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2015-08-27王建帅
王建帅
【关键词】 自主管理;兴趣;学习习惯;巩固;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14—0033—01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创造条件。要充分信任学生,引导学生动起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主体意识、能力乃至习惯,从而实现学习任务的有效落实。
一、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动起来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已成为共识,但在上课时,有一部分学生沉默寡语,精神萎靡不振,上课无所事事,有的连这节课的课本、通案都不往出来拿,课堂上缺少必要的生气和活力。这样的状况,不仅是学生的问题,也有教师的原因和责任。那么怎样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怎样才能使他们动起来,而且能“动”得好呢?
老师不能一节课围绕讲桌转,要围绕学生转,让学生动,老师首先应动起来,走下讲台倾听学生的心声,与学生平等交流,关注学生思考什么,体验了什么,感悟了什么,收获了什么,以便及时调控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同时老师的转,对一部分精神萎靡不振,连课本通案都没拿出来的学生以震慑,让他们感觉老师就在身边。
要让学生动起来,讲课的语言要幽默,用幽默的语言不再让他们沉默。要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气氛要融洽,师生感情要和谐。老师与学生不能是猫与老师的关系,面对学生不能板着一副领导批评下属的脸。老师对学生应和蔼可亲,只有老师和蔼可亲,学生才能接受你,对老师有好感,对老师所带的课那还用说。
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才能有效落实学习任务
1. 课前认真预习。上课前,必须认真预习课堂上将要学习的内容,寻找、划出并理解基础知识和重点内容,对本节课的知识大体有一个了解与掌握。尤其要列出疑惑点,上课认真听讲,重点破解疑惑点。学会阅读。认真阅读,在阅读中总结、思考、运用。
2. 上课注意听讲。上课必凝神,认真听讲,边听边记。要随教师讲解的思路积极思考、消化知识。要在书上或笔记本上及时记录老师讲授的重点知识、重点结论和解题方法,特别注意预习中疏忽和遗漏的重要知识点,不断提高预习能力。在听讲中要领悟、掌握破解疑难知识的方法,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当堂的内容要当堂消化。
3. 课后强化巩固。课后对所学的知识要强化理解、记忆、巩固、反思、运用。当天的内容必须当天消化,本周的内容必须本周消化,本月的内容必须本月消化。学习任务不后移,知识不遗漏,不留尾巴。做到堂清、日清、周清、月清。
4. 积极思考,归纳总结。对已学过的知识,要自己归纳、总结、分门别类加以整理,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比较异同,强化巩固。
5. 独立完成作业及练习。对布置的习题或自选的习题,要独立完成,解答习题要多思考、多找方法,不抄袭,不翻阅答案。对自己确实无法解决的问题,要主动请老师、同学或参阅参考答案,直到完全清楚;要注重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要充分认识练习是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6. 重视书面表达。要非常重视书面表达,表达的过程和内容必须规范、简洁、明晰,逻辑性强、字迹工整、层次分明。
7. 重视合作学习。同学之间应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相互督促,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8. 科学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要科学安排学习、劳动、娱乐、锻炼、交往等活动。要制定活动计划,安排活动时间:包括每天的阶段性安排、每周的较大活动安排、考试复习和双休日、寒暑假的专题安排等。做到该学学、该玩玩,该学习时不用别人督促主动学习,该活动时快快乐乐去活动。充分利用学习时间,决不浪费时间,零星的几分钟小时间也要重视,可以安排量小的学习任务,积少成多、日积月累,能解决大问题,效果显著。合理安排各学科的学习时间,重点科目、弱势科目要适当多用一些时间。
9. 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自己选做的作业,认真思考,认真书写,一丝不苟,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寻找解决的方法。作业写完后,要想一下它的主要特征和要点,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作业错了,要及时改过来。不迁就、不谅解,不拖延时间。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S[2013]GHB0133)
编辑:蔡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