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对英美魔幻文学的突破意义
2015-08-15杨玉华
杨玉华
(莆田学院外国语学院 福建 莆田 351100)
0.前言
英美魔幻文学,带有强烈的神性色彩,这个现象直到《哈利·波特》的问世,才有所突破。《哈利·波特》中,主人公只是一个平凡的小男孩,整个《哈利·波特》系列,就是以这个男孩的学校生活为基本空间,向着成人世界中的“善”与“恶”的对立而发展形成[1]。本文就从人物形象、逻辑架构、情节处理、美学体验、魔法世界以及文学创造力为着眼点,探索《哈利·波特》系列对英美魔幻文学的突破意义。
1.不拘一格、耳目一新的人物形象
一直以来,受到中世纪骑士精神的影响,英美魔幻文学作品都渗透着浓厚的骑士精神。 比如《指环王》的作者托尔金,就是一位非常有骑士精神的作者,表着正义的人物,一定是光明与智慧的化身,主人公甘道夫就是这样的代表人物;《纳尼亚传奇》中,狮子王阿斯兰作为象征着正义、善良、力量的形象,与冰雪女王这个邪恶的象征相抗衡。 这些人物形象都非常清晰明确,主人公都有着他人不可比拟的神性与力量。而《哈利·波特》中的主人公,不过是一个十一岁的孩子,但是,从这一刻他便开始与邪恶的化身伏地魔作斗争。 作者并没有将哈利·波特这个小男孩塑造成为天生神力的英雄, 他和所有普通的男孩一样,渴望家庭的温暖、友情的滋润,甚至也会因为对头马尔福的霉运而偷笑。哈利·波特的生活与普通学生并无二样,当危险真正来袭,哈利·波特会感到恐惧,想要试图逃避这些危险。与前文提到的狮子王阿斯兰、甘道夫相比,哈利·波特的性格实在不是一位英雄人物应有的。但是读者之所以喜欢这样的主人公,就在于他人性的真实,哈利·波特的生活与读者自身的生活并不会有很大区别,读者看到的是一个普通男孩如何成长为一个有担当的男人的过程。 作者J·K·罗琳将主人公哈利·波特描写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形象, 开创了英美魔幻文学的新道路,对之后的魔幻文学作品,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2.别具一格、亦真亦幻的逻辑架构
魔幻文学的与众不同,就在于“魔幻”二字,意味着这种形式的文学作品可以发挥作者无尽的想象,《指环王》中宏大的叙事背景,就是建立在中土世界这个虚拟架构中,而背景来源就是作者托尔金的想象力。相较于此,J·K·罗琳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更见于她对现实生活的奇思妙想,纵观《哈利·波特》一书,虽然背景也是架构在西方巫术文化基础上,神秘的巫术、骑着扫把的女巫、令人痴迷的炼金术,在欧洲民间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一笔,而J·K·罗琳选择了读者受众基础广泛的巫术世界,并将之与现实世界融合,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架空世界。[2]比如神秘的魔法石,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故事,这项古代炼金术必需的道具,在故事中成为正义与邪恶的争夺关键。 而且罗琳女士的魔法世界中,并不是完全凭空捏造的,而是有着现实世界作为依托,“阿瓦达索命”作为书中被应用最广泛的巫师咒语,其语言来源,就是中东地区的阿拉姆语系,原义就带有“马上消失”的含义。
3.独树一织、草蛇灰线的情节处理
魔幻文学的容易之处,就在于背景设置大都在虚拟世界中,作者可以随意按照自己的想象进行情节上的安排, 但是不易之处也是如此,正因为是虚拟世界,即便是有现实社会作为蓝本,当作者灵感不畅的时候,很容易无法驾驭空间的发展。这也是为什么说,作者在作品的最后,不是在驾驭作品,而是被作品推动着向前。[3]以前文提及的《指环王》和《纳尼亚传奇》为例,不论是中土世界还是纳尼亚王国,都是与现实社会完全不同的架空背景,其规模宏大如史诗,而人物形象也有着鲜明的历史英雄痕迹。 这一点上《哈利·波特》系列就做到了独特的突破,主人公的成长方式,和普通的孩子一样,上学、回家,与朋友玩闹,遭遇着青少年时期同样的各式烦恼。 这种架空背景,在英美魔幻文学中,独树一帜,独一无二。
另一方面,罗琳女士非常善于做伏笔,很多情节看似可有可无,实则有着关键的作用。比如在《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这本书中,鹰头马身有翼兽巴克比克的死刑问题, 在前期牵动了很多读者的心,大家当然不希望因为马尔福的个人原因, 就伤害一只本性善良的动物,而三位小主人公,也为了营救巴克比克做出了很多努力。 可以说,一个巴克比克,甚至贯穿了整个故事情节。赫敏爱读书的性格,使得她获得了其他学生没有的,能够掌握时间漏斗的机会,而正是这个道具,让他们回到了过去,解放了巴克比克,罗琳女士大费周章地描写这个营救的过程,实则是给后边小天狼星的逃脱设置伏笔。 在罗琳女士的笔下,魔幻小说还带有了一定的侦探色彩,这种特质无疑是《哈利·波特》系列的又一个突破。[4]
4.另类创新、大胆突破的美学体验
