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分析
2015-08-18张娇梅
张娇梅
摘要:由于中小企业自身融资“短、小、频、急、缺抵押”的特点以及内外部信息不对称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间接融资门槛高、手续复杂使中小企业融资受阻,以银行贷款为主的直接融资成为中小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但由于信贷配给机制、对中小企业风险甄别困难以及信息不对称情况的存在使有限的信贷资源更多的流向国有大型企业。互联网金融发展将有利于突破中小企业融资瓶颈。为此,从互联网的实质与特征方面探讨互联网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关键词:中小企业;互联网金融;融资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7013102
1引言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风险高、资金周转困难及财务信息不完善等原因,造成中小企业融资“短、小、频、急、缺抵押”的五大特点。大型企业可以通过上市进行发行股票以及债券等方式从资本市场上进行间接融资。此外大型企业由于经营风险小、规模大、财务信息比较完善等优势相对容易从外部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同时,在存款利率受控的情况下,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的动力不足,宁愿在大型优质企业进行低价竞争,也不愿意给中小企业贷款(巴曙松,2004)。然而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劣势以及外部信息不对称使其直接与间接融资渠道有限,难以从外部金融机构及资本市场获得资金。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互联网金融的产生。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将有利于消除信息不对称以及降低资金供需双方的交易成本,突破中小企业融资的瓶颈,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了新的渠道。
2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中小企业在发展国家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最为活跃的经济力量,在发展国家经济、带动就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了解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明确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制定相应的对策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从近几年我国工业企业的数据来看,2011年我国工业企业中大型企业有9111家,中型企业52236家,小型企业256319家,微型企业7943家,中小微工业企业占全部工业企业的比重为97.2%。2012年我国工业企业中大型企业有9448家,中型企业53866家,小型企业280455家,中小工业企业占全部工业企业的比重为97.25%,同比增长0.05个百分点。而2013年中小企业占全部工业企业比重为97.33%,相比于2011年增长了0.11个百分点。可见从数量上看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比较迅速,成为市场经济最重要的经济主体之一。从经营质量上来看如表1所示:大型企业的总资产利润率、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分别为6.05%和6.02%,中型企业的总资产利润率、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分别为7.56%和6.35%,而小型企业的总资产利润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分别达到了9.5%和6.04%,如果扣除大型企业的税收以及垄断方面带来的收益,则中小型企业的经营效率更高。
表12013年規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指标单位合计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
企业单位数家352546941153817289318
比重% 0.03 0.15 0.82
资产总计亿元850626407968201141241517
主营业务收入亿元1029150409873239304379973
利润总额亿元62831246761520522950
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6.11%6.02%6.35%6.04%
总资产利润率%7.39%6.05%7.56%9.50%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中小企业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几年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十分迅速,然而很多外部因素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外部原因:一是在对中小企业的保护方面,我国市场环境比较差,法律法规机制不够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二是外部融资困难。融资困难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最主要的因素。三是我国政府对中小企业发展支持力度还不够,大部分中小企业税负过重。然而真正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还是其自身内部的原因:一是规模比较小。中小企业普遍规模比较小,经营风险比较大。二是核心竞争能力比较差。大部分中小企业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没有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品牌意识薄弱。四是人才缺乏。大部分的高素质人才普遍流向大型国有企业。在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因素中,其中融资困难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最为严重因素。
3中小企业面临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
