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香/GMA酯化物的自聚与共聚
2015-08-19任鹏余彩莉王丰昶张发爱
任鹏,余彩莉,王丰昶,张发爱
(1桂林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2桂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用天然可再生资源来代替石化资源,是目前资源利用的趋势[1-2]。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松香及其衍生物有诸多应用,如油墨印刷、胶黏剂、涂料 等[3-6]。松香具有羧基及双键两个官能团,容易氧化、结晶,通常要对其进行改性[7-8]。松香树脂酸中的羧基可以进行酯化、分子间脱水、还原、氨解等,酯化后的松香不仅酸值低、软化点高,而且其热稳定性也得到了改善。枞酸型树脂酸中有共轭双键,可以进行Diels-Alder反应、歧化反应、聚合反应和氢化/脱氢反应等。
近年来,利用松香制备高分子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作者课题组已经进行了松香与甲基丙烯 酸-2-羟乙酯酯化物与苯乙烯等的共聚反应研究[9],也进行了松香与GMA的酯化反应[10],但是利用该酯化物进行聚合反应还未见文献报道。本工作首先用松香与GMA进行酯化反应,得到酯化物(RG),然后研究各反应条件对RG自聚及与苯乙烯共聚的影响。对拓展松香的应用范围,增加其使用价值,发挥其优越性具有一定意义。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原理
松香/GMA酯化物与苯乙烯共聚反应式如式(1),松香/GMA酯化物自聚反应式如式(2)。
1.2 试剂
松香(rosin),特级,桂林化工厂;GMA,98%,阿拉丁公司;偶氮二异丁腈(AIBN,用无水乙醇精制提纯),过氧化苯甲酰(BPO),氧化锌,甲苯,对苯二酚,氢氧化钾,邻苯二甲酸氢钾,酚酞,均为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分析纯;苯乙烯(St),化学纯,使用前经过色谱柱纯化处理。
1.3 酯化物制备
称取100.00 g松香和1.00g催化剂(氧化锌),加入250mL三口烧瓶中加热熔化,搅拌,通N2,加热至230℃,1h内少量多次加入含0.24g阻聚剂(对苯二酚)的47.00g GMA,定时取样测酸值,待酸值达到10mgKOH/g以下停止反应,冷却至适宜温度,加入汽油溶解,过滤,旋转蒸发除去汽油,真空干燥处理,再经多次温水洗涤除去对苯二酚,干燥得到黏稠状酯化物(RG)。
1.4 RG与St共聚物的制备
典型的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如下:称取5.0g酯化物,加入15mL甲苯超声分散使其完全溶解,倒入50mL三口烧瓶中,通入N2,搅拌速率400 r/min,加入4.7g苯乙烯。升温至90℃,1h内少量多次加入含0.09g引发剂,甲苯4.5mL的混合溶液,反应4h后,停止反应,得到共聚物P(RG-co-St)的甲苯溶液。加入7倍聚合物溶液体积的甲醇,静置一段时间后倾出上层清液,将下层黏稠物放在6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得到P(RG-co-St)的干燥样品。用同法制备苯乙烯及酯化物的自聚物,分别记为 PRG、PS。
1.5 测试方法
红外测试:将产物的甲苯溶液涂在KBr片上,置于红外灯下干燥后,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美国Thermo Scientific)进行测试,测试范围4000~400cm-1。分子量测定采用英国马尔文公司Model 270 三检测器型凝胶渗透色谱仪(GPC),T6000型色谱柱测定干燥样品的分子量,样品浓度5mg/mL(THF),流速1 mL/min,柱温35℃。热重测试采用美国SDT Q600综合热分析仪,氮气气氛,升温速度10℃/min,温度范围50~600℃。玻璃化转变温度测试采用德国NETSCH DSC204差示扫描量热仪,氮气气氛,升温速度10℃/min,温度范围30~200℃。
2 结果与讨论
2.1 红外光谱分析
酯化物、自聚物和共聚物的红外光谱如图1所示。由图1中a谱线可知,RG中1726cm-1是酯羰基吸收峰,1161cm-1、1241cm-1处是酯键中C— O—C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639cm-1为C=C双键的吸收峰。b谱线与a谱线相比,1639cm-1处C=C双键的吸收峰明显减弱,说明RG中的双键发生了聚合反应,生成了自聚物PRG。c谱线与图a谱线相比,在695cm-1和769cm-1出现了苯环单取代上 C—H的特征吸收峰,1639cm-1的C=C双键的吸收峰减弱,说明苯乙烯参与了共聚反应,生成了共聚物P(RG-co-St)。
