯如前往参加,见到南京大屠杀的图片,深受感动。她要求大会给她一份所有图片的复印本。原来受新闻记者训练的她,在当时已有念头去自行发掘更多该次人间浩劫的史料。
1995年,她到华盛顿去,分别在国家档案馆(National Archive)和国会图书馆,继后在耶鲁大学图书馆,发现1937年在南京的美国传教士John McGee日记、医生Robert Wilson当时拍摄的现场电影记录、学校校长Minnie Vautrin日记、德国商人拉贝(John Rabe)的文献资料。她还打听到拉贝的一位外甥女还活着,于是便去访寻,结果找出一份拉贝写给希特勒关于日军暴行的报告书,还有一本关于日军暴行的日记。她还找出一千多页东京审判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资料,还有一些美国友好人士收集的历史照片,其中不少是日军占领南京时拍摄的,以及日记、书信等等,都是闻所未闻、从未曝光的,全部都是该场惨绝人寰大血债的铁证。
在同年她前往北京、上海、杭州进行为期六星期的深入调查。1996年,她出版《中国飞弹之父——钱学森之谜》一书。
在1997年7月,她又只身到南京,联络1937年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访问他们,在现场了解当时的情况。是年12月,她于29岁终写成她的第二本英文书《The Rape of Nanking/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次大战浩劫》(台版中译名《被遗忘的大屠杀》)并出版,成为畅销书,令很多美加人士初次了解南京大屠杀事件。在1998年,她获得华裔美国妇女联合会的年度国家女性奖。
1999年8月,《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一书,转化为影像,成为电视节目,在历史探索频道播放。
2002年8月,张纯如的儿子Christopher Douglas出生。2003年4月28日,她出版了另一本著作《美国华裔史录》。
张纯如全身投入发掘历史真相,一直活在1937年南京大屠杀的氛围里。她不能自拔,精神极度紧张,长期受到精神煎熬,头发不停脱落,终于在2004年11月9日,于加州近San Jose的公路旁在自己的车内以手枪自杀身亡,享年36岁。
张纯如的自杀令《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次大战浩劫》在北美洲产生更大影响。受影响的包括美国AOL(美国在线)副总裁Ted Leonsis,他竟然亲自动手监制一部纪录片,找来Bill Guttentag和Dan Sturman当编剧及导演,和Mariel Hemingway等十多位美国、中国、日本演员,合作扮演在张纯如书中出现的人,(包括当时的南京人,多位美国人传教士、大学教授、医生、商人,纳粹商人John Rabe,和多位当年在现场的日本军人等等),把在书中所记录的文字读出,制作成纪录片。
该影片由演员来读出当事人的说话,乃非不得已,因为各当事人年纪都很老,面对镜头说话并不流利,而且他们所讲的语言,也不是世界各地的观众可以听得懂。现在由多位美国和个别亚洲演员以英语来代当事人讲出心里的话,就算没有多少当年大屠杀画面配合,表达出来的感染力量,却还是震撼的。
《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次大战浩劫》从文字变为录像之后,可以影响更多世人。黄国兆告诉我,他在印度Kerala(喀拉拉,印度南部中型城市)买到了该张DVD,可知廉价录像可让更多世人(包括中国人自己)弥补以前不认识该段历史事实的遗憾。
美国和加拿大史维会对张纯如的死有积极行动,很快便开拍她的生平纪录片,而多伦多史维会亦发动筹款支持拍摄。导演由Bill Spahic和Anne Pick担当,而由Michael Betcherman来编剧,至于演员则公开征求,结果温哥华一位华裔女演员Olivia Cheng(郑启蕙)在征求演员公布一小时后便发电邮自荐,说自己天生适合扮演张纯如。事实亦可能是,郑启蕙在外形、气质、背景等多方面都很像张纯如。
张纯如生前出席过不少活动,都有影像记录,而她自己到南京访问,也带了摄录机同行,所以留下不少实况影像记录,大大方便完成这部《Iris Chang张纯如——南京大屠杀》纪录片。
由于该片有史维会提供南京大屠杀当年影像记录来支持,又有专家考据,所以影像和旁白铺排得畅顺,可以说,该部于2009年4月才发行的影片,会是目前最接近南京大屠杀事件真相的影像记录。该片在香港由高先公司发行并推出影碟,我愿意在这里推荐大家找该张影碟来看,去认识伟大的中华女儿张纯如(Iris Chang)。如果世界各地华人错过该部纪录片,不推崇发掘南京大屠杀真相而死去的张纯如,不领会北美洲华人的心意,不单只是遗憾,更是中华民族的损失。
