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山壮族图案元素在文化衫设计中的运用

2015-08-17晏飞

文山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文化衫文山肌理

晏飞

文山壮族图案元素在文化衫设计中的运用

晏飞

(文山学院 艺术学院,云南 文山 663000)

文章针对文山地区壮族服饰文化、壮锦进行研究和提炼,将其中可用的元素通过现代设计的手法,运用电脑绘图软件,将提炼后的元素进行重新排版和设计,使设计出的图案能运用到文化衫中。

文化衫;壮族图案;装饰造型

文化衫作为一种时尚和潮流的象征为各个年龄阶段的人所喜爱,最早的T恤文化源于二战期间的美国,至20世纪60年代开始流行。现在的文化衫被人们当做一种宣传个性的媒介加着在自身上,作为自己独特的“文化”理念。在文化衫的设计领域中已有多篇论文和著作进行了全面的阐释,如陈政涵的《浅析T恤图案装饰设计》[1]、张秀华的《针织T恤衫活性印花图案设计与款式开发》[2]、朱维的《插画艺术在T恤衫上的运用研究》[3]等等。文山壮族图案元素包含了厚重的文化底蕴与悠久的民族传统,将这一具有本地文化特色的图案运用在文化衫设计中,体现艺术价值的同时,壮族文化艺术也得以传承。

一、壮族图案的形式和特点

壮族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的语言、文字及炫丽多彩的民族艺术。壮族支系分类较多,却如同树冠上的枝叶,每个支系都有各自的特色。在壮族美术史中雕刻、壮锦、染织、制陶、民居建筑、古镇、庙宇、古村落等等文化遗产保留下来的图案丰富多彩,从内表达的内涵到外传递的色彩结构都具有独到的特色。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其禹之苗裔,封于会稽,以奉宇禹之祀。文身断发,批草莱而邑焉。”[4]这里说的“文身”也就是当时在人体上刻刺的图案纹样,同其他民族一样,这也是当时濮越民族用以辟邪的图腾崇拜,这一风俗一直保留到现今,纹样以鳄鱼、鱼、蛇、蛙、虎、花鸟草虫,以及云雷纹等为主,这些图案出现在摩崖壁画、铜鼓和服饰刺绣等载体上。

壮族人用不同色彩的岩石和动物血液经过研磨混合加工,在崖壁上绘制了岩画,主要记录古代壮族人丰富的日常生活,如狩猎、畜牧、生殖等。文山地区的麻栗坡、丘北、西畴、广南、砚山共发现11个岩画点,包括大王岩摩崖壁画、岩腊山摩崖壁画、普格摩崖壁画等,大部分岩画都是以红、白、黑三种颜色为主,绘制了一些抽象的人物、动物形象和“Z”“S”形回纹。铜鼓是壮族人智慧的结晶,铜鼓表面的浮雕纹样丰富、装饰性强,以太阳纹为中心,体现对太阳的崇拜。边缘为蟾蜍、骑马人物或其他动物立雕,期间用二方延续的方式构成圆形几何纹样围绕,有雷纹、云纹、乳钉纹等。壮锦刺绣是壮文化中较为典型的艺术表现形式,文山地区的壮族有侬人、沙人、土僚三大支系,每个支系在传统服饰和刺绣纹样上都有各自的特色,并且图案纹样的涵义也不尽相同,包括:动物纹,如蛙、鱼、鸟、蝶、牛等;植物纹,花卉、草藤等。天体纹,雷纹、水纹,以及生殖、自然、稻作几个类型。这些图纹以单独形成的方式、组合形成的方式、透叠囊括的方式出现在服饰刺绣和壮锦上,每一种图案都代表着当地壮族的文化传统和图腾崇拜。

二、纹样、色彩的提取

在设计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是创新和合理的搭配运用。设计者必须具备深厚的手绘功底、敏锐的色彩识别认知能力和熟练的电脑软件操作技能。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对收集来的图案纹样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观察,将其有用的部分进行提取。

首先观察图中需要进行加工设计的部分,在脑海中有一个预设的构成形式。织物图案的设计分为几种,一种是以自然对象为基础,保留原有实物的原形、特征,如山峦河水、花草树木、飞鸟走兽、游鱼昆虫等题材,即写实造型;另一种设计运用一些几何形态来表现,即用点、线、面的平面构成表现方法来进行抽象变化,这类图案具有直、曲或两者相结合的特点,可进行规则或不规则的排列,称为几何造型;装饰造型是将自然写实形象变形处理,用一些夸张变形、添加删除等表现手法来创新的一种设计过程,这种方法往往加入设计者对设计图案的想象和创新,在织物的设计运用中实例和范围都非常大,而壮族的刺绣和织锦多采用这种装饰手法,在构图上则采用了组合造型的方式。组合造型是利用相同或相似的形进行组合,可以是规律性或非规律性的组合,组合的团可以包含许多传统文化、图腾崇拜等含义、传达出一些信息,整个组图案显得自然和谐,协调统一,内容丰富,艺术表现力强。

