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国学经典课文教学过程中的注意点

2015-09-01蒋金花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2015年13期
关键词:朗读指导拓展延伸国学经典

蒋金花

摘要:当下,国学经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了。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新审视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承性和重要性,并根据小学生的认知、心理、语言学习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式、措施,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效渗透国学经典教育。

关键词:国学经典;有效挖掘;朗读指导;写法指导;拓展延伸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3-058-1

什么叫国学?一般认为,国学是指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经典是古代圣贤思想和智慧的结晶,内容博大精深,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课程标准对中华国学文化有具体的阐述,“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课标还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这些阐述都是重视中华文化的一种表现。

那么在教学国学经典课文时应该注意点什么呢?

一、要对国学经典课文有效挖掘和整体把握

歌德说过“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当教师拿到一篇国学经典作品时,首先要深入细致地研读教材,查找资料了解教材背后隐含的意蕴或教材所表达的意思。如《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是根据施耐庵《水浒传》中有关内容改编而成。《水浒传》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四大名著之一,成功塑造了108位梁山好汉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生动故事。编者为什么在众多人物中选取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件事情呢?这是关乎学习这篇文章的主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初步了解《水浒传》,特别要了解林冲的性格特征和背景故事。

可以说,林冲身上反映了中国古代渴望美好安定生活的普通老百姓身上的一个共同的性格特点,那就是“忍”。早年,妻子被高衙内调戏,他“忍”;被高俅陷害,差点在野猪林被杀,他“忍”;在王伦主政梁山时,他“忍”,可以说他所具有的谦虚忍让、机智沉稳、武艺高强是众多梁山好汉身上共同的性格特征。

教师可以通过指导研读,把林冲身上的这些性格征、这些品质读出来,并且指导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前,对《水浒传》尤其是林冲这个人物的背景故事进行充分的了解。

二、要加强朗读指导,感受语言的特点和语体的色彩变化

课程标准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培养理解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甚至诵读品味文本的语言,从而体会文本的情感态度,再用恰当的语气和语调深情并茂地把自己的理解、感受表达出来。如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时,先带领学生读人物的外貌,读人物的语言,再读人物的动作,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读出性格决定命运,读出故事情节的变化。从洪教头开始的不屑不顾、趾高气扬,读到狂妄自大、步步紧逼,再到满面羞惭、灰溜离开,进一步体会洪教头心路历程和愿赌服输的性格特征。正如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说的那样:朗读就是理解,朗读就是发现。

三、重视对经典语言表达的赏析,品味精炼的语言表达效果,加强写法指导

国学经典的一大特点就是语言精炼,用词准确。精炼的语言增强了国学经典的可读性和语言美感,也是深化理解、整体把握国学经典的关键点。教学中可以采用鉴赏、对比、仿写等方法,对课文中的经典语句、语段、词语,对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活动进行理解、想象、感悟,训练学生的语言、语感,揣摩作者的写作手法、写作特点和表达效果等,从中获得感悟,为提高写作能力打下基础。

如《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中,我通过与学生一起研读归纳出课文的写作特色之一:作者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来刻画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的。1.外貌描写。“只见来人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寥寥几笔将洪教头粗俗、邪气、大大咧咧、旁若无人的样子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2.语言描写。对柴进直呼“林教头”“全不理睬”甚至口出狂言“大官人今天何做厚待一个犯人?”“冷笑”讥笑林冲是“冒称武师”是“骗吃骗喝”要和林冲“较量”等等,将一个鲁莽、傲慢、目中无人的洪教头写的是入木三分。3.动作描写。初次见面林冲是“躬身施礼”,洪教头是“全不理睬”;比武时,林冲是“把棒一横”、“往后一退”、“抡起棒一扫”可谓干脆利落;而洪教头是“脱了衣服”、“掂量一番”、“独自耍了一阵”、“把棒在地上猛敲一下”、“提起棒就要打”、“跳起来大喊”将狂妄自大,鲁莽急躁的洪教头刻画的栩栩如生。

四、激发阅读国学经典的兴趣,重视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的有效拓展和延伸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能力。”而国学经典选文恰恰就是引子,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阅读期待,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苏教版教材编委汪笑铅说:“选编《林冲棒打洪教头》目的是让学生接触一下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引起他们的兴趣,我们还特意安排了‘讲水浒故事的口语交际,无非想让孩子们课外去进一步阅读。至于要读到什么程度,我们没有考虑太多,因为全篇课文在《水浒全传》第九回里只占不到三分之一的内容,全书120回,靠这点内容就能把林冲分析全了?悬!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的阅读期待就显得很重要。”

猜你喜欢

朗读指导拓展延伸国学经典
小学高段朗读指导三部曲
吟诵国学经典,提升语文素养
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方式的研究
浅谈国学经典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整合
如何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朗读指导
谈职高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试论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设计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朗读指导
根植经典固本培元
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拓展延伸”环节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