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文化语境下高校美术信息化教学发展方向张朋军
2015-08-28张朋军
张朋军
摘 要 根据当前时代与社会的特性,强调美术教育与信息化技术运用的关联性,旨在探讨在视觉文化语境下高校美术教育以信息化教学手段为中心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高校美术教育;信息化教学;视觉文化语境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4-0008-03
当前,在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时期,网络教学资源中大量图形、图像能够更有效承载、记录与传递各种信息资源。随着慕课、微课等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同时亦为高校美术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因为在这个所谓的后现代社会,所谓的视觉文化时代,信息的传递速度是即刻,人们在资源共享的前提下,瞬间的讯息闪现给人们带来迅捷与便利的同时,大量被动接受的与自我无关联信息,同时也进入人们的视觉领域,占用了人们视觉文化映像中最为重要的环节。而这一现象在当下有愈演愈烈之势。也基于此,引领与开拓新的视觉文化语境,发展更为高雅而舒适的视觉享受与体验,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价值与意义更加得以突显。甚至在艺术专业领域中,艺术作品视觉表达的思想性与艺术性无不受到当下无关联视觉信息的干扰与污染。
视觉图像的直观性与创造性本被视作艺术的根基,同时也是绘画艺术的本质属性。“绘画更生动地触摸心灵”“绘画更适合于表达思想”得到深刻的理解,不仅在专业领域,而且在相关的医学、物理学、生物学等领域以及日常生活中都得到普遍应用。所以,这种对信息的有效过滤,对于视觉文化语境下的绘画的理解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一定的效用。然而,针对于这个被图像、屏幕所充斥的时代,这种理解并不容易被大众所包容,因为它仅仅涉及艺术领域的一个方面。具体来说,它只关乎到绘画自身作为更加有效的传播载体,却没有关注那些“容易被引入歧途”的人。也就是说,视觉信息图像仍旧可以依于自身的优势引导大众走向“相反”的方向,毕竟无法体验到视觉时代对图像进行价值判断的必要性。
在这样一种研究背景下纵观中国目前的艺术、美术教育,便会发现如何推动美术教育的发展,如何解决美术教育的问题,事实上都需要复归于教育本身。甚至可以说,面临的首要问题并非如何培养学生,而是如何看待教育最终的结果。特别是中国高等学府的美术教育专业,通常强调专业技能与技巧的训练,力图培养具有创造性与创新性思维的美术人才。对于这样的要求,始终无法找到确实的路径。其中的关键正在于信息化背景下的美术教育是否能够独立于周围世界之外,是否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价值体验。
教授美术技能是否就是所谓的美术教育本身呢?对于这一问题,始终无法给出确切答案。这一方面在于美术专业的特殊性,即无法树立明确的判断标准;另一方则在于不清楚美术教育最终的结果是什么,是否可以通过图形、图像、文字组合而成的作品来解析与评价新的视觉文化现象,并以此来引导其逐步塑造和锻炼。问题集中于如何看待高校美术教育本身,如何理解这个信息化时代,美术教学所带来的视觉文化语境下的各自审美价值。本文便从视觉文化、认知图像以及美术教育的相互关系入手,讨论在当下高校美术信息化教学的发展方向。
1 视觉文化与高校美术教育机制
从学术角度来看,视觉文化产生于20世纪下半叶,90年代中期,大量关于视觉文化研究的著作在欧美国家出现。它在欧洲作为一种非量化与文化定位的社会学而区别于英国的文化研究。可以说,这是一个新兴的人文学科,主要以视觉机制、观看、图像为研究重点,它辐射所有与视觉相关的事物。但是,致力于视觉文化研究的学者则力图超越一般人文学科的范畴,诸如W.T.J.米歇尔、詹姆斯·赫伯特等,特别如埃尔金斯所言:“我认为正是这个明显未受限定的、非人类学层面的视觉研究才需要我们去冒险涉足,以使视觉文化这一研究领域超越其人文学科的小环境。”
视觉文化的研究范式强调一种视觉与图像构成的相互关系,即图像与观看。不同于一般艺术史或艺术理论研究,视觉文化突出大众对图像所做出的反应,或者大众如何接受图像,所以视觉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像文学接受理论那样,构建图像的“接受史”,诸如大卫·弗里德伯格的《图像的权利:反映论及其历史的研究》。如此,视觉文化就突破了原有的学科界限而具有广泛的社会学意义与价值。事实上,图像的接受理论研究就是集中体现在信息化现实生活中,人们如何读解图像,如何理解设计、绘画作品。不同时代与不同文化的影响下,大众的读解方式具有本质的区别,而这又有助于认识到一幅绘画作品的产生所具有的语境特征。
