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杜牧诗歌中的概念隐喻研究

2015-08-16刘景明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杜牧隐喻容器

刘景明,许 菊(中南民族大学 外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杜牧诗歌中的概念隐喻研究

刘景明,许菊*
(中南民族大学 外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杜牧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其诗作中蕴含着大量的隐喻。本文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对其诗歌中出现的隐喻进行归类,分为实体隐喻、方位隐喻和结构隐喻。并阐述这些隐喻的认知特点,旨在实现对其作品更好地理解。

杜牧;隐喻;认知;概念隐喻理论

一、引言

诗歌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传统体裁,形式简约,韵味丰富。巴克拉得(G.Bachelard)说,诗人的大脑完全是一套隐喻的句法。费尼罗萨(E.Fenellasa)指出,隐喻是自然的揭示者…是诗歌的实质。[1]120-121中国晚唐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诗人,现实派诗作的代表杜牧,格调豪迈,笔调轻利,语言雄奇跌宕,洋洋洒洒,意境悠长,含义深远。清人翁方纲《石州诗话》对其推崇备至,“樊川真色真韵,殆欲吞吐中晚千百篇。…小杜之才,自王右臣以后,未见其比。”[2]35其诗坛地位之高可见一斑。在杜牧创作的千余首诗中,存在大量的隐喻。本文运用概念隐喻理论解读杜牧诗歌中的隐喻,以期为诗歌研究提供新视角。

二、杜牧诗歌及相关研究

杜牧(803-852),字牧之,晚唐时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他自幼出生于书香门第,而后家道中落,生活清贫、仕途坎坷,这些深深地影响了杜牧的诗风。他的诗作豪迈峭拔、感情真挚,内容涉及都市生活、田园风光、歌姬舞女、怀念友人、思念故土、感时伤怀、讽古喻今等题材,尤以社会政治题材居多并以绝句见长。众多学者对其诗歌进行过研究。如董雪[3]、栾巧云[4]、胡彬[5]等人分别从杜牧诗歌的艺术风貌、意象群解读和翻译技巧等视角探讨杜牧的诗作,而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解析阐释尚鲜有人涉足。鉴于此,本文拟从概念隐喻角度分析杜牧诗歌,为诗歌研究扩展新的空间。

三、概念隐喻理论

对隐喻的研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隐喻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传统修辞学研究上,他将其界定为“不同事物间的对比,是一种修饰性的语言使用现象”[6]10。20世纪70年代,随着认知语言学的蓬勃发展。Lakoff和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概念隐喻理论并指出隐喻无处不在,它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每天都在大量使用着隐喻。隐喻的实质就是“用一种事物去解释另一种事物”[7]5。按照认知功能的不同,隐喻可大致分为三类,即结构隐喻(structure metaphors)、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s)和本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s)。

(一)结构隐喻(structure metaphors)

结构隐喻是将一种概念的结构系统地转移到另一种概念上去,“隐喻不是一种语言表达式,而是从一个概念域到另一个概念域的映射。”[8]42。即用描述源域的语词系统地喻说目标域,以高度结构化和明晰的概念解释复杂的抽象概念。如;Your claims are indefensible.I have never won an argument with him.此处战争是源域,而辩论是目标域,辩论被比作战争,它可以无懈可击,也可有输赢之分,战争的属性被映射到了辩论上。

(二)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s)

人类将具体的空间定位投射到抽象的概念上就形成了方位隐喻,它的形成基于人类的身体体验和文化经验,不具有任意性。如:Thinking about her always gives me a lift.My spirits sank.例句用方位的上与下来表示情绪的高涨或失落。即高兴是上,悲伤是下。[7]15

(三)本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s)

本体隐喻是指人类通过具体的物质或实体识解抽象的概念。“一旦我们将经验视作实体或物质,就可以对其进行指称、分类、量化和理解”[7]25。人类与客观世界的接触为这一理解提供物质基础。如:Boys,the wheels areturning now!

此例中,抽象概念mind被比作具体实体machine,即头脑是机器。

容器隐喻(container metaphors)是典型的本体隐喻,是将模糊无形的主意、看法、心态、思维等视作容器。如:He’s in love.(情感是容器)。I have him in sight.(视野是容器)。In my opinion,it’s good.(观点是容器)。

拟人(Personification)同样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本体隐喻,即以人类活动、人的品格和体验来理解物体,把人的属性投射到物体上面,赋予其人的特性。如:Cancer finally caught up with him.句中癌症(cancer)被比作人,形象生动地描述了主人公最终不幸罹患癌症的遭遇。

