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职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行动框架下的思考

2015-08-28陈林春陈君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14期
关键词:高职

陈林春++陈君

摘 要 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是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满足学生心理发展需要,凸显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教育实践中要着力把握好“不变”与“变”、“他育”与“自育”、“学习”与“生活”、“追随”与“领导”等问题,以增强育人的实效。

关键词 高职;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行动框架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4-0016-03

Study within Framework of Practice of Self-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CHEN Linchun, CHEN Jun

Abstract Self-mental health educations significance is to highlight the effectiveness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by arousing the activity and initiative of students. In the practice of vocational college education, self-mental health education will grasp the problems, such as change or not change, accepted education and self-education, study or life, following or leading etc., and enhance the educational effectiveness.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self-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ramework of practice

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指通过唤醒主体心理自助意识,促进主体学会主动对自己的心理行为状况进行内省和评估,并通过各种自助行为,满足心理发展需要,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活动过程。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学生个体和学生群体两类主体。近年来,自助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理论和实践界的关注。研究者多是从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价值意义以及教育内容等方面进行理论探索。但是,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教育落地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基于行动框架对此进行思考。

1 育人理念中“不变”与“变”的统筹把握

不变:坚守高职人才培养质量 自高职教育兴起以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高职教育的育人目标一度出现窄化现象。问责高职教育的育人目标,有助于高职教育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教育部于2000年制定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中明确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1]但是,高职在实际育人实践中出现了功利性的短视现象,比如只注重学生“智”的培养,而对于学生道德水平、身心健康等非专业素质关注不够。

一般而言,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分为三级目标,分别是: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唤醒学生心理自助意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一级目标;以辅导和咨询为主,帮助学生解决一般心理问题的二级目标;针对严重心理问题进行的诊断和帮扶的三级目标。实践中,高职院校的重心主要落在对二级和三级目标的关注上,对一级目标关注不够,甚至有的高职院校以师资力量不足为由淡化对一级目标的关注。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的出现就是为了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强化对一级目标的关注,实现三级目标间的有机统一,为实现培养身心健康的高职生这一维目标提供可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职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只有始终坚持人才培养质量不动摇,才能更好地实现高职育人质量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良性互促。

变:把握心理教育创新实践 高职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在不变的价值守护基础上积极创新、灵活施教,才能真正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要唤起学生的主动意识,就必须首先唤起学生对心理健康自助教育的兴趣,这就需要高职院校不断创新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方法,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的兴趣、需要深度契合。同时,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的向内自我反省、自我观察、自我发现,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体验和教育需求,这就需要灵活面对学生个体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教育方式方法。

从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来看,主要涵盖了自助式心理研究、自助式的心理训练、自助式的心理辅导、自助式的心理暗示、自助式的心理激励和成立自助式的心理社团。每个模块的教育内容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因相遇的学生个体需要不同,都应体现不同的教育方式,因此,创新显得至关重要。以自助式心理激励为例,因为需要激励的出发点不尽相同(如后进生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欣赏;取得成就的学生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和表扬;遭遇困难的学生需要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帮助等),这就需要在进行自助式心理激励时,首先明确学生遇到的是什么心理需要,针对不同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而同一个问题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帮助后进生发展自己的优点,可以对后进生委以重任,也可以对后进生进行“优点大轰炸”团体活动等。

高职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坚守高职育人目标不动摇和创新心理自助教育方式方法,实际是对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变和变的辩证认知。坚持不变的目标引领是为了更好地指引心理健康教育的灵活创新,坚持不断地创新实践也是为了更好地坚守高职教育目标。只有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有效实现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实效。

2 教育主体中“他育”与“自育”的有机统一

他育:坚持“授之以渔”的教育 他育主体这里主要指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他们在学生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中充当重要的“指导者”角色。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学生担当起“心理自助者”的角色,角色的胜任力要求学生单单有心理自助的热情是不够,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有他育提供可能。

