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华夏文明之符号承载与对外传播

2015-08-19靳琰杨晓红

丝绸之路 2015年10期
关键词:文化传播

靳琰+杨晓红

[摘要]2013年,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统计显示,甘肃在历史遗产、经典文化、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观光文化等四类资源丰度排名中位列全国第五,这些都成为甘肃辉煌文化和华夏文明不可磨灭的文化符号和印记。甘肃传统文化涉及到历史传统、文化传承、社会习俗、地方制度、宗教哲学、服饰、建筑、书法等各种文明积淀。甘肃的文化资源丰厚,要让丰厚的文化资源活起来,需要通过新的创意,结合现代技术,让沉睡的文化符号活起来、动起来,从而形成文化生产力。甘肃文化的对外传播亟需建设语言服务业,壮大对外翻译力量,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培养国际一流的传播翻译人才。

[关键词]华夏文明;文化传播;翻译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5)10-0009-04

“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华夏文明,即起于此。①文明是各种文化符号的集成与凝结,文化是人类借助符号传达意义的行为。文化中的符号既表示了人类的创造能力,又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种标志。从运用符号的视角来看,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一种不断修改和完善符号体系的活动。一方面,人类文化的进化依赖于创造和运用符号的能力,任何一种行之有效的符号体系都是在人类的实践中积累、修改和定型的;另一方面,一切人类的文化现象和精神活动,如语言、神话、宗教、艺术和科学等,都是在运用符号方式表达和储存人类的经验和成就。

一、文化传播模式与类型

“文化是体现于象征形式(包括行动、语言和各种有意义的物品)中的意义形式,人们依靠它相互交流并共同具有一些经验、概念与信仰。”② 传播对人类文化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文化的飞跃或快速发展往往与传播技术所导致的传播时间、空间以及渠道的变化相联系。在跨文化传播中,引起文化变迁的传播方式主要包括:首先,单向传播模式:两种文化接触过程中,一种文化向另一种文化传播某些元素,但不借用另一种文化的元素;其次,双向传播模式:两种接触的文化在传播自己文化元素的同时,也彼此借鉴、采用对方的文化元素;再次,循环传播模式:一个民族或国家所具有的文化元素传播到另一种文化之中,之后又重新传回到原来的文化之中;最后,中介传播模式:A—B—C。

文化传播是人类特有的各种文化要素的传递扩散和迁移继传现象,是各种文化资源和文化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流变、共享、互动和重组,是人类生存符号化和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传播者的编码和读者的解码互动阐释的过程,更是主体间进行文化交往的创造性精神活动。文化的表现形态包括:第一,物质形态文化,指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第二,非物质形态文化,包括语言、符号,规范与行为模式,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构成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称,精神形态。

文化

↙                  ↘

物质文化                             非物质文化

①物质、有形的                   ①非物质、无形的

②静态、固态的                   ②动态的

↘                      ↙

联系

①产生与依赖

②推动或限制

③二者交织

非物质文化与物质文化的关系

文化传播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主要包括:媒介文化传播——报纸、影视、广播、网络文化传播,形象文化传播——国家形象、企业形象、名人形象文化传播,体育文化传播——体育项目、奥运项目等文化传播,服务文化传播——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旅游文化传播等。

文化对外传播的主要形式,根据参与人数和传播范围可以分为: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根据传播手段不同,分为口头传播、书面传播、备份传播(复制、仿制)、电子传播或综合传播(网络传播、影像传播、三维动画)等、根据传播运用的体裁不同,可分为新闻传播(如报道消息、通讯、评论、人物专访等)、实证传播(如学术论文、考证、调查报告、鉴定报告等)、文艺传播(如文学作品、文艺作品、艺术作品与影视作品等)、广告传播(如收藏交流、展品征集、广告销售等)等。

二、华夏文明对外传播的途径与理论

华夏文明传播出现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历史学家方豪将中西文化交流概括为:“民族之迁徙与移植;血统、语言、习俗之混合;宗教之传播;神话、寓言之流传;文字之借用;科学之交流;艺术之影响;著述之翻译;商货之交易;生物之移植;海陆空之特殊旅行;和平之维系(使节之往来,条约之缔结等);和平之破坏(纠纷、争执与大小规模之战争等)。”③武斌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史》一书中把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途径归纳为以下四种:(1)各种形式的人员往来。第一,官方的使节往来;第二,留学教育;第三,各国的旅行家;第四,移民。(2)贸易。(3)宗教。(4)战争。从文化交流和传播的角度来看,战争以及随之而来的俘虏和战利品,也是文化传播的途径之一。④

