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晚清外交史研究所用档案史料的内容特点及价值*
2015-08-24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安徽大学历史系张震旦尹建龙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安徽大学历史系 张震旦 尹建龙
简论晚清外交史研究所用档案史料的内容特点及价值*
1.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2.安徽大学历史系张震旦1尹建龙2
档案史料是开展晚清外交史研究的基本资料,但其种类繁多、内容庞杂,涉及外交类官书、衙署档案、官员奏议文集、日记笔记等类型。对这些档案史料的整理、出版情况,内容概括、编纂特征、学术价值以及在学术研究参考使用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等进行分门别类的详细分析和评价,有助于促进学术界对晚清外交档案史料的了解,提高史料使用效率。
晚清外交 官书 奏议 日记
史学研究的第一前提是必须有档案等可信的史料,这是学术界的共识,正如戴逸教授所讲:“档案是原始资料,历史研究必须依靠原始资料,没有原始资料就像鱼没有水,鸟没有空气,历史研究就不可能进行。历史科学的殿堂必须以史料作奠基石。”[1]晚清外交政策和外交体制的变化和沿革,是清朝政治思想史和政治制度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晚晴外交历史过程中所产生、遗存下来的各种档案资料,如各类政府官书、官方档案、官员的奏议、文集及各种日记、笔记等,是后人了解、研究清朝历史不可或缺的资料,也是纂修清史的第一手史料。本文拟对与晚清外交史研究相关的档案史料做简要介绍和评价,希望能有助于这一领域研究的开展。
1 外交类官书
1.1《筹办夷务始末》
在各种有关晚清外交的档案史料中,《筹办夷务始末》无疑最为重要。《筹办夷务始末》系官修的道光、咸丰、同治三朝外交档案资料的汇编,亦称《三朝筹办夷务始末》,共收录从道光十六年(1836)至同治十三年(1874)的39 年间清政府处理对外战争和外交事务的档案共9300 多件,670余万字。包括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30 卷、咸丰朝《筹办夷务始末》30 卷、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100 卷,分别成书于咸丰六年(1856)、同治六年(1867)、光绪六年(1880),系由修三朝《实录》的实录馆同时编纂而成。
清政府编纂《筹办夷务始末》之缘起,乃因鸦片战争失败后西方殖民势力加剧侵略,与英法西方列强的交涉和战争成为重要事务。清朝统治者感到有必要借鉴和参考前朝的经验教训,同时认为在办理了各项“夷务”之后,对其得失应该进行总结,由此产生了专记此类“夷务”的政府官书。咸丰皇帝即位后不久即在大臣杜受田的建议下,设馆整理编纂道光朝与“外夷”进行外交往来的档案文件。当时的主持者认为,夷务之兴始自道光朝,而办理得失全在奏章,于是将当时对外交涉的档案,如内阁、军机大臣所奉谕旨,内外臣僚奏章以及中外往来之照会、书札等等汇为一编,原文照录,汇编成书,目的是“非徒详往事之是非,实以资异时之参证”[2]。
《筹办夷务始末》所辑多为原始资料,颇为珍贵。在选材上注意收录《实录》和《圣训》上略而不载或载而不详的谕旨,即如<凡例>所云:“凡有涉及于夷务而未尽载入《实录》者”,选入本书。此外,编者对皇帝在奏文句旁的批语、批注、圈点、勒抹等也都保存原貌,这些对研究清统治者关于筹办夷务的见解主张以及一些历史事件的内幕等极有价值。但编纂中也有诸多缺陷,如所有文件均无标题;对原文随意删节,给后人研究造成困难;对各地官僚奏折发出日期删去,一律改成军机处收到或奉旨发出批复的日期,造成时间上的模糊混乱;各国照会是研究当时中外关系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
却以其文义难解,仅择部分附录等[3]。
1929—1930年故宫博物院文献馆将三朝《筹办夷务始末》影印出版。新中国成立后,齐思和主持整理出版了道光、咸丰两朝《筹办夷务始末》(1964年和1979年中华书局版),给每个文件都加了标题,编了目录,加了标点符号,较长的文件予以分段;干支之下注明农历日期,并附公元月日;外地奏折的出奏日期和上谕寄到的日期也尽可能注明;改正了一些文字上的错误,加了索引。便于读者查阅使用。
1.2《筹办夷务始末》的衍生文献
从三朝《筹办夷务始末》还衍生出两种重要的史料。其一是在蒋廷黻主持下,广泛搜集各类散佚民间、未能编入《筹办夷务始末》的档案文件,编为《筹办夷务始末补遗》(同治五年以下未编成),补充了原档的缺漏。其二是在1930年代,同样是在蒋廷黻的主持下,以当时影印出版的《筹办夷务始末》为基础、借鉴西方史学体例,编纂了《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上、中两卷),上卷辑录1822-1861年间(道光二年至咸丰十一年)外交文献259种(篇),中卷辑录1861-1895年(咸丰十一年至光绪二十一年)外交文献540种(篇),两卷共计799种(篇)。此书对原档资料删繁就简、突出重点,便于查阅使用。