在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中他育主要起着“授之以渔”的指导作用。依据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不同,教师的指导作用也不尽相同。在“自助式心理探究”中,教师主要指导学生形成自我探究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自我观察、自我反省、自助解决的意识和能力;在“自助式心理训练”中,教师主要指导学生群体掌握不同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方法,具体的团体心理辅导实践由学生自行组织,通过学生实践训练、学习、反思等,实现心理健康发展的可能;在“自助式心理辅导”中,教师主要是指导学生个体发现自己遇到的心理问题,随后帮助学生个体建立起“心理自助员”的角色,学会自行解决问题;在“自助式的心理暗示”和“自助式心理激励”中,教师主要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暗示和自我激励的方式方法,以便帮助学生在遇到相关问题时学会自行解决;在“自助式的心理社团”中,教师主要指导学生社团的成员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展开心理社团的实践活动等,帮助形成浓郁的校园心理健康文化氛围。

总之,在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主导承担着指导者、引路人的角色,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自助方式方法,为学生自助做好充分的准备。

自育:心理自助的角色担当 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自助是最重要的实践体现。而自助的源头活水则是学生的自育能力,这就要求学生的自育意识和自育能力要能够不断提升,以满足心理自助的需要。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自育体现在四个方面,分别是:“为了促进自身的心理发展而自己激励自己;为了解决自身的心理困惑而自己调整自己;为了实现学生群体的心理素质共同提高而学生教育学生;为了实现学生直接的心理互助而学生辅导学生。”[2]

从自育的四个方面来看,在自我激励中,自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积极心理学认为,人都有自我激励、不断向上的潜能,教育的重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塑造的自育能力,“如积极的思维品质、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积极习惯的养成、积极人格的塑造、积极认知方式的形成、积极意志品质的磨练、积极心态的调整、积极组织与积极关系的建立等”[3]。这些良好心理品质的生成都是通过学生自觉自愿的自育能力形成的。如果学生自育意识和能力难以起主导作用,那么他育所起的作用更是甚微,学生的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的养成也将成为空中楼阁。自我问题的解决中,学生自育同样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从高职生常遇到的心理问题来看,多数都是认知偏差原因造成的,而要改变学生错误的认知,需要学生在内心有一个不断思考、分析和判断的过程,学生个体形成对事情的正确认知,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形成,如果单靠外在的他育是很难形成的。同样,学生群体之间的相互教育和帮助,更是学生通过自育实现自助角色担当的体现。

就高职学生而言,他们一般都没有相关的心理学背景,心理知识的获得、心理技能的提升,必须通过他育来获得。在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他育扮演着重要的指导者、促进者的角色,是学生自育的前提。而自育既是他育基础上的积极延伸和拓展,更是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的生命之所在。在高职学生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品质相对不高,如果单从他育的力量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品质,显得不够现实。无论是从外在教育资源因素而言,还是从学生成长的内生性因素来看,自育都充当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3 教育过程中“学习”与“生活”的互相渗透

学习:为了更好地生活 学习是学生为了通过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更好地提升自助能力。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基本上都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教育的实效性却有待商榷。问题的主要归因就在于不少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局限于课堂内的一门必修课,学习安排在教室里,教育内容以心理健康基础知识传授为主,而根据学生个体的心理需求和生活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少之又少。这种脱离生活的教育也是一种缺乏生命力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很好的生活实用课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为了学生心理健康自助打下基础,如果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就等于忽视了学生实际的心理需要,这种无的放矢的教育很难帮助学生自助。

