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完善分析
2015-08-15张雁
张 雁
(池州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池州 247000)
0.前言
建筑行业长期以来都是我国非常重要的经济支柱,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技术逐渐在各个领域中得以运用,在建筑行业中,信息化管理也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管理模式,为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行业的信息化管理仍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对其进行完善是当前行业内部需要面对的主要任务,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研究与分析。
1.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概述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 信息化管理是以先进信息化技术为依托,以优化管理为目的的管理模式,企业运用信息化管理,能够实现对企业相关资源科学合理的配置与科学利用,在建筑项目的开发过程中也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包含项目决策管理、项目施工管理、项目使用管理等[1]。 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信息冗杂,来源较广,其中涉及到各个部门之间合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第二,信息具有一定的规范性,且使用频率较高;第三,这种管理模式能够用较低的投入获得较高的效益;第四,企业运用信息化管理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因此,在建筑企业中运用信息化管理模式是势在必行的。
2.建筑工程现阶段进行信息化管理的情况
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我国的信息化管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虽然当前国内对信息化管理的应用越来越多,相关技术的发展也处于上升趋势,但在管理方式上还比较滞后,没有给予信息化管理充分的重视,对施工现场的监管与控制也不够严格。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 信息化水平低是现阶段最主要的表现。 很多企业仍然运用的是传统的管理模式, 施工现场的行为比较混乱,决策没有计划,管理无序现象比较严重。 具体来讲,现阶段建筑企业中信息化管理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没有对信息化管理的概念充分理解,虽然知道信息化管理有很多优势,但却也担心工作量会因此上升[2]。 第二,一部分企业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情况下,选择了信息化管理,并构建起了局域网络,取得了非常良好的应用效果。 第三,不同的地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衡性,如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落后地区的信息化程度便有所差异。 第四,软件引进方面存在困难,国外的软件虽然比较成熟,但无法完全适用国内企业的运营,且不便于维护,而国内软件的价格过高,许多企业无法承担。
3.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建筑领域在运用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3.1 存在应用方面的局限性
现阶段很多建筑企业在运用信息化技术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局限在一部分企业中,或局限于施工系统中某个环节,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全面信息化,环节之间的数据联系不充分,也无法对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与集成。另外,行业之间的动态联系不强,所谓的信息化只停留在信息查询或资料打印等方面。
3.2 存在信息方面的孤立性
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当前建筑领域中出现了“信息孤岛”,很多企业在运用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过程中,虽然构建起了通信网络,也运用了相应的管理软件与管理系统,但却忽视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信息集成[4]。 这就导致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无法进行科学系统的统筹规划,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环节之间都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信息沟通,抑制了企业发展。
3.3 存在认识方面的片面性
当前有很对企业将信息化管理定义成为网络通信与计算机技术,虽然信息化管理中包含这些方面,但这种认识过于以偏概全。 发展到现在, 还有很多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运用纸质媒介进行信息交换,信息化程度不够。 从某种程度上讲,现阶段的信息化管理是停留在信息化工具层面上,而没有真正推行信息化管理模式。
3.4 存在标准方面的欠缺性
现阶段一部分中小城市尚未形成完善的建筑行业市场形态,无论交易方面,还是管理方面,都存在一些混乱情况,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也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导致建筑行业的各个利益方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信息沟通,“信息不对称”现象也因此形成,从而造成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3]。这不仅增加了建筑施工难度,还为贪污腐败行为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3.5 存在软件方面的消极性
我国建筑工程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发达国家相比, 还存在很大差距。我国自主研发的软件绝大多数只针对单向业务,且供应商规模小,市场竞争力较弱。 另外,我国自主研发的软件主要是依托于国外已有软件进行设计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了我国行业具体情况,但缺乏创新性。
4.主要的完善方式
想要进一步完善当前建筑行业的信息化管理,就需要运用以下几方面方法:
4.1 构建数据库
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信息部门非常多, 需要每个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这一过程会有很多的数据与信息产生。 所以,建筑行业在运用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将管理目标设定为全体部门,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信息数据库,使数据实现单元化与模块化, 项目中任何一个部门都能够在数据库中进行数据的输入与修改,再通过更新实现数据共享。 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将关系比较密切的相关部门信息进行综合性的分类与整合,从而构建起有针对性的管理平台。
4.2 建立交流平台
建筑工程的施工还会涉及到很多政府管理部门, 如城市规划部门、国土资源部门、质量监督部门等;很多直接的参与建设单位,如施工、设计、监理等单位;很多间接的参与建设单位,如建设材料、设备生产、建筑装饰、后勤供应等单位。 上述单位会都不同程度的参与建筑工程建设, 每一个单位之间都会产生信息与数据的相互交流,如果运用传统的纸质载体进行传递, 很难实现资源的充分共享,且费时费力。 因此,建立起各单位之间的外部交流平台是非常有必要的,平台中要包含所有的建筑有关单位,以实现信息与数据的高效共享。
4.3 实现动态更新
建筑工程一般比较复杂,从一个角度讲,工程涉及的单位较多,因此很难在施工过程中全面兼顾;从另一个角度讲,很多外界因素会对建筑工程的施工产生影响,如政策、天气、市场、环境等。这些因素使得建筑工程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变化,很多数据也由此产生,这些数据需要及时的进行更新,以便于其他部门能够及时对施工方案进行合理调整。所以说,建筑工程想要真正意义上实现信息化管理,就一定要实现数据的动态更新, 以工程情况对相关数据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提升管理平台的实时性与准确性。
4.4 突出管理重点
运用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目的是为建筑工程服务,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最根本的是要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其次是要尽可能的降低建筑成本,最后是要缩短工程的施工周期。 质量是任何一个建筑工程的建设基础;降低成本是建筑工程的建设目标,成本的降低会提升利润,这也是企业经营的根本目的;缩短工期是建筑工程的建设目的。所以,在建立交流平台的过程中,要重点突出质量安全、成本控制以及工期管理这三个方面,将其设置为主要模块,而项目其他内容则设置为辅助模块,要在确保内容全面的前提下,突出重点。
5.结论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行业也有了长足进步,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来, 建筑行业也需要与时俱进的进行信息化改革,管理作为项目的重点工作,更需要以科学技术为基础实现信息化。 本文从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概述与完善意义入手, 分析了当前现状,并研究了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应用局限、信息孤立、认识片面、标准欠缺、开发消极等问题,提出了构建数据库、建立交流平台、实现动态更新以及突出管理重点等完善方式,以期能够提升建筑企业在管理方面的水平,促进企业的未来发展。
[1]温晓军.关于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水平的探讨[J].中国建设信息,2010,04:30-33.
[2]张建平.基于IFC 的建筑工程4D 施工管理系统的研究和应用[J].中国建设信息,2010,04:52-57.
[3]唐玉姣.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集成一体化的实现途径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