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庄园建筑防御特色研究——以重庆涪陵石龙井庄园为例
2015-08-23陈果张霁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400030
陈果,张霁(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 400030)
巴渝庄园建筑防御特色研究——以重庆涪陵石龙井庄园为例
陈果,张霁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 400030)
探析巴渝庄园建筑的防御效能,对于研究巴渝防御型民居建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用于比较同一地区不同历史时期同一类型建筑防御效能的变化,也可用于对比同一时期不同地区同一类型建筑防御效能的差异。文章对重庆涪陵区石龙井庄园的防御性能进行定性分析的同时,采用层次分析(AHP)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集成进行定量评价,以此探析巴渝地区的庄园建筑防御特色。
巴渝庄园建筑;防御效能;石龙井庄园;AHP法;模糊综合评判法
doi:10.3969/j.issn.1671-9107.2015.02.026
1 研究背景
古代巴蜀地区的防御型合院民居历史悠久。巴蜀先民,惯于山居,先祖蚕丛“依山之上,磊石为居”,以防人兽袭击,为居住与防御最早之建筑[1];东汉时期地方豪强独霸一方,为进行财富掠夺而建造了许多堡垒式建筑,称为楼橹(胡肇椿,1962),成都、重庆地区出土了许多兼具储藏和御敌作用的陶仓模型,蜀地画像砖石之上,也常见庭院之中备至了瞭望高楼;史料记载,唐代大足永昌出现了“筑城堡二十余间,建敌楼二十余所”;清嘉庆初年白莲教起义,“坚壁清野”政策使得巴蜀境内官家的、地主家族的、单家独户的防御型建筑比比皆是;民国初年,连年自然灾害频繁,军阀混战连绵不绝,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农民群起吃大户,南坪“匪风盛行”[2],地主豪绅为保卫自身安全不惜重金修建了兼顾家族生活和防御匪徒劫盗功能的庄园建筑。上世纪90年代,季富政在研究巴蜀城镇与民居时,考察了多处四川地区遗存的带碉楼的合院式民居,重点分析合院中的防御建筑碉楼的产生发展、空间形态及其与建筑组群的关联。至此之后的巴蜀防御型合院民居研究,多集中于碉楼,对影响民居防御功能的其他因素及其整体防御效能的研究甚少。
研究巴蜀合院民居的防御效能,可用于比较同一地区不同历史时期同一类型建筑防御效能的变化,也可用于对比同一时期不同地区同一类型建筑防御效能的差异,对于研究巴蜀防御型民居建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石龙井庄园防御特色研究
2.1庄园背景资料
石龙井庄园位于涪陵城西南44km青羊乡安镇村 (旧名安镇坝),系晚清涪州南坪大地主陈万宝的家族宅院之一。陈万宝祖籍江西,在明末清初交会年代迁至贵州省安化县。尔后其五世祖陈我仁由贵州安化迁入四川,定居在涪陵区青羊镇安镇坝。陈万宝早年以贩卖米粮起家,后转而经营鸦片的种植、贩运和销售,成为当时川东最大的富豪。拥有土地40多万亩,地跨涪陵、南川两县,每年收租10707担(每担350斤),约2000t,可供现在4000至5000人吃一年。清朝同治年间,黄河大水,陈万宝捐军响10万两,清朝庭赠官职朝仪大夫,相当正四品文官,大儿子陈荣发议钗盐政厅,二儿陈荣达诰封奉政大夫,三儿陈荣茂1856年入武库后加捐都间府御。
石龙井庄园是陈万宝二儿子陈荣达的居住地,名叫陈蕚楼,比喻该建筑象花萼一样的美丽。后来因庄园内有八口天井,两口水井,更名为石龙井。庄园始建于1862年,耗银上万两,由300余名工匠历时12年修建完成。建筑白墙彩边,青瓦屋盖。朝门在院东侧,门前有一块供停客下马的石坝。庄园总占地面积约7200m2,房屋建筑占地约4000m2,房屋100余间,内有大厅、戏台、厢房、天井、花园、菜圃、马坊、磨房、碾米房、佣人房、龙门厅、碉楼等房屋,应有尽有,自成一个封闭世界[3]。清末民初,南坪“匪风盛行”。涪陵地区地主豪绅们为了维护自已的利益,时常地方武装剿匪,或请军阀代剿。然而兵匪一家,匪却越剿越多,根本无法对付。地主官绅们为了保护家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在修建庄园时不惜费财费力,提升其建筑的防御性能。
表1 石龙井庄园图文信息
2.2庄园防御特色
2.2.1外部环境防御效应
石龙井庄园坐落在平坝西侧一座山头,坐南向北,东西南三面浅丘环抱,形成天然的屏障。面朝一片平坦的稻田,视野开阔。地势后高前低,北面高墙包裹,南面建后花园,呈“易守难攻”之势。除了石龙井庄园外,陈万宝庄园建筑群还包括朝门庄园、四合头庄园、戴家堰庄园等十多处庄园建筑。陈家地主在多个庄园中设置了碉楼,形成与古代烽火台相似的交叉监护体系,对整个庄园建筑群实施庇护防御。
2.2.2建筑空间防御措施
石龙井庄园外墙通高5m,采用“金包银”的砌筑方式,外侧三分之一厚的墙体采用砖或石体砌筑(3m高的石筑加上2m高的砖砌)。内侧三分之二的墙体夯土垒筑。这种墙体十分厚实,在承重的同时起到防御外侵的作用。[4]外墙上仅有少量的狭小的窗户,且设于高处,防止贼寇攀窗入侵。民国初年为防土匪破门,在原来的大门外又加修了一道大门,形成双层门的防护体系。庄园内交通四通八达、千回百转,为主人的逃生和反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相传民国初年,有成百土匪趁主人不在而翻墙进入石龙井庄园,被一护院家丁发现。他从容闭上前后院门,只身单枪与土匪交火。由于他对地形熟悉,神出鬼没,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而土匪只能在游廊、天井里到处瞎转,直至死伤十数人也没能进入正厅和厢房。民国初年,石龙井庄园附院后部和西厢房后部,建有碉楼两座,外墙为夯土结构,高两层,二层四面墙体各开一个射击洞口,加上外围院墙窗洞口,共计射击洞口16个。两座碉楼均在解放后拆去。当时土匪常用枪械来源不一十分错杂,而地主豪绅时常依赖军阀,故推测常备武器也与军队所用相当。当时军阀常备枪械种类有驳壳枪和全自动毛瑟手枪,有效射程50~150m,站在碉楼之上,石龙井庄园均在保护范围之内。
2.2.3安保人员及物资储蓄
