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教学法课程改革与实践

2015-08-29余朝文赵丹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5年16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

余朝文 赵丹

摘要:在师范类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信息技术教学法课程中引入MS-EEPO有效教育体系,对教学法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强化了学习、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学效果明显改善。本文分别从课型方式、学习方式、传统教育与MS-EEPO有效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三个方面对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了阐述与分析。

关键词:MS-EEPO有效教育;信息技术;教学法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15/16-0172-05

广西教育学院省级优质专业“现代教育技术”是培养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专科专业,“信息技术教学法”是必修课程。在多年的教学法课程教学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发现该专业的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中兴趣不高,理论知识学习不够深入,从而在说课、试讲课堂教学实践训练中,对课堂教学的流程、方法、技能、技巧等方面不能熟练应用,教学效果差强人意。为改变这种状况,在课程教学中引入MS-EEPO有效教育体系,对教学法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教学效果明显改善,下面笔者对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阐述与分析。

MS-EEPO有效教育

“MS-EEPO(Effective Education in Participatory Organizations)”即“MS-EEPO有效教育”,旨在通过组织和参与来实现有效教育的一种思想、理论和操作体系。教育体系中涵盖了新的教学方式所组成的理论范畴,技术方式所组成的操作范畴以及方法范畴。共有10种基本形态:课型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备课方式、管理方式、考试方式、诊断方式、技术方式、认证方式、控制方,是新三基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型方式的教学改革实践

针对现在的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的大专生对理论学习非常浮躁、很难深入学习理解的现象,我们引入了MS-EEPO的方式,基本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那种教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地讲,绝大多数的学生不是昏昏欲睡就是玩手中的电子产品,学习效果极差的现象。力争在课堂中让学生掌握相关内容,解决学生课后不主动学习的问题。

1.MS-EEPO课型方式

课型方式也叫教的基本方式,在MS-EEPO有效教育体系中,课型方式共有12种主流形态,其中要素组合方式和平台互动方式是最基础、易掌握的基本方式。

(1)要素组合方式

要素,指的是课堂教学中听、看、讲、想、做,加上动、静转换这7个基本元素。

听:生讲师听,师讲生听,生讲生听,人与机器(边听边记、关注、怎么听);看:自己看,互相看,团队分工看;讲:师讲,生讲,机讲;想:逻辑形态的想,发散思维的想,跳跃思维的想,直觉;做:简单地做,标准地做,社会形态地做;动:小动(不离开座位),大动(离开座位),单元组活动;静:形式上的静,心理上的静。

组合:不同要素的不同组合、排列,教学活动效果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它的组合形式有5000多种(5040种即7!),是一个千变万化的教学组织形式。

要素组合方式的基本形态,就是7个要素换着用。充分调动学生感官,顺应学生学习心理、生理特点,让学生能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这样可较大幅度地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性。

动静转换主要靠组织形态的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大组活动来调节。一般情况下,生理、心理决定了一节课小动2~4次、大动1~2次是比较适宜的。

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的组合,发挥合作学习的效力,保证合作学习的质量。良好的学习方式是提高学习效益,实现要素组合方式的基本保证。

(2)平台互动方式

平台互动方式就是要抓住关键要素构建多向度教学平台。这里的关键要素指的是,本节教学中关键的知识点、能力点、考点、方法、思维、创造、合作等。“多向度”指的是不同渠道、不同途径、不同思路、不同方法、不同方式和不同的个性表达。

平台互动课型方式有两种形态:标准性平台——由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平台;倒置性平台——引导学生结合教学内容构建的平台。

◇标准性平台互动方式步骤:

第一步:模拟教学知识点,由教师提出围绕该知识点相关联可学习的多向度的平台,向度个数7~10个为多;

第二步:由学生自由选择1~3、2~5、3~7个向度进行学习;

第三步:学生小组(3~6人为一组)成员之间交流学习情况,交换浏览学习成果;

第四步:学生深入学习或教师精读、深讲,直至学生掌握学习内容。

◇倒置性平台互动方式步骤:

第一步:结合教学内容出示开放性的教学素材;

第二步:根据所示教学素材,让学生思维扩张,任意提出意见、看法、思路;

第三步:汇集学生思维扩散结果;

第四步:整理成标准性平台形态,再按标准性平台互动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平台互动方式”就是要抓住关键要素,然后构建多向度教学平台。平台互动方式的主要流程是“筛选关键目标—构建多向度平台—交互—教师精讲(评+讲)”。一般地可以采用“问题—学生思考—学生做—教师点讲—下一个问题”的流程。

2.“做中学”理论知识

在教学法课程教学中,理论知识学习理解与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是必需的。理解理论知识一是要熟悉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过程等内容,为教学实践打基础;二是为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做准备。语言组织能力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技能,是教学技能与技巧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引入MS-EEPO有效教育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师主讲方式,使用“看、听、想、讲、做”要素于教学中,既活跃课堂又让学生深入学习,并有较多的实践机会。

在教学中,使用“看+想+做”的方式,让学生主动深入学习理论知识。对于每个知识点,先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完相关内容,并要求学生找出该知识点的关键词,此为“想”;然后把关键词构建成一个关系图,使用图的形式把知识点表达出来,此为“做”。经过几次的练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方法从掌握到熟练,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学习主动性也提高了。

3.“做中讲”培训语言组织能力

在“看+想+做”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做+听+讲”的学习方式。“做”就是在理论知识学习环节,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按要求构建出关键词的关系图之后,在小组内(3~5人小组)进行交换浏览讨论,然后每小组推荐1~2人在全班范围内展示关系图、讲解关系图的含义、自己组织语言重述理论知识点的意思。其他学生则对比自己的关系图,补充修改自己原来的关系图及重述知识点的语言组织,或为发言者补充内容,此为“听+讲”。在此过程中,通过学生的小组交流和全班范围内的讲解,大家对相关的理论知识都有了多次的理解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不断充实和加深记忆,而发言的学生则得到了语言组织能力的训练。在一个理论知识点学习的最后,由教师再做一次精简准确的讲解,让学生对理论知识点有一个逐渐构建意义的过程。

学习方式的教学改革实践

“动静转换”是MS-EEPO系统强调的特色,是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手段之一。因此涉及MS-EEPO的学习方式,特别是5J的训练与应用。

1.MS-EEPO学习方式

在MS-EEPO有效教育体系中,提出了12组学习方式,以下是基本的7组方式。

5J(五项基础):单元组、约定、板卡、表达呈现、合作;

5S(五个速度):记忆、写作、阅读、计算、说话;

5L(五个量化):对应5S的量化指标;

5F(五个防范):防空(空讲、空谈),防泡(泡沫、虚假),防敌(与学生为敌、对立),防花(花架子、要实践),防单(形式单一);

5K(五个控制):目标,内容(关键项、中小学1~3、大学3~7),时间,空间,资源(人力、物力);

5G(五个关注):关注目标、关注强化次数与作业量、关注思维向度与自由度、关注参与面与边缘人员、关注普通人才与英才;

5P(五种排序):重要性,重要+可行性,可能性,理想性,角色性(逻辑思维扩张+2PX、发散思维扩张+2PX、跳跃思维扩张+2PX、直觉思维扩张+2PX、辩证思维扩张+2PX)。

其中,5J是最基础的,也是最常用、最简捷、最有效的学法和教法。完成标准形态的五项基础训练后,教学活动的多要素功能、学生之间的有效交互功能等课堂调控的功效开始表现出来,教学相长这一优势开始呈现。同时,有利于促进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有利于促进师生的精神面貌,学生的自治能力也开始改观。以下是5J的标准形态内容范畴。

单元组:原理形态组、小组(7人以下)、大组(8~16人)、超大组(多于16人)、特别行动组、随机分组、编码序列;

约定:是调控课堂的主要手段,通过约定可以建设起班级文化、学科文化、学校文化,甚至能影响到区域民族文化、国家文化、国际文化;