因此,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一定是以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为基础,紧紧围绕学生生活实际,紧贴学生心理需要的教育。这就要求学生的学习教材应该是立足于对本校学生的实际调查而制定的校本教材,学习的过程应该是结合学生实际需要的研讨过程。比如针对高职一年级学生常遇到的适应问题、学业问题、情感问题等,展开不同的专题研讨,通过讨论学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当然,自助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立足学生实际创新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比如在自助心理辅导学习中,具体的学习方法如下: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分别写出自己遇到的心理困扰;然后学生之间互换写有心理帮扶需要的字条,拿到纸条的学生以辅导者的身份写出自己的建议,并还给写字条的学生;写字条的学生尝试在辅导者建议下进行自我调整,并由教师进行评价和进一步的帮扶指导。

生活:学习的重要场域 学生的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都是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形成的,这就要求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梳理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透视学生心路成长历程,这样有助于通过生活实际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自助式的心理问题就是帮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造成心理困扰的主要原因,并教会学生自主建构心理问题形成的完整图景,学会尝试从生活中学习解决生活中形成的心理困扰。

立足生活进行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在自助的过程中避免一味的说教,帮助学生尝试通过一些具体的实践活动来体悟解决问题的真谛。并帮助学生树立生活无处不学习的观念,摆脱学习和生活两张皮的错误认知,这也是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关键。

高职学生成长为心理自助者,必须处理好学习和生活的关系,即必须树立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的辩证认知。只有明确自身的心理需求源于生活,只有从生活中学习心理自助的哲学,才能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办法。

4 学生自助中“追随”与“领导”的角色担当

追随:学会学习的行为隐喻 追随在这里主要是指高职生如果要在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中担当起自助者的角色,那么学生个体首先也应该是一个善于主动学习的学习者。学会追随就是学习如何自助的方式方法,是优化学生心理自助的重要路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会追随要求学会主动学习,善于从心理教师等处学习心理自助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必要的提升自身心理品质的方法。同时,学会追随也意味着学生要学会终身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发展的学科,学生个体在不同的时期也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学生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成为最好的心理健康自助者。

学会追随就是帮助学生通过主动向他人学习,成长为自己心灵健康成长的导航者。学生追随的对象可以是心理方面的专家,也可以是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还可以是身边的同学和朋友。追随只有不拘一格,只有学会博采众长,才能广为己用,不断提升学生心理自助的能力和水平。

领导:学会自助的行为表征 从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审视,学生学会追随只是学生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自助的前提和储备,要想实现心理自助,必须学会做好心理自助过程中的领导者。长期以来,领导被人们固化地理解为“领导力和高职位是一码事,或者说领导力其实就是来自于高职位……不管什么原因,如果我们继续将领导者与其所处的位置等同起来,我们将无法真正理解和抓住组织的变化”[4]。当代组织行为学则认为,传统的领导内涵已经无法满足复杂组织的变革需要,领导应该是职位、个体能力、人格魅力等多维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从构成领导影响力的要素来看,人人都可以成为领导,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更要帮助学生塑造好在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领导角色,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实现对自助职能的行使。

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中帮助学生学会领导,其实就是帮助学生学会行使自助的权利和责任。学生学会领导,一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充分意识到领导的真正内涵和构成要素,并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人格魅力来提高自己在自我和群体中自助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学会领导能够帮助学生认知到自身的价值,把自助助人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看成是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这种价值认知能够帮助激发学生个体的成长欲望和自助诉求。

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在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只有认识到追随和领导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胜任自助者的角色。同时,没有领导的追随就没有心理自助的价值,没有追随的领导就没有自助的魅力。因此,在具体的实践中,只有很好地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的教育实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W-qRfHfxSNIp6B3

NmT5UHNeX2hJd-4OW15st_V6lVTLzlzDGwnDO1oylZN8

ygLLHfGie-xPRn08jQSzKw2f77a.

[2]王希永.论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

2005(2):26-28.

[3]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5):

41-45.

[4]德鲁克基金会.未来的领导者[M].方海萍,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5-26.

猜你喜欢

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关于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大学生孝文化教育浅探
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的思考与应用
高职应有自身的“话语权”
高职“创业课”该怎么上?
高职英语发展史
提升高职“多元”吸引力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