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谈多媒体与高中数学整合

2015-08-20李圆美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13期
关键词:几何画板高中数学多媒体

李圆美

摘 要 从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使用存在的误区和多媒体技术与高中数学整合应遵循的原则两个方面,对多媒体与高中数学整合进行探索,旨在增加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 多媒体;高中数学;几何画板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3-0112-02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技术手段支撑,广泛运用在教育领域,与各学科教学进行合理整合,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改变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高中数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自然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知识难度大、抽象性强、思维密度大,对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较高的要求。多媒体技术的介入,在某些方面解决了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难题,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进行传统的“满堂灌”教学,凸显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和陈旧教学理念的冲突。那么,该如何推进多媒体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整合,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呢?

1 高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使用存在的误区

过分追求课件的完整 数学学习有其独有的要求,需要学生能够静下心沉思冥想,保证思维的严密性和连贯性。部分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手段时,错误地认为多媒体课件需要将所有的教学设计和环节都展示出来,导致课件的制作流于形式化。不论某些环节是否需要多媒体的辅助,教师都运用多媒体来展示,导致整节课教师围着电脑转、学生跟着课件走,新课程理念的“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都得不到落实。这种教师受制于课件的现象,凸显了教师对多媒体运用理解的片面和僵化。

多媒体成为灌输机器 “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方式备受诟病已久,早已成为人们口诛笔伐的教育顽疾。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也有十年之久,其中也包括借助多媒体打造形式新颖、活泼多样、优质高效的现代化课堂。但在教学实践中,时常能够看到教师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手段进行传统模式的授课,即教师借助多媒体对学生进行容量更大的灌输。比如,一位教师呈现的一节观摩课,学习内容是“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课件设计精美,动画效果生动形象,课堂容量非常之大。但是,整节课都是教师操纵电脑向学生灌输,既没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环节,也没有合理的学生互动,偶尔的师生互动也仅仅是简单的问答。一节课下来,听课者只感受到了课件的精美,没感受到新课程理念的存在,有强烈的“新坛盛老酒”的感觉。

课堂的主体本末倒置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人,即学生与教师。多媒体与传统的教具一样,仅仅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但是,由于部分人对多媒体的理解误区,将多媒体视作教学的主要元素,无论是在教学设计还是在教学过程中,都表现出过分突出多媒体元素,弱化了人的主体地位,出现本末倒置的不良现象。

高中数学是一门思维密度大的学科,学生需要深入地思考,需要一定时间来消化理解。但是,部分教师过分重视多媒体信息的承载量,发挥它的直观展示功能,追求课堂容量大、节奏快:教师快速讲解、快速出题,学生快速解答、快速反馈,并且一定要将课件上的内容进行完,来追求教学环节的完整。这样的课堂,多媒体的高科技魅力得到了尽情的展示,学生顾不得思考、顾不得理解,只能做到机械记忆和模仿;教师没机会与学生交流,没时间观察班级学情,急于按照课件上的程序进行。人围绕着课件转,完全丧失了课堂主体的主动性和导向作用。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表面上的热闹隐藏着无数的“夹生饭”,为学生的学习留下无数个“拦路虎”。

2 多媒体技术和高中数学整合应遵循的原则

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的一致性原则 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并不适用于所有教学内容,比如:数列、极限、随机事件的概率等学习内容,重在培养学生的理解和思维能力,多媒体的直观展示无益于学习;“椭圆的定义”这类借助传统教具和手工操作就能解决的学习内容,无需劳心费力再去制作课件。因此,教师要首先从教学内容的特点入手,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需要多媒体辅助的也要有选择性地使用,尽可能不追求在课件里显示完整的教学环节,防止多媒体成为束缚教学的羁绊。教学要力求教学手段与内容的一致,让多媒体成为课堂教学的画龙点睛之笔,为优化课堂教学服务,为新课程改革服务,充分发挥高科技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

有助于课堂元素互动的原则 新课程理念提倡在多种互动中推进教学。多媒体作为现代化课堂的有机构成部分,应该融入课堂互动之中,实现课堂的“三元互动”,即教师、多媒体、学生之间的互动。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突出数学思想和方法,展示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并借助多媒体技术改进课堂教学,完善教与学的合理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有教育机构通过对教学实践的研究,总结出相对完整的多媒体教学模式:教学目标——提出问题——应用媒体——学生讨论——教师讲评——问题解决。在三元互动中,教师是互动的主导,即引导教学的方向;多媒体是互动的载体,即展示互动的内容,启发学生的思维;学生是互动的主体,即学生借助多媒体的展示和激发,与学生、教师之间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动。因此,多媒体既是教学手段、教学载体,也要成为课堂互动的有机构成元素。

起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原则 数学学习侧重于定义、公式、定理的推导和运算,具有很强的抽象性,需要学生具备很强的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对于部分缺乏数学思维能力的学生而言,简直不知道从哪里入手进行思考。多媒体则具有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的特点,辅助学生进行理解和思考。因此,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针对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充分利用多媒体动态、直观、形象的特点,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比如在学习“函数的图像”的相关内容时,利用多“几何画板”直观演示变量为任何值时函数的图像变化,教学活动便捷灵活,直接展示了一般性,省略了传统教学中为变量带入不同的值,观察图像的变化,并进行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环节。节省了宝贵的课堂时间,为学生直观展示了图像的变化,加深了认识和理解,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保证课件的可操作性原则 多媒体课件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要完全在教师的掌控之中。高中数学课件制作需要使用的软件较多,不是每台计算机都能顺畅操作,尤其是网络上某些高质量的课件,那是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条件设计的课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教师使用。因此,教师可以对别人的课件进行借鉴,却不可以全盘照搬,防止在课堂上出现意外情况,影响课堂教学的顺畅进行。

另外,教师制作的课件还要具备灵活、适用于课堂教学的特点,能够进行分解操作,让每个步骤都能展示在学生面前,以促进学生与课件的互动、教师与机器的互动,以及教师、课件和学生三者之间的互动。

3 结语

总而言之,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的一种现代化手段,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推动者,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虽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但是并不能因此否定多媒体在教学中的正面效果。要从高中数学的学科特点入手,深入研究多媒体与高中数学的科学整合,最大限度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促进作用。endprint

猜你喜欢

几何画板高中数学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关于一个“绳瞬间绷直”问题的思考
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