板卡:微型卡(微型粘贴纸大小)、小卡或小板(16开白纸)、中卡或中板(8开白纸)、大卡或大板(整张大白纸);

表达呈现:口头、文字、图文结构、肢体语言、情景故事、神态表达;

团队合作:原理结构性团队(标识、目标、角色与分工、规则,共同完成任务,共享成果)。

2.约定的训练与应用

5J的训练要从组建小组开始,小组的组建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不固定的分组,可以随着课堂的需要而随机分组,以就近原则快速组建小组,这种分组形式是临时性的。另一种是组建相对固定的小组,设有小组长(团队长)、团队文化、分工及目标等。不管是哪一种方式,都需要经过训练,快速组建小组是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的基本要求。

在我们的课堂中,主要以小组(5~6人)形式建立团队,并要求设有团队长,提出团队口号和目标,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在小组活动中逐渐建设团队文化。经过几次的练习实践后,各小组在教学活动中运用自如,对于课堂的学习具有促进和催化作用,效果很好。

板卡是MS-EEPO系统中的一个特色,板卡的应用体现了系统的“无处不讲台、无处不教材”的理念。板卡有微卡、小卡、中卡、大卡之分,个人一般使用微卡和小卡,小组则常用小卡、中卡、大卡。板卡可以让学生随时记录、展示自己或小组的学习成果,并方便于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强化。

表达呈现是“动静转换”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或小组的学习成果展示,可以很大程度地训练学生的各种能力,同时强化或加深学生的理解,对学习效率具有促进作用。表达呈现的训练和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动手操作、图文表达等能力。

团队合作是MS-EEPO系统强调培养的能力,小组中的分工合作、交流互动是关键。

以上各种能力培养,在课堂中是否能够有效开展,重要的工作是课堂中的各种约定训练和应用是否到位。通过约定、训练与应用,简洁明快地调控教学活动,调控动静转换,有效地进行功能转换,快速地进行流程性检测,有效地强化某种特定内容。让课堂活而不乱、动静环节自然转换、时间紧凑而有序。

3.动静转换调节课堂进程

传统教育中,学生在课堂中以听为主,而研究表明,人的专注时间有限,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专注时间只有7~8分钟,中学生专注时间为12~15分钟,因此学生往往在课堂中不能专注地听。因此到了一定时间就必须进行动静转换,才能使学生保持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静”就是学生的“看、听、想、讲”,而“动”就是学生的“讲、做”。动静转换就是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转换“动”和“静”的学习。“动”又有“小动”和“大动”之分,“小动”是在座位1平方米范围之内的动,如起立回答问题、左右交谈讨论、座位上的操作实践等;“大动”是小组之间的走动讨论、合作,大组或班级之间的交流与活动。动态中学习时间一般占静态中学习时间的10%~30%。

在传统教育中,由于学生多于“静”的状态,一旦“动”起来就乱或难以再“静”下来,因此很多教师不敢让学生“动”起来,而造成了学习效率不高。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做好了“约定”的训练,动静转换非常自如,学生的参与度高,课堂调控有序,教学效果显著。

4.高效利用课堂时间

MS-EEPO系统强调动静转换,充分利用课堂时间,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理解、消化知识点,达到减少课外作业、减轻学生负担的目标。

通过动静转换,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课堂,通过小组讨论和表达再现,再经过教师的精讲、点评,让学生多次对知识点强化训练和理解。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中能真正地掌握新知识,从而减少课后的强化练习和作业,达到学生减负的效果。

教育模式结合的教学

1.学习方式的结合

引入MS-EEPO教学理念,首先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训练,让学生熟悉MS-EEPO系统的学习方式的同时,也让学生熟悉掌握学习方式训练的流程和方法;然后应用于课程学习和教学实践过程,为以后走上中小学教学工作岗位时对MS-EEPO学习方式的应用打好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方式的应用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主要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主动参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充分地利用课堂时间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课后的学习负担。而对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训练和应用,特别是5J、5F、5S、5L等学习方式的训练和应用,也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2.课型方式的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减少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使用,经常使用要素组合课型方式和平台互动课型方式。结合学习方式的改变,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教学显得更加轻松有效,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改变,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3.备课方式的结合