四、杜牧诗歌中的隐喻分析

笔者选取了167首杜牧的诗[9]作为语料库,并通过逐句分析发现其中含有大量的隐喻。根据认知功能对所选诗句做进一步归类(见表1)。下文将做详述。

表1 杜牧诗歌中概念隐喻的分类

(一)本体隐喻

1. 容器隐喻

通过用有形的容器隐喻无形的事物,能使其具体可感知,带给读者直观的印象。如:

(A)自然界是容器

(1)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绝句》)[9]

(2)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泊秦淮》)

例(1)中,诗人将霏霏烟雨比作容器,笼罩着江南的佛寺,深邃迷离。例(2)中,烟雾和月色同样被视为容器,给人朦胧梦幻之感。

(B)心胸是容器

(3)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题乌江亭》)

公元203年,项羽兵败垓下,乌江自刎。杜牧认为他缺乏远见,不能包容失败,没有男子汉的胸襟,应当以求再起。此句将心胸比作容器,立意新奇,富有哲理。

(C)声音是容器

(4)鸟来鸟去声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

开元寺是六朝遗址,坐落于宛西畔。杜牧登阁凭眺,遥想当年人们世代生活、繁衍于这流水声中,而今却繁华不在,怅惘之情油然而生。

2. 拟人

杜牧非常擅长以人的特性描摹事物,以人状物,形象生动。

(A)花是人

(5)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赠别二首之一》)

诗人将妙龄女子比作含苞待放的豆蔻,体态婀娜,描摹得十分生动、传神。

(B)云是人

(6)身随白日看将老,心.与.青.云.自.有.期.。(《望少华三首》)

此句将青云赋予了生命,仿佛与诗人心心相印,暗含着诗人寄情山水,向往自由、任凭宦海沉浮的自嘲与自解。

(C)月是人

(7)欲.寄.相.思.与.明.月.,西边残照雨霏霏。(《寄远》)

诗人将明月人格化,寄托了悠悠的故土之思,整句感情真挚,意味深长。

3. 飞禽隐喻

诗人用飞禽的特点来描写人的一种品格,使表情达意更为含蓄,立意深远。如:

(8)天外凤.凰.谁得髓,无人解合续弦胶。(《读韩杜集》)

(9)寒灯思旧事,断.鸿.惊愁眠。(《旅宿》)

韩愈和杜甫是盛唐时期杰出的文学家,杜牧诗风深受其影响。为表达内心的崇敬仰慕之情,例(8)中诗人以奇异的比喻说明二人才华后世无人能及。以凤凰喻人才,韵味十足。例(9)中诗人久居他乡,思念故地,以离群之雁自比,孤寂失落之感顿时跃然纸上。

4. 天气隐喻

通过以风霜雨雪等天气状态隐喻抽象概念,赋予诗歌感染力和表现力。如:

(10)雨.露.偏金穴,乾坤入醉乡。(《华清宫三十韵》)

(11)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登乐游园》)

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重大历史事件,例

(10)以雨露比喻皇帝恩泽,金穴暗指杨贵妃家,隐喻玄宗纵情声色,是对其荒淫误国的讽刺,也给当朝皇帝以警醒作用。例(11)以“秋风”喻指时间飘逸,人生无常,昔日的繁华富贵而今都在空荡的秋风中盘旋,凄然至极。

5. 季节隐喻

将四季的自然状态隐喻其他概念,可以自然地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如:

(12)自是寻.春.去较远,不须惆怅怨芳时。(《怅诗》)

(13)旧迹依然已.十.秋.,雪山当面照银楼。(《三川驿伏览座主舍人留题》)

例(12)“春”预示着勃勃生机、欣欣向荣的景象,隐喻的使用使得“希望”这一抽象概念有了具体的表征。例(13)将“秋”的冷寂荒凉的特征投射到凄凉寂寞的情绪上,语近俗白却使人深咏不尽。

(二)方位隐喻

杜牧诗歌中的方位隐喻的基本形式主要有:

1. 上下隐喻

以纵向的空间方位词“上”“下”隐喻其他抽象的概念,如:好心情是“上”,容易的事情是“下”。例如:

(14)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山行》)

(15)今年始读书,下.口.三.五.行.。(《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

例(14)诗人用洗练的笔墨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的图画,“上”字表现了诗人山行时心情的轻松愉悦,好景触动心扉,使人陶醉。例(15)诗人作该诗赠与小侄阿宜,鼓励其努力读书,早日成才。“下口三五行”意指阿宜才思敏捷,能将诗句脱口而出,“下”字表明了阿宜聪明伶俐,对小侄的喜爱之情在夸赞中流露出来。

2. 前后隐喻

横向的空间方位词“前”“后”可以被用来比喻其他领域的概念,如:“前”代表时间上的领先;“后”代表时间上的较晚。如:

(16)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赤壁》)

