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阶梯模式设置
——以华北理工大学为例

2015-08-16彭振芳林秀梅华北理工大学招生就业处轻工学院商学人文部管理学院河北唐山06009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阶梯课程体系大学生

彭振芳,林秀梅,程 可(华北理工大学.招生就业处;.轻工学院商学人文部;.管理学院,河北 唐山06009)

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阶梯模式设置
——以华北理工大学为例

彭振芳1,林秀梅2,程可3
(华北理工大学1.招生就业处;2.轻工学院商学人文部;3.管理学院,河北 唐山063009)

根据大学生接受创业教育的实际需求,对华北理工大学创业课程开设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对课程的实际需求存在显著差异,呈现出层级分化特征。文章认为大学创业课程目标体系的确立,应该遵循供需平衡的原则。为此提出大学创业教育要构建阶梯模式的课程体系,这有利于提高创业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大学生;创业教育;阶梯模式

2012年8月1日,教育部制定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并专门发出通知(教高厅〔2012〕4号,以下简称“通知”),此“通知”成了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和规范性意见。几年来,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及高校都高度重视,提高了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指导和帮扶的力度,成效显著。从课程建设来讲,目前高校普遍设立创业基础课程,课程性质也从原来的选修课改为公共必修课。另外,学界对我国创业教育的研究业已深入,创业教育理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为我国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在当前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依据创业课程的目标体系,课程教学以及最终的效果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制约,值得进一步研究。

一、层级分化: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情况

根据“通知”内容的要求,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创业教育教学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1]。综合而言,高校创业课程的目标体系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次,大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第二层次,通过创业意识、理论知识、方法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第三层次,有效推进大学生创业实践,即通过课程教学、帮扶等举措,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实践取得实质性进展,如学生实际创业数量、初创企业成活率、最终创业成功率等,有较为明显的提升。

根据“通知”的要求,也是为了使创业基础课程教学更具针对性、有效性,华北理工大学对创业课程开设情况进行了调查。该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涵盖华北理工大学所有专业学生,回收有效问卷591份,问卷有效率98.5%。调查结果显示,该校创业基础课程开设过程中,课程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学生群体的普遍重视,但对课程的实际需求存在显著差异,呈现出“创新创业理念—创业基本知识和理论—创业实践和创业帮扶”等需求层级分化的特征。如表1所示,学生对课程实际需求情况是:接受“创业意愿和创业理念”的培养成为所有学生对课程的基本需求 (个案百分比为100%);86.5%的被访者对“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有需求;“创业实践和创业帮扶”需求层次较高,只有6.8%的同学想通过课程学习获得实际创业实践方面的帮助。

根据学生对创业教育需求呈现层级分化的情况,创业课程的目标体系亟待进一步明确,应该对课程内容设置、授课方法以及形式等具体环节提供原则性指导,保证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表1 大学生群体创业课程需求情况$选项 频率

二、供需平衡:确立创业课程目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当前,理论界对我国创业教育的研究大多数是站在教育提供者的角度,探索创业教育课程的“有效供给”,对学生的课程需求缺乏关注。在忽视学生群体需求前提下确定的创业课程目标体系,必然具有局限性,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得不到保证。关注学生发展需求,并以之为导向设置课程体系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原则[2]。这个原则就是供需平衡。

坚持供需平衡原则,高校要根据自身开展创业教育条件与学生实际需求,从动态平衡的角度切入,确定创业课程目标体系。一方面从课程属性及学校客观情况出发,探索学校创业课程目标体系的正当性和可行性;另一方面从学生群体对课程的客观需求出发,考察课程目标体系供给的针对性。

从高校层面来讲,高校除关注课程本质属性外,也要充分考虑高校间存在的客观差异。不同类型的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资源禀赋状况、师资整体情况等方面存在现实差异,而这些因素恰恰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什么样的课程目标体系是可以实现的。如高职类院校突出对学生职业技能的教育,创业课程开展中,除关注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业品质的培养外,可以把创业实践技能的强化和提高作为更直接和更明确的目标,可以考虑为绝大部分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平台,并在课程开展中更加突出对学生实际创业能力的培养,以此帮扶更多学生实现创业梦想;普通高校尤其是具有学科优势的重点高校,创业课程的目标体系则应该趋向于金字塔式,即以创新能力、精神的培养为主,对部分有创业需求的团体和个人,重点培养和帮扶,并努力将其塑造成创业的典型,使其在校园内产生重要影响,带动和引导更多的人进行创业。

从学生需求角度看,学校则应充分尊重学生对创业课程的实际需求。全面系统地考查学生所学专业、学生整体的创业意愿、学生对创业课程重点和难点的认识与评价、课程开展模式偏好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尊重学生实际需求,一方面可以提高课程开设的针对性;另一方面也能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

图1 创业教育“阶梯模式”结构图

三、阶梯模式:设置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模式

高校在明确创业基础课程教学目标层级性特征,并遵循供需平衡原则的基础上,构建的课程体系必然体现为“阶梯模式”。这种阶梯模式,就是根据教学对象(学生群体)对创业课程的客观需求,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以及现有资源禀赋(人、财、物的匹配性),确定本校创业课程各级目标重要性次序,并细化课程内容、教学手段、考核方法等具体教学因素。