张纯如发掘出1937年12月日本军队肆意屠杀三十万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六个星期的史实,写书出版之外,并衍生一部电视片、两部纪录电影,改变了后人对南京大屠杀的看法和态度。此时,三十八岁的陆川于2009年5月推出花费数千万人民币制作的《南京!南京!》,亦有必要。原因一来张纯如的书和相关影片,在中国大陆并非容易看到,所以陆川这部新制作,能在大陆有较佳发行机会,便大大帮助实现张纯如追求之梦。二来该片修正了在张纯如出现之前多部国内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它们都具有资料考证不严谨、制作粗糙、煽情之弊。三来陆川这部新片,可表现今天中国的新态度,拍出较认真的制作,并运用电影语言来“书写”历史,而且不光从中国人的观点出发,也具有国际视野,同时尊重生命,提出反战思维。陆川还把战争片提高到艺术片层次,中国妇女为救大众而甘愿当慰安妇那场戏,便属感动人心的高品味处理。陆川采用深沉肃杀的黑白摄影,而音乐和音响亦有震撼效果,此片的高技术水平充实了影片的艺术质素。拿该片与世界观众见面,我们不脸红。
陆川的《南京!南京!》摘取张纯如写的英文畅销书《南京大屠杀》里许多资科,比过往大陆导演拍摄的历史战争片都较尊重史实,至少能还原历史事件的部份真相。它每场戏都以历史明信片的特写来开始(虽然我看不清楚其中的文字),表示影片是以史实和真人真事为本。《南京!南京!》里的人物都有名有姓,它有稍微提及唐生智弃城撤走,并表达了当时守将之一宋希濂第二十八军拒绝撤出,要与日军决一死战。片中陆剑雄(刘烨饰)一角色,便是宋希濂部下一名低级军官。影片描述国军溃逃,也是忠于史实,并没有加油添醋,恶意诋毁。另外,亦描写国民党宋希濂部下许多士兵为英雄,他们拼死抵御强敌。
影片很大篇幅讲述纳粹德国商人拉贝(John Rabe),描述这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在南京设立安全区,救出了二十万中国人。影片也借拉贝的角色,引出助手唐先生(范伟饰),如何由相对懦弱的小人物(他顾虑妻子、女儿、妹妹),变成坚强、有骨气的男子汉,并在生死关头换取国民党军官安全出走,甚至面对日军的枪口仍能从容就义。他饱经苦难和折磨,终于明白,在日本人的铁蹄下苟且偷生,根本不可能,而且只会自取其辱。
《南京!南京!》里引起中、日两国观众争论的,是年轻的日本士兵角川(中泉英雄饰)那个角色。许多中国网民认为角川美化了屠城的日军,而不少日本人认为那个温情士兵,污辱了大和魂。我觉得陆川以该较人性的日本士兵来呈现这场浩劫,恰好说明他的国际视野。严格来说,陆川差不多是通过角川来述说这段历史。影片开始是该个角色置身南京城外准备攻坚,而最后镜头是他蓄意放走小豆子和顺子,他狂喜之后,吞枪自杀,影片此时作结。日本士兵角川占片首片尾的戏份,无疑是主角。这样的安排,表现陆川不以中国人的观点来看该场浩劫,十分冷静。
《南京!南京!》在拍摄方面受到史匹堡的《辛德勒的名单》(1993)和波兰斯基的《钢琴战曲》(2002)的影响。类似《辛德勒的名单》,陆川以黑白摄影呈现并未尘封的历史,一方面赋予影片沉重的纪录片风格,另一方面亦淡化了许多暴力而血腥的场面。陆川刻意追求历史的逼真感觉,当然不能与纪录片的真实性相提并论。另外,此片的主要场景是被飞机轰炸过后的空洞街景,那是借镜《钢琴战曲》的景象。片中人物在残垣败瓦堆前四处惊慌走动,很能表现出当时的氛围和他们的内心恐惧。陆川呈现的画面相当成功,构成中国历史战争电影的一部佳作。
今天日本政府不肯承认南京大屠杀,为德国所耻笑。现在德国已经走出昔日纳粹的梦魇,肯认错,重新轻松出发,思想自由。可怜日本,到今天当权者仍然盲目相信旧时天皇脱亚入欧的想法,认定自己是优等民族,比亚洲国家高人一等,永远不向邻国认错,结果要继续隐瞒真相,不尊重历史,不尊重中、日双方的死难者、受害者。它的国民今天也因此跟着不愿意面对张纯如挖掘出来的大量真实第一手资料,仍要承受很大压力。
今天日本军国主义者竟然还制作“反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来反击,可以厚颜如此,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幸好日本还有反对声音,我推荐大家看山田洋次导演的2008年反战电影《母亲》,该片叙述1940年东京一个反战家庭的悲惨遭遇。在该片里,我们看到当时日本以德国(纳粹)为师,日皇裕仁疯狂到跟在希特勒之后要统治半个世界,至少是“大东亚共荣圈”这大片土地。当时日本的反对声音全被禁止,人民盲目崇拜日皇,可以想象任何人间浩劫都会发生。
今天中、日两国政府和人民,都要学习尊重历史第一手资料,尊重和承认发生过的事情,从历史汲取教训。
BOX历史背景
南京失陷,当时南京卫戍司令唐生智难辞其咎,唐生智在国民革命军北伐时,是第八军军长,乃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的老部下。淞沪会战失利之后,上海沦陷,眼见日军精锐马上就要直扑首城南京,蒋介石已决定迁都重庆,准备长期对日作战。蒋介石召集国民政府幕僚及高级将领开会商讨对策时,唐生智竟自告奋勇,要与南京共存亡,蒋介石才委以守城重任,
唐生智后来为什么会下令守军搬出南京呢?是因为南京遭遇日本飞机疯狂轰炸?是因为日军派遣司令官松井石根以小型飞机投下诱降书?还是因为蒋介石明知南京无险可守,加上一时妇人之仁,命令旧部唐生智撤出以保留实力?这些疑问都值得探索,今天我们并非要清算唐生智,只是希望还历史一个真面目。我曾经听过李敖在电视上说他的意见,他认为当时南京应该一早便宣布为不设防城市,这样反而可避过该场灾劫。该段非常值得深挖的历史,是电影和电视剧的上佳素材,我们不妨多回顾,目的是让子孙后代不要再犯错。
(选自香港《城市文艺》2009年6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