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华夏文明译介与传播基地建设研究

2015-08-19曹进强琦

丝绸之路 2015年10期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

曹进+强琦

[摘要]为实现全球化时代背景下“让世界了解甘肃,让甘肃走向世界”的目标,就要面向国际传播甘肃华夏文明,提升甘肃的文化软实力。通过甘肃华夏文明译介、资源、网络传播中心等,建成以甘肃华夏文明译介与传播为特色、以文化翻译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文化翻译研究为支撑的高水平、综合性、网络化学科平台。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进一步完善甘肃文化外译宣介的学术架构,加大成果宣介力度,提升甘肃文化国际传播的软实力和竞争力。

[关键词]华夏文明;文化译介;传播基地;跨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5)10-0005-04

在党中央提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今天,翻译工作已经成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基于文化多元化的国际背景延伸而来的语言技术和辅助工具研发、翻译培训与多语信息咨询、本地化服务等相关服务已经形成一个新兴行业——语言服务业。语言服务已经渗透到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行业和领域。①甘肃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甘发[2013]3号)提出: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需以国际化的视野和思维,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吸收借鉴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建立健全对外交流合作的机制,搭建与国内外协作的平台,从而增强甘肃文化的国家影响力与国际传播力,创造优势互补、区域联动、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建立甘肃华夏文明对外传播翻译研究基地迫在眉睫。本研究旨在探索甘肃省重点产业发展和重点学科建设的需求,充分利用甘肃华夏文明译介中心、网络传播中心、译介资源中心等平台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进一步完善甘肃文化外译宣介的学术架构,加大成果宣介的力度,提升甘肃文化国际传播的竞争力。

一、国内外跨文化传播翻译的研究现状

文化传播不仅仅是母语的国际输出,更是文化的翻译输出。基于文化全球化的大语境,翻译界崛起了一个新流派:跨文化传播翻译学派。② 翻译活动是一种社会背景与文化传统截然不同的两种文化间的交流与碰撞,这实际成为一场真正的人类文明的非常规对话。随着通讯技术与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国际性信息的大众传播对跨文化传播翻译的影响愈加强烈,向跨国界、跨时空、跨民族、跨文化翻译提出了新的挑战。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起源于1989年在英国华威大学召开的国际翻译研讨会,这是翻译研究转向文化研究新视角的标志。1990年,由巴斯奈特(S. Bassnett)与列夫维尔(A. Lefevere)合编出版的《翻译、历史和文化》(Translation,History and Culture),进一步推动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文化翻译观”把文化交流作为中心,主张保留原语的原汁原味,因此对内容和形式同样看重。③爱德华·霍尔在《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中具体阐释了跨文化传播研究范式的若干准则:跨文化传播培训的参与与体验,从纯粹的文化层面的研究转向跨文化人际交往,注重非语言传播,认识文化无意识,坚持非评判性的族群相对主义,重视传播与文化的关系。④ 他提出:“人们交流时存在着严重的意义曲解,理解和洞察他人心理的过程更加困难,难度超乎想象。”⑤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A.Nida)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中指出:“一切翻译的目的,都是寻求与原文最接近、最自然的对等语。”⑥ 而且“要真正出色地做好翻译工作,掌握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运用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⑦ 萨默瓦(L.A. Samovar)和波特(R.E. Porter)在《跨文化传播》(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中提出:“译者应考虑文化的历史、社会和政治制度、信息的种类和相关词汇、信息发出者和译者的意图等诸多因素。”⑧ 丹尼尔·肖(D.Shaw)认为跨文化翻译不只涉及语言问题,更是交际的文化问题。⑨

国内的一批翻译学者在翻译研究上提出了跨文化交际翻译视角,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金惠康的《跨文化交际翻译》(2003)、《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2004),王克非的《翻译文化史论》(1997)和刘宓庆的《文化翻译论纲》(2007)都是代表性的作品。刘宓庆认为,文化翻译应遵循“文化传真原则”,即文化翻译的社会功能决定文化翻译应以丰富译语文化为原则。此外,麻争旗⑩的《翻译与跨文化传播研究》提出,翻译既是语言的传通,又是文化的交融。文化与传播互为存在的条件,翻译具有文化和传播的双重性质,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活动。译者必须深入到原语的社会文化语境中,认识、把握它的思维方式与表达情感的习惯,从而准确领会它所承载的一切意蕴。林瑜11的《翻译必须重视文化传播》认为,翻译的任务在于传播和沟通不同的文化,翻译是不同民族沟通思想、文化交流的行为。因此,文化传播必须重视翻译,翻译也需致力于文化传播。

