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场设计的地域化探索——以四川开江县“孝”民俗文化广场设计方案为例

2015-08-23赵强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400045

重庆建筑 2015年2期
关键词:开江牌坊广场

赵强(重庆大学 建筑城规学院,重庆 400045)

广场设计的地域化探索——以四川开江县“孝”民俗文化广场设计方案为例

赵强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400045)

该文回顾了中国近现代广场的发展脉络,介绍了四川省开江县“孝”文化广场的创作构思理念。通过对当地节孝文化的解读演绎与诠释,把当地特色节孝文化运用到现代广场设计当中,并通过传统街巷线性空间、宇宙观、四时季节等传统元素的景观化表达,塑造了具有孝文化特色和地域特点的开江县标志性市民广场。

广场设计;地域化;标志性;节孝文化

doi:10.3969/j.issn.1671-9107.2015.02.022

对于中国而言,现代意义上的广场是一种来自欧洲城市文明的元素,近现代中国城广场的发展、演变的过程,离不开西方城市广场思想的渗透和影响。尤其是租界的划定打破了城市旧有格局,西方城市建设理念强势改变了中国传统城市功能和风貌。上海、天津、大连、青岛等地建立租界、居留地及其附属地,殖民者带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指导下设计的几何构图式城市广场。民国时期的城市广场建设是不断向西方学习理论和实践经验,同时探索民族形式的阶段,尤以吕彦直先生设计的南京中山陵陵园广场最为经典。解放后,我国城市规划受苏联影响,城市广场是以街道和建筑围合而成的空间,多为政治集会之用,规模较大,缺乏空间层次和交往空间,使人感到空旷单调。这其中天安门广场为典型,历经几次整修建设、广场总面积达到40万m2,成为中国最大的政治性广场。上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进行的政治、经济改革使社会结构得以改变,对城市建设也带来了巨大影响。90年代后是中国城市广场建设的“黄金时期”,建设者认识到广场是城市民众、交往、娱乐的公共生活场所;是城市生活的中心和城市形象的代表,此时以城市形象和政绩工程为目的的城市广场就如雨后春笋般涌出。[1]

尽管近年来各地的广场建设如火如荼,广场似乎成了“宽广”的“空场”,各个城市的广场建设也越发趋同,基本都是中心雕塑、大面积硬质铺装与景观植物的组合,城市中心广场的目的也只是作为形象工程留下空洞的图案化的形式而已,失去了地域特色和为市民服务的本质。城市广场应该反映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和魅力,是展现地域文化特色最重要的载体。

1 城市背景与场地现状

开江县位于四川省盆地东北部,大巴山南麓,素有文化县美誉,县内自然、人文景观,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场地中有孝子牌坊建于道光年间,是四川省省级文物。伴随着达万高速的全面通车,牌坊的文物价值、文化价值、潜在的旅游价值得以进一步提升。

本文化广场位于开江县新建的达万高速公路开江县其中一个下道口处(图1)。北侧紧邻省道S202线,南邻空地,西邻高速公路互通连接线,东邻私房,是展示开江厚重文化的重要窗口。广场规划用地面积16.13ha,地块北边长约116m,南边长约81m,南北宽约108.5m,地块近似于方形,孝牌坊位于场地北边中央(图2)。用地西北边地块有高速公路下道口与省级道路相连,地处开江高速下道口处。紧邻开江县城,对外交通方便,是建设市民广场,展示开江文化特色的理想用地。

图1 文化广场与开江城区区位关系图

图2 节孝牌坊现状图

2 传统“孝”文化的解读

著名城市规划学家沙里宁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地域文化内涵是使某一场所具有可识别性的关键因素之一。[2]开江县地处四川省的东部,大巴山南麓,位于渠江支流明月江的两大源头白岩河、新宁河流经之地。这种得天独厚的山水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其中有乔木、灌木、藤木、草木以及君子兰、夜来香和黄桷兰等观赏性植物。

开江县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受环境气候、风土人情的影响,逐渐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孝道文化”特征。而这种特征随着历史的洗涤,一些本质、精华的元素积淀了下来。既有孝子“孝能格天”、“杀身成孝”和“孝能感贼”的历史事实,又有金马儿曾孝子和天子店胡氏节孝牌坊的民间传说。丰富的历史与民俗文化为开江“孝”文化广场的设计提供了独特的素材和资源,同时也为进一步解读开江地域文化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姜吴氏18岁夫君病故,守寡至73岁得道光皇帝为其立此节孝牌坊,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姜吴氏节孝坊在开江县普安镇内,四柱三门,为三重檐庑殿顶仿木结构建筑,共三重檐顶,每层檐脊皆窗棂镂刻,翘角。坊体由四根方形石柱和七道横梁承托,柱前后及角柱两侧砌有抱鼓石基座,形成中门和两边侧门,石雕精致细腻。此外开江县内有多处节孝牌坊,如任市镇牌坊、甘棠牌坊和姜吴氏节孝坊。可见当地孝道和贞节的文化传统受到当朝者的嘉奖与宣传。同时,牌坊本身表达出对朝庭和儒家思想的崇敬仰慕之情,也表达先人对“孝节”观念的颂扬。开江当地的曾孝子为母砍柴换药,金马相助等故事也是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的主要内容,使开江的节孝文化成为其重要的特点。其上此孝父母子女之善扩散到社会,由此形成孔子的治国仁政之基本思想。因此,从国家和个人的养老需求出发,使得“孝道”形成了民俗文化的核心内容[3]。开江广场设计需要提取以上的历史文化内涵,传承和发扬其精神内核,创造以孝文化为特色的广场。