爱德华·霍尔(E. Hall)于20世纪20年代首次提出“跨文化传播”的概念。他在《无声的语言》中提出了潜意识理论。他认为:“人们必须要学会理解人类交流‘超乎知觉( out-of-awareness )的方面。”⑤ 跨文化传播的特点是:编码是在甲文化中依据甲文化的文化基因进行,而解码是在乙文化中依据乙文化的文化基因进行。甲乙两种文化的文化基因不一样,文化中的方方面面(例如语言、思维方法、世界观、宗教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标准、风俗习惯、法律规范、非语言符号等)都对甲方的编码和乙方的解码产生影响。对乙方来讲文化直接影响解读效果。⑥美国传播学者彼得斯(J.D. Peters)指出:“跨文化传播的关键是不要以自我文化为中心来俯视他者,或是寻求与异文化群体的人联合,而是在存在论意义上宽容他者,承认他者的存在权利,承认他者文化体系的价值。”⑦ 陈卫星认为:“在传播全球化的冲击下,文化差异带来的不平衡不平等的文化流通,整合着文化在不同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之间的协调与发展,但也促成不同文化向‘同质化的变迁。然而,在这个意义上文化差异的缩小与模糊并不有益于世界文化的丰富,而唯有文化多元化与多样化发展的生机,才有人类绵延不绝的历史。”⑧

现代以来,中国对外传播主要是由政府推动或受政府指导,比较典型的包括以文化交流为目的的各种‘文化节活动。同时,中国对外传播实践应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充分发挥民间交流的积极性,以形成基于民间自发的交流与对话,并充分挖掘日常生活中的吸引力元素,通过“走出去”或“请进来”的方式,增加民间性日常生活方式的交流与互动。⑨ 华夏文明的对外传播就是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就传播过程而言,政府和民间采取了两种不同的传播模式:前者往往采用一种宏大叙事的精英传播模式,而后者则是以日常生活化的草根传播模式为主。

就当前华夏文明的对外传播状况来看,最主要的两个关键词是失衡与困境。前者表现为传播的环境和技术层面,而后者则集中在理念和方法层面。华夏文明对外传播的优势目前集中体现为物质资源的丰富性和现实政策的保障力度,比如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庞大的海外华人群体,强势的国内宣传环境,先进的硬件基础,潜力巨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渠道,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等。⑩ 尽管有上述优势,但华夏文明在对外传播过程中所面临的外部和自身的困难也不容忽视,主要体现在文化心态方面的障碍,新闻体制方面的障碍,传播理论的障碍,西方新闻话语霸权的障碍。11 目前,中国对外传播高度依赖于政府资源的推动,非政府力量不明显,文化创新能力不强,文化价值理念传播不足。12 对外传播的不足同样体现在,不能真正地从“对外宣传”走向“对外传播”,文字的翻译不能准确传达文化内涵,对外传播不能从外国受众的关注点、兴趣点切入。13 相对落后的对外传播理念难以适应目前国际文化环境。在实际操作中,华夏文明的对外传播暴露出的问题是文化编码不够丰富。其一,在文化产品开发上缺乏整合思维,往往单兵作战,很少形成合力;其二,未能开发出一整套识别性强、易于接受的表达形式;其三,文化价值和文化内涵的挖掘与呈现上依旧问题重重,往往是以奇观的方式出场,更多的是作用于受众的眼球而非心灵。所有这些,都使得对外传播效果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在传播过程中,中国文化往往也被简单化和游戏化了,宫廷戏、书法、武术、剪纸、拼音成为华夏文化的代名词,缺乏系统深厚的文化底蕴支撑。14

三、华夏文明符号对外传播的策略

华夏文明由多种文化要素交融渗透,历尽世代的积淀和选择而成。在历千年而不衰、经交融而会通的进程之中,中国多元一体的民族结构造就了多元共同体意义上的民族文化传统,培育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协和万邦的中华民族精神和道德品性。法国思想家雅克·德里达(J. Derrida)指出,中国“有一个强有力的传统,世界不能没有她的参与”。15 中国传统中崇尚“自然和谐、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有助于消除西方工业文明造成的人与自然的对立,形成和谐的生态观;中国传统中固有的“天下为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关注人类命运的道德理念,堪为人类价值观的整合基点;中国传统中不懈追求的“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的价值有助于化解当前人类面临的“五大冲突”——人类与自然、个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肉体与心灵以及不同文明之间的紧张,也能够为人类改善生存困境的努力注入海德格尔所说的“超越理性”的生存智慧和情感。16

