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艺术院校导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5-08-15侯晓飞
□侯晓飞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2)
导游专业是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高速发展而形成的一个新型学科。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旅游经济的繁荣和人才需求的不断提升,各大院校都增设了旅游管理,而发展最快的两个方向就是导游和酒店管理两个专业。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山西省的48所高职院校中,开办导游及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已经有29所,其中专门的旅游院校有山西旅游职业学院和太原旅游职业学院。
山西省内的高职艺术院校有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和山西艺术职业学院,这两所院校都是伴随着我国大学由专业向综合转变的趋势,开设了导游专业。一方面为国家旅游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另一方面,也丰富了旅游人才的内涵组成。
近年来,所有高校都必需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是,自2008年起我国的高考总人数在经历了近30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开始下滑,之后,除2010年和2013年这两年较前一年有小幅上升外,其余年份都处于下降状态。从我国人口总数的结构和变化趋势来看,这种生源下降的趋势未来会更加明显。在这种形势下,各大院校的生源数量相应地都会受到影响,而最先受到影响的就是高职院校,在高职院校中开办较为普遍的导游专业的影响将会更大。因此,高职艺术院校中的导游专业必须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走一条既符合高职导游人才培养规律,又极具艺术特色的人才培养道路。
1 概述
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国内很多学者都曾定义过。实质上,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指学校为了实现其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而采取的一系列方法和手段的总和,主要包括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等一系列相互制约的元素共同组成的一个综合体。人才培养模式是各院校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而形成的相对固定的、能够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教学规则。但是,任何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都不是唯一的,一成不变的。各院校可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色,以及对于未来市场的预期进行及时的调整和修订。
实质上,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通常是根据自身定位,集合当地及学院自身教育教学资源而制定的[1]。因此,山西地方高职艺术院校中的导游专业就应立足山西,以服务山西地方旅游业发展为宗旨,从人才培养理念、课程设置、师资分配、教育教学方法等多方面入手,探寻艺术与旅游的结合点,以突出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2 艺术院校导游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山西省内的高职艺术院校有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和山西艺术职业学院,这两所院校的导游专业都开设于导游专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在经历了较好的开端发展之后,于2011年左右起生源数量开始有所下降。究其原因,除了受大环境生源数量整体下降的影响,也有其自身的原因,如人才培养定位、课程的设置、师资的分配等方面和其他专门的旅游院校相比没有明显的优势。
2.1 人才培养模式的简单复制
很多高职院校在开办导游专业之初自身并没有足够的师资和教学条件,多数院校通过外聘,借助外校专家的简单指导即开办,缺乏前期较为深入的市场调研和对自身优势系统深入地研究,只是对其他院校相对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简单地复制。这种简单复制可以让学院在短时间内迅速进入导游人才培养的轨道,但这种复制方式很难体现学院的特色,当然也就难以发挥其自身优势,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很难抵御未来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
2.2 课程设计缺乏特色
第一,导游是旅游管理专业派生出来的一个方向,属于工商管理大类,因此,从课程设置上,包括很多管理类的课程,如管理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目标是想培养样样俱通的“全能”人才,即所谓的“全才”型人才,但是旅游企业需要的不是这种“全才”型人才,而是对旅游行业基本技能知识熟悉的应用型人才[2]。因此,在总课程不变的情况下,导游专业理论课的课时比例就远大于技能课,这与导游的职业诉求以及高职的办学规律存在一定程度的错位。第二,导游专业课程的整体设置及课程安排与大多数院校基本一致,没有明显的不同,而稍有艺术院校特色的如声乐、器乐、戏剧等课程的开设也最多作为选修课出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这些课程的开设,无论是从学校教学的角度还是学生学习的角度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学生在经过短时间的训练之后,至多可以作为一项特长,而在未来的导游工作和市场竞争中仍然无明显优势可言。第三,课程设计很难体现出学院、地方和专业特色。
2.3 实践实训教学资源少
导游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导游实训实践条件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着该专业未来的发展。国外的很多高职院校都把实训环节的质量作为衡量高职教学是否合格的标准,多数国家旅游专业的实训比例都达到一半以上,甚至有些国家的实训课比例超过了70%。近些年来,国内的院校也开始加强实训条件的建设,尤其是在一些专门的旅游院校当中,在校内建立了专供学生进行实训实践的实训楼,在校外与企业合作建立了大批的实训基地。在一些非专业旅游院校中实训条件的建设相对落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数量方面,由于资金和学院发展政策的限制,不能提供大量的实训设备供所有学生使用;另一方面,实训器材的规格、标准,以及教师个人的实践水平有限,使得很多院校的实训的质量与行业的标准有一定差距。
2.4 教学手段和方式单一
导游工作是一门艺术,它集表演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于一身。这些艺术的表现要通过导游人员的带团技能、讲解技能和语言技能来实现,其中最核心的技能就是讲解技能,也是导游工作的核心。现实的情况是,多数院校的导游教学工作是一种职业化的教育,较为刻板,要求学生要如何进行着装,导游讲解过程中怎么站位,必须要讲什么内容等等,而忽略了导游其实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展示的是否成功是根据导游工作过程中综合艺术表演和游客的感知来进行评判的。而单一的课堂知识传授是很难达到这个目标的。
