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势视角下大学生积极情感教育探究

2015-08-15刘翠英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班集体团体

刘翠英

(宿迁学院 江苏 宿迁 223800)

1.问题提出

积极情感作为积极人格特征的重要部分,以乐观向上、心旷神怡、和谐统一、情感稳定为主要特征,与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也是密切相关,它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正性情绪[1],应该是相对持久且能很好的适应各种情境,表现出适宜的情绪强度,能够获得一种较为舒适的心理体验和感受而持有的情绪或情感。这种情感体验能够提高个体积极的自我认知、创新思维能力以及抗逆力。要清楚认识大学生情绪的丰富性、不稳定性、掩饰性、冲动性等特点[2],把握其关键点,深入开展大学生积极情感教育,培养学生情绪反应适当、表现稳定、主导心境愉快的健康情绪,以有效的进行学生管理工作。

在传统的学生工作中持有更多的是问题视角, 常常以服务对象(学生)的问题为核心,针对问题进行的工作,通常的工作流程就是发现问题-定性问题-分析原因-解释问题-解决问题, 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学生)地位严重不平等,工作者俨然是专家、医生,服务对象是学生、病人。 基于社会病理模式,以一种病态的问题趋向进行工作,经常是放大了服务对象对于自身问题的消极感受。

而优势视角与之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学生管理人员或辅导员始终相信每个学生即使处于困境中也还是有足够的潜能和优势是可以挖掘的,不再把学生的“问题”作为切入点,而是注重其内在优势和资源的利用,强调“人在情境中”,把个人及其所在环境中的优势和资源作为服务管理的切入点,主要的助人原则和理念[3]包括每个个体、团体、家庭和社区都有其特定的资源是可挖掘的优势;激发个体、团体、家庭和社区内部和外部资源的整合,为其增权;悬置怀疑,对个体、团体、家庭和社区等已有的“病态标签”,进行“去标签化”;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提升个体等应对压力、挫折等时的心理复原能力,也就是抗逆力。

2.优势视角下大学生积极情感教育的策略

2.1 以班级为单位,与班级成员建立良好的关系

群体形成的平衡理论[4](George Homans,1950)认为群体(包括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是以活动、交往、和情感三个要素相互联系建立形成的。 团体成员交往越多,他们之间的情感也会越强烈,否则就会越少。 事实,一个团体的持久存在和发展也是有赖于成员之间情感的维系程度的,团体内交往本来就是情感相互交融的过程,如果这种交融更多的是正向、积极的,就会更加促进合力的形成,从而产生强凝聚力。

通过正式渠道(召开班委会会议、舍长会议等)和非正式渠道(走访某个相对积极的个人或宿舍,与某些经常不参加集体活动的个人单独接触,参与日常事务的处理了解工作困难等等)有针对性的了解该班同学的需求,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向班级成员传递社会工作者和老师的真诚和平易近人,“以心换心”,在交往的过程中,可以就大家目前的兴趣、过往经历及未来打算等进行探讨,不断挖掘成员和班集体的优点与期望等,如,我们应看到那些沉迷网游的同学实则是有合作和获得成就感渴望的。

2.2 促使班级成员去发掘自己及集体的优势,激发协作意愿

获取班级成员的信任,与之建立良好关系后,社会工作者适时通过观察、提问和倾听等方式了解他们的兴趣,帮助他们列出优势清单,探询优势,注意询问的方法、角度,不探询问题的原因,少问为什么,可以问他们在如此情况下如何做到的, 获得了什么将发展什么样的品质?在困境下都得到哪些人的帮助,获得哪些支持,是怎么找到这些资源的?还有一些可以激发学生的愿望、目标和动机的问题,引导成员发现自己是如何评价自己以及目前的生活状态,还有思考和感受方式等等,转化原本探询问题、原因类的提问方式,有助于成员及团体发现自身具备的正能量、优势。 优势清单可能不是通过一次的询问或面谈就能获得而建构出来得,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很多耐心,是个持续的过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要向成员或团体呈现信息,由成员或团体来界定重点。