高校阶梯模式的创业教育体系,在提升课程教学的可行性和实效性方面具有如下优势:首先,有利于高校创业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更具针对性。只有明确了开展创业教育的目标层次,才能进一步明确学校教学资源的使用和开发方向,提高资源利用率。其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阶梯模式的创业教育体系为学生选择和接受多层次创业教育,提供了便利,充分尊重并考虑到学生群体多样化的自主性选择,能够提高课程与学生需求的匹配程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最后,能够切实提高课程教学实效。阶梯模式的创业教育体系目标更加具体,课程内容、方法的选择更科学合理,教与学之间更容易形成积极的沟通、互动,有利于持续提高教学实效。

高校阶梯模式的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要依据供需平衡的原则寻求本校课程供给与学生需求的最佳匹配点,确定课程的关键目标,并据此对课程进行进一步细化,形成最终课程体系(见图1)。

从实施的角度进一步细化,高校应考虑分阶段(或模块)开展创业基础课程,根据课程的侧重点不同,有针对性地选取并实施。

第一阶段:创业意愿与理念的培养。该阶段是整个课程体系的基础,也是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均要重视的环节。1995年,彭刚出版的《创业教育学》一书中认为:“广义的创业教育要从整体上提高和开发青少年的创业基本素质,因此要全面进行创业意识、个性心理品质、创业能力的培养;而狭义的创业教育则主要根据离校青少年的现状,为其提供急需的技能、技巧和资源。”[3]

创业愿意和创业理念的培养阶段是面向所有大学生的,是满足学生们对创业教育的普遍需求,因此在课程设置的形式上必须以公共必修课程性质开设。一方面,通过公共必修课程对学生进行创业意愿和创业理念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创业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使所有学生对创业都有一个初步的认知。另一方面,处于创业教育的入门阶段,需要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创业,使其明确创业并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最贴切实际的就业方式。这种直观的感受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来实现,也可通过组织创业讲座,邀请创业者讲述创业经历,分享创业经验,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

第二阶段:创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与理念的培养和教育阶段相比,该阶段的教学目标得到进一步的细化,根据学生群体需求的区分也开始显现。课程主要通过分模块的课堂讲授和群组活动组织课程教学,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创业知识,在活动中强化创业理论、知识,提升创业能力。

该阶段应以必修课设置 (可以与第一阶段课程结合在一起),但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学生专业、学生创业意愿等因素。除创业基本知识理论的模块化讲授外,在群组活动中要实现活动目标与创业意愿较高学生群体的专业背景的对接,有利于激励学生基于自己所学专业去寻找创业之路,避免了创业的盲目性。为学生提供特定的专题或项目,让其分组进行创业设计,最后以汇报成果的方式进行群体交流,通过这样的群组活动来训练学生的全面(或某一方面)的创业技能。

第三阶段:创业实训与创业帮扶。这一阶段的教学对象的区分更加显著。小班形式的选修课更能满足这一阶段的教学要求,因为这有利于对学生创业项目实施一对一辅导。另外,学校可以创建创业实训基地、创业孵化园为学生的创业项目提供成长的“温床”,也可以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充分利用校园以外的创业资源帮扶学生的创业项目运行和完善[4]。

第三阶段:创业实训与创业帮扶。这一阶段的教学对象的区分更加显著。小班形式的选修课更能满足这一阶段的教学要求,因为这有利于对学生创业项目实施一对一辅导。另外,学校可以创建创业实训基地、创业孵化园为学生的创业项目提供成长的“温床”,也可以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充分利用校园以外的创业资源帮扶学生的创业项目运行和完善[4]。

对某些高校而言,并非所有学生都选择创业,有创业相关实践和创业帮扶需求的大学生只是少数。选修课程可以使这部分学生进一步强化创业方面的学习和锻炼,为其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和寻求帮助的途径。在本阶段采用小班授课的方式,一方面对学生的辅导可以更有针对性,另一方面,课堂可以更加活跃,有利于学生之间创业经验的交流。而在进行创业项目帮扶时,则应采用一对一辅导的方式,为学生的创业项目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而对部分高校而言,学生整体创业意愿较高,小班授课的方式成本较高,可依托校外资源开展系统培训,而后组织创业指导师对项目进行针对性指导和跟踪服务。

四、结束语

高校阶梯模式创业教育体系的建构,有利于高校将创业教育的目标细化,并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教学,保证教学效果的同时,也有利于对创业有不同需求的学生能够获得针对性的培养。对高校创业课程的科学合理设置、课程的顺利开展以及课程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推动意义。

[1]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DB/OL].(2012-08-01)[2015-03-05].http://www.moe.edu.cn/.

[2]宋继勋.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校创业课程体系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48.

[3]彭刚.创业教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76.

[4]王傅.社会创业的多维探析及管理创新[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5)77-78.

(编辑:徐永生)

University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Course System:A Ladder-Like Model and A Case Study

PENG Zhen-Fang1,LIN Xiu-mei2,CHENG Ke3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Department of Enrollment and Employment;2.Qinggong College;3.School of Management,Tangshan,063009,China)

This paper first make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entrepreneurship courses offered to students in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iming to find out students'demands.The result of the survey shows that their demands for entrepreneurship courses vary obviously,presenting a hierarchical division. The paper,holding the view that the offering of entrepreneurship courses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supplydemand balance,proposes a ladder-like model of entrepreneurship course system,which is expected to enhance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university students;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ladder-like model

G 642.3

A

1671-4806(2015)04-0053-03

2015-04-20

华北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Q14101-27)

彭振芳(1981— ),男,河北唐山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社会学;林秀梅(1980— ),女,四川眉山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程可(1991— ),女,河北唐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

猜你喜欢

阶梯课程体系大学生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良师·阶梯·加油站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时光阶梯
艺术创意阶梯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