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色彩特点探析
2015-08-27刘飞
刘飞
[摘要]通过分析中国传统色彩的命名、审美特点和审美思维,探索传统色彩的用色规律、民族审美习惯和文化内涵,为现代平面设计的审美需求提供丰富的视觉语言和文化认同。
[关键词]传统色彩 特点 研究
色彩作为视觉元素,从原始人自发地使用单色描绘岩画、装饰陶器开始,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现代社会自觉地运用到绘画、建筑、服饰等各种艺术形式中,一直被人们有意识地运用。马克思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因此,传统色彩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具有象征性、情感性、装饰性特色的色彩系统,反映人们的情感表达、审美意识、风俗习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在体现。
一、传统色彩的审美特点
纵观中国传统色彩系统的形成与应用,大致可分为原始社会的单纯色彩、奴隶社会的多样色彩、封建社会的多元色彩。
(一)原始社会的单纯色彩。由于原始人们生产技术低下,对于色彩的认识处于混沌或者萌芽状态。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受日月光华、云蒸霞蔚、闪电飞虹等自然现象的光色作用,从原始的生理、心理上产生色彩感受,初步形成色彩概念。随着原始部落群体生活的出现,人们根据生存环境需要,在生命本能反应基础上用颜料涂画自身,用黄绿色的卵网砾石和白色带孔的小石珠装饰居住的洞穴,用红、黑色来装饰彩陶,表明他们已具有识别和控制色彩的能力。这些色彩多作为某种标记或象征,表现某种意义,而不在于形象载体与客观物象对应的准确与否,图腾表号的意义大于审美装饰的意义。如原始人在葬礼上对遗骸撒红矿粉;内蒙阴山、新疆呼图壁等地的原始岩画多用红色进行描绘。
(二)奴隶社会的多样色彩。随着奴隶社会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生产方式由石器变为青铜器为主,对色彩的认识由单一性发展到多种色彩造型能力,色彩运用不断发展进步。这个时期,以奴隶主为代表的统治阶级,以宗教和礼制的思想支配着人们的审美意识,在色彩上往往都体现出这些审美特征。如商代统治阶级崇尚宗教迷信,以威严、神秘的宗教思想来慑服人们,青铜冶炼、染色、刺绣和漆器等被广泛地服务于宗教祭祀。周代统治阶级以“礼”的形式来规范色彩的使用秩序,规定“赤、黄、青、黑、白”五色为正色,其他色彩由五色混合而成,代表等级地位,所有色彩的运用都在“礼法”的规定范围内,尊卑有别,上下有序,不得自由、随意用色,主要体现在服饰、建筑等领域中。
(三)封建社会的多元色彩。封建社会是中国传统色彩系统的丰富和形成的阶段,人们根据自我需要和审美经验,在运用色彩构建美的过程中,形成“尊黄喜红”的礼制色彩和富于生活气息的吉祥色彩。
一是“尊黄喜红”的礼制色彩。从先秦开始,中国色彩观受阴阳五行思想的影响,黄是土地的颜色,五行居中,汉代被认为是帝王的颜色,经隋唐以后进一步明确黄色为帝王家族专用色彩,赋予尊贵无比的地位。在民间人们对黄色的运用极为谨慎,除了在宗教建筑、服饰中运用外,其他很少出现。而红色是中国各民族人民最喜闻乐见的色彩。它源白人们对火、太阳、生命或鲜血等崇拜,人们用红色来寄托温暖、幸福、健康、驱灾避祸等吉祥意义。如汉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等民族都崇尚红色。另外,黄、红两色被赋予礼的内涵,体现封建礼制的等级观念。从周代开始,封建王朝统治阶级就把色彩运用到“礼”的形式中来区别官员的等级。如唐代明确规定黄色为皇帝专用色,红色为五品以上的官员服饰色彩。
二是富于生活气息的吉祥色彩。中国传统色彩出于对吉祥意念的表述与象征,与特定的图案、绘画等结合,满足人们祈福纳祥的心理需要,呈现明快素雅、庄重质朴的色彩风格,达到“喜形于色”。如红色象征喜庆和吉祥。人逢喜庆都用红色来装饰;人走运了叫“红运”;受上级重用者称“红人”等,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人们在生活中总结出这些色彩搭配,如“红间绿,花簇簇”、“粉笼黄,胜增光”、“要想精,加点青”等等。同时,每个民族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习惯传统、宗教信仰,选择自己钟爱的颜色,如蒙古族、壮族、维吾尔族等尚蓝,回族和水族尚绿,汉族、藏族等尚红,彝族、纳西族、哈尼族等尚黑,象征着各民族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传统色彩的审美思维