2.3 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协商、探讨并制定个人与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制定的目标要切合实际、具体、可操作、可评估、有时间限定,社会工作者要和成员共同商讨和确定符合个人的或班集体需求的发展目标, 并且结合优势清单中的需要优先予以考虑来确定长期的发展目标,在此过程中,可以运用小组工作的方法来拓展成员或团体做选择和决定时的自信,例如自我认识、自信培养为主题的小组工作,自画像、优点大轰炸、我是谁等活动,一方面可以活跃团体气氛,一方面在活动中促进成员自我探索,确定发展目标。

2.4 协助班级成员、班集体获取有利资源,促进个人和班级的成长

优势视角强调“人在情境中”,强调每个个体并非独立的个体,而是置身于环境中的,与周围环境是互动的,并且周围环境是充满着资源的,社会工作者注意引导成员和班集体寻找和借助这些资源促进本身的成长和发展。 对于成员而言, 要有效的利用好朋友、师长、家人等社会支持性的资源,也要善于利用学校图书馆的知识类资源,适时提高自己各方面知识和能力,如适应能力,压力管理,人际沟通技巧,演讲与口才等等。 对于团体而言,要充分利用好班集体活动,在班集体活动中为每位成员提供表达自我的机会,激发成员的集体意识,增强班集体荣誉感,主人翁意识等等;还可以通过先进班级接对联谊,促进本班成员更多的积极情感的养成,看到正能量;组织班集体参加户外拓展训练,通过挑战项目,如高空断桥、空中抓杠、合力桥、翻越求生墙等等,引导成员关注个人与团体的关系,体验来自集体的积极的情感支持,成员彼此间获得更多的积极情感的支持等等。

2.5 促使班级成员、班集体独立处理各类冲突,保持与各类资源的联结,进行充分的信息沟通,社会工作者适时的对班级成员、班集体情况予以检查和评估

班级成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和相互之间的了解,有了一定的归属感,看重自己身处的集体以及班级荣誉,树立起主人翁的意识,社会工作者此时也需渐渐退出班级,作为监督者,与班级及其成员保持经常持久的接触,给予持续的引导、鼓励、赞扬和回馈,使个人或班集体获得的经验等得以长期保持,社会工作者与该团体也有了比较稳固和信任的合作关系,成员以及班团体也与资源建立了联系,当再遇到冲突或困难时,他们基本知道如何求助,如何获取资源。 这时,班级基本步入常态,社会工作者只需定期对班级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基本无需再特殊关注。

2.6 逐渐减少跟进班级成员、班集体的频率,适时结束服务

到最后阶段,对班级情况仍要继续跟进,只是接触频率要不断减少,社会工作者与班级或成员的关系有需要时,还可以给予继续支持,适时结束服务,以免形成依赖,阻碍班级及成员的成长与发展。

2.7 对于班级特殊学生,应基于优势视角,进行个案管理

帮助班级特殊学生(后进生、沉迷网游等成员)更快更好地融入集体,获得更多的归属感、存在感、成就感等,通过个案管理,必要时进行深入的咨询,帮助这类学生更多的发现自身的优势、资源,更好的向班集体等借力,能够意识到自己与班集体的依存关系,把自己视为重要的个体。

3.总结

以“优势视角”为指导开展大学生积极情感教育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成效:

第一,成员个体关注自我与集体的正向资源,有利于个体积极融入班集体,树立主人翁意识,建立班集体的归属感、荣誉感。

第二,教育工作者观察问题的视角发生改变,有助于管理者挖掘正向积极资源,利于班集体的正向发展,不断看到新希望。

第三,学校以优势视角为引导下的社会工作引入课堂,应用于日常的学生管理中,将更多的唤起师生内部的积极情感,形成积极的社会期待,有利于营造校园积极向上的精神氛围,使学生感受更多的尊重与关爱,获得“高峰体验”。

[1]郭小燕,王振宏.积极情绪的概念、功能与意义[J].心理学展.2007(5):810-815.

[2]朱卫国,桑志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1):110-111.

[3]赵明思.优势视角: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新模式[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3(8):15-19.

[4]徐碧琳.基于群体动力,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互动效应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05(4):21-27.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者班集体团体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我爱我的班集体
工作条件、家庭支持与职业发展:中国社会工作者离职意愿的多因素分析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对职业流动影响的研究——基于对广州市社会工作者的调查
论我国人口促进社会工作者核心能力的培育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立足班集体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用“爱心”创建和谐班集体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Research on Band Structure of One-dimensional Phononic Crystals Based on Wavelet Finite Element M eth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