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护理干预对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2015-08-17刘素萍李卫君陈颖马利平

关键词:护理不良事件

刘素萍 李卫君 陈颖 马利平

【摘要】目的 讨论风险预防为主导的护理干预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6月期间,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对182例行PCI的患者(对照组)采用规范化的常规护理;针对该护理中易出现的不良事件,在进一步改进护理服务措施基础上强化风险控制与预防,实施心理教育,强化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定期用药、抗凝药应用,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心电监护有无心律失常,心功能监测、观察尿量、持续血压监测,熟练配合医生等护理干预,使188例行该术的患者(试验组)其护理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结果 试验组出现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大患者行PCI的护理风险防范,改进和完善护理服务方式,可有效减少PCI术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护理风险预防;护理不良事件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risk preven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menstruation coronary artery intervention (PCI) in patients with skin care the effect of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Methods between January 2012 and June 2014, adopt random grouping Method, the adoption (control group) 182 patients who underwent PCI of standardization of conventional nursing; Liable to occur on the nursing adverse events, on the basis of further improve the nursing servic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risk control and preven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Key words】Percutaneous Coronary Artery Interventional Therapy;Nursing Risk Prevention;Nursing Adverse Events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目前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为无数患者生命的救治及身体康复发挥了重要作用。手术中各种大管径导管、血管鞘的应用及围手术期抗凝药的使用、手术后病人制动等,使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所致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如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寻找较好的诊断和治疗护理措施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1]。本院按照优质护理服务要求,在不断改进护理服务措施基础上,加强对护理不良事件的控制与防范,通过对住院患者风险评估、加强护士培训等方式,积极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6月在本院心内科行PCI的患者370 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182 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其中男93 例,女89 例;年龄35~79岁;单支病变72 例,双支病变73 例,三支病变20 例,左主干+三支病变17 例。188 例设为试验组,其中男96 例,女92 例;年龄34~78 岁;单支病变75 例,双支病变70 例,三支病变25 例,左主干+三支病变18 例。对照组经桡动脉途径者112 例,股动脉途径者70 例;试验组经桡动脉途径者114 例,经股动脉途

径者74 例。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5.0±2.6)d。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病程、血压、血脂、血糖、介入入路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按介入治疗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及指导。①评估患者生命体征。②指导患者完善术前各项化验及检查。③观察穿刺部位皮肤,桡动脉、股动脉搏动情况;碘过敏试验。④做好术后心电、血压监护,保持液路通畅;观察术侧肢体穿刺部位出血、血肿、皮肤温度颜色、动脉搏动情况;鼓励其饮水,以利造影剂排出;加强术后用药指导。

试验组实施以风险预防为主导的护理服务。为规避行PCI对老年患者带来的不良反应,我们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服务措施,使试验组患者不良护理事件得以控制或减少。①注重风险评估。造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之一是对患者疾病及状况评估不足和沟通不良[2]。②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通过讲座、案例分析、晨会、岗前警示、不良事件应急演练等形式,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以提高对护理不良事件的认识、防范和应急处理能力。③护理预防。防止压迫沙袋移位:术后指导患者将患肢放松保持平直状态,避免弯曲,并在专业护理人员协助下变动体位,拔出鞘管2 h后,应尽快调整卧位。术后12 h内每小时记录神志、血压、伤口渗出情况;观察双下肢皮肤颜色、温度;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是否对称,压迫沙袋是否移位。避免皮肤损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物理性刺激。严格执行交班制,及时发现患者皮肤的变化,对已有过敏症状的患者改用纱布包扎。经股动脉穿刺法行PCI术后以弹力绷带3 M(美国3 M公司)8字形加压固定包扎。由于腹股沟处皮肤薄且通气性差,易发生过敏,轻者表现为皮肤发红、瘙痒、皮疹,重者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可在完成加压包扎后,将弹力绷带两端各松解2~3 cm以预防皮肤损伤的发生。预防皮下淤血:一般静脉穿刺后按压3~5 min即可,由于行PCI术后服用双联抗血小板的药物,拔除静脉穿刺针后,适当延长局部按压时间,拔除静脉留置针后一般按压10 min。确保用药安全。由于很多老人不能正确评价自己体力,对危险认识不足,什么事情都要亲力亲为。针对这一心理特点一方面加强健康教育,一方面在护士上予以勤问、勤巡、勤指导,以消除患者因怕麻烦别人而引起的安全隐患。同时重视对患者家属及陪护人员的教育,共同实施护理干预。老年人记忆力减退,视力不清,用药易出现误服、重复服用、不按时服用的现象,为此,护理上需做到发药到手,并亲自督促患者服下,确保用药安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中护理不良事件(压迫沙袋移位、皮肤损伤、皮下淤血、用药安全)情况,统计发生次数。

1.3 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对照组为15.9%,试验组发生率为2.1%,试验组比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次数比较(n=182,n)

组 别 压迫沙袋移位 皮肤损伤 皮下淤血 用药安全

对照组 10 8 6 5

试验组 2 1 1 0

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5.0±2.6)d,在年龄、性别、病情、病程、血压、血脂、血糖、介入入路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3 讨 论

PCI治疗是指采用经皮穿刺技术送入球囊导管或其他相关器械,解除冠状动脉狭窄或梗阻,重建冠状动脉血流的技术,即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的基础上将金属支架置入冠脉病变处治疗急性血管闭塞或明显狭窄,降低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术后再狭窄的一种有效方法,已成为冠心病主要治疗方法。但术后会发生一些难以预测的并发症,因此术后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冠脉内支架置入的成功与否。护士有目标的、有预见性的为护理对象 提供优质服务的科学方法,遵循先预防后治疗的原则,可消除护理不良事件的隐患或一旦发生及时给予正确而有效的治疗。随着老年冠心病患者的逐年增多及介入治疗的普及,其行PCI的护理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改善老年患者穿刺侧肢体的制动,增加其体位舒适度,防止压迫沙袋的移位;严格执行皮肤交班制度,降低患者的皮肤损害;静脉穿刺针拔除后,适当延长局部按压时间,以降低皮下淤血发生率;监督患者药物服用情况,消除药物服用的不安全性等护理防范措施,使试验组护理不良事件控制在2.1%,有效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护理工作变得更主动、更系统化。综上所述,通过实施以风险预防为主导的护理服务及对护理服务方法的不断改进,护理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大为提高,完善的术前准备和术后细心周到的护理有效地避免和减少了不良事件及并发症的发生,确保行PCI 患者的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 杨慧敏,赵 莹.冠心病介入诊疗术血管并发症的护理25例[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4):5-6.

[2] 杨 莘,王 祥,邵文利,等.335起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2):130-132.

猜你喜欢

护理不良事件
护理管理对妇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观察
根因分析法在临床给药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
18例外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护理不良事件84例分析
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