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实习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2015-08-17董俊慧侯继军韩永全姚青虎牟取晗杜茂华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5年21期
关键词:生产工程专业

董俊慧 侯继军 韩永全 姚青虎 牟取晗 杜茂华

内蒙古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1

培养焊接领域的工程应用型人才是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以下简称“焊接专业”)的基本培养目标。[1]焊接专业有着浓厚的工程应用背景,这就要求焊接专业的学生必须深入到生产一线,了解实际焊接生产流程、工艺及操作,加强自身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能促进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加深对于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有利于加快理论知识向实践的转化过程;实践环节可检验学生在校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作为衡量现代优秀大学生核心素质—创造性也与实践密不可分。由于学校教育主要侧重于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所以,实习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一环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的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1 实习教学的现状

我校焊接专业的实习教学主要分为三部分。

由表1可见,焊接专业实习教学环节共安排6周,与相关理论课程教学相互衔接。通过认识实习教学环节,有利于学生对于焊接专业的感性认识和生产企业的了解;通过生产实习和毕业前的实习,能够促使学生深化理解所学专业理论知识,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焊接生产实践联系起来,从而达到全面掌握和巩固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等等。

表1 焊接专业实习教学环节

虽然实习环节较多,但是就目前的实习现状并不乐观,实习效果有时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以我校焊接专业学生实习为例,例如3次实习的主要形式是“游览式”参观,生产企业中指导实习的技术人员在前面边走边讲,学生排队参观生产车间或生产线;对于典型产品、重要设备作些简要介绍,学生似乎“一头雾水”,站在实习队伍后面的学生甚至根本听不清楚所讲内容,而是匆匆“走马观花”似的走完车间,所以,学生无法学到课外更多有用的知识,也难以让学生对实习教学产生足够兴趣,因此,实习教学效果较差,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此外,在实习教学环节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主要问题。

1.1 指导教师积极性不足

造成指导教师积极性不足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由于高校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较重,有许多老教师还担任行政领导职务,各种会议繁多,请假手续复杂,很难有时间和精力承担指导实习的教学任务,这样年轻老师就成为指导实习的主要力量。这些年轻指导教师一直在学校或科研院所学习或进行科学研究,都是博士、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直接投入教学工作,自身缺乏一定的生产实际经验,对工程生产了解不够,在实习时,对学生提出的各种实际问题难以正确解答。这使得青年教师有时候很尴尬,自我存在感不强。

(2)学生实习绝大部分都要到校外的生产企业,有的甚至要到省、市以外的企业,指导实习很辛苦劳神,同时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安全,因为学生人身安全是头等大事。再加上指导教师人数少,往往100名学生只有3~5名指导教师,这就造成指导教师任务要比校内担任理论教学繁重且责任重大。

(3)学校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实习经费报账困难也是教师不愿意带实习的原因。由于实习经费的短缺,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只能住比较便宜的小旅馆或公共宿舍,这些地方无法开具正规票据。企业还要收取一定的实习费,本来支付给企业的实习费就有限,如果还要向企业索要发票,那企业是根本不情愿的。但是学校财务在报账时,要求出示正规发票,而且要求近乎苛刻,使得指导教师很难报销实习费用,从而挫败了指导教师的积极性。

1.2 企业接待热情不高

很多企业都不愿意接收大学生进厂实习,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顾忌学生的人身安全。由于从事焊接生产的企业及车间现场比较嘈杂,产品大部分都是用钢铁材料制造,有的产品特别庞大,焊机及其他一些设备用的都是380 V工业用电,无论从下料到组焊装配,从头顶上方吊运工件到脚底下的焊接构件,如不加注意这些都会对学生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学生进入车间后由于对新鲜事物比较好奇,很难集中注意力,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安全事故。

(2)影响企业正常生产。企业始终都把创造利益作为其存在的价值,生产的产品是逐利的载体,所以生产更多的产品就成为企业的目标。接待实习学生势必会影响到正常生产,所以企业极不愿意做徒劳无益的工作。

(3)支付企业的实习费不足。受实习经费短缺限制,学校无法拿出相应的酬劳给企业及车间技术人员。

1.3 当地实习的企业少

我校焊接专业学生的认识实习一般在市内进行,呼和浩特拥有为数不多的与焊接技术相关的机械加工制造企业,其生产规模都比较小而且生产任务也不多,有时学生去实习,很多车间基本处于停工、停产状态。为了完成实习大纲规定的实习学时,只能去一些与专业联系不紧密的企业,针对性不强,到这样的企业实习学生基本没有兴趣,实习目的就难以达到。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的状况略好于认识实习,所到企业及车间的生产基本上都以焊接为主要加工手段,但是,进厂以后往往是参观生产线,属于“走马观花”似的参观游览。学生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收获。有的时候连这种参观式的实习也很难保证,如果实习时间碰巧赶上企业生产任务重的阶段,企业出于效益考虑,根本不愿意接待实习的学生。总之,实习资源的相对匮乏直接影响了实习教学的顺利开展。

