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2015-08-23高杰
高杰
(安徽大学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肥西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高杰
(安徽大学管理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肥西县作为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和唯一的“全国百强县”,坚持科学发展观,奋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县域经济迅速发展壮大,发展成绩斐然,优势日益凸显。借鉴肥西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安徽省乃至全国各地探索县域经济发展路径提供参考。
肥西县域经济经验启示
肥西县位于安徽中部、合肥西南、巢湖之滨,下辖9个镇4个乡,总面积1961平方公里,人口87.6万人,是全省目前唯一的全国百强县、全省科学发展先进县,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全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全省首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等称号。2010年至2014年,肥西连续6年成为全省唯一的全国百强县,在第十四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评比中名列第86位。肥西县产业特色鲜明,县域经济发展势头迅猛。汽车、家电、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初具规模,年产值均在百亿元以上。苗木花卉、畜禽、特种水产、蔬菜园艺等特色农业加速发展,三岗苗木、巢湖银鱼、肥西老乡鸡等一批特色农产品畅销全国。[1]
一、肥西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近年来,肥西县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和“特色富民”的双轮驱动战略,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05年至2014年十年间,肥西县地区生产总值由69亿元增长到508.8亿元,增加了6.4倍;财政收入由7.3亿元增长到55.8亿元,增加了6.7倍;固定资产投资由25.1亿元增长到491.1亿元,增加了18.6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27.5亿元增长到176.7亿元,增加了5.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3209元增长到2013年的11304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4年为15070元。肥西县2005年至2014年五项财富型指标绝对量和增长情况如表1。
表1 肥西县2005-2014年五项经济指标一览表
注:①全县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按当年价计算;②表中数据由2005-2014年《肥西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而得,肥西县统计局:http://www.fxtjj.gov.cn/sorthtml/745086446. html;③2014年统计调查中“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标变更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上述五项指标的持续增长,印证了肥西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与工业、农业、出口等生产性指标不同,这五项指标属于一种财富型指标,分别反映了社会的财富总收入、政府的收入、社会财富的运用、居民的财富积累和农民的直接收入。这五项指标的变化能够较好地反映肥西县域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肥西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近年来,肥西县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增速领跑全省,经济发展亮点频现(如表2),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县域经济总量不断提高
从生产总值来看,2014年,肥西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8.8亿元,居全省各县排名首位,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1%,领先全省增速1.9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为61017元,比全省平均值多26590元。从财政金融运行状况看,2014年,肥西县完成财政总收入55.8亿元,年增长率为11.4%,领先全省增速2.5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356亿元,年增长率为29.5%,领先全省增速18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91亿元,年增长率为30.2%,领先全省增速14.5个百分点。肥西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
(二)经济增长后劲明显增强
从拉动经济增长要素看,2014年,肥西县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91.1亿元,年增长率为17.2%,领先全省增速0.7个百分点;肥西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3亿元,比上年增长16.1%,领先全省增速3.1个百分点;肥西县实现出口总额52089万美元,年增长率为20.2%,领先全省增速8.7个百分点。可见,拉动肥西县域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发展势头较为强劲。
(三)工业经济带动作用显著
2014年,肥西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77.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8%,领先全省增速5.6个百分点;2014年,肥西县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61.3%,而全省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6%,肥西县高于全省15.3个百分点。2014年,肥西县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和建筑业)增加值增速为12.9%,高于全省2.6个百分点。
(四)发展创新驱动能力提升
2014年,肥西县共受理专利申请3785件,增长47.2%,而全省受理专利申请增速为6.2%,可见肥西县创新技术应用能力正在快速提升。2014年,肥西县新授权专利1841件,增长47.4%,而全省新授权专利较上年下降了1%。2014年,肥西县拥有高新技术企业71家,实现产值750亿元,增长23.8%,传统产业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提供动力。同时,要推动县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这也离不开科技创新的驱动。肥西县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崛起对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表2 2014年肥西县主要经济指标与安徽省的增速对比情况
三、肥西发展县域经济的主要经验
(一)坚定不移地发展县域特色经济
虽然每个县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都不尽相同,但都存在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比较优势,从而形成后发优势。县域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应当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走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的路子。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立足城市需求调整农产品结构,扩大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生产,建设城郊型特色农业基地,推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方式,推进农业组织化、市场化,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示范庄园,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拓全国市场;[2]加快发展特色旅游业,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人文历史和旅游资源优势,建设特色旅游景区,发展旅游新型业态。
