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探析

2015-08-18史文慧权晓燕马建勇

现代商贸工业 2015年17期
关键词:陇西县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史文慧 权晓燕 马建勇

摘要: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壮大县域经济”的战略思想,其为发展县域经济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以西部地区的陇西县为例,通过对该县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探索其经济发展的路径,提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产业化经营、创造良好投资和融资环境等措施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陇西县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7003603

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县是联系城市和乡村的纽带,从行政管理层次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西部县域经济在我国整个县域经济体系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共有2861个行政县,其中西部占897个,占全国的31%;全国县域国土面积896万km2,占全国县域内国土面积的59%,全国县域人口总量达9.35亿,西部县域人口总数2.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3%。县域经济发展路径的研究,将有利于充分调动各级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从而为进一步推动县域经济有好又快发展提供有效的措施,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县域经济概念及模式

1.1县域经济的概念

目前,國内学术界对“县域经济”概念的界定存在较大差异。李小三、徐鸣等认为:县域经济是指以中国的行政县为区域范围,以一级独立财政为标志,以县城、镇、乡、村各层次经济要素的联系和比例关系为基本结构,通过双向反馈的人流、资金流、物质流、信息流显示出整体功能的经济系统。王怀岳认为:县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划型的区域经济,其形成是劳动地域分工的结果,具有开放性、区域特色性和空间非均衡性特征。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将县域经济界定为: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县为区域范围,以县一级财政为标志,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生产门类齐全,功能完备的一种区域经济。综合上述有关县域经济概念界定的观点:笔者认为中国目前的县域经济是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在行政县范围内,通过县域联系城乡的纽带作用,以实现区域内各种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的聚集和辐射作用的地域综合体。

1.2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目前比较公认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政府扶持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该模式主要是依靠政府的力量,集中力量办事,效率高。(2)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3)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通过依赖资源优势和发挥资源优势,延伸产业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4)集群式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相关产业在地域上的集群可以共享产业发展信息,形成互补性优势,以此促进县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战略。

中国地域辽阔,县情各异,东、中、西部乃至同一地区的不同县域在区位、资源禀赋、经济基础等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上存在着巨大差异。经济社会发展较好的县域基本上都是在认清自身发展条件和特点的基础上,发挥优势,打造特色产业,走出适合自身的发展之路,诸多县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如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等。

2陇西县经济发展现状

2.1陇西县经济发展的区域基础

陇西县地处黄土高原地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定西地区东部,渭河上游,东接通渭,南接武山、漳县,西临渭源,北靠定西市;东西宽52km,南北长46km,总面积2408km2,辖9镇,8个乡,总人口590.02万人。为典型的黄土梁峁与河谷地形。平均海拔1612—2798m,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农牧气候过渡地带,社会生产以传统的农业生产为主。陇西县有古丝绸之路和新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陇海铁路纵贯南北,成为连接兰州、定西、天水、临夏、陇南等市州的交通枢纽,境内文峰镇素有“旱码头”之称,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因此,发展县域经济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2.2陇西县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2.2.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012年全县生产总值达46.05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增速均超过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在全省综合实力排名中居28位。第一产业21.65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2.6010亿元,比上年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1.6899亿元,比上年增长16%;第三产业增加值3.1234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从增长趋势看近几年陇西县经济发展呈直线上升。2009年增长速度为1961%,2010为17.84%同比下降1.77个百分点,2011年为28.26%增幅最大,相比上年增长10.42个百分点,2012年为11.6%同比下降16.66个百分点增幅最低,年均增长速度为0.02%。GDP增长速度呈折线波动增长趋势,总体增幅较快。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0300元和2804元,较“十一五”末增加4350元和1069元,年均增长11.6%和10.1%,如图1所示。

图12009—2012年全县生产总值与增长速度2.2.2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2012年第一、二、三比重为22.1∶33.4∶45.2,产业结构为“二、三、一”型,其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有所提高,第二产业大幅增长,第三产业有待进一步发展(见图2)。

2009年第一、二、三产业比重为17.4∶42.3∶41.2,产业结构为“二、三、一”型,其中第一产业达7.15亿元;第二产业达9.45亿元,比上年增长16%;第三产业达10.4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产业结构为“二、三、一”型,第二、三产业发展较快,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低(见图3)。库兹涅茨等学者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化可以反映出区域经济发展阶段,根据经济区三次产业的比重及其变化可以得出其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加速阶段。

图22012年三大产业比重图图32009三大产业比重图2.2.3投资消费大幅增长

“十五”期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15亿元,是“九五”的2.5倍。“十一五”期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93亿元,同比增长63.7%,工业增长12.96亿元,同比增长19.6%。总体而言,陇西县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出直线上升趋势,2010年的增幅最快为16.6亿元,2005年的增幅最低位3.02亿元。