石龙井庄园内部还配置了一定数量的保卫人员。到解放前夕,据不完全统计,陈氏家族有烟枪手5人,零工40人,保家20人。为保证自给自足,庄园中建有粮仓,可容纳稻谷约20t以及可供数百人一年食用的咸菜。除上厅以外,所有楼上及附院均为长工住房或存放灯笼、米花、麻糖等用。院内两口水井一年四季都蓄满了清澈透底的泉水,不因旱季而枯竭,不因雨季而溢出。任凭怎样取用,水位都不会降低半分。除了提供生活饮水,还有火灾应急之用。
其余信息见表1。
2.3庄园防御效能评价
2.3.1评价因素集确定
军师运筹将阵地防御效能分为五个部分:防护、阻滞、隐蔽、机动和火力发扬(刘建永2002)。防御型合院民居在军阀混战,匪盗猖獗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可看作是保护居住其中的人员生命安全的“阵地”,具有实际的军事防御形态和功能,因此结合实际情况,可借用军事防御中的防护效能、阻滞效能、机动效能和火力发扬效能四个指标,作为防御型合院民居的防御效能评价的主准则层。在此基础上,继续细分了12个次准则层。
设评估因素集为U={U1,U2,U3,……,Un},则U1=防护效能;U2=阻滞效能;U3=机动效能;U4=火力发扬效能。其子因素集为:U11=地形条件;U12=外围护结构和材料;U13=射击洞口数量;U21=天然障碍;U22=人工迟滞;U31=兵力数量;U32=作战路线便捷程度;U33=粮食储备;U34=灾害应急;U41=武器种类和数量;U42=火力打击范围;U43=武器失效概率。把次准则层对主准则层的评测作为一级评判,主准则层对目标的评测作为二级评判,构建一个两层三级的模糊评价模型。
2.3.2确定权重指标集(表2)
2.3.3问卷调查研究
表2 权重指标集
笔者通过对10名从事西南传统建筑研究的学者进行问卷调查,请他们根据个人知识水平和专业经验,对照权重指标集依次对指标体系中的主准则层和次准则层进行评判。收集整理数据资料,将最终的评价结果与评语集对应,可评价为“较好”。
3 结论——巴渝庄园建筑防御效能评价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巴渝庄严建筑在历史发展和不同区域层面上,建筑防御形态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影响建筑防御效能的因素又是复杂多样的,应综合考虑。定性分析对于综合因素影响的问题,难免受到主观意念和片面思考的影响,因而对于综合问题的对比和评判时常采取回避的态度。AHP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集成的研究方法,将复杂问题层次化处理后采集一定数量的专业评价,通过构建判断矩阵,对数据进行科学运算,在最大程度地消解了个人评价所带有的主观影响后得出相对理性的评判结果,对于辅助研究民居防御性能的变化和差异具有一定作用。然而通过实际算例分析,此研究方法也体现了一定的局限性:
(1)评判依据的局限
本例所选择的10名学者,对于巴蜀防御型合院民居有不同程度的了解,而传统民居建造特别是防御功能的营建没有统一标准,因此对于子因素的优差程度评判,缺乏学者们共识的上限和下限,需在进行评判之前,由学者们共同讨论制定出评判依据的上下限。
(2)研究对象的资料来源局限
本例中学者们对于该案例的认识程度仅限于由笔者实地调查和文献搜集所提供的资料,难以全面客观的观察研究对象。如果在多个案例的评判对比中,资料来源的局限性将在更大程度上影响学者们的评判,需统一组织学者们对研究案例进行实地考察分析,搜集各人提供的资料,进行整理汇编后作为集体共用的基础资料。
[1]季富政.四川碉楼民居文化综览[J].华中建筑,1996,12 (2):26-32.
[2]涪陵区政协文史资料研究会.涪陵文史资料:第十四辑[Z].2005:9-10.
[3]四川省勘察设计协会编.四川民居[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76.
[4]陈渊.巴渝地区合院民居及其防御特色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0:99.
[5]四川省涪陵市志编撰委员会.涪陵市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1380.
责任编辑:孙苏,李红
Analysis on Defense Characteristics of Manor Architecture in Bayu Area
To explore the defense effectiveness of Bayu Manor Architecture is of importance to study the building development of this type.Buildings of the same type can be compared at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in the same area,and the defense effectiveness differences of buildings of the same type can also be compared at the same historical periods in different areas.When analyzing the defense performance of Shilongjing manor in Fuling,AHP an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s are applied to do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for exploration on defense features of manors in Bayu area.
manor architecture in Bayu area;defense effectiveness;Shilongjing manor;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U-86
A
1671-9107(2015)02-0026-03
2014-12-31
陈果(1989-),女,重庆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建筑历史及理论。
张霁(1990-),女,贵州六盘水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建筑历史及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