1.3《清季外交史料》
对于光绪、宣统两朝的外交事务,因辛亥革命爆发,实录馆在修成《德宗实录》和《宣统政纪》后便草草结束,未再循例编辑两朝《筹办夷务始末》。王彦威、王亮父子所辑《清季外交史料》填补了这一空白。《清季外交史料》共273卷。包括《光绪朝外交史料》219 卷,《宣统朝外交史料》24 卷,《西巡大事记》12 卷,《清季外交史料索引》12 卷,《条约一览表》1 卷,《清季外交年鉴》4卷。《清季外交史料》的资料基本符合档案原貌,且收录了许多清宫散佚的文件,学术价值很高。
2 衙署档案
为因应晚清外交局面,清政府新设了总理衙门、外务部、海关等政府部门,这些新“衙门”在办公中形成的各类公牍档案,是十分重要的原始资料。其中尤为重要者,一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和外务部档案,二是海关档案。
2.1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和外务部档案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和外务部档案是研究中外关系和帝国主义侵华的珍贵史料。1860年(咸丰十年)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根据《辛丑条约》规定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作为清朝专管外交事务的机关,所设职官有总理大臣、会办大臣、尚书、侍郎等。现存两机关档案共有5163卷,11万多件。其中有清朝政府与各国签订的条约、章程、合同;中外交聘往来的国书、照会,以及办理各种交涉中形成的奏稿、咨文、函电等。这些档案翔实地反映了清朝政府与世界上53个国家的外交活动。
这些档案文件,现在已整理出版者,在台湾方面则有《海防档》、《四国新档》、《教务教案档》等[4]。在大陆方面,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主持编纂的《清代外务部中外关系档案史料丛编》[5]正在陆续出版发行。2004年出版了“中葡关系卷”、“中西关系卷”,2006年开始出版了“中英关系卷”,其内容均选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总理衙门暨外务部全宗档案,其编排均按照原文件的形式采用高清晰度扫描去灰技术完成,保存了档案的原貌。这些史料丛编的出版发行,对推动清史编纂和中外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2.2海关档案
“海关档案”是自鸦片战争后各通商口岸建立新式海关起到民国年间,各海关在处理各种公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大批公文档案,包括各种报告、咨、呈,以及大量的来往函电。海关作为近代中国的政府机构之一,它所使用的公文函电,也应属于近代各级官员文书之列。但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环境下,海关长期为外国人所掌控,其办公文书主要使用英、法、德等外语,阅读的难度较大,因而长期不为学术界熟悉。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组织力量对部分海关档案进行了整理编译,出版了《帝国主义与中国海关》丛书11 辑[6],1990年代又整理出版了《中国海关密档——赫德、金登干函电汇编(1874—1907)》9 卷[7]。这些档案资料从一个特殊的渠道和视角揭示了晚清外交中的许多秘密,是近代中国外交发展的重要记录。
还有一类资料,虽不属于“海关档案”,但与近代海关联系密切,对我们研究晚清中外关系也颇多裨益,这就是出版于1908 年(光绪三十四年)的《海关中外条约》两卷[8],此书由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编纂,收录自鸦片战争到清末的中外条约,按国别分类编次,均以各条约的中西原文对照排印,便于查阅和研究。
3 官员奏议、文集
晚清各级官员的办公文书是与中央官书相对应的另一类重要史料。此类资料大多保留在官员个人手中,经过编纂,以公文专集或含有公文的遗集、文集、全集的形式传世。现存总数约有七八百种,内容丰富,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又一个基本史料群。
在各类官员文书中,以奏议最为重要,有资格上奏的多是官阶较高的臣僚,所奏内容也大多是有关国家内政外交的重要事务。特别是许多曾参与办理外交事务官员的奏议,更为后人了解清政府高层决策的内幕以及政策体制变化的原因、经过提供了大量重要信息。如1861年初,奕、文祥等人联名上奏的《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折》、1874年李鸿章的《筹议海防折》、1901年的《江楚会奏变法三折》等,都是了解晚清外交政策体制变化必不可少的资料。