魔幻小说不同于写实小说,它更加注重美学的体现。 成功的审美塑造,对魔幻小说的整体魅力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哈利·波特》在美学方面也有着一定的突破。 英美魔幻小说里,对美的定义相对于现实小说而言,更加追求完美性,因此,很多魔幻小说给我们一个印象,那就是,魔幻小说里的主角,必定是完美的。 可是《哈利·波特》打破了这个常规,主人公哈利·波特本身并不是一个完美的英雄,而只是一个小孩子,这已经打破了读者对英雄人物的常规认知,他不是一个顶天立地、力量强大的人物形象, 是一个看起来很弱小的孩子, 并且这个孩子还有视力问题,佩戴一副眼镜,在他的额头上,还有一个闪电形状的疤痕。 另外,像魔药学教授、草药学教授,一位是男性,一位是女性,都是胖乎乎的形象,但是给人的感觉却不讨厌,反而有一些可爱,这也突破了英美魔幻小说中对“美”的诠释。 而小哈利的暗恋对象张秋,是一个东方女性,这对之前的魔幻小说也是一个突破, 以孩子的目光和孩子的心理需求为主,为哈利带来了一位东方小美女。 类似的情形还有很多,《哈利·波特》在为读众营造一场耳目一新的美学体验, 让读者对魔幻小说里审美有一个颠覆的认知。
5.巧妙渗透、无所不在的魔法世界
在以往的英美魔幻小说中,一旦提到魔幻,首先让读者想到的是某一个特定的虚拟空间,这个空间往往与我们生活的空间完全无关或者仅有一部分的重叠。 《哈利·波特》突破了这个界定。 在《哈利·波特》的系列小说里,魔法是无处不在的。[5]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中,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巫师,而不局限于主角所生活的国家,并且在职业的设定、人物的成长等,都与魔法有关;不仅如此,魔法几乎渗透在人类衣人食住行的各个方面,每个地方都融入了魔法元素:火辣辣的饮料是火焰威士忌;歌曲里透着魔法的意境;神奇魔幻的生活提示手表;照片是可以动的;死在霍格沃茨城堡的人就会变成幽灵;各个学院不同的学院特点;学校每年不一样的校服和装饰;学校的礼堂时而布满星星,时而电闪雷鸣;蜡烛飘在半空……可以说,整个《哈利·波特》是将魔法与社会神奇地融合在一起,贯穿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套完整的魔法系统,它打破了魔法世界的局限,将魔法与整个生活、整个社会甚至是整个世界密切相连。 另外很多日常应用中,也有着罗琳女士小小的幽默和创新,住在伦敦的学生要经过“九又四分之三站台”,才能到达通往霍格沃茨的火车;所有的照片、图片都是动态的,里面的人物可以自动消失,就好像具有独立思维一样。这些细节之处,都体现了罗琳女士的奇思妙想,她超凡的创造力不仅连接了现实社会与魔法世界,也为魔幻文学带来了新的气息。[6]
6.打破局限、范围宽广的读者群体
英美魔幻文学的读者群体,一直是以成年读者为主,以《指环王》和《纳尼亚传奇》来看,他们的故事发展背景,都是极为成熟的世界,早已经存在了秩序、力量和正邪的划分。 直到《哈利·波特》系列的出现,主人公的年龄被下放到了十一岁。 之后随着小说的日渐畅销,很多成年读者也逐渐认识到了这部小说的独特魅力,《哈利·波特》也成为了畅销书榜上不可动摇的一员。[7]主人公哈利·波特身上的“人性”,是读者最欣赏的部分, 青少年读者可以从他的身上看到自己的现实生活,那些青春期的烦恼鲜活、真实,让青少年读者们感同身受。而小说的想象力,又可以带着他们进行天马行空地驰骋。[8]就像罗琳女士在书中写到的那样:“生活不可能完全如意”。 这种价值观也给了青少年读者以应对生活的力量,不再沉溺于自己的小小世界中,从而能够走出青春期的漩涡,迎接更广阔的世界。
7.结语
J·K·罗琳创作的《哈利·波特》系列,其文笔真实有趣,风格清新自然,开创了当代英美魔幻文学与众不同的写作方式,成功塑造了区别于传统英雄人物的主人公形象, 将现实社会与架空背景紧密结合,突破了以往的魔幻小说,创造了新的写作空间以及情节模式,为当代英美魔幻文学,乃至世界文学殿堂,都增加了新的文学写作形式,也给当代读者带来了不一样的作品风格体验。
[1]黄运亭,梁红艳.巫术的救赎:《哈利·波特》的文化阐释[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03).
[2]李敏.从童话心理学看《哈利·波特》[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06).
[3]何正国,朱志梅.《哈利·波特》与“他者”建构[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8).
[4]杨蕙琳.结合两希文化解析《哈利波特》中的人物刻画[D].辽宁大学,2012.
[5]毕玉佳.魔法世界与麻瓜世界——论《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幻想特征[D].东北师范大学,2014.
[6]赵阳.以魔幻现实主义解读童话《哈利波特》[D].辽宁大学,2013.
[7]赵倩.解码《哈利波特》小说中死亡隐喻的意义[D].河北师范大学,2013.
[8]任少云.《哈利波特》的叙事空间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