3 广场地域文化与空间形态

文化的传承离不开语言和符号,而对于地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却离不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地域文化符号的提取,自然也离不开这里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等。[4]根据城市的文化传统和民间传说,挖掘出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符号。因此我们对于开江县地域文化的凝练和提取,形成了四个主要的设计构思。

3.1以节孝牌坊为轴心的线性空间

以历史文化遗迹节孝牌坊保护为核心,沿袭传统街道线性的空间布局(图3),强化了对文物历史环境的保护,同时也让人们体验传统牌坊的空间环境特点,并结合街巷的线性的空间布局,构建传统的二十四孝浮雕或线雕,强化孝子牌坊的空间特色和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教育意义。

图3 节孝牌坊线性空间效果图

据当地人介绍,现存牌坊所处之地正下方有青石板铺就的老街,只是被淹没在后来的建筑物下。为了原汁原味地展示牌坊的文化与魅力,我们力求重现其当年所处的空间环境,让人们在青石板上徜徉时回忆起属于城市的集体记忆。

3.2以宇宙方位为构图核心的中心广场

运用“天圆地方”的传统宇宙观和东、西、南、北、中的传统方位观,创建孝文化广场的构图核心,与孝子牌坊街构成纵横相交的核心轴线,强调孝文化广场的文化纪念特色,形成整个“孝”文化广场的主要空间结构(图4)。同时环绕这个构图核心集中展示二十四节气或十二生肖的传统文化标符,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开江的农耕文明特色。

图4 文化广场总平面图

3.3传统园林式文化长廊与老幼游戏园

在广场中心轴线的两侧,布置传统园林式的文化休闲长廊,在空间构成上与孝子牌坊街共同作用起到广场空间的围合与限定作用,更重要的是为城乡居民和游客提供不受湿热多雨气候环境干扰的休闲场所,同时在长廊东侧布局为老年和幼儿休闲游戏的场所,环境相对安静,不受车行交通环境的干扰,提供老少安全舒适的空间环境。从总体构思上体现忠孝为民的规划设计思想。景观廊采用川东传统风格,联系两边休息亭,对广场的限定围合较强,不同场地场所感强,并且适应当地多雨气候,为老人和儿童提供了雨天活动的场所。该方案空间的起承转合较为明显(图5)。

5 景观廊方案效果图

3.4具有乡土气息的田园式风光观景台

利用地形的高差,在广场的南侧组织环状休闲平台,与平坦的田园环境结合,构成视觉景观环境开敞的观景平台,并以传统亭阁点缀,与整体景观环境协调对话。平台较之主广场降低,既减少土方工程量,又丰富广场的空间层次,同时提供良好的清水环境。并与高速公路出入口遥相呼应,是理想的迎候宾客空间环境。

4 文化符号的演绎与诠释

在城市广场的设计中,文化的演绎多种多样,但无论其形式如何,都是经过和当地的地域文化精髓相融合,进行了二次加工,才形成了适合城市特色的表达方式,才能实现民俗文化广场的设计意图[5]。一般而言,文化的演绎形式有三:第一,对地域文化的直接运用,如广场中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性植物的种植。第二,以地域文化为基础,演绎成新的表达方式,文化隐含在背后。第三,也是对地域文化的直接运用,但并不使用其原始的形态,必须进行再加工。在本项目的设计应用中,地域文化的演绎与诠释通过空间的巧妙布置与人行为的考虑如表1。

表1 广场空间地域文化与行为活动表

4.1孝文化与地域文化雕刻符号——“孝道传承”与“金马助孝”

以传统孝子牌坊为主景,配合二十四孝的传统雕刻故事,构成孝文化广场的主景点,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体验孝文化空间的同时,欣赏传统的雕刻艺术,使传统文化教育与文化艺术欣赏为一体,同时烘托和渲染孝文化氛围。以开江曾孝子与金马儿的传奇故事为题材 (图6),在孝子牌坊的东西两侧布置“孝子砍柴买药救母”与“金马来相助”的开江本地雕刻故事,寓意孝道美德受人尊重的文化内涵,同时体现开江的地域文化特色,使广场更具本土性。雕刻采用人物和动物真实尺度与抽象的浮雕线雕加文字篆刻的手法,构成上强调与孝子广场的和谐共生。