“文化是活的生命,只有发展才有持久的生命力,只有传播,才有影响力,只有有了影响力,国之强大才有持续的力量。民族的振兴,始于文化的复兴。只有在世界文化占有一定的份额,才能成为文化大国。只有文化大国,才可能成为世界强国。”17 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整合资源,选择有效的文化传播策略对外展示华夏文明、增强文化软实力是当前要努力为之的责任与义务。

(一) 甘肃文化品牌建设与“走出去”策略

“华夏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走向世界是华夏文明传承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华夏文明走向世界的历程中,甘肃起到了重要的窗口和桥梁作用。”18 甘肃省现有55个少数民族,多民族造就了文化的多样性,其民族习惯、民族舞蹈、歌曲及民族节日都是珍贵独特的文化资源。近几年,《丝路花雨》、《大梦敦煌》、“伏羲文化节”、“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国际文化产业大会暨甘肃文博会”等文化品牌走出了风格各异的成功之道,这也促使我们更有理由相信,华夏文明的对外传播,一个行之有效的策略就是要促进中国文化品牌——即文化符号的建设。在竞争激烈的文化创意产业格局中,品牌作为组织的象征和表达,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文化品牌符号构建的两种基本思路

约翰·B·汤普森在《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中区分了“文化传输的三个方面:传输的技术媒介;传输的机构部门;传输中包括的时空离距”。19文化品牌的构建,一方面要极力挖掘华夏文明的当代价值,另一方面要强化文化的商业化走出去策略。具体而言,借助一定的文化再造方式和文化表征策略,使其符合其他国家人士的接受心理和文化语境,成为人们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构建的一部分,甚至直接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其中要特别强调“中外文化相结合、突出本土价值”的传播思路。

2.传统文化与文化价值转换策略

以伏羲文化为例。伏羲是我国远古时期的一位英雄人物,在历朝历代的祭典中,在中国人的心灵深处,伏羲被称为“人祖”或“人宗”。伏羲的活动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始,也留下了大量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伏羲的重要贡献体现在革新生产方式,他教大家学会捕鱼、狩猎,这样可以丰富食物的来源;伏羲懂得种植农作物,搭建简陋的房屋,制作陶器等;伏羲制定了婚姻礼仪制度,创制了音乐、历法。伏羲是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时期的代表人物;伏羲创造了文字和八卦。天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明清以来“五城相连”的形制别具一格。同时,秦安大地湾遗址、天水胡氏民居等相关历史文化遗产是伏羲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突破点。

3.利用网络视觉传播拓展对外传播渠道

利用一切媒介化手段,包括报纸、电视、网络、剧目、主题公园等再现途径,最大限度地传播华夏文明的诸多资源和价值,增强华夏文明在国外的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视觉传播既要依靠眼睛,也要借助大脑,是大脑使人接收到的信息具有了意义。积极灵活、充满好奇的头脑能够创造性地记忆和使用视觉信息。20相对于语言传播来说,视觉与音乐可以跨越语言壁垒,是一种全世界可以共同接受的话语途径,影视传播因其音、像、画更是易于传递本土文化的精髓与内涵。例如《兰州印象》之《兰州人的一天》,用镜头巧妙捕捉到了兰州人温馨的生活情景,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生动描绘出兰州百姓特点鲜明的生活状态,其主题歌《兰州兰州》更是以本土方言彰显出真实、亲近、自然。

在网络主导的新媒体时代,人们操作符号的方式发生了又一次变革。这个变革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人的意识和感官与符号、与承载符号的媒介、与操作符号的过程都发生了变化。在网络社会环境下,符号的指意系统的结构松动了,人们对于意义的寻求变得更加的动态,生成性越来越强。21华夏文明符号的挖掘意味着人们对于意义的协商是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符号体系的指意系统的挖掘既要考虑传统文化元素,更要考虑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的结合。在对甘肃文化进行对外传播的过程中,网民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鉴于自媒体的粉丝效应和社交特性,需要搭建自媒体整合营销平台,同时与社会精英合作,利用其在社交媒体圈子中的影响力,实现民间外交的对外传播效果。

