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
——武汉大学的改革实践
2015-08-24周叶中夏义堃宋朝阳
周叶中 夏义堃 宋朝阳
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
——武汉大学的改革实践
周叶中夏义堃宋朝阳
以武汉大学研究生跨学科培养实践为基础,通过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特区建设,大胆探索并客观分析跨学科导师团队合作指导方式改革、跨学科招生方式改革、跨学科培养方法改革、跨学科课程共享平台建设以及跨学科奖助体系、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和学位授予等改革的具体路径与实施效果,进而形成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
研究生教育;跨学科培养;培养模式;武汉大学
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既是当今时代各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也是深化我国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多年来,武汉大学坚持以“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创新是研究生教育的主旋律”为宗旨,积极营造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氛围,着力搭建跨学科研究生招生、培养平台,努力探索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与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紧密结合的跨学科人才培养路径,强化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质量监控,以点带面,有力推动了全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
一、招生改革:从学科取向到跨学科取向的实践探索
学校敏锐地认识到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决定了研究生教育的开放性与跨学科性。早在1997年,就组建了战略管理研究院,坚持“教学相长,研学互动”的人才培养理念,开始了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尝试。2004年,学校明确提出要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为进一步突破长期以来导师观念中的学科固化限制,学校先后组织跨学科对话、跨学科论坛等活动,同时,将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注入到导师培训内容体系,重点强调了跨学科培养符合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核心是从学科分化式培养走向学科整合式培养,进而推动学校研究生招生、培养以及学位点建设改革。
1.搭建平台,夯实研究生跨学科招生、培养的基础
自2005年开始,学校改变了以往按学科归属划分院系和研究生培养单位的通行做法,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和学科特色,通过与中央部委或湖北省、武汉市联合组建的方式,先后成立了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边界研究院、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高等研究院、水文水资源研究中心、医学研究院等一批集跨学科科研合作与研究生招生、培养为一体的平台机构,实行单独招生和重大科研项目驱动的跨学科人才培养。国家协同创新计划启动后,学校进一步整合学科资源和研究力量,成立了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等8个具有多学科、多功能综合优势,联合学界、业界国内外创新力量的综合性跨学科平台,并专门出台了《武汉大学协同创新中心研究生培养制度》,在招生指标和奖助体系、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重点支持。近几年,上述平台招收博士研究生的人数逐年递增,2014年这几个平台共招收博士研究生185名,比上年增加了20%。
2.拓宽口径,探索研究生跨学科招生形式的创新
学校一方面调动导师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积极性,鼓励导师结合科研项目需求跨学科单独招收或合作招收研究生。同时,大力支持考生跨学科报考,在推免生接收工作中,要求院系制定具体政策吸引优秀本科生跨学科推免,物理、通讯、摄影测量与遥感等学科博士生招生简章中还取消了跨学科考生以往加试相关专业课程的做法;另一方面,在招生选拔方式上大胆探索,如扩大导师自主权,推行博士研究生入学考核制、优秀人才单独选拔制,为跨学科优秀生源的招录拓展渠道。此外,学校还加大了研究生入学考试方式的改革,在考试科目设置、笔试试题设计、面试等方面,侧重对考生知识体系的综合性和学科视野的开阔性等方面的考查,努力营造有利于优秀跨学科考生脱颖而出的招录氛围,从而吸引了一大批具有跨学科背景和从事跨学科研究潜力的优秀生源,仅2014年学校就录取了跨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477人,约占当年博士生招生人数的32%。
二、培养模式改革:从跨学科特区试点到大面积推广的实践深化
1.设立特区,开展博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2011年,学校启动了“博士研究生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项目,着力在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方面先试先行,努力破解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体制机制性障碍(见图1):
图1 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试验区基本架构
