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015-08-29安德志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5年16期
关键词:教育者政治思想

安德志

新媒体的概念

目前关于新媒体的确切定义,学术界没有统一的观点。笔者认为,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服务大众的一种信息传播形态,是通过有线信息网、无线信息网、卫星、数字传媒、纸质媒介等渠道,利用计算机、手机、数字阅读器、可视信息等终端设备,为大众提供信息和公共服务的媒体。

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现状

1.大学生广泛使用新媒体,但对其了解程度不高

2014年9月笔者对所在学院新入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采用UPI问卷,调查对象为学院电气电子工程系等10个教学系新生,共计4157人,其中男生人数为2683人,占64.5%,女生人数为1474人,占35.5%;来自城镇的为353人,占8.5%,来自农村的为3804人,占91.5%。数据显示,即使高职院校的绝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但是很大一部分学生已经拥有不同类型的新媒体产品,且广泛使用各种新媒体,而传统媒体在使用频率方面明显低于新媒体。以现代管理系大一学生为例,选择手机、互联网、电视三种媒体的学生占所在系新生人数的81.9%,而选择电台广播和户外媒体的学生人数仅占6.7%。这说明手机、互联网和电视已成为大学生最广泛使用的新媒体产品,其中手机拥有量和使用频率最高,占93.3%。而在对新媒体的了解程度上,以汽车工程系大一学生为例,非常了解的占8.6%,了解的占29.8%,一般了解的占51.7%,不了解的占13.9%,非常不了解的占3.7%。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尽管已经广泛使用这些新媒体,但是对新媒体的知识、概念、应把握的限度等的认识还缺乏一定的深度。

2.大学生对网络媒体的使用情况

大学生对网络媒体的使用情况包括人际交流、获取信息、休闲娱乐、网络学习等方面。其中,通过QQ、微信、飞信等工具进行即时通信是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最主要目的。以大众传媒系大一新生为例,在经常使用的网络媒体中,选择即时通信工具的(QQ、微信、MSN、飞信等)占绝大多数,这反映出网络媒体在大学生人际交往和沟通中的重要作用。另外,有50%左右的学生选择了休闲娱乐(游戏、影视等),50%左右的学生主要用来获取资讯(学习、查阅资料等),排在第三、第四位的分别是网络舆论(微博、博客、论坛等)、新闻门户网站(百度、新浪、凤凰等),比例也接近一半。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新媒体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交流沟通、休闲娱乐、网络学习的重要媒介,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学习、生活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相对于即时通信和休闲娱乐而言,获取资讯的频率并不是很高,这就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要求:要充分重视新媒体在学生学习、获取资讯方面的重要性,以适应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发展。

3.新媒体易于接受,但真实可靠性不及传统媒体

大学生更愿意通过新媒体方式获取信息。作为新媒体的手机、网络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联系更为紧密,受学校环境的影响,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在逐步下降。尽管如此,大学生还是能较好地处理与新媒体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出现过分依赖新媒体的现象。以笔者所在学院建筑工程系为例,通过对1013位大一新生调查统计,从对新媒体的依赖程度看,对新媒体“完全不依赖”的学生占5.1%,“很少依赖”新媒体的学生占17.3%,持“一般”看法的学生占59.8%,对新媒体“比较依赖”的学生占6.6%,“完全依赖”的学生占8.1%。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对新媒体“比较依赖”或“很依赖”的学生比例并不是很高,这说明多数学生能够客观自主地处理好与新媒体之间的关系,没有出现过分依赖或完全依赖的群体。