(二)构建甘肃特色的语言服务业,培养跨文化传播翻译人才

随着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国的对外文化传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国家对我国的误解甚至偏见仍然存在。这种障碍的产生,除去意识形态上存在的分歧和矛盾等因素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大多数西方人并不熟悉中国的语言、文化以及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因此,向世界说明中国、介绍中国,是一项长期、艰巨并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而在这一过程中,翻译特别是中译外工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性环节,甚至可以说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22

翻译是文化传播的必然途径,是跨民族、跨文化、跨语言交流的纽带,是决定文化传播效果的基础条件和直接因素。就甘肃文化传播与翻译现状而言,既要引进外来文化,更要向国外介绍甘肃的文化精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让世界了解甘肃,让甘肃走向世界”的目标。为此,有必要改善传播语言,改进传播手段,增加传播内容,实现有效传播,大力发展语言服务业,从而塑造和提升甘肃的文化形象。

目前,语言服务已经渗透到我国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23发展语言服务业就要培养一大批熟悉国际文化传播惯例、能够了解掌握甘肃省文化资源信息、熟悉国内外文化习俗、熟练灵活使用对象国语言、掌握多媒体网络技能的“全能型”和“综合性”跨文化传播翻译人才。这样的人才须具备历史、地理、哲学、经济、法律等各种知识,对受众所在国的宗教、历史、文化、风俗等有所了解、研究。为此,可以充分利用甘肃省高校外语专业、汉语专业以及对外汉语专业教学的师资力量,培养学生掌握各种文化知识和技能的素养,夯实对外传播的基础,培养学生对外传播的理论素养,培养造就规模适宜、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重点培养精通文化对外传播运营的综合性人才。

四、结语

在网络信息时代,由于交通通讯技术手段的发展,文化传播的媒介增多,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传播正通过各种途径,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进行着,由此导致世界文化的同质性日益增强。文化传播是引起社会变迁的重要原因之一,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是实行社会改革、推动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如今,只有重视和主动适应当今世界文化对外传播工作的新特点、新变化,摒弃居高临下的宣传说教方式,深入了解受众国的文化背景、社会状态、民众特点,努力掌握最新的国际话语表达方式,学好“国际普通话”,才能最大限度地争夺受众和传播市场。

[注  释]

①龚鹏程:《文化符号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页。

②19〔英〕约翰·B·汤普森著、高铦等译:《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146页、第182页。

③方豪:《方豪六十自定稿(补编)》,台湾学生书局1969年版,第21~58页。

④武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史(亚洲)》,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⑤〔美〕爱德华·霍尔著、何道宽译:《无声的语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7页。

⑥关世杰:《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十年回顾与反思》,《对外传播》,2006年第12期。

⑦〔美〕彼得斯著、何道宽译:《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251~252页。

⑧陈卫星:《跨文化的全球化背景》,《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2期。

⑨刘肖、蒋晓丽:《国际传播中的文化困境与传播模式转换》,《思想战线》,2011年第6期。

⑩简艺:《全球环境中的中国对外传播》,《现代传播》,2000年第2期。

11廖声武:《全球化时代我国的对外传播策略》,《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12江凌:《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十个问题——基于中美文化软实力比较的视角,《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13何翔:《我国对外传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当代传播》,2008年第5期。

14吴瑛:《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研究——对5国16所孔子学院的调查》,《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15杜小宁:《德里达中国演讲录》,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50~51页。

16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11~314页。

17陆长荣:《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与软实力建设》,见蔡建国主编《中华文化传播任务与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5页。

18刘再聪:《甘肃历史文化资源与华夏文明》,《丝绸之路》,2013年第6期。

20〔美〕保罗·M·莱斯特著、霍文利等译:《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21郑志勇:《网络社会学引论——一种文化研究的视角》,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9年版,第86~87页。

22唐家璇、王仲伟、周明伟:《通过翻译向更多国家和地区传播中国文化——第二届中译外高层论坛暨“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表彰大会回眸》, http://data.chinaxwcb.com/epaper/2011/ 2011-09-29/14824.html,2011年9月29日。

23中国翻译协会、中国翻译行业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语言服务业发展报告》(2012),第7页。

猜你喜欢

文化传播
票房拯救了电影拯救不了文化
互联网时代中医药文化传播新思路
论动态平衡型文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带一路”战略下如何构建中国文化传播体系
中国乌龙茶“一路一带”文化构建与传播研究
新媒体时代闽东畲族文化传播的研究
英语新闻中文化传播的特色与现状
从眼动实验看中原服饰文化传播与社会服务
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