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假问”变“真问”

2015-08-31周峥嵘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养花梅兰芳空洞

周峥嵘

质疑,是指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敢于思考,质疑问难,敢于大胆表达,敢于追根朔源、探索未知。综观学生预习中的质疑,我们欣喜地发现了许多闪光的东西,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问题:明知故问、无病呻吟的假问题层出不穷,敷衍、无趣、无奈的痕迹随处可见。

那么,如何科学地变“假问”为“真问”,引导学生在质疑中找到自我、找到自信,从而培养学生的开放思维呢?

一、变空洞为具体

问题空洞,是指问题缺乏实质性内容,空泛。学生很容易泛化问题,让人抓不住重点,摸不着头脑。如在学习《献给妈妈的诗》一课中,学生在预习中问:为什么说小老鼠最勇敢?如果不创设一定的情境,这个问题是难以回答的。但我们可以指导学生这样问:在《米老鼠和唐老鸭》这个动画片里,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老鼠的勇敢?这样一来,问题自然显得开放灵活、具体而生动,有血有肉了。再如在《梅兰芳学艺》一文预习质疑中,指导学生比较两个相似的问题,看看哪一个问题更有趣。1.梅兰芳是怎样学艺的?2.梅兰芳看空中飞来的小鸟的样子是怎样的?他为什么要紧盯小鸟而不去盯别的东西?通过讨论,学生恍然大悟。只有在具体的环境中才能更深入思考,锻炼自己的想象力、求异思维。可见,创设情境想象、对比相近的问题,是可以将质疑变空洞为具体的,激活学生的思维。

二、变肤浅为深入

肤浅与深入是一对辩证词。深入便于思考,深入更能生智。《健忘的教授》一课故事情节简单,学生在预习中容易在故事情节上提问,如“伊里奇教授容易健忘哪些事?”等等。如何指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全方位评判伊里奇教授呢?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质疑:健忘的人怎么当上教授的呢?他健忘什么?不健忘什么?在思考与讨论中再来定位教授这个人物形象。再如《江上渔者》预习中,也可将两个问题进行类比:1.捕鱼的人捕鱼危险吗?从哪里感受到的?2.明明知道出海捕鱼很危险,渔民为什么还要去呢?这两个问题虽然都是围绕“捕鱼危险”质疑,但角度不同,深度不同,思考的结果一定是不同的。

三、变封闭为开放

开放式学习一直是新课改所提倡的,这样的课堂碰撞出的火花一定是耀眼的、熠熠生辉的。《吆喝》一课的内容离我们现代生活很遥远了,但学生无比喜爱,不仅仅是老北京的传统文化吸引着学生,更主要的是让我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一种和谐的美。在预习中,不仅仅要了解当时、当地的民间文化,还要看看有关的视频,真真切切地去感受民间艺人的智慧。在质疑问难这个环节,可以引导学生从“情感”入手。如:吆喝者在吆喝时会想些什么?听到吆喝的人心情怎样?当时的活广告“吆喝声”与我们现在所看到所听的广告(视频、音响)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文化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进行智慧碰撞,不固守在死教材里,这样的质疑才有价值、有味道。

再如《养花》一文中,老舍先生告诉我们: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需劳动,又长见识,这便是养花的乐趣。预习中,有很多学生很快抓住学习的重点去质疑:老舍先生养花的乐趣是什么?这段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样的质疑已经不错了。但如何引导学生从文字上去欣赏老舍先生构句构段的精妙呢?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比较开放的问题:对照中英两段文字“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认真品读,你发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这样的立体思考、对比思考留下的痕迹是长久的,耐人寻味的。开放,不仅仅只停留在教材的内容上、形式上,还应在心灵上、脑海里。

科学的、贴近学生心灵、接地气的质疑,开阔的不仅是学生的视野,更应是他们的思维与灵魂。开放式课堂学习,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成就的是创新的梦想,放飞的是求索的希望!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附属小学)

猜你喜欢

养花梅兰芳空洞
梅兰芳评传
我爱养花
养花
乐在百日养花中
梅兰芳家族:国重于家,德先于艺
养花
用事实说话胜过空洞的说教——以教育类报道为例
臭氧层空洞也是帮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