二、甘肃省文化外译宣介现状梳理

甘肃优秀的文化资源为本土文化的外译宣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资源和现实载体。甘肃传统文化涵盖了几乎所有文化积淀的要素,包括历史传统、文化传承、社会习俗、地方制度、宗教哲学、服饰、建筑、书法等。因此,有必要建构一个立体的跨文化传播翻译系统,才能较好地解决甘肃文化的国际传播问题。从历史渊源看,伏羲、女娲、轩辕都在甘肃。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甘肃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甘肃是丝路重镇,陇原典籍浩如烟海。上至古代神话,下至明清学术乃至现代作品,无不饱含甘肃传统文化的精粹,这些典籍的外译宣介是传播陇原文明的重要举措。翻译甘肃古现代文献,必然涉及华夏文化,进而达到传播文化的目的。

但是,在“中国文化对外翻译出版事业已经成为国家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外文化经贸沟通的桥梁,步入专业化和产业化融合的多样化发展阶段”12的大背景下,“作为桥梁的外语翻译人才在甘肃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却存在着数量不足,质量低劣,‘单科性翻译人才繁多,复合型人才奇缺,语种种类畸形,地区分布不均匀,学历、职称结构不合理等缺憾,严重制约了甘肃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难以从根本上适应甘肃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以及宣传甘肃名、优、特产和优秀历史文化的需求,更难以适应甘肃与国外经济、文化联系愈加紧密的现实要求”。13

就目前现状来看,甘肃省文化外译宣介研究面临着跨文化传播翻译宏观语境的缺失和本土文化译介力度不够的双重困境。第一,基于跨文化翻译研究的译者匮乏;第二,基于本土文化的译介不足;第三,基于甘肃“走出去”的文化产品开发译介力度不够,外界民众对当代甘肃文化了解不足;第四,甘肃对跨文化传播的翻译能力和水平与发达省份相比,处于弱势地位。目前亟需开展跨文化传播翻译的基地建设,加强对现有文化资源的深入开发及外文传媒的建设,打造高水平的国际传播翻译团队,不断提高外译宣介水平,优化对外传播功能,更好地提升甘肃文化软实力,实现甘肃文化的有效传播。

三、研究方法与学术价值

采用理论与实证、田野与思辨、定量与定性、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法,建设翻译素材语料库。运用传播学、语言学、符号学等理论,文献研究、归纳、案例对比分析等方法,分析和论证文化传播翻译过程。通过对相关材料与文献的收集和研读,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架构研究的理论框架、展开思辨的论证,彰显传播学理论对文化传播外译研究和实践的解释力。目前,语料库建设工作基本完成,包括省情、文化、民俗、旅游、环保等89大类。

让世界了解和认识甘肃是传播甘肃华夏文明的重要工作。就甘肃文化传播与翻译现状而言,我们既要引进外来文化,更要向外介绍甘肃的文化精粹,才能真正做到“让世界了解甘肃,让甘肃走向世界”。全球化时代背景下肩负传播文化任务的译者,在向本省读者介绍外域文化的同时还要把本省文化推向世界。甘肃要建设文化大省、吸引外界目光,靠的就是传播媒体及其跨文化传播能力。文化传播与翻译这种“软力量”有助于改善世界文化的吸收能力,加强甘肃与世界的联系。为此,甘肃有必要改善传播语言、手段、内容,增强甘肃的话语权,实现有效传播,从而塑造和提升甘肃的文化形象。

四、基地建设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翻译理论与文化传播翻译研究相结合的探索,将会为跨文化传播翻译提供一个较为科学的研究视角,拓展文化传播翻译的适用性,解释文化传播翻译的方法和策略选择问题,丰富文化传播翻译研究的内容,拓宽文化传播翻译研究的深度。在跨文化传播密切交融的语境下,翻译不再是两种语言之间的对等转换,而是一股塑造文化的重要力量。从跨文化传播翻译的角度来探讨和阐释翻译,开启了一个注重翻译活动中社会文化因素、充分发挥译者主观能动性的新阶段。综合考虑文化传播和本土文化外译的种种变量,从理论分析层面厘清文化传播语境下本土文化外译的实现机制,为甘肃本土文化的外译宣介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支撑。