从这些奏议的存世情况来看,有些官员的奏议单独出版,比较重要的如林则徐的《林文忠公政书》、曾国藩的《曾文正公奏稿》、左宗棠的《左恪靖侯奏稿》、李鸿章的《李肃毅伯奏议》,以及建国后整理出版的《郭嵩焘奏稿》、《袁世凯奏议》等。还有许多官员的奏议存在于他们的文集中,如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等晚清重臣均有全集或遗集出版,他们的奏议大多收录其中且占据重要地位。如《曾文正公全集·奏稿》30 卷,收录折片897件;《左文襄公全集·奏稿》64 卷,收录折片1314 件;《李文忠公全书·奏稿》80 卷,收录折片1921件。
作为外交事务的直接参与者、外交政策的执行者,驻外使节是晚清官员中的特殊群体。现存的驻外使节奏议约有30余种,如《郭嵩焘奏稿》、曾纪泽的《曾惠敏公遗集·奏稿》、许景澄的《许竹筼先生奏稿录存》、薛福成的《庸庵全集·出使奏稿》等,都是研究晚清外交的重要资料。
4 日记、笔记系列
晚清士人的日记、游记、笔记,能真实反映士大夫阶层的观念与想法,对于晚清外交观念和制度之变化也多有涉及,具有官方文献难以比拟的特殊价值。
1860年代以后,为了解西方列强的国情国力,清政府开始派遣官员出国考察和交涉,总理衙门要求出访、出使官员要提交考察报告,而一些开明的官员如郭嵩焘、薛福成等人,也力图在报告中突出西方各国在技术、经济、体制方面的先进之处。这些报告兼具公文报告和私人日记、行纪的性质,对开拓晚清官员和士大夫的视野、更新观念具有非常深刻的影响,其学术价值不容低估。如郭嵩焘的《使西纪程》是出使英国时候从上海到伦敦50多天的日记,经由他自己整理后钞寄给总理衙门的,全文约两万字,相当于一份任职报告。1980年湖南人民出版社校点出版了郭嵩焘的日记[10],校点后的日记分为咸丰、同治、光绪朝三卷,其中光绪朝又分为上下两册。在日记中,郭嵩焘对出使英国的经过、见闻记载颇为细致,与提交给总理衙门的《使西纪程》不同之处,在于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西式文明的赞赏。
张荫桓(1837—1900)是晚清外交活动中的重要人物,于1886—1889年间担任清政府驻美国、西班牙(当时称日斯巴弥亚)和秘鲁三国公使,1889年底回国后担任总理衙门大臣,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后,张荫桓奉命参与外交决策,后又被派往广岛与日本方面议和。张荫桓素有记日记的习惯,现存仅有《三洲日记》、《戊戌日记》、《甲午日记》三种,数量虽不多,内容却极为丰富,是研究近代史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料[11]。《三洲日记》是张荫桓担任驻美、西、秘三国公使期间所写的日记,除了对当时美国排华事件有较多记述外,对其他外交活动、参观游历、往来公私案牍均有记录,特别是对西方社会风俗民情的大量描述,对西方各国政治制度与社会制度的精辟分析,以及对中西文化进行对比后的种种心得体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张荫桓认识和学习西方的心路历程。《甲午日记》是张荫桓在光绪二十年(1894年)的日记,前部分多记载宫廷活动以及科举考试的各种制度,后部分则涉及甲午战争后期的议和活动,对内政外交记载详细,史料价值较高。《戊戌日记》记述始于光绪二十四年戊戌正月初一日(1898年1月22日),止于同年七月初六日(8月22日),即戊戌政变发生前一个月,前后共记213天的行事和见闻。日记内容涉及戊戌年内政外交大事,诸如旅大、胶州湾租借交涉、英德洋债、新政变法、德国亲王访华等事件都有反映,是近年披露的研究戊戌变法的重要史料。
类似的日记、游记还有许多,如清政府第一次正式派遣使臣出访世界各国的斌椿使团,就有斌椿的《乘槎笔记》和使团成员张德彝的《航海述奇》两本游记传世;此外比较重要者,如随同郭嵩焘出使英国的副使刘锡鸿所著的《英轺私记》,薛福成的《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1868-1869年间随同蒲安臣出访欧美各国的副使志刚所撰之《初使泰西记》、孙家谷所撰之《使西书略》,晚清新政时期五大臣出洋考察所产生的戴鸿慈之《出使九国日记》等,还有如罗森著《日本日记》、何如璋等著《甲午以前日本游记五种》、黄遵宪著《日本杂事诗》、王韬之《扶桑游记》、《漫游随录》、徐建寅著《欧游杂录》、黎庶昌著《西洋杂志》、李圭著《环游地球新录》、张德彝著“述奇系列”等书。1985年,岳麓书社出版了钟叔河主编的《走向世界丛书》[12]一套,收录了民国以前国人游历欧美和日本的各种记述,以上各书,除《郭嵩焘日记》、《张荫桓日记》外,全部收入其中。