MS-EEPO系统中的备课方式,即教案的书写格式以简洁明了为准,在其中明确课型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方法与策略。特别是在学习方式上,要准确标注,各项指标要量化,如要素组合、5J、5S、5L、5F、5K等,同时,时间的安排也要明确。以下是EEPO系统中两种基本的备课方式:图文结构式(如图1)和板块结构式(如图2)。

备课方式的学习是师范生在教学法中必修的内容,传统的教育模式有传统的备课模式,教学设计和教案也有比较成熟的模式。这些模式对于师范生来说也比较熟悉,容易学习和掌握,也是我们课程训练的内容之一。

MS-EEPO系统的备课方式要结合学习方式进行,动静转换是基本的要求,学习方式的体现和实施、方法与策略的制定,都要按系统的格式进行。对此,也对学生进行了相关的训练。

为适应广西当前传统教育和MS-EEPO有效教育并存的教学环境,为让学生适应教学工作岗位的需求,两种备课方式都要熟悉的情况下,再引导学生把两者有效结合。在传统模式的框架下,把MS-EEPO系统的理念和基本操作结合到传统教学模式中,尝试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和学习效率,达到对学生的减负目标。

4.评价方式的结合

MS-EEPO系统的评价方式注重教育教学活动中评价的及时性、准确性、客观性和公正性,涉及教育教学的大方向问题、工作的重心、教的水平和学的水平问题、课堂上和课堂后的延伸问题、常规管理的系统优化问题、一所学校或一个区域的教育教学质量问题,等等。MS-EEPO系统共有12种评价方式,以下是两种具备基础性特征的评价方式。

(1)经典性评价

知识性:是什么,为什么,谁的,何时何地,怎么做的;

个性:优势特征或学得快慢,善于听、看、讲、想、做、动、静;

创造性:思维向度、功能转换度、功能转化度、五种思维特征;

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

主动:主动积极、主动权、主体性;

能动:兴趣、动机、效应。

(2)流程性评价

前测:为实现关键项目标,对之前学习的相关内容的检测;

中测:主要在课中检测关键内容学得怎样(对本节课的关键项学生学得怎么样进行检测,80%以上可通过);

后测:主要在后半部分强化次数与课后作业的关系处理(对本节课的关键项的强化次数进行统计检测,以确定课外作业布置多少)。

MS-EEPO是一个改变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的系统,MS-EEPO系统评价的基本方式要求做到及时、准确、客观、公正,而且在规范性、科学性、稳定性、参与面和相应的比例关系等方面有特别的要求。

在课程教学中,结合传统的评价方式如期末考试、作业评价等,增加了MS-EEPO系统的流程性评价和经典性评价。除了对学生的学习成果有一个终结性评价外,还对学生在课堂中、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性、个性、创造性、互动、主动、能动等方面进行评价,对学生的参与度、积极度、主动性、能力改变、态度、接受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进行观察考核,还在课堂中进行学习前、中、后的检测,及时发现优缺点,及时表扬、鼓励与纠正,让每位学生尽可能都进步。

结束语

信息技术教学法课程教学已经有了多年的经验,但笔者接触MS-EEPO有效教育操作系统仅一年时间,对于它的理解和实践应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课程中的应用也是处于摸索实践阶段,还需要更系统、更深入地学习体会,方式方法更是有待改善。经过教学改革,课堂气氛、学生的兴趣、积极性、参与度确实有很大的提高。相信经过不断摸索、科学应用MS-EEPO有效教育操作体系,教学效果必将得到更大的改善。

参考文献:

[1]根据孟照彬教授的现场培训资料整理.

[2]孟照彬.基本教学评价方式的变革[J].人民教育.2012(13-14).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深度融合初探
图们市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全员培训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基于素养提升的信息技术与美术欣赏活动的整合运用
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