(1)以重大科研项目跨学科人才需求为导引,组建了一批融合国内外一流师资的跨学科导师团队。如邓子新院士领衔的生物医药团队、舒红兵院士领衔的免疫学与基础医学组合团队、庞代文教授领衔的生物医药分析化学组合团队。导师团队以承担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科研项目为依托,以跨学科科研团队为基础,组建融合海内外以及多学科师资的高水平导师团队,集体商定博士生跨学科招生与培养计划,形成主副导师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的研究生跨学科指导任务体系。
2.1 文化工作人才总量相对不足。全职的文化工作人员较少,兼职人员多,由于乡镇文化单位性质的原因,只有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有公务员编制,公务员偏少,大部分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是事业编制和工人编制,专业对口人员相对较少,给总体工作带来很大难度。特别是在进行文化研究方面由于缺少专业性人才导致深层次研究不够。
(2)定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导师团队结合项目研究进展与人才培养预期,向学校提出进入跨学科试验区的申请,通过答辩评审,与学校集体签订跨学科人才培养目标任务书,实行招生指标单列,招生对象以优秀博士生、直博生和硕-博连读生为主。培养任务立足于复合型知识体系与能力体系的建构,从而强化了跨学科学术视野、融合多学科方法与理论以及基于重大现实问题的科研能力训练,同时,实行实验室轮转和海内外联合培养。
(3)根据入选博士生的知识背景与学术基础,统筹多学科培养资源,量体裁衣,单独制订学科集成与交叉的课程体系与实习实践等内容,以个性化培养实现多门类学科方法、专业知识和思维方式的互补。
(4)加大跨学科试验区的辐射力度,组建多学科融合的优秀研究生跨学科科研团队,加大资助扶持力度,实现从扶持单个优秀研究生到带动多学科研究生团队整体进步的转变。2014年,学校共组建研究生跨院系跨学科团队52个,总资助金额139万元,有力地促进了不同学科研究生之间的团队协作、技能互补和知识共享。
(5)积极探索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考核评价与学位授予机制,注重创新能力考核,采取个人考核与项目研究进展考核相结合、目标评价与发展性评价并重的方式,建立了动态的质量监控与退出机制,先后有3名入选博士生因考核成绩不理想而退出。同时,还组建了由多学科专家共同参与的博士研究生跨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允许符合条件的优秀研究生跨学科申请学位。
2014年组建的高等研究院,成立伊始就定位于发挥多学科优势,建成学科交叉研究的基地和跨学科优秀研究生培养的特区,聚焦在物理、化学、生物、材料等相关学科领域研究生的集成式培养。在原有跨学科试验区改革基础上,该平台实行硕士生招生以优秀推免生为主,通过直博、硕-博连读等层层筛选方式,进一步优化硕-博培养体系,加大动态考核、分流淘汰力度,试行硕士、博士研究生先期不定导师、不定专业,跟随不同导师团队到不同实验室学习,在合作研究中确定研究方向和学位论文选题后,明确专业和指定导师团队,努力探索理综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
2.优化结构,推进跨学科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共享
学校高度重视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不断打破学科专业束缚,实施培养方案定期修订制度和校院二级专家审核论证制度,大力推行一级学科培养模式,化学、物理、计算机、地理、水利工程、电气工程、机械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等二十多个学科现已实现按一级学科制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同时,在突出学科特点的基础上,着力优化课程结构,开展了对课程体系的大规模重组,要求在一级学科内共同设计和制定课程名称与教学内容,逐步优化本、硕、博三级教学紧密衔接的课程体系。
3.加大投入,营造跨学科学术交流氛围
学校积极营造鼓励创新、追求卓越的学术生态环境,把跨学科学术交流平台建设作为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着力点,除坚持导师论坛常规化,定期举办知名学者“跨学科对话”等活动外,还精心谋划,认真办好“弘毅讲堂”、“研究生学术科技节”、“博士研究生跨学科学术沙龙”等校内研究生跨学科学术沟通与交流的代表性品牌活动;同时,着力搭建国内外优秀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鼓励并扶持优势学科举办全国性甚至国际博士生论坛与研究生暑期学校,上述活动每年都会举办十余场。这些活动不仅成功营造了来自不同文化、不同高校中外学者和优秀研究生之间浓郁的学术沟通与争鸣氛围,而且形式丰富的“跨界”学术交流还扩展了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提高了他们的知识挖掘能力、学科热点捕捉能力、科技创新集成能力。
4.精心组织,加速跨学科国际化培养进程
学校主动寻求与世界知名大学开展跨学科科研合作与研究生培养合作,积极探索研究生跨学科国际化培养路径。2010年,“中国武汉大学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地球空间科学与技术双硕士项目合作协议”正式签订,来自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的研究生,经过择优遴选可在一年后进入慕尼黑工业大学攻读地球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第二学位,此举极大地弥补了国内在地球空间信息学基础理论方法,特别是对地观测系统原创知识和核心技术方面研究生教育资源的不足,促进了摄影测量与遥感和地球物理等不同学科间研究生跨学科知识融合与实践运用上的交叉渗透。在该项目的辐射带动下,学校先后与杜克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等签订研究生双学位项目和联合学位项目协议,进一步拓宽了研究生跨学科国际化培养渠道。此外,许多导师主动利用国家公派留学联合培养项目和学校研究生短期出国研修资助项目等,积极选派优秀研究生到国外进行跨学科知识或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如分析化学专业博士生陶友田在导师杨楚罗教授的推荐下,进入剑桥大学高分子化学专业进行聚合物光电材料领域的联合培养,通过系统学习中外跨学科知识与研究方法,该同学的学术能力得到了提升,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2013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5.强化激励,深化研究生奖助体系改革