中国传统色彩的运用由白发向自觉发展过程中,受到传统“五色观”和儒道佛的思想影响,使传统色彩走向包容和多元互补发展。
(一)“五色观”的基础思维。在“阴阳五行观”的影响下,人们从色彩实践中形成以“赤、青、黄、黑、白”为正色的“五色观”,为我国传统色彩思维提供了理论基础。从周代开始,“五色观”被统治阶级运用到政治、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特别是在传统礼制的影响下,成为区别上下尊卑的工具,有力推动了传统色彩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如在用于祭祀占卜的甲骨文中就出现了“赤”、“白”、“黄”等表示色彩的字。《周礼》中有关于五色在房屋建筑、服饰等方面的运用记载。民间的服装染织、制陶工艺、绘画等方面的用色思维也多体现“五色观”。
(二)儒家的礼制和谐色彩观。儒家强调“礼”与“仁”的伦理道德意义,追求秩序和谐的审美观。一是极力维护统治阶级的典章制度,要求君与臣、长与幼等的色彩规范。孔子在《论语》提到:“恶紫之夺朱也”。强调红为正色,紫为间色,借“色”说“礼”,用“礼”的秩序明确正与间、雅与俗、正与邪的关系。二是儒家强调色彩的和谐统一。儒家认为色彩暗示人的品德,不同的色彩代表不同的内涵与象征,色彩形式要与装饰内容和谐统一。如孔子所说:“君子不以绀鲰饰,红紫不以为亵服”。意指人们选择服饰的色彩时,要根据自己的身份因时、因地而宜。
(三)道家的黑白色彩观。道家强调“道法自然”,追求素静淡雅的审美观。老庄提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五色令人目盲”、“五色乱目”等观念,其中“玄”即是黑,道家崇尚黑色,讲究自然美,不追求色彩的华丽,认为所有色彩是由黑色衍生出来的,表现出道家“无色而五色成焉”的基本思维。同时,道家强调“无中生有”的审美态度,以无彩色的黑色表现世间万物,从意象上表达内在精神追求,形成独特的色彩韵味。这对于中国水墨绘画影响较深,用浓淡十湿的墨色变化描绘生动的万物形象,传达出意象和意境的审美情趣。
(四)佛教的多元色彩观。佛教白汉唐时期从印度传人中国后,推行弃恶从善的普世价值观,追求尽善尽美的审美观。在色彩上,既使用以青绿为主的冷色调,也用红黄为主暖色调,对中国绘画、雕塑影响深远。如新疆克孜尔千佛洞内的龟兹壁画就是用蓝靛青、石青、石绿等冷色描绘的。佛教认为色彩具有普度众生的象征意义,白色象征光明高沽;黑色象征“恶”;金色象征佛祖释迦摩尼等等,这些色彩在佛教建筑和服饰上多有体现。
三、传统色彩的命名特点
中国传统色彩的命名具有形象特色的色彩名称。一是传统“五色观”的命名。古人在色彩实践中总结出“白、青、黑、赤、黄”五色为最基本的色彩,作为正色或原色,由五色混合出其他色彩。二是按造汉字原则命名。汉字是人们按照熟悉的思维习惯进行创造,表达可以理解的意义和概念,达到记录和传递信息的目的。《说文解字》中记载了许多表示颜色的字,如“素”、“缥”指白色;“縓”、“纁”指浅红色;“缃”指浅黄色等,都是与服装有关的词语作为色名。三是用矿物质和动植物的名称命名。中国传统颜料多提取自矿物质和植物的成分,因此传统色彩多以这些物质的名称作为色名。如赭石、雄黄、朱砂、翡翠色、石青、琥珀色等色名是以矿物质名称命名;又如玫瑰红、石榴红、丁香紫、橄榄绿、柳绿、杏黄、葱绿、菊白、鱼肚白、鹅黄、驼色、蝙蝠灰、鸽灰等都是以动植物名称命名。四是用自然现象的变化命名。人们利用自然现象的光色变化给色彩命名,如火红的太阳、昏黄的天色、蔚蓝的天空等。除此之外,人们还用枯、深、油、品、大、中、淡、粉等词来形容色彩的明度和纯度,或用一个色彩名称形容另外一个色彩名称来强调色彩的纯度,如绯红、绛紫、黝黑、靛蓝等。
总之,中国传统色彩在历史的继承与发展过程中,受“五色观”、儒、道、佛思维的影响,人们从岩石、绿树、鲜花、动物等自然环境中获取所需色彩原料,将色彩充分运用到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是中华民族外在的符号象征和内在的情感寄托。因此,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运用传统色彩,要深入理解和融会其内涵,根据不同的设计主题和现代色彩原理来“随类赋彩”,这样才能进一步延伸传统文化的意蕴,满足受众的民族审美需求,提升现代设计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