跨文化传播翻译的功能因其明显的目的性将得到极大体现。第一,有利于提升甘肃省文化对外翻译水平;第二,有利于带动本土文化外译宣介资源开发;第三,优化翻译资源,搭建外媒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等现代传媒低成本和无国界的优势,调动民间翻译或外语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开展跨文化传播。

五、甘肃华夏文明译介与传播基地建设的若干尝试

(一)基地建设

依托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以及甘肃历史文化深厚的积淀,建立甘肃文化对外传播翻译研究基地,整合翻译人才队伍,进一步完善甘肃文化外译宣介机制,提升甘肃文化国际传播的效率。具体而言,“华夏文明译介与传播基地”建设包括“华夏文明译介中心”、“华夏文明网络传播中心”、“华夏文明译介资源中心”。

“华夏文明译介中心”旨在发挥高等院校外语资源优势,研发文化译介的标准,规范语言服务业市场,搭建甘肃华夏文明翻译研究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培养一批高质量的口、笔译人才,更好地为甘肃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服务。该中心应专攻典籍翻译、文化翻译、旅游翻译、经贸翻译、文学翻译、法律翻译、影视戏剧翻译等。

“华夏文明网络传播中心”旨在甘肃华夏文明网络传播的平台搭建、成果推广,集文化传播与人才培养于一体,实现甘肃华夏文明译介与传播的数字化、网络化、社会化。利用互联网等多模态、立体化、多语种的传播方式,建设多语种“甘肃华夏文明网”,设立文化长廊、甘肃奇苑、甘肃藏珍、旅游驿站、民风民俗、文学艺术等板块,呈现丰富多彩的甘肃文化,传承甘肃华夏文明。

“华夏文明译介资源中心”的核心功能是通过田野调查,使用人类学、民族学、口述文化等方法,搜集、挖掘、整理原生态的甘肃华夏文明优秀成果和文化翻译理论资料,为甘肃华夏文明译介与传播提供资源支撑。

(二)人才培养与初步成效

《中国语言服务业发展报告2012》提出,语言服务业可分为:核心层,经营或业务的主要内容即提供语言间信息转换服务、技术开发、培训或咨询服务的企业和结构;相关层,经营或业务部分依赖于语言间信息转换服务的机构或企业。14 目前,依托西北师范大学成立的“翻译硕士(MTI)教育中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西北师范大学翻译基地”、“传神—西北师范大学翻译基地”、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符号学研究中心”,以及与翻译公司、旅行社等成立的三个“翻译硕士实习实训基地”,是甘肃省跨文化传播翻译基地建设的初步探索,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团队教师翻译出版的“21世纪科学前沿丛书”荣获2013年科技部“全国优秀科普作品”荣誉;丛书策划人被“全国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经验交流会”组委会评为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21世纪科学前沿》被“全国第十五次社会科学普及理论研讨与经验交流会”评为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读物。

此外,在人才培养环节中,加强翻译社会实践教学与研究。从2013年起,依托外国语学院成立的“馨译”外事志愿服务团队,先后完成了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兰洽会、 第三届国际旅游节开/闭幕式礼仪、国际文化产业大会、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志愿活动、亚洲合作对话丝绸之路务实合作论坛、张掖国际旅游节、中国—中亚合作对话会的外事礼仪与语言服务任务。2014年12月,“馨译”外事志愿服务项目荣获“志愿服务广州交流会暨首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151名教师因长期从事翻译工作,成绩卓著,被中国译协授予“资深翻译家”称号。2013~2014年,学院分别完成了敦煌外语导游的培训任务、甘肃省商务厅的“俄语短期培训”任务和“甘肃省卫生医疗系统高级英语培训”任务。

(三)理论研究与成果

注重开展跨文化传播翻译理论研究,包括文化传播的本质、翻译策略、文化传播语境下翻译的特点、翻译遵循的原则、文化传播语境下本土文化外译研究的可行性和意义等。基于当前的宏观传播语境和甘肃本土文化现状,充分利用外译宣介甘肃本土文化的手段和策略等。同时,开展实证调查,开展甘肃历史文化、旅游文化、民俗文化、自然人文文化、饮食文化、学术文化、现代和流行文化等外译现状调查研究。