图1 酯化物(a)、自聚物(b)和共聚物(c)的红外光谱图
2.2 热重分析
自聚物与共聚物的热重曲线如图2所示。自聚物PRG(图2a)分解曲线有2个失重阶段,第Ⅰ阶段发生在86~226℃,失重约5.2%,是由于吸附的水、未聚合完全的双键断裂造成的分解;第Ⅱ阶段分解发生在244~532℃,最大分解速率温度400℃,失重约88.2%,主要是聚合物碳链分解。苯乙烯自聚物PS的热重曲线(图2b)有2个失重阶段,第Ⅰ阶段发生在136~243℃,失重约4.5%,主要为小分子的挥发;第Ⅱ阶段分解发生在262~479℃,最大分解速率温度409℃,失重约94.7%,主要是聚苯乙烯碳链断裂分解造成;共聚物P(RG-co-St)分解曲线(图2c)也有2个失重阶段,第Ⅰ阶段分解发生在92~223℃,失重约6.3%,也是吸附的水和未聚合的双键的分解;第Ⅱ阶段分解发生在239~519℃,最大分解速率温度420℃,失重约90.2%。由以上可知,共聚物初始分解温度与PRG和PS相近,终止分解温度与PRG相近,但最大分 解温度最高,从而表明苯乙烯与酯化物发生了共聚。
图2 聚合物的热重曲线
2.3 DSC分析
图3是自聚物(PRG)和共聚物[P(RG-co-St)]的DSC曲线。由图3可知,PRG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92℃,P(RG-co-St)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9℃。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明显高于自聚物,主要原因为聚合物链中引入了苯乙烯,而聚苯乙烯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所致。
2.4 温度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固定RG用量,反应单体比例n(RG)∶n(St)=1∶2,引发剂AIBN用量1%,反应温度对共聚反应影响的结果见表1。
图3 自聚物(a)和共聚物(b)的DSC曲线
表1 不同温度下共聚物的性能
温度对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引发剂的引发速率和增长速率,从而影响引发剂的 活性。分析表1中分子量数据可知,随着温度升高,共聚物数均分子量增大,分子量分布变窄。这可能是由于温度高时,自由基反应速率大,链引发和链增长速率随之增大,导致分子量增大;另一方面温度升高时对链转移活化能有利,平衡更容易建立,分布变窄。
表1中A699/A1727值(A699和A1727分别为共聚物在699cm-1和1727cm-1处的吸光度),表示苯环一取代吸收峰相对羰基峰的含量。分析可知,随着反应温度的增加,苯环一取代红外吸收峰的相对含量在逐渐加大,说明随着反应温度升高,苯乙烯参与反应的相对含量增加,聚合反应程度增加。这可能是由于温度升高,引发剂分解速率提高,有利于链的断裂和自由基的形成,单位时间内参与聚合反应的小分子苯乙烯单体增加[11],单体转化率增大,苯乙烯参与反应的程度增加。
2.5 单体摩尔比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固定反应温度100℃,引发剂AIBN用量1%,调节溶剂甲苯用量使初始溶质含量为定值,讨论单体摩尔比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单体比对共聚产物的影响
由表2可知,随着苯乙烯用量增多,分子量呈减少趋势,而分子量分布则逐渐增加,这是因为小分子苯乙烯用量增加,反应速率增大,结果使自由基存活时间缩短,分子量则呈减少趋势,说明苯乙烯与酯化物发生了共聚反应,这与红外分析结果相一致。由表2 中A699/A1727比值可知,增加苯乙烯的用量,苯环一取代吸收峰相对值增大,表明苯乙烯参与聚合反应相对量增加。
2.6 引发剂种类对自聚和共聚反应的影响
固定反应温度100℃,单体摩尔比n(RG)∶n(St)=1∶2,引发剂用量1%, 研究引发剂种类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见表3。