3 艺术院校导游专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不论是什么类型的高职院校,其导游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即为旅游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从培养的人才所应具备的能力来看,笔者认为,最为核心和重要的,应该是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必须具备能够进行导游讲解的能力,即运用语言的能力;第二,能够了解和掌握导游讲解的内涵,也就是地方旅游资源的内涵。在这两个方面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艺术院校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色。
3.1 丰富的艺术教学资源为进行导游特色教学提供了必要条件
艺术院校内大多都有各类剧场、琴房、工作室、练功房等艺术实训场所,以及相应的设施和设备,同时,也有专门进行艺术教学的较全面的师资力量。丰富的艺术教学资源,一方面可以使导游专业的学生有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喜欢的艺术课程;另一方面,学院也可以根据其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选择适合导游专业教学的专业教师进行相关的艺术教育和辅导。在这种条件下培养出的学生,除了具备导游的一般知识,还能有至少一项特长和较好的艺术表现能力,提高导游自身带团质量的同时,更能够得到游客和行业的认可,这些在任何其他院校都是很难实现的。
3.2 浓厚的艺术氛围有助于培养导游学生较好的艺术表演能力
各学校在开办导游专业时,更愿意在原有优势学科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导游教育[3]。艺术院校的大多数专业为艺术类专业,例如音乐、舞蹈、美术、话剧等,因此,艺术院校的文化艺术氛围浓厚,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在这里进行学习的导游专业学生,每天都有机会接触到各种形式的艺术表演,唢呐声、钢琴声、唱歌声不绝于耳,同时还能够看到各类精品剧目的演出。每天生活在这样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当中,无形中就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同时还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地方文化。
3.3 文化与旅游两个行业相交叉为导游人才内涵建设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旅游是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重要载体,文化是旅游发展的内涵和灵魂。而导游这一群体,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旅游业的魂,是地方文化对外扩散的传播者和形象代言人。山西省内的两所高职艺术院校,都隶属文化系统,就使得这两所院校的职能除了教学之外,进行文化传承和发展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导游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势必会受到旅游和文化两个行业的交叉影响。也正是这种交叉的氛围给导游人才的培养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实质上,导游工作本身也为文化和旅游的完美结合架起了一座友谊桥梁。
4 对策和建议
4.1 创新观念,建设具备自身优势的课程体系
改革传统课程设置,紧扣导游工作过程,结合教师和教学资源特色,建立以弘扬和传承地方文化为导向,以导游讲解能力培养为教学主线,以培养导游艺术综合表演能力为特色的教学模式。在课程设计方面,首先,开设除导游资格考试的相关课程之外,围绕提高讲解能力这一核心开设如普通话、演讲与口才(含礼仪、表演等要素)、导游讲解训练等实践教学课程;第二,开设如山西旅游、山西导游等地方文化旅游课程,突出地方文化特色;第三,开设艺术特长课程,如山西民歌等表演类的地方艺术课程,并且选择其中的1-2门重要课程作为必修课,也是学院导游专业最重要的特色和亮点。
4.2 依据课程目标要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根据不同课程的要求和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以获得导游证为基础理论检验标准,以参加技能大赛为技术指导,以培养学生导游艺术综合表现能力为导向。在组织教学方法上,灵活多样地采取集中授课、分组授课、个别授课等形式,以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组织教学,使学生带着任务思考问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当中领会导游工作的实际,完成了任务,提高了技能,积累了知识。同时,在对学生进行导游讲解训练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艺术院校的资源优势,加强对学生的导游艺术综合表现能力的培养。
4.3 与企业密切合作,实行以行业企业为主导的实践教学模式
高职艺术院校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导游专业的校内实训条件建设的步伐通常会比专门的旅游院校慢一些,这样也使其教育教学质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这些院校一定要充分利用校外广阔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学习国外校企合作的先进经验,加强与校外企业合作的密切程度,探索以行业企业需求为主导、与行业企业共同进行教学的高职导游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使实践教学环节不要成为自身发展的短板。
4.4 充分利用双行业的交叉优势,进行导游人才培养
导游除了要为游客提供满意的服务,为社会创造效益之外,传播地方文化也是其重要职能之一。因此,作为山西的导游就应立足山西,着眼于山西的旅游文化事业,注重山西地方文化的课程建设,能够在未来为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山西省内高职艺术院校的旅游专业横跨旅游和文化两个行业,一定要充分发挥这两个行业的交叉优势。例如,文化系统每年都会有大量关于地方文化资源调研和保护的课题和建设项目。作为学院可以尽可能地把这些优势资源运用到课堂当中。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一些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进行文化传递的内涵。
[1]袁 林,等.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九江学院旅游学院为例[J].经济师,2007(11):124-125.
[2]唐纪平.海南高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海口:海南大学,2014:37.
[3]李 萌.本科层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旅游学刊,2008,7(2):8-9