从视觉文化研究反观当前中国高校美术教育,便会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即美术教育究竟是努力使学生成为“艺术家”,还是成为“会观看的人”“懂得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的人”?这个问题首先涉及的是一种价值判断,即学生是一个艺术家,还是一个具有独立思辨能力、具有较高审美趣味与体验的人?专业性美术教育往往聚焦于技术与技艺的传授,其目的则在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或创造性艺术家。然而,当下,在信息化瞬息万变的时代,美术教育已经不得不考虑变革,通过利用大量信息化资源的整合与梳理,运用图形图像的可辨识性,引导学生走向审美愉悦感与灵魂高度统一的集合。事实上,所谓的视觉文化创新或者艺术创造,并非完全在于“制造”与“生产”,相比较于那些艺术大家,他们所存在的社会环境则更加重要。也就是说,比之能“画”而言,会“看”“看什么”显得更加重要!至少也是个人视觉审美素养能够达到一定水准的关键因素。
从全国专业美术学院与综合性大学的美术学专业设置与招生情况来看,事实上是将具有独特属性的美术视作一般意义上的科学、经济或人文学科。期待学生能够“生产消费品”,但并不期望学生具有或能够习得一种“公共性”价值的判断。通过专业的绘制能力来确定招生,通过加强与发展学生的绘制能力来完成学业,但是没有意识到的是美术始终都是一种带有公益性与道德感的公共事业,是一种充满人文关怀情愫的信息化发展层次最为前端领域的开放式学科。从《最后的晚餐》到《清明上河图》,从圣彼得大教堂到故宫,美术、艺术都带有公共属性。同时,从艺术家到会画图、会雕刻的匠人,他们是对大众、艺术与道德的总体调配与组织,他们无不在利用大量图形图像为我所用,而又通过其展现自我才华的同时又传递某种美的信息。因此,高校专业美术教育的发展要摆脱以往的“生产型”培养模式,而应强调学生的多重能力的教育。事实上,这就是视觉文化语境下对美术教育的一种潜在要求。
2 信息化特质与美术教育的本质属性
事实上,当下,视觉信息化特质集中地体现在视觉接受的便利化与无意识。而实现这一目的的途径是信息化传播手段由最初的文字符号向图形图像转变。视觉文化所聚焦的“图像—观看”模式,就是在当下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下强调图像所处的社会环境:如何读解图像,即是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进行图形图像的接受、辨析、整理、储存、还原、加工、运用等一系列视觉接受系统的连锁反应。现今信息化环境下的视觉图像接受已经变得比如何“制造图像”更加重要。从现代艺术发展至今,绘画已经远远地离开了惯常语境,它已经不是那个“模仿”“纪录”或“表达情感”的媒介,如何绘制绘画、如何使绘画具有创造性并不仅仅在于制作者对画面的经营,而如何让观众更好地、更合理地理解图像则变得更为重要。即便当前的图像信息,在网络信息资源共享下,并非是解放人类心灵和产生新的价值标准的唯一因素,但是,图像本身的价值也是在于如何读解的。甚至可以这样说,在当前这个图像资源爆炸性增长的视觉文化时代,最重要的却是如何掌握信息化特质和如何合理地利用。这就是本文所谓的“信息化教学”。
一直以来,高校美术教育无论在学科划分还是在社会认可方面,都处于相对次要的位置。这样的处境一方面在于中国美术教育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在于对美术以及相关专业性教育的认知层面有所不足。美术学科的自身壁垒性,就前者而言,中国各阶段的美术教育模式与选拔机制往往立足于“制作”本身,也就是如何画好一幅画比任何其他考核方式更为重要。这似乎是一个矛盾:如果不比较画面的质量,怎么能区分好坏呢?而随着网络信息化的资源共享,人们的审美评价标准也变得更加多元与不确定。这就为传统美术教学提出严峻的挑战,简单地说,即是一味地强调与树立标准,已经不能够打动每一个心灵。
其一,任何历史中的大家都不是在一个专门的选拔机制中诞生,尤其是作为“创造性”的美术而言更加如此。
其二,美术不同于其他学科,其特殊性在于广博的知识与深厚的人文学养,而“创造性”只在这样一种个人的整体素养中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来,黑格尔和康德所谓的“天才”都在于这种“自然生发”。
其三,美术作为艺术范畴的重要环节,需要在一种社会的整体氛围中酝酿出来,而这种整体氛围是由于网络与媒介的传播所塑造的。网络媒介的信息传播正是渲染视觉文化体验的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如何合理地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已经成为高校美术教学的一项关键课题。所以,在当前高校美术教育情形下,就需要从教师个人到社会全面整体的人文背景与人文关怀作为支撑。而美术作为视觉与造型艺术,具有可视的形象特点,因而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使教学手段向多元化发展。如实物展示、投影、多媒体视频影像的引进,都补充了信息量,同时也适应了对象的需要,从而使高校美术教学向新型、交互、愉悦、探究的方式转变,可以满足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实现促进其视觉文化素养水平不断提高的目标。
教育是一项公共事业,而美术这种极具创造性的教育则更加倾向于在公众领域中的引导性教育与普适性教育。从这个层面上讲,高校美术教育的结果只有在大众的回应中加以检验,即便以培养艺术家为目的的专门性美术教育也是以这种大众诉求为起点的。专业性的美术教育,并非指代“技巧”与“技艺”的传授,而是远离广义的美术教育而进行的对象性的经济活动。如此而来,美术教育这一概念似乎变得十分模糊,致使相关机构无法展开具体工作:教什么?怎样教?教给谁?这一系列问题似乎都没有准确的聚焦。事实上,只要明确美术教育的起点在于“公共性”,明确美术教育的根本在于思维的“创新性”,就会将焦点对准于“观看”。而信息化教学恰巧最易于激发学生运用头脑中敢于思辨的精神诉求与人文情感表达之间建立最为紧密的通道。
