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静脉滴注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比较
2015-08-19叶晖勇
叶晖勇
[摘要] 目的 对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采用雾化吸入、静脉滴注氨溴索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比较。 方法 选取6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患儿,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均30例。雾化吸入组的患儿给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静脉滴注组的患儿则予以氨溴索静脉滴注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 雾化吸入组患儿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33%,静脉滴注组为9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雾化吸入组患儿的呼吸困难缓解时间为(3.39±1.18)d,湿啰音消失时间为(6.71±1.09)d,发绀消失时间为(1.19±0.50)d,血氧饱和度恢复时间为(1.08±0.82)d,住院时间为(8.09±2.27)d,吸痰次数为(3.17±1.06)次,均明显短于静脉滴注组患儿[(4.63±1.52)d、(8.42±1.68)d、(2.43±0.57)d、(1.82±0.88)d、(9.84±2.51)d、(4.61±1.49)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用药后无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采用雾化吸入氨溴索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优于静脉滴注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关键词] 胎粪吸入性肺炎;雾化吸入;静脉滴注;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2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7(a)-0119-03
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是多发于新生儿期的一种危重症,发病原因通常是因发生严重宫内窘迫造成胎儿缺氧,胎儿排出的胎粪导致羊水受到污染,胎儿吸入后导致肺炎的发生,病情较严重的话,会发生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甚至导致新生儿死亡[1]。临床上多采用氨溴索对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患儿进行辅助治疗,它可以加快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产生,减轻炎性反应,能有效排除呼吸道内部的黏稠分泌物,改善患儿呼吸状况[2]。为进一步探讨氨溴索的不同用药方式对该病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入住我院的60例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入住我院的60例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均出现宫内窘迫和羊水污染,出生后就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并且胸廓隆起并出现湿啰音、气胸或持续肺动脉高压。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儿。静脉滴注组中男17例,女13例,胎龄(38.91±3.12)周,Apgar评分(4.42±1.30)分,体质量(3.11±0.80)kg。雾化吸入组男18例,女12例,胎龄(39.12±3.07)周,Apgar评分(4.51±1.16)分,体质量(3.07±0.92)kg。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首先给予两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①对患儿进行气管插管,把胎粪吸净;②对患儿采取常规性保暖措施,给予患儿吸氧并保持患儿的呼吸道畅通;③抗感染药物采用氨苄西林或头孢噻肟钠;采用妥拉明对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进行治疗。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雾化吸入组的患儿给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采用压缩雾化器将氨溴索(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773)进行雾化后给予患儿吸入治疗,由护士抱着患儿,每次15 mg,每天治疗2次,连续用药1周。静脉滴注组的患儿则予以氨溴索静脉滴注治疗,将15 mg/(kg·d)氨溴索与10 ml浓度为10%的葡萄糖注射液混合后给予患儿静脉滴注,每天治疗2次,连续用药1周。在给予患儿雾化吸入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及面部表情变化,若患儿出现呼吸异常、心跳加快等不良反应时应立刻停止雾化吸入,寻找病因,通知医师,遵医嘱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雾化吸入后,对患儿进行叩背,叩背时间以10~15 min/次为宜,叩背手法为拇指与示指并拢呈杯状隆起状,由下至上,由外到内,避开患儿衣服纽扣、拉链、骨隆突起部位,强度适中,不宜过重。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呼吸困难缓解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发绀消失时间、血氧饱和度恢复时间以及吸痰次数、住院时间。观察两组患儿用药后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效评定标准如下。显效:治疗3 d后相关临床症状如呼吸困难、发绀等消失,经检查结果为阴性;有效:治疗7 d后相关临床症状如呼吸困难、发绀等有所缓解;无效:治疗7 d后相关临床症状明显存在。总有效=显效+有效[3]。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7.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儿不同方法治疗下的临床效果比较
经治疗,雾化吸入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33%,静脉滴注组为9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时间、吸痰次数及住院时间的比较
结果显示,雾化吸入组患儿呼吸困难缓解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发绀消失时间、血氧饱和度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静脉滴注组患儿,吸痰次数明显少于静脉滴注组患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两组患儿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雾化吸入组30患儿用药后无不良反应发生,而静脉滴注组30例患儿用药后有1例患儿出现皮疹,待停药后皮疹症状消失。
3讨论