2003年翻译出版的《赫德日记》[13]比较详细地记载了赫德参与晚清各种事件的来龙去脉和总理衙门的内幕,如赫德和英国驻华公使卜鲁斯密谋制定“中外会讯”办法,夺取中国海关走私违章处分管辖权,利用他和总理衙门的隶属关系,协助丹麦取得中国的条约特权等,都是难得的资料,与相关的海关档案、赫德函电等相互比照,其史料价值更大。此外由赫德自己所写下的文字,自然最能表达他对时局、人物、事件的真实看法与评价,对于我们以新视角来观察、研究晚清历史也颇多借鉴。
在大量的晚清野史笔记中,也有许多涉及晚清外交事务,虽然是稗官野史,往往有发人深省之处,可弥补正史之所缺,相得益彰。其中比较重要者,如《中俄伊犁交涉始末》《中法兵事始末》《中日兵事始末》《割台记》《庚子国变记》《西巡回銮始末》《马关议和中日谈话录》《外交小史》等。特别是《外交小史》专门记述评论清中叶以来有关外交之得失,其目下篇章,如“清中叶之外交观” “ 恰克图条约之怪诞”“记清流党” “ 清流党之外交观” “出使笑话九则”等,对后人了解相关问题启发良多。
注释:
[1] 北京市档案馆. 档案与北京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M]. 北京: 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
[2] 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凡例.
[3] 台湾史学家王尔敏曾指出,《筹办夷务始末》在资料收集方面并未能收录外交交涉之照会的做法,让后来的研究者无法清楚了结晚清外交之艰难。他以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英法强势选租使馆土地的交涉为例说明此点。后人编辑的资料集《第二次鸦片战争》等则对各种外交照会收录齐全。
[4] 《海防档》,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57年。 《四国新档》,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6年。 《教务教案档》,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4年。
[5]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北京大学、澳门理工学院 编:《清代外务部中外关系档案史料丛编——中西(西班牙)关系卷》,中华书局,2004年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北京大学、澳门理工学院 编:《清代外务部中外关系档案史料丛编——中葡关系卷》,中华书局,2004年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北京大学 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 编:《清代外务部中外关系档案史料丛编——中英关系卷》,中华书局,2006年版。
[6] 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丛刊编委会. 帝国主义与中国海关[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57.
[7]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陈霞飞. 中国海关密档——赫德、金登干函电汇编(1874—1907)[M]. 北京: 中华书局,1996.
[8] The Inspectorate General of Customs, China: Treaties,Conventions, Etc.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States, Shanghai, 1917, 2nd.Edition,2vols.
[9]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恭王府博物馆. 清宫恭王府档案总汇——奕秘档[M]. 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
[10] 郭嵩焘. 郭嵩焘日记[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11] 张荫桓. 张荫桓日记[M]. 任青, 马忠文, 整理,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12] 钟叔河. 走向世界丛书[M]. 长沙: 岳麓书社,1985.
[13] 赫德. 步入中国清廷仕途:赫德日记:1854-1863[M]. 傅曾仁等,译,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3.
*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邦交志(下)政策体制篇”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