自由基聚合通常采用的引发剂有过氧化物、偶氮化合物等,引发效率与单体、溶剂种类等因素有关[12]。从表3可知,对于共聚反应,AIBN做引发 剂时A699/A1727数值大于BPO的,表明苯乙烯在聚合产物中相对含量较大,参与聚合反应的程度较强,反应的转化率较高,说明AIBN是共聚反应较优的引发剂。分析表3中分子量数据可知,AIBN为引发剂时,分子量较大而分子量分布较窄,而用BPO为引发剂时,分子量较小而分子量分布较宽。
表3 引发剂种类对自聚和共聚反应的影响
对于自聚反应,由表3 中A1639/A1727可以看出,使用AIBN为引发剂时,双键的相对含量稍低于以BPO为引发剂,表明在相同的反应环境中,以AIBN为引发剂时聚合程度大,是较优的引发剂。从表3分子量测试数据也可以看出:与BPO相比,AIBN做引发剂时Mn较大,分子量分布较窄。说明在相同环境中,AIBN做引发剂时,引发效率较BPO高。
3 结 论
(1)成功合成了松香与GMA自聚物PRG及与苯乙烯的共聚物P(RG-co-St)。
(2)在共聚反应中,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分子量增加而分子量分布变窄;随着苯乙烯用量的加大,分子量下降而分子量分布变宽;AIBN的引发效果大于BPO。
(3)自聚物和共聚物的初始分解温度相近,但共聚物的最大分解温度较高;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自聚物。
[1] 谭天伟,俞建良,张栩. 生物炼制技术研究新进展[J]. 化工进展,2011,30(1):117-125.
[2] 孙大卫,徐永霞,韩春蕊. 松香改性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进展[J]. 化工进展,2013,32(3):599-603.
[3] Do H S,Park J H,Kim H J.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hotoactive-hydrogenated rosin epoxy methacrylate for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s[J].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09,111(3):1172-1176.
[4] Satturwar P,Fulzele S,Panyam J,et al. Evaluation of new rosin derivatives for pharmaceutical coat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2004,270(1):27-36.
[5] Nande V,Barabde U,Morkhade D,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EGylated derivatives of rosin for sustained drug delivery[J].Reactive and Functional Polymers,2006,66(11):1373-1383.
[6] 林贵福,聂小安,米桢. 松香基聚酰胺在各向同性导电胶中的应用[J]. 化工进展,2011,30(5):1082-1088.
[7] 俞明远,刘仕伟,解从霞,等. 松香催化加氢的研究进展[J]. 林产化学与工业,2009,29(2):75-78.
[8] 李健,饶小平,商士斌,等. 松香多元酸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2010,29(11):2103-2107.
[9] 余彩莉,宫青海,张发爱. 松香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均聚和共聚研究[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38(8):123-126.
[10] 任鹏,余彩莉,王孝磊,等. 松香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酯化反应研究[J]. 化学研究与应用,2014,26(3):427-431.
[11] 何虹,杨俊,王亭杰,等. 悬浮聚合法色粉制备条件及树脂性能控制[J].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1,15(6):538-545.
[12] 王峰,张红亚,周海鸥. 关于自由基聚合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1,27(10):18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