由于中小企业融资具有“短、小、频、急、缺抵押”的特点以及由于外部信息不对称使外部投资者无法甄别不同风险的企业,而向其征收统一市场利率水平,导致质量较好的企业外部融资成本高于资本市场的均衡利率水平,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总而言之,中小企业融资难具有外部与内部两大方面的原因。内部方面的原因:一是经营风险比较大,规模比较小,财务信息不够完善,信用比较低。二是缺乏担保。中小企业由于规模比较小,固定资产规模水平较低,抵押物不足而经营风险较高,导致外部融资困难。外部原因:一是信息不对称。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外部投资者无法识别不同质量的的企业,从而向其征收相同的利率水平导致质量较好的企业外部融资成本较高。此外,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资金供给方相对处于信息劣势,资金需求方相对处于信息优势,为了避免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投资者会在借款合同中增加限制性条款以及提高利率水平进而增加了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成本。最后,信息不对称还会提高融资的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融资,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才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最根本的方法(杨雪莱,2004)。二是金融机构与政策缺位。在我国,比较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商业银行以及与中小企业相配套的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在信贷资源配给机制下,更多的信贷资源主要流向国有大型企业。目前我国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总体供给短缺、可提供的金融服务不均匀、对中小企业缺少长期信贷等原因使中小企业间接融资受阻。
从银行角度看金融转型期中小企业外源融资瓶颈的成因有:(1)交易成本高、信息不对称;(2)缺乏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政策性银行;(3)缺乏定位于适应中小企业发展需要的中小银行;(4)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体系缺乏。综上所述,在中小企业传统的直接融资渠道和间接融资渠道难以满足其资金需求的情况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中小企业的融资开辟了新的渠道。
4互联网金融的实质与特征
2013年以来,p2p借贷、京东供应链金融以及阿里巴巴余额宝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出现,标志着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下面介绍互联网金融的特征。
4.1互联网金融的长尾市场
正态曲线中间突起的部分称为“头”;两边相对平滑的部分称为“尾”。新竞争力从人们需求的角度来看,大多数的需求都会集中在头部,而这部分称之为流行,而分布在尾部的需求是个性化的,零散的小量的需求。而这部分差异化的,少量的需求会在需求曲线上面形成一条长长的“尾巴”,所谓的长尾效应就在于它的数量上,将所有非流行的市场累加起来就会形成一个比流行市场还大的市场。互联网金融正是基于这一原理,将原来在在外部资本市场难以融得资金的零散的中小客户群集合起来,为其提供金融服务。可见互联网金融市场是如此的庞大,具有巨大的潜力。
4.2普惠的核心精神
互联网金融以海量的零散的客户为目标客户群,为其提供理财服务。广大的中小企业根据其自身需求进行融资,弥补了传统银行和金融机构由于风险控制机制不完善以及运营成本、营业点数量的限制而倾向于向优质的大型国有企业贷款的追求稳定收益等的不足,使海量的中小企业能够容得经营所需的资金,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使广大中小企业受惠。
4.3以大数据、互联网及自动化为技术支撑
随着互联网以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能够有效迅速掌握海量用户的交易信息及信用状况,大大较低了资金供求双方的交易成本,使得互联网金融能够为海量用户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金融服务。
4.4互联网金融的立足之本是低成本和便捷化
互联網金融致力于长尾市场,而长尾市场的海量中小型零散用户由于传统的融资渠道成本过高而无法容得资金,互联网金融以海量的小微用户来分摊成本,能够降低平均单位成本。此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资金供求双方实现在线交流,实现互联网金融服务的便捷化。
5结论及建议
虽然互联网金融为中小企业开辟了另一新的融资渠道,但由于互联网金融以大数据、互联网及自动化技术为支撑,对信息真实性的监管是一大挑战,为了更好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更好的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5.1完善互联网数据信息的监管机制
大数据资源是互联网金融得以发展的基础,也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根本条件,一旦信息发生泄露将造成比传统信息泄露更加严重的后果。所以互联网金融时代中小企业的数据安全也是互联网金融面临的一大挑战。
5.2中小企业长尾市场的开拓
由于中小企业难以从传统的资本市场融得资金,而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庞大,开拓中小企业长尾市场,将中小企业零散的小微需求集合起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5.3将互联网与金融相结合
互联网金融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支撑。然而懂互联网的人才未必懂互联网金融,因此必须将两者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的基础作用。
5.4完善与互联网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
只有完善互联网金融法律,明确互联网金融的地位,才能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更好的为中小企业服务,突破中小企业融资瓶颈。
参考文献
[1]戴东红.互联网金融对小微企业融资支持的理论与实践——基于小微企业融资视角的分析[J].理论与改革,2014,(04):9196.
[2]孙玉西.互联网金融时代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0):3738.
[3]巴曙松.贷款利率上限取消的改革意义[J].南风窗,2004,(22):6667.
[4]杨雪莱.利率市场化条件下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及解决方法[J].商业研究,2004,(13):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