图6 金马助孝雕像效果图

忠孝史碑:忠孝为民、为国是孝文化广场的主题思想,在广场东西两侧布置卧式石碑,篆刻历史和未来的开江忠孝题材故事,可留空白,让历史不断的书写完善,构建开江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史诗。

4.2农耕文化符号——“天圆地方”与“四季芬芳”花坛

运用中国传统天圆地方的宇宙观,通过方形和圆形的几何图案在广场中心的花坛,象征天与地构,筑传统节气或十二生肖图案,结合花坛设置休闲座椅,提供休闲交流的场所,预示农耕文明的地域环境特色(图7)。

图7 天圆地方效果图

植物设计在整体环境景观构建上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尤其在景观意境及文化意蕴的传递中有着独特的作用。严整而虚实有序的形体结构是“形而下”与“形而上”交流的有效媒介,可以通过树影、声响、叶色等传递风、月、云、日、气、四季等自然的信息。广场四角结合广场边界围合空间,组织大型花坛,结合传统园林的植物配置特色,布置适宜四季交替变换的花草植物,如腊梅桂花玉兰等,四季飘香。四角各置桂树或樟树一株,以环形整体座椅环绕,提供家庭式和组群式休闲交流的园林场所(图8)。

图8 四季芳香效果图

4.3地域特色的建筑小品——“益民长廊”与“方亭观景”

一个“适用”于民的广场空间,首先必须具有鲜明的性格、品格和风格,营造亲切而富有感染力的空间形象,吸引人们前往,对于激发广场活力十分有利;再次,必须为人们的到达和使用创造良好的交通条件和富有层次的空间组织;设计多个主题鲜明的次空间、多样化的景观、举行多样化的公共活动等,为人们在空间中驻足、流连、参与广泛的社会性活动创造适宜的条件[6]。

开江广场两侧长廊既是广场空间的围合,更是提供休闲养性和休闲观光的人文景观场所,同时让人们体验传统廊式建筑的文化景观艺术。长廊东侧是广场相对安静的空间环境,布局适宜老人和儿童休闲休闲游戏的场所,儿童可自由嬉戏,老人可休闲陪护,体现以人为本,关心爱戴的空间营造理念。在环形观景休闲平台东西两侧各布置传统亭阁一个,与长廊构成和谐的空间过渡节点,提供观赏田园风光和迎候宾客的休闲景点。

5 结论

在坚持地域特色的城市建设中,广场应该从传统城市、乡镇、聚落的公共活动空间中区寻找地域文化元素,从市民生活中寻找活动需求,从地方故事传说中提取精神内涵,从而将地域文化融入到我们城市广场的设计当中,为我们的地域化建筑探索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此同时,广场通过空间的层次划分,使用者的行为活动的布置,地方植物的运用配置,并对地域文化的深度解读,演绎和诠释在具体设计中,使广场设计以人为本发扬地域文化。

[1]苑军.中国近现代城市广场演变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43-51.

[2]邓蜀阳,冯凌.城市个性——广场空间可识别性设计初探[J].重庆建筑,2008(02).

[3]王长坤.先秦儒家孝道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5:10-19.

[4]张兴国,温泉.历史人文与地域特色的探索——随州市炎帝神农故里与神农大殿规划设计[J].新建筑.2012(05):90-93.

[5]张军,高鹤翔.文化符号在现代城市广场设计中的应用——以哈尔滨阿城区市民广场设计为例[J].华中建筑,2013 (05):96-99.

[6]陈熳莎.“市民广场”设计的“形象”与“场所”——兼评广场的“适用性”[J].规划师,2006(12).

注释:

图片来源:

图1、2:作者自摄。

图3、4:作者自绘,资料选自《开江县“孝”文化广场、景观及小品设计》项目文本。

图5-12:《开江县“孝”文化广场、景观及小品设计》项目文本。

责任编辑:孙苏,李红

On Regionalization of Square Design

This paper briefly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context of modern squares in China,and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idea of the design of the cultural square in Kaijiang county,Sichuan.Based on the elaboration of local filial piety culture,which is applied in modern squares,and through the expression of the traditional elements of linear space,cosmology and four seasons,some landmark squares with filial piety features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re established.

square design;regionalization;landmark;filial piety culture

TU24

A

1671-9107(2015)2-0022-04

2014-12-06

赵强(1989-),男,重庆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与理论。

猜你喜欢

开江牌坊广场
布鲁塞尔大广场
丰碑与牌坊祥云县王家庄
在广场上玩
开江踏歌
南有钱塘观潮 北有呼玛开江 民族争艳 玉石增辉
广场
运城解州关帝庙牌坊掠影
圣诞暖心逛店之屯门市广场篇
白家牌坊
西递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