为促进跨学科培养,学校建立了跨学科试验区博士研究生奖助体系,通过提高学业奖学金标准(普通博士生1.8万元/年,试验区博士生2.4万元/年)、设立专项奖学金(6000~1.2万元)等方式,大幅度提高跨学科试验区博士生待遇。在全面提高研究生奖助标准的基础上,2012年学校设立了“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奖”,对科研能力突出、科研成果出众的研究生进行重奖,奖励额度最高为8万元/人,最低为4万元/人。完善的奖助体系、富有冲击力的激励举措,极大地调动了研究生潜心学术、大胆创新的积极性,研究生跨学科科研成果不断涌现。
三、绩效评估:从单一科研导向到综合质量提升的实践升华
在定期开展招生工作评估、培养过程评估、学位论文质量评估、就业与职业发展质量评估等工作的同时,学校还注重形成重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文化氛围和建立稳定有效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与提升机制,既建立了校院两级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也组建了一批高水平专家开展常规性培养过程的质量监控,按年度发布武汉大学《研究生科研成果分析报告》、《研究生课程教学状况简报》等,通过在校内公开人才培养进展与绩效,调动了院系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
与此同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跨学科项目质量考核与管理体系。例如,跨学科试验区导师与入选博士生要共同签订跨学科培养任务书,明确培养目标和各阶段考核方式与考核标准。其中,过程考核以博士生学术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等发展性标准来衡量,由导师团队集体组织、入选博士生进行学期学术报告的方式进行,期终考核则由学校组织专家评审,主导师与博士生围绕预期培养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答辩,允许中途退出和补充。研究生跨学科科研团队资助项目的考核,重在调动研究生个体的能动性和群体的互动性,以跨学科研究任务的完成为基本要求。导师团队的紧密协作与严密的过程跟踪,有效保证了跨学科试验区博士生的总体培养质量。据不完全统计,试验区内绝大多数博士生都能够圆满完成预定培养任务,发表的高水平论文数是在校博士生平均数的2~3倍以上。2014年10月,试验区博士生周倩在导师团队指导下通过生物化学及细胞生物学实验,在Cell期刊的子刊CellHost& Microbe上发表有关抗病毒天然免疫的最新研究成果,圆满通过了试验区终期考核。对于个别未能达到预期培养目标的博士生,经个人申请、导师团队批准、学校专家评估通过后,可以延期一年继续培养,学校在奖学金、住宿、图书馆、实验条件等方面继续提供支持。
完善的制度设计、有效的项目运行,不仅成功引领和带动了学校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而且也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近年来,学校研究生的科研产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良好势头,研究生发表SCI、SSCI论文以及发明专利授权等高水平科研成果数量,每年以20%~30%的速度递增。仅2013年SCI论文总量较上年增长了33%,SSCI论文增长量达到了73%,授权发明专利增长了30%,涌现出一批富有创新活力和跨学科研究潜质的优秀青年学术才俊,产生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标志性科研成果和实践应用成果,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研究生跨学科培养体系,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毋庸讳言,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构建和推进,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各种阻力和困难,主要有:①如何实现导师团队的高度融合与紧密分工,避免跨学科培养的结构松散与职责不清问题;②如何突破学科藩篱与院系管理边界,全面推进跨学科课程共享与搭建跨学科学术交流平台问题;③如何规避导师与研究生的单位管理与跨学科培养的边界冲突,克服经费分配等体制机制障碍及其背后隐藏的利益分配障碍,建立师资、大型仪器设备等资源共享机制问题;④如何客观判断并尊重不同研究生个体,掌握科研导向型的跨学科培养项目研究生的成长周期规律,建立科学的跨学科培养绩效评估体系等问题。
综上,对于高等学校而言,有必要从研究生教育与科研创新的叠加视角,重新审视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构建问题,特别是在学科边界泾渭分明的情况下,建立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应从推动增量发展开始,通过设立试验区、搭建跨学科科研平台等方式,形成多样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研究生跨学科培养典范,进而逐步扩大其辐射影响。同时,还应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强调以重大科研项目协同合作为基础开展研究生跨学科培养工作,制订跨学科研究和研究生培养紧密衔接的激励机制,引导和鼓励不同学科教师和国内外培养资源的有效集聚,汇聚集体智慧,促进跨学科平台课程和专业资源的共享。当然,高水平导师队伍建设和精细化的培养过程管理,也是构建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责任编辑周玉清)
周叶中,武汉大学副校长,教授,武汉430072;夏义堃,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武汉430072;宋朝阳,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副教授,武汉43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