美术作为基本的思维认知形式,按照罗斯金的论断,观看不仅是美术的入门基础训练,也是应用知识的根本核心。而怎样在信息化模式下进行观察其实是第一位的,它同如何绘制图像属于递进关系。观看是绘制图像的前提,而在信息化模式前提下的观看中,实践又会反过来帮助观察进一步成熟。信息化教学模式下的视觉接受与绘画、视觉体验、实践之间其实是应用能力的整体表现。
不能武断地说美术教育就是教授大众与艺术从业者如何去看,但是可以断言学会观看,学会在大量信息化资源发散性成长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而直接地欣赏与评价,是美术创作与发展的起点与基石。如果说教育本身是提升大众广泛认知度并营造美术气氛的基础,那么作为美术的教育首要面对的就不是任何专业性技巧与专门性能力,而是使大众具有观看的素养与需求。事实上,美术创作也是在观看的素养与需求之中产生的。从原始洞穴壁画的巫术价值到基督教美术的含义,再到现代绘画对自身的解构以及后现代对社会消费属性的解释,它总在满足观者的要求,给予大众观看,给予大众充分的对于信息整理与运用的权利和自由。
3 视觉与图像:作为日常生活的信息化要素
美术不仅仅是纪录历史面貌、传播时代精神、承载美感的媒介,而且正是历史、精神与审美本质所在,在当前的视觉文化时代尤其如此。只是所有美术、艺术的内质都在通过表达与表现的技巧传递于大众。所以,作为日常生活信息化要素的重要环节的视觉与图像,正是它们使大众能够深入到美的思维、美的理念以及美的道德之中,进而能够深刻体察日常社会现实生活中的视像。从这里可以看到,视觉与图形图像在视觉文化时代已经由制作转换到欣赏范畴。如何实践视觉与图像的观看与体察,如何鉴赏时代的图像,所依仗的正是这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信息化要素中观看的“技巧”。
当人们强调网络信息化时代之中所应要求的“视觉文化素养”之时,旨在指出美术教育应在最广泛的领域中传授一种欣赏与评价的技巧。这不仅涉及美术的内涵,而且也是关乎到社会整体和谐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如何读图,如何树立大众眼前的各种视觉“奇观”景象,都关乎到人们的观看之中所应具备的道德尺度,关系到人们对于日常生活信息化要素的分析与处理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各个阶段的美术教育都应是通识性、普适性教育。进而得到,日常生活时刻存在的信息化要素中视觉与图像的处置能力正是当前高校美术教育的首要发展方向。网络信息社会下的艺术家以及艺术相关从业者作为职业工作者,如何为社会提供符合“视觉伦理价值与道德观念”的图像,也是以这个大众教育为起点,只不过艺术从业者应该拥有更加严格的观看标准与更加严谨的视觉思维,这也正是高校美术信息化教学目的之所在。因为每一位艺术家都是大众的老师,在每一幅艺术作品之中传递着观看和读图的技巧。每一位艺术从业者都是大众中的设计师,为每一件作品都添加上了视觉文化的标签,每个人作为信息化要素的消费者与统治者,有权利和义务处置与其相关的视觉与图像。
视觉与图像是这个时代的标签,不同于歌德、特普费尔的语言和文学时代,因此需要图像的道德标准与观看技巧。作为日常生活信息化要素,图像本身已经得到拓展,批评与观看的诉求就需要得到相应的发展。作为以视觉与图像为中心的美术教育,在信息化时代不应仅仅强调能够创造出一幅美妙的画作,更应该着重于培养如何观看画作和图像的眼睛。在观看之中,在处理信息化要素时存在道德的评估与评价,在观看与图像之间存在一种“视觉伦理”,这正是当前时代中国高等院校美术教育发展路途中最为重要的标识。只有以时代的特性为基本,以大众的审美为目标,以信息化教学为手段,以时代的伦理价值取向为导向,中国的美术事业才能发展出一个良好的环境,也只有在这样的视觉文化语境下,才能收获属于这个时代的视觉图像大师。
参考文献
[1]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图像再现的心理学研究[M].李本正,等.译.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2:248,285-286.
[2]埃尔金斯.视觉研究:怀疑式导读[M].雷鑫,译.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7.
[3]德波顿.旅行的艺术[M].南治国,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214.
[4]阿恩海姆.对美术教学的意见[M].郭小平,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413-414.
[5]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M].滕守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6]朱永新.反思与借鉴:中外教育评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7]张卓玉.第二次教育革命是否可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