1.4 实习经费不足 压缩实习时间

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在校生规模不断刷新,由此也引发学生实习经费短缺的问题。为此,教学单位不得不采用压缩实习时间的办法,导致实习无法按照实习教学大纲执行,难以达到教学目的,实习教学质量的下滑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据了解,在国内高校中不仅是焊接专业,甚至包括其他工程类专业学生的实习教学也存在类似问题。[2-4]鉴于以上情况,改进实习教学环节,提高实习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2 改进实习教学的对策

针对目前我校焊接专业学生实习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以改进,从而切实提高实习教学的质量,培养合格的焊接专业人才。

2.1 建立相对固定的实习基地

学校可以与一些有长期合作关系的友好企业共同出资建立实习基地。基地既可用来教学,又能从事生产,高校可以利用自己的人才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可以与企业合作,解决企业难题,企业同时又能承担学校的实习教学任务。如果能够形成这样的良性互动,企业和高校就可实现共赢。为此,我校已与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等区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框架协议。尤其是结合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有望成为重要的、强有力的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

2.2 改进实习教学方式

为了避免出现学生集中、人数过多,实习效果不好的情况出现,组织实习可以采用分散分批的形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人数5~10人,分组后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派到不同车间不同工位,保证每组学生都有车间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执行定期轮换制度。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由于学生人数过多造成的参观式实习情况的出现,既没有额外增加学时,又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分散分批实习可以给学生尽可能多的亲身实践的机会,还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校的指导教师主要负责与企业协调,统筹安排,确保分散分批实习的运转流畅。

在实习轮换过程中,我们邀请生产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做专题讲座,例如针对某一典型产品,讲解其焊接工艺流程、关键技术、需要充分考虑的问题,或者是讲解一些必要的焊接工艺评定等内容。另外,通过借阅相关的工艺规程卡片或组焊图纸,让学生亲眼看见、感受生产一线中的“工程语言”以及生产组织管理方面的知识,切实达到实习的预期目标。

笔者认为可以将生产实习归到毕业实习中,这样毕业实习的学时数增加到4~5周,合并后的毕业实习开设在第七学期末段,因为这时所有专业课、选修课的教学都已完成,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如果立即参与到实践生产中,不仅可以巩固强化理论知识,还可以促成理论知识向实践的转化;与其分两次进行参观式的实习,不如将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二者合二为一,这样不仅可以减轻生产企业的负担,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实习效果。

对于已与用工企业签订就业协议的学生,可允许其到所签企业进行实习,这样学生毕业以后参加工作可以尽快熟悉并胜任工作,对学生和企业都有较大好处。

2.3 改进考核方式

在实习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记录实习笔记外,还要求学生实习结束后撰写实习报告。对于实习报告则按照实习大纲的要求,至少要写出某种典型产品的生产制造工艺流程,且重点分析其焊接工艺规程等。而实习成绩以往都是由带队教师根据学生的实习报告评定,由于这种参观式实习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所以实习报告都是实习结束后学生在网上复制拼凑而成,有时所写内容与实习毫无关系。如果采用分散分批实习,成绩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由企业负责指导的技术员根据学生在实习期内的表现进行评定,而且这部分要占主要部分(占60%);第二部分由学校带队教师根据实习笔记(占20%)评定、第三部分是由实习报告(占20%)情况评定。由这三部分相加构成最终实习成绩。

2.4 加强安全教育

由于学生比较分散,管理较困难,在实习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人身安全事故,学生的人身安全是重中之重,所以必须要加强安全教育。入厂实习前,一定要请企业负责安全生产的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对于一些涉密企业,还要进行必要的保密教育。

2.5 增加经费投入 完善实习报销制度

实习经费是实习教学环节的保障,经费的多少直接决定实习的时间长短和质量。学校要根据物价上涨幅度适时适当的增加实习经费的投入,为学生实习提供支持。我专业的实习经费在学校划拨经费的基础上,由学院从教学业务费中额外拿出一部分作为实习经费的补充,更好地保证了实习教学环节。由于实习经费使用的特殊性,经费的报销制度也需进一步改善,在不违反财务制度的前提下,应采用灵活的报销方式。

2.6 提高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指导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对整个实习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在实习中获取知识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指导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因此,必须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年轻教师应主动承担专业课实验的教学任务,另外,安排青年教师到企业实地“蹲点”学习3~5个月以期提高其工程实践能力。

3 结束语

实习教学环节主要是使学生体会、感受所学专业知识的工程背景,以便复习、巩固并加深理解已学过的专业理论知识,从而做到能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分析、解决生产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切实掌握实际生产知识,以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作为培养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方面的工程技术人才,除了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外,还要具备过硬的工程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全面贯彻、落实由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文件中要求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其中,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实习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必须得到加强和提高,尤其是像焊接技术与工程这类工程背景更强的专业领域,许多改进和提高实习教学质量的办法还有待继续探索和研究。

[1] 熊震宇.中美高校焊接专业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J].电焊机,2009,39(3):31-34.

[2] 胡震,于海莲.化工类专业毕业实习现状与改进[J].内江科技,2013(3):85.

[3] 林义忠,黄振锋.对机电专业学生毕业实习模式的思考和探索[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S):131-132.

[4] 赵勇桃,赵莉萍,周军伟.浅谈工科院校金属材料专业实习的现状和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2(10):149-151.

[5] 朱军.应用型本科焊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冶金教育,2010(5):57-59.

猜你喜欢

生产工程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子午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