根据现代织物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可分为匹料、件料,分别要求图案纹样具有连续性和独立性。

归纳分为形和色的归纳,用简洁的手法来表达对象在形上的特点,可利用色调的明暗区别来强调图样的层次感;用软件提取照片中图样的颜色,调整后可得到所用颜色的CMYK值,方法非常简便。在纺织图案的创作过程中用色有套色限制,要求在配色上要达到简练合理、适用性强的特点。在配色中需注意套色的应用,将套色限制在三套内,可以有色彩的色相、纯度、明度的对比,在色调组合的情况下需注意主题与非主题用色的对比和搭配。如图1所示,利用photoshop软件中的图像色阶或曲线工具先对照片进行色彩明暗和纯度的处理,再用软件中的吸管工具,将照片中的颜色提取,由于实物拍摄的时候受到光照影响,所以在提取时注意勿提取织物的高光和暗部。以图1为例,提取后得到2组颜色,冷色组和暖色组,CMYK值分别为洋红C:0 M:79 Y:30 K:0,淡橘C:0 M:44 Y:48 K:0,正红C:30 M:99 Y:100 K:1,深红C:49 M:100 Y:100 K:28,深棕C:66 M:96 Y:96 K:65,青绿C:64 M:7 Y:42 K:0,草绿C:86 M:40 Y:89 K:3,深绿C:91 M:65 Y:99 K:52,藏青C:100 M:100 Y:63 K:45,蓝C:78 M:29 Y:35 K:0,紫C:88 M:100 Y:24 K:0,群青C:89 M:74 Y:0 K:0。

图1 色的提取

在形的归纳中笔者将壮族图案造型分为几种。第一种是同类造型组合,即相同造型特点或相同含义、相同技法的组合。如直线、斜线、方形的组合,花和鱼、蝶的抽象造型组合、花中有花,分割形中有花的组合、圆与曲的组合、鱼与寿字意为年年有余、福寿安康,花与蝶意为花好蝶舞、岁月静好,蛙与牛代表着多子多福、人丁兴旺,同为线的造型用到了锯齿形的龙蛇纹或白色的平线;第二种是形与形的对比组合,如方形与圆形的组合、直线与曲线的组合、疏与密的组合等等,虽然在造型手法上有对比但是能够组合成和谐统一的图形;第三种是利用小形填充大形的手法,即以一个大的装饰形为整体构成基础,用其他的装饰性来填充大形分割出来的空间,可以作为单独纹样也可作为重叠组合纹样。

选择的手法也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将提炼对象中最有艺术感的部分提取,可以是形也可以是色,将这一局部用手绘的方法进行线描,提取形中如有不足之处可另选择其他部位纹理进行补充,完成一个形后,根据设计织物面积大小、用途等因素来考虑重新排版。对分解图案进行观察,构思新的图案的效果,可以在稿纸上大致画出构想图案,新的图案可以继续保持原有图案的特征也可以呈现出另一种完全不同的风格。

三、装饰造型的方法

想让图案更具有装饰性和艺术性,可以采用变形、点缀、添彩等艺术手法,而壮锦刺绣本身已具有这些特点,所以在新图案的造型创作中显得更容易上手。

首先是总体的构图方法,可以利用形的不同组合方式来达到一定的视觉效果。如同一造型的重复组合,利用选择出来的形反复出现的方法,再将他们有规律的排列组合,达到统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在排列的同时可以改变方向、大小和裁剪位置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可以用不同形的渐变组合来构成,在平面构成中有涉及到骨骼网络渐变,可以是骨骼线的渐变,也可以是骨骼单位的渐变,同样可以利用形的大小、方向、色彩渐变来完成。

其次是图案元素的表现技法,可以是点、线、面或肌理的表现形式。点的特点是具有活跃、跳跃、点缀的装饰效果,点的集中或疏散能让画面产生丰富的层次变化,点的形态可以分为圆点、泥点、拖点。在手绘过程中需要注意点的走势,要求工整严谨,如果是用电脑绘制,需要用到photoshop笔刷和Coreldraw软件中的对其分布工具;线在图案设计中是比较重要的,包括直线、曲线、折线、细线、粗线、虚线等等,利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运笔手法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线条效果,比如使用毛笔时不同的下笔力度和速度以及墨的饱和程度都会表现出不同的线条造型,均匀的细线体现出整洁、柔和,浓厚的粗线则体现厚重和饱和;面有平涂法、渐变法、晕色法等等,绘画时需要清楚的掌握染料的特点,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如果是运用电脑制作,大多用photoshop的笔刷、渐变、滤镜等工具来完成。在纺织图案设计的过程中大多数是采用平面平涂或晕色渐变作为织物底色,线条起到勾绘纹样的作用,点用以装饰,也可根据不同的设计需要来转换之间的关系;在肌理的制作上主要是依靠手工完成,以视觉肌理为主,视觉肌理指的是对物体表面特征的认识,一般是用眼睛看,不用手触摸。形和色非常重要,是视觉肌理构成的重要因素。肌理的表现手法多样,有钢笔、铅笔、毛笔、圆珠笔、彩笔、喷笔等,可用画、喷、洒、摩、擦、浸、烤、染、淋、熏炙、拓印、贴压、剪刮等手法制作。材料包括木头、石头、玻璃、面料、油漆、海绵、纸张、颜料、化学试剂等。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脑、摄影、印刷等更加扩大了肌理材质的表现性。