4.大学生上网时间偏长,新媒体花费较为合理

以笔者所在学院材料工程系331名大一新生为例,每天上网时间在3小时以内的学生占17.6%,上网时间在2~5小时之间的学生占56.2%,上网时间在5小时以上的学生占9.7%,学生每天上网时间平均值为2.19小时。数据说明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间以2~5小时为主体,但更偏向于2~4小时。可见,大学生在校上网的时间明显偏长。笔者结合大一新生对新媒体使用途径的数据分析来看,大学生上网大部分时间用来进行人际交流和休闲娱乐等非学习目的。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仍以材料工程系被调查学生为例,月花费在新媒体上100元左右为多数,这表明职业院校大学生对新媒体消费开支较为合理,并没有出现奢侈浪费的情况。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1.新媒体传播的全域性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得复杂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比以往要更复杂。首先,西方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侵略。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形势下,西方敌对势力充分利用这一时机,加紧对我国进行文化和意识形态渗透。以其资金与技术的强大优势,通过互联网向外输出大量的政治与文化信息,企图通过政治上的渗透和文化上的传播,达到迷惑、扰乱、颠覆大学生政治倾向的目的。其次,近年来,我国互联网用户迅速激增,网络信息复杂多样。在互联网中,由于不受传统交际的制约和阻碍,不存在面对面交谈的尴尬,多数人只用虚拟的身份与人交往,于是就无所顾忌,甚至滥用权力,肆意散布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政治观、价值观,在互联网上的行为肆无忌惮。再次,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日益增多。网络虚拟人际空间的形成,使具有不同嗜好的人,在想象空间中心理上获得了满足,从而使自我在虚拟的时空中被虚幻了。他们脱离实际,脱离社会,迷恋于虚幻的“精神世界”,他们彷徨、沮丧、失落,长此以往导致心理变态,甚至患上精神疾病,这种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中。

2.新媒体应用范围的广泛性削弱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地位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相当于传播的“大教堂模式”,即传播的特点是封闭的、垂直的、集中化的,传播过程极为严谨、封闭、可预测并且可控制。教师利用自身信息传播的优势地位很容易让大学生产生认同的效果,得到大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从而主导舆论的形成。而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在开放的环境中进行的,相当于传播的“大集市模式”,即传播的特点是开放的、并行的、点对点的,传播过程中充满各种可能性和不确定性。这样一来,在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信息优势就会相对弱化,教育者的主导地位也会受到严重冲击。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信息化水平

面对新媒体,高校要开展针对相关教师的技术培训,使其做到和学生同步、和信息时代同步。考虑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大多在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方面已有较高水平,所以应将重点放在信息素质方面的培养上,通过培训,使他们掌握信息时代下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技能。相应的技能应用培训,在设置内容时要把握三个原则:①实用原则。教育者掌握的新媒体技术应以实用性为主,以使用频率高、能直接在工作中运用且具有明显效益的技能为主,着重学习博客、微博、微信、网络课程学习等基本知识,以及搜索引擎的使用、飞信短信群发、网络资源共享和下载等操作技术,及时了解大学生乐于使用的网络语言等,以求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取得最佳效果。②简明原则。新媒体技术只是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配备一种新的教学工具。因此,在对教师进行技能培训时,不必要求其花费过多时间去研究其中的技术原理和传播原理,而应当以简明概括为原则,力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③科学原则。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实际情况,科学地选定培训内容,侧重于网络媒体中的SNS、微博、博客、微信、IPV6,以及手机媒体中的手机上网、手机搜索、手机下载、网络支付、支付宝、网络购物等。通过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信息化水平,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更新,把掌握的新技术内化为自身的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水平。

2.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在新媒体时代,要注重提升大学生的新媒体素养。教师通过新媒体素养教育,对大学生普及媒介知识,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从而提高大学生辨别信息和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教师通过教育,可以使学生正确运用新媒体知识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提高自身的生活能力和生活品质。在课程设置方面,思想政治课教师可以将新媒体知识纳入主题讲座、学术报告、课外德育实践互动等形式中,帮助大学生普及对信息的甄别判断,培养其媒介批评能力,使其树立正确的新媒体观念,理性、合法地使用各种新媒体。

3.加强对QQ、飞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工具的使用

在新媒体时代,QQ、飞信、微博、微信等已被广泛应用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思想政治教师应适应信息社会发展要求,充分利用学生使用的通讯和交流方式,努力在教育教学中发挥新媒体的功能。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可通过网络等途径开展深度交流与指导,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交流与沟通。思想政治课教师还可以建立自己的“思政博客”,及时发表自己对学生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建议,发表有关国际、国内的时政要闻,发表积极健康、富有哲理的文章,以思想和学术的魅力引领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成才。

猜你喜欢

教育者政治思想
品读
季托,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者需培养反思性实践能力
办公室政治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教育者”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