(二)坚定不移地提升工业化发展水平
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工业的强力支撑。县域经济发展要取得突破,应当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以工业园区为平台,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推进产业集聚,使工业园区已真正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以大企业为龙头,培育支柱产业,通过引进一家大企业培育出一个产业。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拉长产业链,做强主导产业,集中力量推动大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鼓励扩大规模经营,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依托重点产业,抓好关健技术攻关、领军企业培养和重大项目带动,促进新兴产业做大做强。[3]此外,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具有环境污染少、能源消耗低、社会效益高等优点,不仅能够广泛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还能够很好地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因此,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也不得忽视。
(三)坚持不懈地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县域经济发展不能单靠财政来支撑,必须充分发挥金融业促动作用,着力扩大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探索发行企业债券等新型融资方式。同时,将招商引资作为扩大有效投入的主渠道,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扩大发展资金积累。应当积极支持县域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降低融资成本,给予优质小微企业贷款贴息补助;开展融资担保互助,县域财政以参股方式支持设立融资担保互助基金;加强融资担保服务,由保险公司对小额贷款本息承担保证保险责任;积极向社会融资,吸收闲散资金,大力发展股份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突破企业融资瓶颈的制约[4]。
(四)坚持不懈地提升经济发展创新驱动能力
加强科技孵化器建设,密切与高校、科研院所对接联系,推进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制订,提升核心竞争力。对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产品及服务实行政府采购扶持,将其纳入政府采购目录,并实行动态管理。强化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培训,鼓励企业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给予补贴,提升劳动力素质。创新的关键在人才,要落实各项政策支持人才引进,鼓励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在人才落户、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加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培训,鼓励企业高管赴知名高校进修,财政对相关费用给予补贴。
四、肥西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一)“三化”并进是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根本途径
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与实现经济跨域发展密切相关。对于县域来说,更与农业现代化休戚与共。在规划县域产业结构布局时,超越主推粗放型工业发展的简单路径,在明确三大产业分工与定位的前提下,深入实施工业富县、人才强县、旅游兴县、商业富县的发展战略。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三化并进”,统筹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在依托第二产业主导县域经济增长时,超越片面强调产值单一指标增长的思路,加快转变以大规模消耗能源、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产业发展模式,促进工业企业节能降耗,鼓励节约集约用地。
(二)改革创新是县域经济跨域发展的不竭动力
善用市场的办法、创新的思路来破解发展难题,不断增强县域要素集聚能力。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大胆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创新合作开发模式,互利合作、追求双赢。突破“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传统思维定势,创新投融资机制,多方筹措资金,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融资能力,破解重大项目资金不足的难题。坚持节约集约原则,创新土地利用方式,引导企业挖掘潜能、节约用地,大力推进建设用地置换和工业园区低效、闲置用地清理,加大土地收储力度,为县域跨越发展赢得了更大的空间。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动行政执法权延伸、优化行政审批、年度目标管理分类考核等多项行政体制改革。
(三)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生力军
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现已成为县域经济的主要支柱,是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和城镇化建设的主力军,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带动作用。[5]充分尊重和发挥民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形成以公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合力推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对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可以吸纳大量的社会资本和境外资金,优化投资结构,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由于民营经济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方式比较灵活,不仅能增加城乡居民就业,而且有助于缓解社会压力,促进社会和谐。目前民营经济主要集中在建筑业、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应当鼓励民营经济向文化、体育和科教等现代服务业进军[6]。
[1]肥西县人民政府.肥西县情[EB/OL].http://www.ahfeixi.gov.cn/content/detail/52e23a980 cad8502a7b5b01f.html.
[2]王永群.肥西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内涵——访合肥市副市长、肥西县委书记陈晓波[N].中国经济时报,2013-3-8(002).
[3]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调研组.肥西进入全国百强县的实践与启示[EB/OL].http://www.dss.gov. cn/news_wenzhang.asp?ArticleID=320477,2010-11-11.
[4]肥西县统计局.民营经济助推肥西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关于肥西县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EB/OL]. http://www.fxtjj.gov.cn/DocHtml/2014/5/6/33055855580.html,2014-5-6.
[5]李尧林.富县论: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前沿问题探索[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78-79.
[6]肥西县人民政府.肥西县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实施意见[EB/OL].http://www.ahfeixi.gov. cn/content/detail/55b0cf0eaf88bc0820077fd7.html,2015-07-23.
责任编辑:吴妍妍
*本文系安徽大学2013级研究生学术创新研究扶持项目(立项编号:yfc100229)研究成果。
2015—08—18
高杰,安徽大学管理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