制作方法:绘写法,用笔进行自由绘写或规律绘写,直接可以造成肌理效果(肌理元素越小越好);拓印法,将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着色,将面料覆盖其上,然后均匀地挤压,纹样印在面料上构成的肌理效果;熏炙法,用火焰熏炙,使纸的表面产生一种自然纹理,然后再转印到面料上;自流法,将油漆或油画颜料滴入水中,用面料吸入,也可以将颜料滴在较光滑的丝质面料上,使颜料自由流淌或用气吹,形成自然的纹理;印刷或自印法,用丝网版、石版、铜版、木版等效果综合制作;拼贴法,将各种纸材和其他平面材料通过分割,组合在一张画面上。如果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用到电脑数码处理,可以通过照片扫描数码化,再进行使用。

四、新设计的图案在文化衫中的运用

文化衫具有题材广泛、批量小、个性明显、可自由变化图形装饰位置、制作工艺多样几个特点。壮族图案本身已具备很强的装饰性,运用在文化衫上是比较直观、简易的。目前文化衫的印制方法有三种,一是近几年来最实用简便的数码喷墨印花,数码印花方法在印花精度上可以获得照片的效果,不受色彩套色的限制,运用起来十分方便,能够让设计师发挥最大的设计力。

二是手工平版筛网印花,利用印花刮刀通过丝网孔漏印的方式来进行印花,这样需要准备多个网版,每种颜色一个,套色数有限制,花费的人力较大,适用于小批量的轻薄织物印花。

三是涂料印花,涂料不同于染料,它对纤维没有直接性。不能和纤维结合,它只是一种不溶性的有色粉末,多半为有机合成物,但也有无机物。它在纤维上“着色”的原理是藉助于一种能生成坚牢薄膜的合成树脂,固着在纤维的表面,因此它对各种纤维的织物都能印花。种类包括发泡浆印花、夜光印花、香味印花、彩色光片印花等等。

笔者将重新制作排版后的壮锦图案分别用电脑数码印花的方式制成了文化衫(如图2所示)。设计中以四方壮锦绣、壮族银饰外轮廓为设计主题,运用到壮族服装中最具代表性的蓝、红色调,利用电脑数码软件制作完成。

图2 壮族图案元素在文化衫上的运用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民族文化用现代的设计手法进行“文化”的传播是可行的,围绕着文山壮族的

文化底蕴,将壮锦中的纹样款式、色彩等具有当地特色的元素进行再次设计使其具有新的表现语言,让更多人能接触到并接受当地的文化特色。

[1] 陈政涵.浅析T恤图案装饰设计[J]. 纺织与设计,2011 (1):97-98.

[2] 张秀华,李影,李爱民.针织T 恤衫活性印花图案设计与款式开发[J]. 山东纺织科技,2003(2):28-29.

[3] 朱维.插画艺术在T恤衫上的运用研究[D]. 北京服装学院,2010:12.

[4] (西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 中华书局,2013.

(责任编辑 娄自昌)

Application of Wenshan Zhuang Nationality Brocade Patterns to the Design of Cultural Shirts

YAN Fei
(School of Arts, Wenshan University, Wenshan 663000, China)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costume culture and brocade patterns of Wenshan Zhuang people,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refi ned useful elements of the costume and brocade could be integrated into the design of cultural shirts by employing computer drawing software.

cultural shirts; Zhuang nationality patterns; decoration model

k892.23

A

1674-9200(2015)01-0008-04

2014 - 08 - 20

晏 飞,文山学院艺术学院助教。

猜你喜欢

文化衫文山肌理
诗与象
诗与学
肌理的感受与表达
论大学校园文化的传播:文化衫视角
5W模式下大学生文化衫符号的传播意义探析
渗入肌理,豁然其妙——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为例谈古诗如何细读
感受肌理
器之肌理,物之温度
Holocene paleoearthquake activity along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ruptures of the Beichuan and Pengguan faults
浅谈文化衫设计的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