图4“十一五”期间固定资产完成情况3陇西县经济发展模式

陇西县已经形成了以中药材、马铃薯为主的两大品牌特色农业,以工业园区和龙头企业为主的工业,以信息服务业和旅游业为特色的服务业。如图5所示,陇西县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当地的资源为基础,在政府的规划引导、市场竞争和集群模式与循环模式的综合作用下,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三大产业综合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

图5陇西县经济发展模式3.1发展特色农业

由于各乡镇之间经济发展基础、优势资源条件不同。因此,发展特色农业一定要从镇情、乡情、村情特点出发,确定发展的重点产业和产品。坚持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协会式服务、转变运作模式,依托项目抓发展,按照“政府引大引强、农民做大做强、结构调优调强”的运作思路,用大项目带动大产业。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开辟农业产业化基地,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和“专业合作社+基地+農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3.2以工业化为主导发展产业集群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表明,没有工业化就没有现代化。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缩小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就必须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化”并举,而核心是工业化。因此,陇西县的首要任务是加快工业化。陇西县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自身的比较优势,合理制定工业化的发展规划,不断的尝试和摸索以明确自己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培育新兴行业,适当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此外,陇西县还可以利用本县内有限的工业企业,发挥其规模优势、集聚优势,建立工业园区及龙头企业。

3.3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有利于农村乡镇企业的产业集聚、服务业的成长、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促进城乡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陇西县要针对推进城镇化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在思想认识、体制改革、工作机制和规划工作等方面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促进城镇化进程的健康发展。要出台明确的配套设施,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促进小城镇经济繁荣发展。不断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实现城乡统筹,共同发展。

4陇西县经济发展措施

4.1调整产业结构,突出重点,全面发展

积极推动陇西县第一、二、三产业稳步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加强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尤其是加速中药材和马铃薯产业化发展,逐步形成一条生产、加工、科研、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创立地区乃至全国品牌,使其成为带动全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龙头产业,同时兼顾铝冶炼、水泥等传统产业的发展,推进企业内部重组改革,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多样化生产,多领域投资,为地区各个产业的发展提供工业支撑。发挥第三产业优势,为农业和工业生产提供人力、技术等服务。为中药材和马铃薯等产业发展建立健全基础设施,并逐步形成陇中区域物流、商贸中心。

4.2发展产业化经营,加大科技投入

走产业化发展,才是发挥全县经济优势,增加经济总量的有效途径。陇西县已经形成了中药材、马铃薯等品牌农业产业,具有发展产业化经营的良好基础,应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建立健全产业体系,形成科学的分工与合作,将各经济主体有机结合起来,共建生产、加工,科研销售分配机制,化解市场风险。在农村和城市分别形成“农户+农机站+农技站”和“企业+科研机构”技术推广模式。

4.3加大政府扶持引导,创造良好投资、融资环境

政府的扶持和引导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充分利用政府的扶持所形成的有利环境,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产业为支撑、壮大陇西县域经济。中药材等产业方面已初具规模,但要做大做强在依靠市场竞争的同时必须依靠政府的扶持和引导,兴建集中统一的工业园区合理规划布局,吸引投资。为企业的发展扩宽资金来源,形成“企业+政府+银行”的融资模式,同时为农户扩大农业种植规模提供国家扶贫资金援助,发挥农村信用社在农村产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4.4深挖文化内涵,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政府部门要组织专家、学者、文化名人对陇西的文化历史进行调查研究,加强对文化历史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使蕴含在旅游资源中的文化潜能得以充分释放。在旅游开发方面,可以围绕生态山水、古镇文化、民俗风情这个主题,打造以历史文化为主线的古道文化品牌、历史名人文化品牌。树立文化旅游产业化的理念,将文化与旅游联系在一起,实现由单纯的景点旅游向文化旅游转变的尝试。

参考文献

[1]李小三,徐鸣.关于县域经济的理论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0,(3).

[2]王怀岳.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实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

[3]刘俊生.县域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徐小佶,韦信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4).

[5]牟实库.陇西地方志浅议[J].图书与情报,1985,(03).

[6]伍华佳,苏东水.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化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7]陈佳贵,黄群慧,钟宏武,等.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8]曹克河.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0.

[9]王振中.中国农业、农村与农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0]马占元,王慧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8).

猜你喜欢

陇西县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实施策略——以甘肃省陇西县为例
共享推动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以陇西县巩昌幼儿园实施集团化办园探索为例
2017年7月26—27日陇西县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京津冀协同发展模式下河北省县域经济产业集群问题研究
江西省动漫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基于山东生态农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浅议县域经济在招商引资中面临挑战和机遇之探析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