2013年以来,学院教师先后承担了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金项目“新世纪外国通俗小说网络汉译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翻译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结构、现状、发展”,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西部边疆项目“以综合认知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的外语教学研究”,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甘肃华夏文明译介与传播基地建设研究”、“甘肃文化资源的符号传承流变及其符号学意义”、“敦煌文化历史的传承机制与创新构建”,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甘肃地域文化产业化策略研究”,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大学英语教改拓展项目——会展口译课程建设”,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留学回国人员科研项目“中英翻译人员职业胜任力比较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骨干项目“笔译员胜任特征模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外语研究与教学出版社双语项目“民俗史学研究英译项目”等。团队教师发表的《从图腾文化看生态翻译学的适应与选择》、《CATTI三级与翻译专业本科课程的衔接:实践与反思——以西北师范大学CATTI校本课程开发为例》、《基于职业笔译员胜任特征的翻译人才培养》、《翻译专业笔译教学:理念与方法》、《从兰州国际马拉松成功举办谈城市文化内张力的提升》、《影视翻译的实践路径偏离与理论研究式微》等数十篇文章,具有较重要学术价值。

(四)甘肃文化外译实践研究

这方面的主要着眼点是:甘肃历史文化的外译宣介——翻译介绍甘肃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甘肃民俗文化外译宣介——翻译传播甘肃民俗文艺文化;甘肃人文自然文化外译宣介——翻译传播甘肃自然和人文景观;甘肃饮食文化外译宣介——推介传播甘肃地方饮食文化;甘肃学术文化外译宣介;甘肃现代和流行文化外译宣介等。由此,使外界更好地了解甘肃、走进甘肃。2014年,赵子贤先生编、赵逵夫先生注的《西河乞巧歌》,经“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西北师范大学翻译基地”团队翻译后,英、汉双语版正式出版发行。译著《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谈判课》获2014年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奖二等奖。学院在第二、三届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征文活动中获优秀组织奖,承担完成了甘肃省旅游局“甘肃之旅”汉译英和汉译日翻译任务。

六、结语

建设甘肃华夏文明译介与传播基地,有利于梳理现有文化资源,加大跨文化传播力度,加快跨文化传播国际化步伐;规范语言使用,扩大语言服务范围;培养跨专业的外语传媒人才与服务团队,向来甘肃旅游、参会、经商者提供语言服务;组织搭建外语服务团,培训甘肃窗口服务行业人员。依托“甘肃华夏文明译介与传播基地”,可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通识型的翻译人才,提升甘肃省的语言服务质量。通过组建外语语言服务团队、培训甘肃语言服务业和窗口服务业人员等途径,面向国际传播甘肃华夏文明,同时把基地建成一个以甘肃华夏文明译介与传播为特色、以文化翻译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文化翻译研究为支撑的高水平、综合性、网络化学科平台,成为西北乃至全国有良好声誉和社会影响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基地。

[注  释]

①1214中国翻译协会、中国翻译行业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语言服务业发展报告》,2012年。

②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总序,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年版。

③Susan Bassnett & Andre Lefevere:Translation,History and Culture,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4.

④⑤〔美〕爱德华·霍尔著、何道宽译:《无声的语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版。在书中,爱德华·霍尔具体阐释了跨文化传播研究范式的若干准则。

⑥Nida,E.A.&de.Waad: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Nashville: Thomas Nelson,1986.奈达主要探讨了交际活动性质、翻译活动要素、通用语与方言间、语体间的差异导致翻译上的困难,翻译即译义、翻译修辞功能与手段,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等。

⑦Nida,E.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110.

⑧〔美〕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著,闵惠泉等译:《跨文化传播》(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⑨转引自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53页。

⑩麻争旗:《翻译与跨文化传播》,《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11林瑜:《翻译必须重视文化传播》,《鄂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13刘福生、王谋清、冯 蓉、李玉明:《甘肃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外语翻译人才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15由团中央、民政部、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会同广东省人民政府、中共广州市委共同举办的“志愿服务广州交流会暨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该活动于2014年12月在广州举行。

猜你喜欢

跨文化传播
跨文化视域下好莱坞电影的传播研究
“内外有别”原则的传统、困境与未来
韩系咖啡品牌在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
《功夫熊猫》三部曲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跨文化传播背景下商标品牌命名及其译词研究
《巴黎夜未眠》中体现的中法跨文化要素
澳门:古代与现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
中西文化差异下影视传播的现状与对策
中国对外宣传片的跨文化传播策略探究
互联网时代字幕组的跨文化传播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