当发生宫内窘迫时会导致胎儿缺氧,当轻度缺氧时胎儿的交感神经比较兴奋致使胎心增快,如果缺氧较严重则会刺激胎儿的迷走神经致使胎心变慢,会加快胎儿的肠蠕动及松弛肛门括约肌,导致排便[4]。被粪便污染的羊水,一旦被胎儿吸入,沿气管至肺泡,造成感染,容易发生胎粪吸入性肺炎。针对这一疾病的患儿,若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就会导致患者出现心肺功能衰竭,继而危及患儿生命。雾化吸入法是应用雾化装置将药液分散成细小的雾滴,以气雾状喷出,使其悬浮在气体中,经患儿的口鼻由呼吸道吸入的治疗方法[5]。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的病理反应是黏膜下充血水肿,导致大量黏液积聚,大量浆细胞、淋巴细胞急剧增加,继而白三烯含量也明显增加[6]。病情进一步发展,造成炎症介质的释放,血管的扩张,血管通透性的增加,有导致水肿的风险,气道炎症进一步加重,甚至累及心脏,后果十分严重[7]。
氨溴索主要作用为抑制气道内膜的黏液分泌,扩张大、中气道,增加气道通畅。大量研究显示,将氨溴索应用雾化吸入的途径,可以使雾化粒子沉积于小气道,使呼吸道的药物浓度有所提高,具有起效快的作用,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减轻患儿痛苦[8-9]。但是经过静脉滴注途径给予氨溴索,可有效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降低血管通透性,避免水肿和气道炎症的进一步加重,对于控制病情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具有良好的抗过敏作用[10]。通过减少气管内黏液分泌物的产生有助于炎症组织的消散吸收,但是该途径起效较慢,疗效不如雾化吸入[11]。本研究所使用的氨溴索进入人体内部后随着体内的血液循环与呼吸道内的分泌物结合,降低了痰液的浓度,同时也增加了支气管内部纤毛的摆动,使得支气管内部的痰液更容易咳出,与此同时该药进入体内分解成小因子,更利于肠道对该药的吸收,使得药效发挥到了最大,而且该药进入体内分解出的小型因子激活了呼吸道上黏膜表面的活性因子,从而对呼吸道和肺部起到了保护与修复的作用,减轻消除了呼吸道及肺部的炎症[12]。另外,氨溴索会对胎粪的物理性质发生影响,大大减轻了胎粪产生的化学性伤害,并减少了对肺部的损伤[13]。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雾化吸入组患儿总有效率(93.33%),稍高于静脉滴注组(9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雾化吸入组患儿呼吸困难缓解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发绀消失时间、血氧饱和度恢复时间以及吸痰次数、住院时间明显优于静脉滴注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还发现,雾化吸入组30患儿用药后无不良反应发生,而静脉滴注组30例患儿用药后有1例患儿出现皮疹,待停药后皮疹症状消失。说明采用雾化吸入的方式对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进行治疗的效果优于静脉滴注,这是因为,将氨溴索通过压缩雾化器进行压缩后变成1~5 nm的小微粒,然后患儿通过呼吸可以将小微粒吸入呼吸道,这样就避免了对呼吸道造成伤害[14];另外,雾化吸入并不直达肝脏,肺组织以及呼吸道黏膜可以直接吸收药物,而且雾化吸入的剂量较少,这就能有效减少患儿因药物过量而出现的不良反应,并且可以持续给药,安全可靠[15]。
综上所述,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采用雾化吸入氨溴索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优于静脉滴注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蔡仪术,陈国春,梁文宝.不同给药途径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1):1205-1206.
[2] 张自宜.106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治疗观察[J].当代医学,2014,20(18):110-111.
[3] 尹茜,苏娜,陈小红,等.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系统评价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12,47(10):776,781.
[4] Patel N.Use of milrinone to treat cardiac dysfunction in infants with pulmonary hypertension secondary to 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a review of six patients[J].Neonatology,2012,102(2):130-136.
[5] 杨文丽.氨溴索佐治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疗效及对血中NO、ET-1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2,29(2):348-350.
[6] Renesme L,Elleau C,Nolent P,et al.Effect of high-frequency oscillation and percussion versus conventional ventilation in a piglet model of meconium aspiration[J].Pediatr Pulmonol,2013,48(3):257-264.
[7] 赵立明,刘海燕.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新生儿肺炎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6):1135-1136.
[8] 闫风林,刘亚丽,来庆平.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新生儿肺炎临床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12,18(5):34-35.
[9] 李云,武荣.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5):727-728.
[10] 贾俊岭,彭峰.盐酸氨溴索静滴辅助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72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4):145-146.
[11] 韩春婵.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临床处理[J].现代实用医学,2013,25(6):653-654.
[12] 李海岳,李建汉,廖颖文,等.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对小儿肺炎疗效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4):35-36.
[13] 耿春惠,马凤兰,刘浩,等.羊水胎粪污染程度和持续时间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3,27(18):1844-1845.
[14] 郭俊超.小剂量地塞米松对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14,41(19):107-108.
[15] 陈思瑶.小剂量地塞米松在新生儿胎粪吸人性肺炎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北方药学,2013,15(2):17-18.
(收稿日期:2015-02-13 本文编辑:卫 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