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丹东软枣猕猴桃产业化的思考

2015-08-17张黎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产业

摘要 对丹东软枣猕猴桃的自然资源进行介绍,同时探讨丹东软枣猕猴桃产业化道路,以期对丹东市软枣猕猴桃的产业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软枣猕猴桃;产业;辽宁丹东

中图分类号 F3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2-0319-01

丹东的软枣猕猴桃酸甜可口,营养丰富,其VC含量高达450 mg/100 g,具有抗癌、抗衰老等医疗保健功能。其含有血清促进素,具有清脑、安神、稳压作用;其含有猕猴桃碱、谷胱甘肽、皂甙、黄酮,对肝癌、肺癌、皮肤癌、前列腺癌等多种癌细胞病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亦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果酸,有利于改善干性或油性肌肤组织,是美容的天然良药。

1 独特的自然资源

丹东位于亚欧大陆东岸中纬度地带,属暖温亚湿润季风型气候,年降雨量为800~1 200 mm,是我国北方最湿润的地区;年平均气温南部为8~9 ℃,北部6~7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素有“北方江南”“东北苏杭”之称。丹东独特的自然资源、广袤的青山绿水、良好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孕育出数不清的旷世珍品。即使没有到过丹东的人,也能随口说出丹东的特产,如板栗、草莓、艳红桃、林蛙、五味子、细辛、人参等。软枣猕猴桃更是丹东的一绝,名震四海,力压群芳。

软枣猕猴桃在丹东有着数千年生长史,适宜的气候、独特的环境,积累了几百个野生品系,为丹东人工培育更加优良的品种创造了条件。丹东也是全国最早进行人工栽培软枣猕猴桃的地区之一。全市软枣猕猴桃种植面积已发展200 hm2,6.67 hm2以上的生产基地达10余处,在辽宁、全国乃至世界都占据重要地位。资料显示,国外号称世界最大的人工栽培软枣猕猴桃基地,也仅有40 hm2左右[1]。

2 产业化为软枣猕猴桃的发展提速

2.1 让软枣猕猴桃尽快从山中进入庭院,实行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生产

在丹东人的记忆中,“软枣了”是生长在丛林中的山货野果,每到成熟季节,人们便携筐带篓到山中采摘,然后到市场上去出售。丹东的野生软枣猕猴桃资源虽然丰富,但在自然状态下难以形成规模,远远满足不了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更谈不上进入大城市、大市场和国际市场。软枣猕猴桃在自然状态下存在着许多难以逾越的障碍:隔年结果,产量低下[2];藤子攀附树木无序生长,采摘困难;如果林木被毁,则多年不结果实。因此,必须改变软枣猕猴桃的自然生长状态,通过人工驯化栽培,将优质野生软枣猕猴桃从深山老林中移出,扎根到千家万户的庭院中,实行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生产,迅速占领国内国际市场的制高点。

2.2 培植一批科技示范基地,为加速软枣猕猴桃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进入21世纪,丹东市各级政府开始重视软枣猕猴桃的人工栽培工作,推出了一批颇具影响力的科技示范基地。

丹东北林农业研究所是一家民营机构,拥有组培实验室300 m2,组培种苗驯化设施12 000 m2,种苗包装车间500 m2,种苗繁育基地逾20 hm2,年培养能力1 000万株以上。该所从2008年起开展野生软枣猕猴桃资源收集和研发,先后引进和收集审定40余个品种[3]。

在丹东类似的科技示范基地还有很多,其中凤城市凤山经济管理区的圣和软枣园,建园于2003年,主要开展软枣猕猴桃野生资源良种选育的研究工作;丹东祥瑞小浆果种植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从事苗木培育和生产示范,建基地逾13.3 hm2;丹东圣一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建立软枣猕猴桃种质源圃1 hm2、鲜果示范园6 hm2,每年可向种植户提供优质软枣猕猴桃百万株;宽甸满族自治县佳园软枣猕猴桃研究所成立于2011年,建有温室1 000 m2,试验示范基地2.67 hm2,育苗基地10 hm2,品种资源圃3.3 hm2,每年可生产优良品种200万株。

2.3 专家牵头,协会统筹,以“公司+农户”的模式,加快软枣猕猴桃产业化进程

培育出果实大、色泽好、口味上佳、营养丰富而又耐贮藏、耐运输的软枣猕猴桃,是科技人员必须要解决的重大课题。辽东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技术推广部门实力雄厚,具有一大批从事软枣猕猴桃研究和推广的科技人才。通过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把这些精英汇集起来,深入到基地和农户,攻克产业化发展的关键问题,为丹东软枣猕猴桃大规模走向国内、国际市场作出贡献[4]。

政府主管部门通过资金倾斜、政策扶持等方式,重点培育软枣猕猴桃龙头企业,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方式,建立软枣猕猴桃科技示范基地,与农户签订技术服务和产品回收合同,提供优质种苗和技术培训,带动更多的人走上生产软枣猕猴桃的致富之路。同时,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生产流通企业的优势,实行产、学、研无缝对接,深度开发软枣猕猴桃系列产品,抢占市场的制高点,把丹东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小浆果生产加工基地。

3 参考文献

[1] 于荣,沈夫钧,张黎华,等.建立集体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体系初探[J].林业经济,2010(5).:35-38.

[2] 王志为,王春.丹东市林产资源现状与发展对策[J].科技资讯,2008(1):141.

[3] 姜璐.丹东林业发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沈阳大学学报,2006(3):23-24.

[4] 焉军,赵军,尚文忠.丹东市特色林业产业现状与发展规划[J].中国林副特产,2006(1):75-76.endprint

猜你喜欢

产业
浅谈产业投资基金自任管理中的法律问题
城市台创新发展模式分析
我国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川渝城市群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下台湾产业转型初探
揭阳市麻竹笋产业发展思路研究
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模式探究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从产业发展看日本1920年经济危机
阿勒泰地区青河县民族文化产业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