(17)江山九.秋.后.,风月六朝馀。(《许七侍御弃官东归潇洒江南颇闻自适高秋企望题诗寄赠十韵》)

杜牧游览黄州,感怀赤壁之战,怀古思今,“前”字道出了诗人对历史的思索,也暗含了在现实生活中怀才不遇的落寞情绪。例(17)秋季九十天后,天朗气清,秋高气爽,空间概念“后”隐喻时间晚,表达了诗人对自在生活的无限向往。

(三)结构隐喻

1. 人生隐喻

诗人将抽象的人生概念喻为“梦”或“流水”,如:

(18)迹.去.梦.一.觉.,年来事百般。(《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员外》)

(19)浮.生.恰.似.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汴河阻冻》)

例(18)杜牧将人生比作梦,短暂易逝,字里行间透露出因漂泊在外,年已老大,心生对时光流逝的感伤。例(19)中人生如同流水一般,在人们的不知不觉中匆匆流逝,不舍昼夜。比喻精巧,意味深长。

2. 情感隐喻

把无形的情感如“恨”“愁绪”具体化,可以使诗歌充满艺术魅力。如:

(20)恨.如.春.草.多.,事与孤鸿去。(《题安州浮云寺寄湖州张郎中》)

(21)满眼青山未得过,镜.中.无.那.鬓.丝.何.。(《书怀》)

“恨”与“春草”属于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例(20)用“春草”形容“恨”之多,借以抒发诗人心中的愁绪缠绵,生动具体。例(21)以鬓丝喻愁绪,栩栩如生,道出了诗人对年华消逝的感慨和无奈,结构巧妙。

3. 社会隐喻

杜牧也将抽象的概念“社会”具体化,如:

(22)平生自许少.尘.埃.,为吏尘中势自回。(《书怀寄中朝往还》)

(23)江.湖.酒伴如相问,终老烟波不计较。(《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判官归宣州因题赠》)

诗人一生品行高洁,不愿与世俗合污,例(22)以尘埃喻指世俗所染,将其刚健清爽的个性展现得淋漓尽致。例(23)以“江湖”比喻远离官府的隐居之处,展现了诗人潇洒傲然、遗世独立的个性。

4. 仕途隐喻

杜牧诗歌中的含有仕途隐喻的诗句如:

(24)烈.风.驾地震,狞.雷.驱.猛.雨.。(《李甘诗》)

公元835年,朝廷发生了举国震惊的“甘露之变”,朝廷环境极为不利。杜牧将风雨飘摇的政局比作恶劣的天气,隐喻仕途曲折,壮志难酬。

5. 志向隐喻

杜牧作为伟大的诗人,有着敢为天下先的魅力和勇气,仕途隐喻匠心独运,如:

(25)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郡斋独酌》)

诗人以“补衣”隐喻自己愿意辅佐君王补救疏漏,安邦定国,点明了自己积极用世的宏伟志向。

五、结语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它用具体事物比喻抽象概念。文学作品中的隐喻能使语句凝练、言简意丰、引发联想,这些特性也赋予了诗歌独特的魅力。杜牧的诗作是中华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得益于诗人对概念隐喻的精妙运用,使得诗作历经光阴的洗礼依然历久弥新、熠熠生辉,启迪着后世的智慧,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典范。概念隐喻也是我们正确理解杜牧诗歌的一把钥匙,利用好概念隐喻理论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解释诗歌。

[1]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翁方纲.石洲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董雪.杜牧诗歌艺术风貌刍论[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2.

[4]栾巧云.析杜牧诗歌的意象群[J].贵阳学院学报,2009,(2).

[5]胡彬.宇文所安英译杜牧诗的风格和合美[J].英语教师,2012,(5).

[6]Aristotle.Rhetoric and Poetics[M].New York:The Modern Library,1954.

[7]Lakoff &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8]Lakoff G,Turner M.More than cool reason: 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

[9]胡先可.杜牧诗选[M].北京:中华书局,2005.

Studies on Conceptual Metaphors in Du Mu’s Poems

LIU Jing-ming, XU Ju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Wuhan Hubei 430074, China)

Du Mu enjoys a high reputation in the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his poetry contains a lot of metaphors. This paper uses the theory of conceptual metaphor to classify them and they are divided into ontological metaphors, orientational metaphors and structural metaphors. And each type can be further subdivided. Then the cognitive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is given, in an attempt to achie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is works.

Du Mu; metaphor; cognition;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许菊(1965-),女,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语用学、普通语言学和二语习得.

I206.2

A

2095-414X(2015)02-0091-04

猜你喜欢

杜牧隐喻容器
容器倒置后压力压强如何变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难以置信的事情
山行
遣怀
取米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赤壁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