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二次作文教学中自主修饰的觉醒
2015-09-01袁平霞
袁平霞
摘要:笔者认为,二次作文不是简单的数量的累加,而是努力激发学生自主修饰的完全觉醒,从而点燃学生的言语激情,锻造言语的品质,最终收获的是学生言语的灵性和个性。
关键词:自主修饰;二次作文;核心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3-057-1
一、自主修饰的觉醒,点燃言语的激情,让二次作文激荡学生的内心
二次作文不是对学生作文简单的否定和数量的累加,不是对学生写作信心和生活理想的无情打击。简单的写作数量的累加,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甚至会打击写作的兴趣,产生言语的恐惧感,迷失写作的乐趣。这就违背了二次作文最初的目的,得不偿失了。
写作需要情感的积蓄爆发,没有情感就失去了写作的动力。巴金老人说:“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二次作文应是教师基于对学生写作内容的研究,对学生言语热情的煽动,从而使学生寻找到写作的情感源泉,产生写作的动力。
儿童言语的动力来自哪里呢?
每一位学生都有写作的天赋,但儿童体会不到修饰的价值,更没有主动修饰的意识和习惯。每次写完作文交给教师,就意味着写作的结束。来看看古人的做法:唐朝诗人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王安石为一“绿”字而反复推敲,曹雪芹勤于修改《红楼梦》近十载,增删五次……可见,自主修饰对于写作是何等的重要。叶圣陶先生也认为: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教师应顺应学生的写作天性,激发学生自我修饰的意识,体验到修饰作文的乐趣,逐步养成自主修饰的习惯。在引导学生修饰的初期,教师可以讲一些作家的修饰故事,让学生直观的了解修改的作用;可以出示修饰后的例文对比,让学生直接感受修改的魅力……当然,教师必须予学生充分的修饰时间,教授相应的修饰知识,让学生研读自己作文,发现不足之处,及时润色,完善自己的作品。
一旦学生有了修饰的意识,养成了修饰的习惯,学生就会以作品的眼光审视自己的作文,经过不断地、多角度地修改,直到自己满意才上交作文。翻开学生修饰后的周记,看着学生眼花缭乱的修改,细细读来,其实,修饰后的作文已经与草稿“判若两文”,是学生作文的“涅槃”。是否认真修改也成为我们班级周报《起航》的用稿条件之一。每次周报讲评之后,对于学生写作的共性问题,我会设计训练场景,让学生再次写作,直到多数学生过关。
“二次作文”是学生能通过自己的研读与修饰,不断产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写作才能。其实,学生修饰的过程就是学生带着思考的“再作”,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写作需求。
二、自主修饰的觉醒,锻造言语的品质,让二次作文成就学生的表达
不可置否,“二次作文”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但不能仅仅着眼于一篇作文的提升,而应对儿童的整个生命渲染,为学生的一生负责。站在这个角度,俯视“二次作文”,应致力于学生写作品质的改善,真正意义上使学生走进写作的乐园,享受到写作的乐趣。
要提高儿童的写作品质,必须使学生获得修饰的知识和方法,改善自主修饰的质量。学生不是天生就具有修饰的知识,需要在教师传授和指导下,能快捷地获得并运用修饰的知识。基于班级周报的讲评课,我认真研读学生的文章,找出作文中的闪光点,让学生诵读,给予点评。对于学生常见的问题,我也及时归纳总结,请学生思考产生的原因,该如何改正?针对学生的作文,找出了许多相似的毛病:我字病、套头病、结尾病、我想病、跳跃病、前后矛盾病……这二十几种典型的毛病通过周报讲评一一呈现,反复强化,在头脑里形成图式概念。
学生具备了修饰的知识,再去修改,就有的放矢,再去写作,就有前车之鉴。每一次自主修饰是一次巩固和提高的过程,经过长期地、持续的强化训练,学生逐步把修饰知识转化为能力,也就能整体上提高写作的能力,改善写作的品质。
学生自主修饰能力的提升,锻造了写作的品质,促使学生的言语表达具有美感,写出优秀的作品。而这正是“二次作文”的“最终使命”,可见,学生的自主修饰给了成就了学生精彩的表达,给了“二次作文”持续动力和完美归宿。
三、自主修饰的觉醒,酝酿言语的灵性,让二次作文飞扬学生的个性
固然有许多有效的方法指引学生写作不断提高,但这些提高,很大程度上是写作技巧的提高,是有限度的。二次作文,不仅仅回归到技法的指导上,最终的落脚点应该是儿童文心的养护。我们的孩子应该有一颗与生活相通的心灵,敏感于世间万物的美好;应该有一颗天马行空的大脑,畅游在奇思妙想的幻境;应该有一种书生诗人的气质,喜怒于花鸟虫鱼的意境……只有抱有这样一种感性的情感,努力牧养好学生言语的天性和智慧,才能触发学生对写作的喜爱。
而学生的言语在长期的机械训练中,为迎合教师的趣味,套话连篇、内容乏味、思想失真……学生的言语才能逐步被蕴藏,表达智慧被逐渐束缚,充满诗意与童趣的写作被儿童排斥,写作才情被淹没。在写作的路上,学生成了迷路的孩子,显得无助和孤单。从言语生命潜质来说,每一个学生都是天才。然而,这种天才,如果不加开发,就可能遭到窒息,乃至夭亡。有责任感的语文教师就要找回学生言语的天性,而培养学生自主修饰的能力是一条必由之路。
学生具备了修改的知识和能力,就会在写作中不断运思自己的语言,努力使自己的作文与众不同,并逐步具有作品的意识。学生一旦有了作品的意识,将促使学生的自我修饰走向深处,在语言的不断锤炼中,学生的言语灵性得到激荡和刺激,二次作文的功效将扩大,学生的言语个性得到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